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时请向右让步(文标)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412327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艰难的对手,较好的办法是先做出些微小的让步,以换取对方的善意吗? 如果你点头,说明你的谈判基本态度不正确。因为只要做出让步,对手将步步紧逼,从而导致你放弃更多的利益。
  谈判实战中的悖论(一级)
  通俗地说,谈判就是:让对方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办事,同时符合我方的意愿。
  但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当我们的谈判地位相对弱小的时候,当我们的对手非常强硬难缠的时候,当我们的谈判目标遥遥不可及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对方似乎根本不可能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做事情。
  著名谈判实战专家盖温·肯尼迪在培训时经常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艰难的对手,较好的办法是先做出些微小的让步,以换取对方的善意吗?”(引号内内容加粗)
  据说这道题是谈判能力的一块“试金石”。回答“对”的人将被判定谈判行为的基本态度不正确。因为只要做出让步,对手将步步紧逼,从而导致你放弃更多的利益。
  在我们的培训与咨询过程中,也经常引用这道题对学员进行测试,然而几乎所有的学员都对此表示不解。他们的理由是:谈判实战中没有不经过让步而成功的案例,除非那是“行政命令”。对他们来说,一个关于谈判的悖论出现了:让步,将导致对手的步步紧逼;不让步,可能导致对手因得不到利益的满足而终止谈判。
  谈判时需要让步吗?需要。但是,寸步不让,除非交换。
  一个失败的例证(一级)
  在销售管理者中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年初花了大工夫做的销售量计划,到了年末倒了个个儿,变成了滑稽。”所以有些销售经理认为,销售根本就不值得花大力气去做计划,因为客户、市场的变化太快、太大了。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发现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销售人员在与客户谈判过程中的不当让步,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有一个销售人员与经销商签定的年度销售量计划如下: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合计
  50 45 30 30 20 10 10 8 30 30 40 45 348
  (单位:万元)
  第一个月刚好遇到下雨,影响了客户的实际销售,客户希望削减当月的销售指标。销售员认为客户讲的有道理,在与上司“据理力争”后,上司答应将当月指标减到40万,并嘱咐2月份一定要把“欠”的10万指标补上,当时销售员与经销商满口答应、连连称谢。
  第二个月市场势头很好,销售人员满心欢喜,心想:这个月看来除了完成指标还可以将上月的补上。
  眼看日子过了三分之二,经销商要求公司给予应收款的支持,理由是资金不够没钱进货。公司拒绝了经销商的要求,结果当月经销商只完成了40万的销售指标。
  如此到了第四个月,销售员与经销商总结这段时间以来的销售情况,经销商认为年初的销售指标定得不合理,并列举了种种理由,销售员觉得经销商讲的不是没有道理,当初定指标的时候他也觉得公司有向他们压指标的嫌疑。于是他向经理反映了经销商的要求,同时列举了很多事实证明:现在的市场与年初计划时候的市场不一样了,困难重重。
  当然,公司没有理睬他们的意见,继续重申销售计划指标,但销售人员和经销商私下里早已不把计划当会事了。他们一致认为:计划只是一些平时只知道“爬格子”人向壁虚造的“理论”,真理还是在他们这些实战人物的手中。
  果然,到了年末,销售计划没有完成,“实战派”获得了胜利,公司倒了大霉,销售经理作为“替罪羊”被赶下了台。
  在这个故事中,销售人员最初的善意让步,导致经销商步步紧逼,最终销售人员在销售指标再也无力回天的时候,站在了谈判对手——经销商的一边,成了公司的“汉奸”。
  谈判时请向右让步(一级)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如果第一个月公司不在销售指标上让步(因为协议刚刚签下来的第一个月的销售业绩,对双方都是一件很严肃的事),而改为增加市场支持力度;如果第二个月公司在拒绝应收款要求的同时,积极帮助经销商开拓市场、为他进行渠道融资;如果……经销商就不会不把销售指标当回事了。
  所谓的谈判时请向右让步,说的就是:对于任何谈判对手,不可做正面让步,因为那是我方的关键利益所在,比如:价格、付款方式、销售数量。但我们可以在其他对于我们而言是次等的利益点上(对对方而言是重要的)做出让步。比如:协助销售、人员支持、广告、促销、交货周期、交货方式、协助管理等等。这就如同打太极,当对方直冲过来的时候,最好不要迎面而上,更不要仓皇后退。不妨向右跨一步,用云手卸掉对方的力道,再引向你想要的方向。
  一个成功的例证(一级)
  阿德是某饮料公司的销售经理,其公司在KA卖场与经销商处的销售量分别占总量的40%和60%。依据年初与KA卖场签定的协议,卖场有权要求厂方在协议计划量70%~150%的范围内及时供货。
