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爷田兆麟十三岁即收养在杨家,由杨健候老先生亲授太极功夫作为传人。学成后遵师命又相继拜列在老先生长子杨少候及三子杨澄甫门下。
先师杨健候授拳分架子、推手、发劲。杨少候亦言:一要盘架子;二要练推手;三是练发劲。文中的许多答话是先师们的原话,小标题是笔者编写时加的。文中内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论架子。先师授拳时备有大、中、小架,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二、论劲。本来论劲应放在第三段,但劲的物理纲量是什么,说清楚了,就是“听、化、拿、发”。三、论“听”。四、论太极拳。太极是一种哲理思想,用太极思想指导的拳称太极拳。
图示杨露禅
我师父田颖嘉得自家传,而且他本人是电子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中国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者之一。我在师父的教导下,使自己学过的许多东西更清楚了。如果此文不能很好地表达,那只能说明笔者的水平不到,更需要加倍努力学习。我想此文表达的一些思想,也许会引起广大拳学爱好者对太极拳研究的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感观和思路。
笔者跟随田颖嘉师父学太极拳已八年有余。学拳学做人,每次和师父闲谈,常有新的感触。本文以1997年年底在师父家的一次谈话为基础,加上平时学拳时师父讲的一些话,虽大致保持原对话的结构,但编定下来却比原来谈话内容大大地扩充了。
论架子
问:又一年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看到新来的师兄弟们学拳的架子这么僵硬,我就想,五年前我刚开始学拳时的样子一定也很糟糕吧?
答:那当然,有些动作还不及他们好呐。他们有的在外面多少还练过一点拳,这次来学的人又多,十几个人容易相互参比修正,你们当时才两个人,条件比较差。
问:我记得每星期来您处,您看了我们的练习动作后总说“还可以。”
答:太极拳博大精深,一开始要求面面俱到,反而如入五里云雾,没法学下去。
问:师父,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太极拳的标准是什么?原来,我想跟师父学两年,把一套标准杨式太极拳架子学会。现在看来不是这回事。
答:师爷说过,陈微明也曾说过,太极拳的标准可以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去对照。谁同拳论的要求近了,谁离太极拳就不远了。以前杨家为了学者便于掌握太极拳的真谛,依层次分三种架子授拳。
图示杨健候
问:哪三种架子?
答:大架子、中架子、小架子。
问:这三种架子有什么不同,之间关系如何?
图示杨澄甫
答:大架子又叫四平架,演练起来,裆要圆,膝成水平,手、眼、身、法、步要求舒展大方。现在流传的88式,48式,24式都可算作大架子。中架子以盘圈为主,为练太极圈缠丝劲打基础,比如揽雀尾。中架子要求盘三圈,这三个圈大小不同,劲路不同,重心不同。小架子又称快拳,圈子隐在劲里,劲能收能放。如陈鑫所说处处缠丝精,非要明家言传身教、自己苦练玩味不可。过去师爷说:“杨健候教拳,大架子入手,中架子研究,小架子点化。”
问:那么说大架子简单,中架子复杂?
答:可以这样说,但不贴切,凡事都是从简单入手,循序渐进,然后再深入研究表面现象及后面看不见的本质。
问:能说得具体些吗?
答:一般来讲,大架子要求外形,只要动作到位就行了,所以适应初学的人,要求以外动逐渐带出内动。而中架子是太极拳从大圈到小圈,多圈到少圈,为今后练成有圈无形的一个练习过程。所以大架子简单,中架子复杂,要求也高。
图示杨少候
问:是不是每个人练太极拳都要从大架子入手再到中架子?
答:不一定,有些人只要求养身,大架子演练到舒展大方,入静放松,身体各项指标就能提高。有些人有些基础,又有决心、有悟性,只要有好的老师指导,也可以从中架子学起。但是不论大架子、中架子,都要求形神兼备,这就不是一年两年能解决得了。
问:那么,小架子呢?
答:其实小架子才是以前杨禄禅练的拳,处处讲求对立的统一,以及快慢,分合,收放。有时走圈,有时走直线,而直线里隐藏着圈。看上去大圈,其实小圈已早早地上了发条。中架子练透了,再加点化,小架子就容易通了。
问:那么一开始练小架子是不可能的吗?
