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学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体会,粗浅地探讨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基础知识; “实、活、准、精”; 问题情境;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学习习惯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要不断的探究研究,努力寻求解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办法,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粗浅地提出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学习数学知识要从基础着手,要求学生从定义、公理、公式、性质与判定、使用条件、方法6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掌握,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解答数学习题的基本模式,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基础知识的深化运用做准备。同时还要系统地讲解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依据基础知识的关联与转化关系进行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由知识点连成知识线,由知识线形成知识面,由知识面构成知识网。例如,关于图形的认识与证明,可从点→线(平行线、相交线、同位角、内错角等)→面(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全等)→空间(投影、空间图形、垂直平分等)入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理论深入理解、数学方法熟练掌握。
二、始终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实”即实事求是,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1.注重对尖子的培养。以B组题为他们的作业,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的完整、完美。在这方面,与中考成绩优良率高,不无关系。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2.注重中等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拉四。因此,力求解题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而造成常规失分甚多。
3.注重后进生的转化。首先如何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呢?采取低起点,出课本的例题、习题,使之考得兴趣,树立信心。其次,考不及格者,面批面改作业,直到掌握好为止。(这部分比较难,因为这些学生相对的学习欲望较低、自控力较差或思维反映能力较慢,从而对学习没有信心,甚至于产生抵制学习的念头)
“活”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就是要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和手段。如平时对应用题,一般可采用图表法来分析题意,列出方程而求解。其次还要教给学生解题数学思想方法,重视能力培养,加强“联想、想象、转化”思维训练。
“准”即以大纲和教材为准。以课本为主线,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狠抓双基、重视训练。同时,还强调学生解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这个“准”字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
“精”即要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评。不搞题海战术,但不练习、不强化也不行,这就要认真备教材、教法、学法,使之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就要从“精”字作文章。
三、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一个长16米、宽12米的矩形荒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块荒地面积的一半,给出你的设计。”这是在讲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时的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设计出许多不同形状的花园(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四、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师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五、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分组。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同学适当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因素。一般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似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其次,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合作学习由教师发起,教师不是合作中的一方。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目标的理解尤其重要。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每次合作学习,教师大致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培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在解答学生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启发,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是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实践表明,数学学习要坚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耳到:在听课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听老师讲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又要听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眼到:把课本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口到:自己预习时没有掌握的,课堂上新生的疑问,提出来。心到: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知识,主动积极。手到:就是在听、看、思的同时,要适当地动手做一些笔记。
三是培养及时复习的习惯。对于如何复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当天学习的功课当天必须复习,要巩固复习,一定要克服不看书复习就做作业,把书当成工具书查阅的不良习惯。广泛采用综合复习方法,通过找出知识的左右关系和纵横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印象,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是整理巩固。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坚持“实、活、准、精”的原则,引入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基础知识; “实、活、准、精”; 问题情境;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学习习惯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既要做到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此,我们要不断的探究研究,努力寻求解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办法,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及亲身体会,粗浅地提出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学习数学知识要从基础着手,要求学生从定义、公理、公式、性质与判定、使用条件、方法6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理解、掌握,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解答数学习题的基本模式,让学生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基础知识的深化运用做准备。同时还要系统地讲解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依据基础知识的关联与转化关系进行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由知识点连成知识线,由知识线形成知识面,由知识面构成知识网。例如,关于图形的认识与证明,可从点→线(平行线、相交线、同位角、内错角等)→面(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全等)→空间(投影、空间图形、垂直平分等)入手,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理论深入理解、数学方法熟练掌握。
二、始终贯彻“实、活、准、精”的原则
“实”即实事求是,从本校、本班、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即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1.注重对尖子的培养。以B组题为他们的作业,在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的完整、完美。在这方面,与中考成绩优良率高,不无关系。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同学,课外开展兴趣小组,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2.注重中等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掌握不太牢固,解题时常丢三拉四。因此,力求解题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而造成常规失分甚多。
3.注重后进生的转化。首先如何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呢?采取低起点,出课本的例题、习题,使之考得兴趣,树立信心。其次,考不及格者,面批面改作业,直到掌握好为止。(这部分比较难,因为这些学生相对的学习欲望较低、自控力较差或思维反映能力较慢,从而对学习没有信心,甚至于产生抵制学习的念头)
“活”即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就是要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点拨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和手段。如平时对应用题,一般可采用图表法来分析题意,列出方程而求解。其次还要教给学生解题数学思想方法,重视能力培养,加强“联想、想象、转化”思维训练。
“准”即以大纲和教材为准。以课本为主线,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狠抓双基、重视训练。同时,还强调学生解题的规范化和准确率,把这个“准”字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和练习中去。
“精”即要做到精选、精讲、精练、精评。不搞题海战术,但不练习、不强化也不行,这就要认真备教材、教法、学法,使之有的放矢,事半功倍。这就要从“精”字作文章。
三、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结合具体内容,尽量采取“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展开,教学中要创设按这种模式教学的情景,使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例如,“在一个长16米、宽12米的矩形荒地上,建造一个花园,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块荒地面积的一半,给出你的设计。”这是在讲一元二次方程一章时的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设计出许多不同形状的花园(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新课程中的数学问题应力求源于现实生活,使学生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从心中建立起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天然联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的有用性与挑战性。
四、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师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五、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分组。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同学适当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因素。一般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似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其次,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合作学习由教师发起,教师不是合作中的一方。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目标的理解尤其重要。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顺利进行。因此,在教学中,每次合作学习,教师大致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
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培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在解答学生问题时,教师要注意启发,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是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实践表明,数学学习要坚持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耳到:在听课的过程中,学生既要听老师讲的知识重点和难点,又要听同学回答问题的内容。眼到:把课本知识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联系起来。口到:自己预习时没有掌握的,课堂上新生的疑问,提出来。心到:课堂上要认真思考,注意理解课堂的知识,主动积极。手到:就是在听、看、思的同时,要适当地动手做一些笔记。
三是培养及时复习的习惯。对于如何复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当天学习的功课当天必须复习,要巩固复习,一定要克服不看书复习就做作业,把书当成工具书查阅的不良习惯。广泛采用综合复习方法,通过找出知识的左右关系和纵横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印象,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是整理巩固。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坚持“实、活、准、精”的原则,引入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