本真 自然 朴巧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ing7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派相声”既是相声传统风格的象征也是“津门相声”一脉的代表。经历了祖父马德禄发轫、父亲马三立俗化和他个人规整、继承和发展三个阶段。大体敷衍了近现代相声艺术的历史以及“马派”演进“正一反一合”的过程。“马派相声”醒眼夺目,只个“俗”字便可概括。易雅而归俗、就低绝不攀高,既无观念的捆绑又无使命的重负,貌似古旧却只是为了一个“好笑”。“好玩”——总是在不绝如缕中存旧立新、涤垢见新。于是,我们不仅看到了相声曾经的“原生态”也同时感到了世俗、真俗、大俗的魅力。马德禄由“文哏传人”而转为会活最多的“相声公司”;马三立虽“唯一”具有中学文化却因“撂地”日久而把自己“性格化”为“小市民”典型;而马志明从来低调甚至改“马派”为“马氏”尽力“矮化”自我,这一切均可在其标榜“个性”背后体会所谓时也势也,非人力所能及之历史因由。在命运多舛的相声百年中,“俗”确是相声存真求活的必然。既是市民文化的“性基因”,也是其婉而多讽嘻笑怒骂的“保护色”。唯此,“马派相声”才为我们保留了其他任何艺术样式所不能提供的那个历史时期的市井写生、人物画廊、社会心理、民风民俗。至今我们似乎也难以掂量在百年以来相声“求真”和“求善”、“归俗”和“入雅”的争衡中究竟哪一方更切合民众的需求和相声的机理?
  马志明的“求真”是一种既原始又深层的“本真”。真理性是由审美客体的真实性和主体不断开掘的探索精神体现的。面对前辈遗留下来的诸多技艺游离、主客相悖虽具文化情采但少内在逻辑的传统节目,志明必须为其建立种种“情境”以便接结古今参合虚实建立艺术的逻辑链条。诸如反映着婚丧大礼的近世民俗因“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转型而被激化或强化几至登峰造极的程度,因之,“马派”的《白事会》和《红事会》(《大娶亲》)便以“取境”方法将其祖辈亲历的权贵人家的历史描绘移植在捧逗之间虚拟的情感纠葛上,从而在历史的记实性中散发着夸张的喜剧性光华。《卖五器》和《大保镖》也并非传统节目之上乘,但隐含着人们的历史记忆。于是乃用“造境”方法,前者在强化“八国联军”施展淫威搜刮民宅的同时,用“显微”的手段说是如何抢掠“我”家祖上传留的“铜铁瓷锡木”——“国宝”级的“五器”,而究其实则不过是茶壶梁子、锡拉纸、半拉马掌之类。这种以强化自己之穷以对比强盗之狠的夸张,凸显的未必是历史事实,但却是难以磨灭的那个时期民众情感和心理的真实印记。技艺性的“贯口”也由此翻腐为新产生了形象性生命。《大保镖》折射着当时的社会不宁以及镖局的虚妄无能,是底层艺人谙熟江湖生活的记录。传统节目通过造境以显真、论艺更撰史的方法使节目点石成金既有独具审美亮点又有平实的性格塑造。至于《报菜名》《太平歌词》等“纯技艺”节目,也都在追求本真的探索中融技于艺、以艺润技、借境,在捧逗的纠葛过程显示性格的魅力和讽刺的光芒。而这正是先贤多年创意为后辈昭示的相声的生活滋味、文学和文化意识。传统相声之所谓讽刺乃是不留痕迹地化讥刺为灰烬纯然本真的玩笑,绝无生硬的理念掺杂。在人们开怀大笑的同时,一切“无价值”的东西便已经被扬弃和评判过了。
  “本真”的真实和真理性是相声和一切喜剧艺术的生命。喜剧所谓夸张或变形、荒诞或廓大都旨在显示和强调对象和主体的本真性质。马志明深知先辈越夸张越可乐、越可乐越真实的妙谛,总是追索真实的神形兼备、生动性和概括性。《自食其果》中那个自作聪明说交通事故的死者是自己亲戚以便穿越围观人群亲临现场的“看客”,在其猎奇心理的背后寄寓着“这一群”的冷漠和麻木!而“死者”不是他的亲戚竟是一头驴的结底则是作者对其劣性不着鞭痕的挞伐!《核桃酥》的奇迹——一块桃酥滚地居然被轧进沥青马路而不碎,最后撬出它的甚至不是木棒儿和树枝儿,是一根儿与其配套的江米条!这里与其说是夸张不如说只是强化了人们对已经淡忘了的“困难时期”供应状况的苦涩回忆。《纠纷》是马志明的成名和代表作,显示了他比前辈更具理性的深刻思辨和更富意味的生活洞察。而采取的则仍是不留形迹“马派”娓娓道来的白描和冷隽客观评叙。因为行人走路踩脚而掀起的轩然大波,记录着被“阶级斗争”淬火后的某些“天津卫式”的人际关系。而自然的“熄火”也并非借助强力和诉讼只是“蹲蹲性子”的刹那间“自省”。可见“和”的力量其实早就被人民感知,“知其不可而为之”甚至曾经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悲剧!