答:可以这么说。按小架的要求,练好了已是上乘功夫了,如不能按要求练,那只能算做做操了。后人因为练小架子难,所以杨家过去授拳时,将太极拳练法一分为三,即视各人情况而教不同的东西。
问:怎么个一分为三法?
答:太极拳讲究“听”,有了“听”,才能权衡,陈鑫有专门“拳权”的论述。陈鑫的书不可多得,你们要好好研究。有了权衡才知道劲何时放、何时收,放和收的圈盘得越小越隐就越神。所以,盘圈、推手、发劲如同太极拳这个鼎的三个脚,缺一不可。
问:师爷学拳时是如何练的?
答:你师爷十三岁到杨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拳。先练基本功、站桩、四平架、推手,老牛劲、哼哈发劲是八段锦。到中架子拆手、开讲已很高深了,小架子点化一般人受不了。听师爷说,有次杨健候发冷劲,师爷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杨健候老先生含着眼泪亲自喂药说:“绍先(师爷的字)这是没办法的,劲是说不出的,你不尝到滋味是没法领悟的。
问:这样看来,前人说“太极十年不出门”也是有道理的。
答:那当然,这要看你出自哪家师门,还要看个人的天赋、素质、悟性。要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不到中、上乘武功能行吗?
问:我想理理清楚,是否杨家授拳把架子分为大、中、小架,如同金字塔,越小越难。
答:对。正因为难,所以把小架的劲与圈分开练,动作放慢了,圈的劲路也交待得清楚了,你们现在练的中架子就是这样。
问:那么劲如何练呢?
答:现在教你们练的“八段锦”就是练劲、练内气。
问:那么这两样都学会,太极拳就学成了。
图示田兆麟
答:还要练推手直到乱环,随曲就伸,无过不及。
问:这样看来,太极拳有两个一分三。小架一分三为中架、推手、发劲;中架一分三为招式、盘圈与劲路。大架以招式为主,那么,大架最简单是不是?
答:对。但是你现在如果同样演大架和师弟们演得就不一样,因为会中架子后练大架,看似简单,但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在里面,这是一般人没法学得像的。就像音乐家弹莫扎特的曲子,虽简练,但特别耐听。书法家同样,写正楷虽简洁但却传神,你说是么?
问:对,我今天总算把架子问题弄清楚了。
先师杨健候授拳分架子、推手、发劲。杨少候亦言:一要盘架子;二要练推手;三是练发劲。文中的许多答话是先师们的原话,小标题是笔者编写时加的。文中内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论架子。先师授拳时备有大、中、小架,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二、论劲。本来论劲应放在第三段,但劲的物理纲量是什么,说清楚了,就是“听、化、拿、发”。三、论“听”。四、论太极拳。太极是一种哲理思想,用太极思想指导的拳称太极拳。
图示杨露禅
我师父田颖嘉得自家传,而且他本人是电子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中国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研制者之一。我在师父的教导下,使自己学过的许多东西更清楚了。如果此文不能很好地表达,那只能说明笔者的水平不到,更需要加倍努力学习。我想此文表达的一些思想,也许会引起广大拳学爱好者对太极拳研究的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感观和思路。
笔者跟随田颖嘉师父学太极拳已八年有余。学拳学做人,每次和师父闲谈,常有新的感触。本文以1997年年底在师父家的一次谈话为基础,加上平时学拳时师父讲的一些话,虽大致保持原对话的结构,但编定下来却比原来谈话内容大大地扩充了。
论架子
问:又一年过去了,时间过得真快,看到新来的师兄弟们学拳的架子这么僵硬,我就想,五年前我刚开始学拳时的样子一定也很糟糕吧?
答:那当然,有些动作还不及他们好呐。他们有的在外面多少还练过一点拳,这次来学的人又多,十几个人容易相互参比修正,你们当时才两个人,条件比较差。
问:我记得每星期来您处,您看了我们的练习动作后总说“还可以。”
答:太极拳博大精深,一开始要求面面俱到,反而如入五里云雾,没法学下去。
问:师父,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太极拳的标准是什么?原来,我想跟师父学两年,把一套标准杨式太极拳架子学会。现在看来不是这回事。
答:师爷说过,陈微明也曾说过,太极拳的标准可以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去对照。谁同拳论的要求近了,谁离太极拳就不远了。以前杨家为了学者便于掌握太极拳的真谛,依层次分三种架子授拳。
图示杨健候
问:哪三种架子?
