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高龄——“乐水派”
邓小平的一生几乎都与波峰浪谷有不解之缘。这位在政治风浪面前往往如履平地的伟人,在大海巨涛中同样能劈波斩浪,沉着稳健,胜似闲庭信步。
“乐水派”邓小平曾对来访的李政道说:“我的身体还好,头脑还清楚,记忆力还不错。在北戴河每天游泳一个小时,我不喜欢室内游泳池,喜欢在大自然里游泳,自由度大一些,有一股气势。”1983年夏,邓小平在黄海之滨的棒槌岛游泳所留下的影像记录,使一向敬仰邓小平的人们形象地看到这位中国政治风浪中的中流砥柱,是如何度过他的余暇的,并为邓小平健康的体魄深感欣慰。已经入海游了90多分钟,他依然没有丝毫倦意。人们难以置信的是,当时的邓小平已经年近80岁了,竟然如此硬朗!上岸后,他不时地同天真可爱的外孙、外孙女嬉戏,不时和女儿聊上几句……其乐融融,多么温暖的天伦之乐!
大海,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1922年,18岁的邓小平在法国参加旅欧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走上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的道路。大海,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邓小平一生迷恋大海,与波峰浪谷有着深厚的感情。捐献角膜、解剖遗体,将骨灰撒入大海——这是把毕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邓小平的遗愿。回归大海,回归大自然,他的遗愿得到了实现。
“我能游泳,特别喜欢在大海中游泳,证明我身体还行;还打桥牌,证明我的脑筋还清楚。”晚年邓小平常常这样对友人说。游泳和打桥牌这两大业余爱好,使他在体力和智力上得到交替松弛与反复磨炼,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暮年寄情——打桥牌
邓小平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桥牌运动的创建人。“文化大革命”中,桥牌被当成资产阶级娱乐方式遭到禁止。1978年7月,北京的几位桥牌元老周家骝、裘宗沪和郑雪莱曾联名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希望在中国开展桥牌运动。很快,邓小平作出批示:“请体委考虑。”之后,桥牌运动才在中国重新开展起来。在邓小平的关怀下,1979年,国家体委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桥牌比赛。1980年中国桥牌协会成立,并加入了世界桥牌联合会。
1981年12月,国际桥牌新闻协会为表彰邓小平为中国桥牌运动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将最高荣誉“戈伦奖”授予了他。1988年7月,他担任中国桥牌协会荣誉主席。1989年2月26日,世界桥牌联合会授予他“世界桥联荣誉金奖”。1993年6月,在国际桥坛久负盛名的美国桥牌名家鲍比·沃尔夫以世界桥牌联合会主席的身份来华访问,向邓小平颁发了“主席最高荣誉奖”,以感谢他多年来为中国及世界桥牌运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桥牌女皇”美籍华人杨小燕说,邓小平的牌技可不仅仅是业余水平,可够得上专业水平了。战争年代,邓小平统帅精兵决胜疆场的雄姿,只有在枪林弹雨中穿过的老将军们有幸亲睹;不过,邓小平在桥牌桌前展示的运筹帷幄的风采,使和平年代长大的年青一代不难想象他革命年代的凛凛威风。谁说将军无闲情?邓小平曾操着富有音乐感的四川话说:“打牌要和高手打嘛,输了也有味道。”
打桥牌是邓小平20世纪50年代在四川学会的,此后就一直成为他的一大业余爱好。晚年,打桥牌更是成为他暮年寄情之所在,而他的桥牌技艺随之日益精湛,几臻炉火纯青,无怪乎外国人称他为中国的“高级桥牌迷”。他出色的桥牌技艺,其实与他长期的戎马生涯所练就的素质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
邓小平自己也说:“唯独打桥牌的时候,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上,头脑能充分地休息。”的确,他需要思考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所以他往往连散步时也在思考各种问题。况且,他干什么事情都永远那样认真、那样专心致志,因此打桥牌被邓小平利用来作为换换脑筋的有效休息手段。
在桥牌桌前,他总是那样平易近人地与人一起娱乐,大家都赞赏他雅量高致,在他身上看不到丝毫颐指气使的影子。有时,他还将全家人动员起来,一同观战,激战中,会不时冒出几句轻松幽默的话语,场上气氛顿时活躍起来。据对战者介绍,“邓小平牌风稳健,自始至终保持冷静,不论打牌或叫牌,都颇有扼制对方、驾驭全局的气概。面临危局时,更表现出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他“打牌时情绪是轻松愉快的,即使输了牌局,也没有不开心的表现”。
邓小平能否适应长时间的桥牌比赛?对此,经常陪邓小平打桥牌的聂卫平说:“完全没有问题。有一段时间,他每周日都要打桥牌。每次从下午3时打到6时,大家一起吃饭后,再从7时打到10时多。他严格遵守时间,非常注重效率。打牌中,他总是注意在不成局的牌上节约时间,而在成局、满贯或难度较大的牌上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自始至终,他总是精力充沛、头脑清醒。”
邓小平的一生几乎都与波峰浪谷有不解之缘。这位在政治风浪面前往往如履平地的伟人,在大海巨涛中同样能劈波斩浪,沉着稳健,胜似闲庭信步。
“乐水派”邓小平曾对来访的李政道说:“我的身体还好,头脑还清楚,记忆力还不错。在北戴河每天游泳一个小时,我不喜欢室内游泳池,喜欢在大自然里游泳,自由度大一些,有一股气势。”1983年夏,邓小平在黄海之滨的棒槌岛游泳所留下的影像记录,使一向敬仰邓小平的人们形象地看到这位中国政治风浪中的中流砥柱,是如何度过他的余暇的,并为邓小平健康的体魄深感欣慰。已经入海游了90多分钟,他依然没有丝毫倦意。人们难以置信的是,当时的邓小平已经年近80岁了,竟然如此硬朗!上岸后,他不时地同天真可爱的外孙、外孙女嬉戏,不时和女儿聊上几句……其乐融融,多么温暖的天伦之乐!