  本真和自然紧密相连,真理性需要逻辑性求证,过程必须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自自然然。马志明的一切规整和创新——无论是文本还是表演,都旨在显示本然中的自由和灵动。它不是滑腻无碍的顺势倾注,而是一波三折的起伏跌宕。唯其如此才能深蓄简出举重若轻体现相声“以说为主”的滋味。《纠纷》中的派出所小屋虽是并无惩罚意味的现场,却是王德成和丁文元情绪格斗和心灵自省的“战场”,从两张条凳的对峙到移坐一张的并肩,是过程也是象征,而最后在警察前自称“盟兄弟”的称谓,既是点题生辉的诗眼也是性格升腾的自嘲,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世俗劣性的再次写照。而这一切并无硝烟的冲突,只是逻辑链条环套和自动的结果,作者只是信手拈来而已。
  志明对文本的归置和创意都无非为舞台表演的得心应手。他的舞台风范既是传统与当代的结合,又是半真半假的“角色化”与真知灼见的评叙者的结合,有“马氏”之影痕但更是他“自己”——既具其父的“浓后之淡”和“大巧之朴”,又有他个人独具的深刻和简练、洒脱和劲健。而他的喜剧情趣则始终传承马氏追求稚拙厌弃纤巧,追求自然从来不施小技小惠的门风。诸如《纠纷》的戏剧性逆转以及“包袱底”:“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均是平和安然实话实说,并不咬住不放拖泥带水,堪称这多年天津相声和马派风格的经典。
  我与马志明先生认识三十年,“相交”并不“过从甚密”,“相知”全凭“心息相通”。古有:“山有木兮树有知,心悦君兮君不知”诗句,正可喻我心情,小文补志聊以为序。
  
  (《马志明表演相声集》即将由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钱学森去世后,他当面向温家宝提出的意见——“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引起舆论的热议。有人称之为“钱学森问题”。这里面实际上包含一系列的疑问,诸如:中国大学现状如何?问题出在哪里?大学教育有没有更好的模式?中国人有没有能力把大学办好?等等。当然,不只是钱学森有这样
1979年2月14日,臧克家就姚雪垠批判自己的诗集《忆向阳》,给时任中宣部顾问的周扬写信,要求他关注这一情况。《忆向阳》是1978年3月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忆向阳”之定名,是因为诗写的是臧克家在湖北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三年劳动的感受。诗集出版后得到好评,稍后就是姚雪垠给予不留情面的批判。这一过程本身,折射出“文革”后政治转型期间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现将这封未曾公开发表的信转录于下,并结合相
丁冠之,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山东大学资深教授。生前系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儒学年鉴社特约编审、中国实学会副会长、山东周易研究会永远名誉会长、尼山圣源书院执行院长、《文史哲》前主编。2010年3月8日因病去世,享年78岁。    哲人谢世 天人同悲    2010年3月8日晚7点左右,我正在吃饭,忽接到陈炎校长的电话,告诉我丁冠之先生情况不好。我立即放下筷子,由太太驾车,与陈校长一起赶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研究以未能形成自己独立的学术理论为憾。在百余年来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整个西方学科的研究范式逐渐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学者的研究视角。不可否认,这一进程在相当程度上给中国传统说教式的学术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促成中国学者的研究由应然向实然转化。但是,在日益程式化的研究中,学者们理解和解释出来的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及人的心理和行为却越来越模糊,越来越不符合“常识”。西方学科研究范式对中国人和中国