答:大架子、中架子、小架子。
问:这三种架子有什么不同,之间关系如何?
图示杨澄甫
答:大架子又叫四平架,演练起来,裆要圆,膝成水平,手、眼、身、法、步要求舒展大方。现在流传的88式,48式,24式都可算作大架子。中架子以盘圈为主,为练太极圈缠丝劲打基础,比如揽雀尾。中架子要求盘三圈,这三个圈大小不同,劲路不同,重心不同。小架子又称快拳,圈子隐在劲里,劲能收能放。如陈鑫所说处处缠丝精,非要明家言传身教、自己苦练玩味不可。过去师爷说:“杨健候教拳,大架子入手,中架子研究,小架子点化。”
问:那么说大架子简单,中架子复杂?
答:可以这样说,但不贴切,凡事都是从简单入手,循序渐进,然后再深入研究表面现象及后面看不见的本质。
问:能说得具体些吗?
答:一般来讲,大架子要求外形,只要动作到位就行了,所以适应初学的人,要求以外动逐渐带出内动。而中架子是太极拳从大圈到小圈,多圈到少圈,为今后练成有圈无形的一个练习过程。所以大架子简单,中架子复杂,要求也高。
图示杨少候
问:是不是每个人练太极拳都要从大架子入手再到中架子?
答:不一定,有些人只要求养身,大架子演练到舒展大方,入静放松,身体各项指标就能提高。有些人有些基础,又有决心、有悟性,只要有好的老师指导,也可以从中架子学起。但是不论大架子、中架子,都要求形神兼备,这就不是一年两年能解决得了。
问:那么,小架子呢?
答:其实小架子才是以前杨禄禅练的拳,处处讲求对立的统一,以及快慢,分合,收放。有时走圈,有时走直线,而直线里隐藏着圈。看上去大圈,其实小圈已早早地上了发条。中架子练透了,再加点化,小架子就容易通了。
问:那么一开始练小架子是不可能的吗?
答:可以这么说。按小架的要求,练好了已是上乘功夫了,如不能按要求练,那只能算做做操了。后人因为练小架子难,所以杨家过去授拳时,将太极拳练法一分为三,即视各人情况而教不同的东西。
问:怎么个一分为三法?
答:太极拳讲究“听”,有了“听”,才能权衡,陈鑫有专门“拳权”的论述。陈鑫的书不可多得,你们要好好研究。有了权衡才知道劲何时放、何时收,放和收的圈盘得越小越隐就越神。所以,盘圈、推手、发劲如同太极拳这个鼎的三个脚,缺一不可。
问:师爷学拳时是如何练的?
答:你师爷十三岁到杨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拳。先练基本功、站桩、四平架、推手,老牛劲、哼哈发劲是八段锦。到中架子拆手、开讲已很高深了,小架子点化一般人受不了。听师爷说,有次杨健候发冷劲,师爷在床上躺了三个多月,杨健候老先生含着眼泪亲自喂药说:“绍先(师爷的字)这是没办法的,劲是说不出的,你不尝到滋味是没法领悟的。
问:这样看来,前人说“太极十年不出门”也是有道理的。
答:那当然,这要看你出自哪家师门,还要看个人的天赋、素质、悟性。要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不到中、上乘武功能行吗?
问:我想理理清楚,是否杨家授拳把架子分为大、中、小架,如同金字塔,越小越难。
答:对。正因为难,所以把小架的劲与圈分开练,动作放慢了,圈的劲路也交待得清楚了,你们现在练的中架子就是这样。
问:那么劲如何练呢?
答:现在教你们练的“八段锦”就是练劲、练内气。
问:那么这两样都学会,太极拳就学成了。
图示田兆麟
答:还要练推手直到乱环,随曲就伸,无过不及。
问:这样看来,太极拳有两个一分三。小架一分三为中架、推手、发劲;中架一分三为招式、盘圈与劲路。大架以招式为主,那么,大架最简单是不是?
答:对。但是你现在如果同样演大架和师弟们演得就不一样,因为会中架子后练大架,看似简单,但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在里面,这是一般人没法学得像的。就像音乐家弹莫扎特的曲子,虽简练,但特别耐听。书法家同样,写正楷虽简洁但却传神,你说是么?
问:对,我今天总算把架子问题弄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