  进入7月份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饮料的需求量猛增,工厂加班加点还是供不应求。7天前KA卖场增加订货20万箱,前天追加了10万箱,今天又追加了5万箱。阿德已经把库存的4万箱货全部送过去了,但远远不能满足卖场的要求。卖场方面刚刚发来邮件提醒阿德:依据协议,厂方必须满足卖场方面150%计划量的供货要求,否则卖场将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同时卖场又提醒:据了解近期厂方给其经销商发了至少50万箱的货,对此卖场表示严重抗议。
  作为一个去年才投放市场的饮料品牌,今年有此销售势头,阿德深感鼓舞。除了天气原因外,看来这一年的市场努力没有白费。阿德决定给卖场回个邮件,借此机会改变一下与卖场的谈判地位。邮件全文如下:
  非常感谢这一年以来贵卖场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为有你们这样的合作伙伴而深感荣幸。突如其来的持续高温,让贵我双方都感受到了市场的热情。气象方面证实这种热情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贵方关于供货现状的感受我方非常重视。为了双方更好地合作,我方建议如下:
  1.我方希望在贵方收银台增设冷藏柜,冷藏柜由我方提供,贵方提供场地与冷藏柜使用费用;
  2.请贵方在饮料冰雪体验区,增加我方产品的投放数量(不少于200瓶);
  3.如果贵方能够满足我方的这些请求,就更加证明了我们的合作关系已经非常融洽。当然我方也非常乐意以日产量的40%向贵方供货。
  4.如果贵方对我方的建议没有异议,本人明天将亲自送货过来,并与贵方就我们达成的共识签署一个文件。
  热盼您的回复。
  解析:(加粗)
  在谈判过程中,对方强烈要求我方让步的地方,就是对方对于谈判利益的需求所在。在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做出适当的让步,就有机会换取对方在其他方面的更大让步(记住:让步的同时必须要求对方在其他方面也做出让步)。所以,当对方对你火冒三丈或咄咄逼人的时候,也是对方的利益需求充分暴露的时候。
  比如:当员工对工资福利有很大意见的时候,对公司而言不是一场危机而是一个机会,因为管理者可以通过对薪酬福利的让步,换取员工更大的劳动生产率。怕就怕对方没有意见,但也没有行动。
  需要提醒的是:许多谈判者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在谈判实战中往往提不出变换的谈判条件。这主要是对于己方需要获得的利益还没有一个全面而多层次的把握。所以他们往往死抱着一个或几个谈判条件,导致要么由于僵化而使谈判陷入僵局,要么被迫做出让步而一发不可收拾。
  多发掘谈判中己方所需要获得的利益点,才可真正实现 “向右让步”。而灵活的让步,才会有谈判的成功和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抽文,放第二页】
  多发掘谈判中己方所需要获得的利益点,才可真正实现 “向右让步”。而灵活的让步,才会有谈判的成功和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编辑:王亮 1143894068@qq.com
其他文献
2011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联合发布《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十二五”时期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目前,全球食品工业格局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发达国家和跨国食品集团大举抢滩登陆我国食品工业之际,《规划》的出台,从战略上部署了未来几年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格局:到2015年,食品工业集约化、规模化、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区域布局进一步
期刊
挑战:直面跨国巨头(一级)  《规划》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食品工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指出,当前全球食品工业已进入空前的密集创新和产业振兴时代,世界主要经济体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加快了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全球食品格局也正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断向多领域、全链条、深层次、低能耗、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愈来愈深刻地影响我国食品工业。  我国食品工业从未像今天这样与全球食品工业紧密关联。近
期刊
从2005年开始  中国白酒进入新一轮的黄金发展期  至今已持续7个年头  即便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后  中国白酒与中国经济一样,仍展现出超常活力  (空一行)  但不可否认  中国白酒业,尤其是高端白酒存在巨大的泡沫  价格虚高、行业整体利润过高、以及由此产生的盲目乐观心态  ……  经济增长总有周期  未来十年,增长还能持续这么强劲吗?