问:请问台湾地区有关朱子学研究的特色及局限是什么?  答:台湾地区的儒学其实可以将之理解成“朱子学”(闽学)的余绪。从明郑以来,如沈光文、陈永华都可以视为朱子学进一步的发展,清代的官学亦是朱子学,大体也是承这余绪来的。但这多属于教化层,而不及于理论的建构层,对朱子学的反省亦有所不足。日据时代亦然。台湾这方面的建树主要在1949年以后,最有成绩的应该是牟宗三先生、钱穆先生、唐君毅先生等人。  钱先生
风水,亦称堪舆,在中国流传久矣。近年来,风水之术在国内颇为盛行。我对堪舆之术,一窍不通。然对晚清北京之风水热,与皇家风水大师英年,略知一二,兹述于下,供方家参酌。    晚清京师风水热    晚清京师风水热,首先与朝廷的提倡有很大关系。皇家无论是在紫禁城内兴修殿堂,或是在郊外为帝王寻觅“万年吉地”,都是堪舆先行。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离不开风水先生。  咸丰皇帝仅有一子,乃慈禧所生。当时慈禧
艾思奇简介    艾思奇(1910-1966)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1910年他生于云南腾冲,1925年考入云南省立一中,接触马克思主义并与聂耳结为好友。早年留学日本,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上海《读书杂志》编辑。1937年到延安,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和《解放日报》副总编辑等职。新中国建立后,他担任过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
《老王》是杨绛先生所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选入统编版初中语文课本。“愧怍”作为文本的“道德之眼”,解读这一情感是教学中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以此为出发点探究“愧怍”中的道德呼唤。希望能为各位学者和教师提供解读《老王》的新思路。   一、“老王”卑微群体的缩影   文本开篇“我常坐老王的三轮”,即交代了老王三轮车夫的身份以及“我”们之间的雇佣关系。随着机动时代的到来,人力车夫早已被取代,他们的身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念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因为做论文的需要,曾在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查阅1645年刊行的《西洋新法历书》。因此书属于“珍本图书”,不得出借,不得拍照,不得复印,只能带笔记本(那会儿可没有笔记本电脑)去到阅览室摘抄。摘抄时还有一条严厉纪律——不得使用钢笔、圆珠笔、蘸水笔……唯一允许使用的是铅笔。据说这是为了防止墨水之类的液体污损图书。  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第一天,我出示了证件和中
自从维克多·雨果的作品《国王寻乐》被改编为歌剧《弄臣》后,威尔第的声名飞翔了一个多世纪。故事的神奇与乐曲的精妙,乃哲人才有的智慧。此后威尔第为《茶花女》所作之曲,真的撼天动地,才华耀世。这个天才的作曲家没有暗袭前人的旋律,而是独步乐坛,以宽广摇曳之姿与悲悯苍冷之叹,俘虏了人们。记得曾看到意大利艺术家演出的《弄臣》,心神为之舞之蹈之。我听着威尔第创作的乐曲,惊讶着西洋歌剧的表现手法,那里有着天人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