大海,是他革命生涯的起点。1922年,18岁的邓小平在法国参加旅欧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走上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的道路。大海,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邓小平一生迷恋大海,与波峰浪谷有着深厚的感情。捐献角膜、解剖遗体,将骨灰撒入大海——这是把毕生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邓小平的遗愿。回归大海,回归大自然,他的遗愿得到了实现。
“我能游泳,特别喜欢在大海中游泳,证明我身体还行;还打桥牌,证明我的脑筋还清楚。”晚年邓小平常常这样对友人说。游泳和打桥牌这两大业余爱好,使他在体力和智力上得到交替松弛与反复磨炼,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暮年寄情——打桥牌
邓小平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桥牌运动的创建人。“文化大革命”中,桥牌被当成资产阶级娱乐方式遭到禁止。1978年7月,北京的几位桥牌元老周家骝、裘宗沪和郑雪莱曾联名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希望在中国开展桥牌运动。很快,邓小平作出批示:“请体委考虑。”之后,桥牌运动才在中国重新开展起来。在邓小平的关怀下,1979年,国家体委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桥牌比赛。1980年中国桥牌协会成立,并加入了世界桥牌联合会。
1981年12月,国际桥牌新闻协会为表彰邓小平为中国桥牌运动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将最高荣誉“戈伦奖”授予了他。1988年7月,他担任中国桥牌协会荣誉主席。1989年2月26日,世界桥牌联合会授予他“世界桥联荣誉金奖”。1993年6月,在国际桥坛久负盛名的美国桥牌名家鲍比·沃尔夫以世界桥牌联合会主席的身份来华访问,向邓小平颁发了“主席最高荣誉奖”,以感谢他多年来为中国及世界桥牌运动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桥牌女皇”美籍华人杨小燕说,邓小平的牌技可不仅仅是业余水平,可够得上专业水平了。战争年代,邓小平统帅精兵决胜疆场的雄姿,只有在枪林弹雨中穿过的老将军们有幸亲睹;不过,邓小平在桥牌桌前展示的运筹帷幄的风采,使和平年代长大的年青一代不难想象他革命年代的凛凛威风。谁说将军无闲情?邓小平曾操着富有音乐感的四川话说:“打牌要和高手打嘛,输了也有味道。”
打桥牌是邓小平20世纪50年代在四川学会的,此后就一直成为他的一大业余爱好。晚年,打桥牌更是成为他暮年寄情之所在,而他的桥牌技艺随之日益精湛,几臻炉火纯青,无怪乎外国人称他为中国的“高级桥牌迷”。他出色的桥牌技艺,其实与他长期的戎马生涯所练就的素质之间存在着一种关联。
邓小平自己也说:“唯独打桥牌的时候,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上,头脑能充分地休息。”的确,他需要思考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所以他往往连散步时也在思考各种问题。况且,他干什么事情都永远那样认真、那样专心致志,因此打桥牌被邓小平利用来作为换换脑筋的有效休息手段。
在桥牌桌前,他总是那样平易近人地与人一起娱乐,大家都赞赏他雅量高致,在他身上看不到丝毫颐指气使的影子。有时,他还将全家人动员起来,一同观战,激战中,会不时冒出几句轻松幽默的话语,场上气氛顿时活躍起来。据对战者介绍,“邓小平牌风稳健,自始至终保持冷静,不论打牌或叫牌,都颇有扼制对方、驾驭全局的气概。面临危局时,更表现出处变不惊、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他“打牌时情绪是轻松愉快的,即使输了牌局,也没有不开心的表现”。
邓小平能否适应长时间的桥牌比赛?对此,经常陪邓小平打桥牌的聂卫平说:“完全没有问题。有一段时间,他每周日都要打桥牌。每次从下午3时打到6时,大家一起吃饭后,再从7时打到10时多。他严格遵守时间,非常注重效率。打牌中,他总是注意在不成局的牌上节约时间,而在成局、满贯或难度较大的牌上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自始至终,他总是精力充沛、头脑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