期刊
忙过春节旺季之后,张总并没有闲下心来。有个困扰已久的问题,张总希望尽快能找到答案。  张总是四川某白酒企业的老板。酒厂近几年营业收入一直徘徊在3亿左右,在行业内只能算是“小”型企业,但行业利润还不错,所以酒厂还算过得去。但眼看着本省其他同期建厂的企业有的年营收都超过10亿,而自己的酒厂无论在销售规模、产品结构还是区域拓展上都没有多大突破。  这一切让急于改变现状的张总很着急:有什么办法能让改变来得
期刊
白酒业的泡沫(一级)  首先一个就是价格泡沫。不是说白酒行业整体性的价格泡沫,而是高端白酒价格存在泡沫。一些名酒过分提价,导致价格虚高,这已经引起消费者的过分反感。今年过年的时候,有些人屯了酒,他们认为能赚钱。结果呢?现在基本上被套了,这也不是个好现象。  第二个是行业整体利润过高。比如有60%的企业微利,20%的企业高利润,20%的企业面临淘汰,这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但现在看来,似乎是每一个酒厂
期刊
在食品工业2010年实现总产值6.1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8%之后,两大部委发布的《规划》对食品工业过去五年的快速发展做了深入解读,并具体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发展之路。  增长与集中(一级)  在食品工业“十一五”所取得的成就之中,有两方面最引人关注——  一是行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41286家,比2005年增长73.2%;实现工业总产值6.1万亿元,增长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酿酒行业从一开始的白酒一统天下,已经发展到现在的白酒、啤酒、果酒(以葡萄酒为代表)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这个过程中,啤酒增长最快,其产量十几年前就已经超过白酒,达到几千万吨。但白酒的趋势一直属于稳中有升,增幅比较平稳。  增长的假象(二级)  统计数据说,白酒产量每年增长30%。我认为这是一种假象。  一方面,因为很多小酒厂生产的低档酒产量在下降,但没有被纳入统计数据。从量计征的
期刊
白酒行业在进入快速整合期,这一点基本上已经达成行业共识,但是整合的结果就是一些企业和品牌将会趋于消失。而作为竞争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白酒企业,被整合后淘汰的风险就会日趋增加。  那么,中小酒企,也就是地产酒,该如何在这场行业整合中不被淘汰出局呢?  资源聚焦,打造核心区域市场(一级)  中国白酒行业的特殊性就在于,可以靠一个局部市场甚至一个县级市场,就可以解决一个白酒企业的生存问题,这在中国的其他食
期刊
“全国这么大的市场,倘若哪一天我们之间开始正面竞争的话,那我们也是相当成功了,因此大可不必过虑。”  经销商的日子越来越难!  一方面,厂家不断地高喊“渠道扁平化”,不断压缩经销商的地盘,压榨经销商的利润;另一方面,迫于市场同类产品竞相砸价的压力,价格不得不越卖越低,利润越来越薄。  面临生存考验的经销商们,近年来纷纷开始注重上下游的衔接,以满足市场终端的需求,分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广州市渝龙工
期刊
很多消费者已经有了饮用葡萄酒的习惯,但大部分还没有形成品牌忠诚度,消费行为极不稳定,此时市场推广投入最低。而二三级市场由于消费潜力小,强势品牌不愿进入或者无暇顾及,这就给了二三线品牌通过做细做强二三级市场的机会。  国内几大主要葡萄酒品牌在市场推广初、中期,习惯以一级市场为根据地,再以高档品牌形象定位争夺高端市场,获取利益最大化。但随着葡萄酒文化的普及和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以及在一级市场酒水消费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