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基础。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教师授之以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阅读的独立性,教师要敢于放手,不要以为学生缺了教师什么都不行。在放手的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在边读边思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在阅读教学时,教师一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要求学生:(1)掌握快速阅读文章的技巧:①明确阅读的目的和任务,以此来调节阅读行为。②掌握对阅读材料整体感知和把握的策略:包括辨明文体、认识领会标题及注释对文章内容的提示或概括作用、学会抓主旨语句等。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并摸索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比如速读、浏览、精读的方法,批阅法、字词句品读法、整体阅读分析法、注释法等等。(2)学会积累式阅读。要求学生坚持立足课内、辐射课外的原则,通过教师或学生推荐的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例如学《黄河颂》一文时,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抗日战争的诗词,如《长江之歌》《松花江上》等,使学生积累文学常识。任何习惯的养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训练,因此,教师还须经常表扬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做法,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对象,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学生如果既端正了阅读的态度,又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思维的触角就能伸到各个角落,从而产生个性化的认识。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阅读问题: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作品中哪些语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替换成新的语句?当然,学生也可以不按上述问题思考,而是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视角。例如,《西湖的绿》一文中“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这句话中“扑”字写出了绿意的什么特征?绿意怎么会扑?在我们学过的文章中有无类似的用法?这些用法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回答: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中“小草绿得逼你的眼”、《小院》中“愈看山色愈切近,似乎向院子逼压过来”等,这些句子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地写出了大自然的旺盛生机。这样步步推进、层层深究,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使学生形成知识系统,摸清用词规律,从而达到锤炼思维、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作用。
二、师生平等对话,加深学生阅读体验
强调阅读方法,归根到底是为了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只是纯理性,甚至是机械地分析。那么如何重视感受体验,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品质呢?
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阅读是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转换”非得“自己”莫属。如果读者不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那么文本对他来说,是毫无意义可言的。笔者经常告诉学生:阅读是一种享受,是对文本情境独特的体验,应该有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要揣摩教师心中所想,也不要盲目地跟着其他同学人云亦云。例如教学《那树》,在个性化朗读后,笔者问学生领悟到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我读出了作者沉痛、悲愤的感情。
生2:树是古老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生存之本,舍弃它,我们就如无源之水,将失去生机与活力。
生3:那树是奉献者,但它的结局是悲惨的,通过这种因果错位,我看到了现实中也有奉献者不被理解,他们是痛苦和悲哀的,让我想到了张晓风笔下的“行道树”,也是悲凉的奉献者。
生4:我看到文章反映的是人类的发展与大自然的矛盾。
生5:我看到作者在倡导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面对学生踊跃的发言,笔者不禁感叹: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对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态度加以鼓励,使之成为学生阅读的推进器,加深阅读体验,从而使他们在阅读中读出自己个性化的感受。
三、尊重个性理解,放飞学生思维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能读出“自己的声音”,而教师也应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通过有效引导,放飞学生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批判品质
一切创造都来源于怀疑。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问题并去求证,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领悟,还能找到成功的感觉,提升阅读的兴趣。笔者经常要求学生读书不可只是死记硬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在教学《人类的语言》时,笔者介绍吕叔湘先生是语言专家,他在遣词造句方面十分严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他措词的严密。但在学习课文中“别的动物,除了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走路都是让身体跟地面平行,有几条腿使几条腿”这句话时,有位学生认为“袋鼠走路并不是与地面平行的”,后来还专门回家查阅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书中写道:“袋鼠的后腿非常长,腿部肌肉有力,所以它只能跳不能跑”。该生终于证实了自己的观点,向语文权威挑战,尝到了质疑的甜头。再如笔者在教学《藤野先生》时,一位学生大胆提出疑问:既然本文是一篇回忆老师的散文,那么本文重点应放在记叙老师的往事上,但本文的大量篇幅却在写作者留学日本的生活和思想经历,与藤野先生关联并不大,是否有主题不符之嫌?面对这种个性化评价文章的方式,笔者积极赞赏他敢于批评的精神。学生这种批判精神就是创造性的体现。阅读的创造性是与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联系在一起的,阅读者只有具有创造的品质,才能入于书又出于书,学于书又不拘泥于书,才能在阅读中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
(二)包容个性理解,鼓励超越文本
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美学修养等都会影响到他的阅读理解和鉴赏,阅读的结果会带上学生强烈的主观色彩。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课堂合唱的“多声部”。对此,教师不能用唯一的标准去判断学生多彩的解读。学生的解读,哪怕是“突发奇想”,只要不偏离文本,于理或于情能自圆其说,就应得到教师的尊重和鼓励。这样才能进一步激活师生对话,使其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请看《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片段:
师: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而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中的“闲”是什么意思?请大家为“闲”组词,看看谁组的词最能体现“闲”的内涵和魅力。
学生纷纷喊出:清闲、悠闲、闲趣……
师:请用“我认为苏轼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话,要求把刚才的词放进去,并说明理由。
生1:我认为苏轼是一个生活非常清闲的人。他贬到黄州后,说是当官,可是没有职位,也没有权力,什么事也干不了,也不必干,所以很清闲。
生2:我认为苏轼是一个生活很悠闲的人。他在黄州期间,游山玩水,日子过得很悠闲,因为他淡泊名利,内心没有私心杂念,不会勾心斗角。
生3:我觉得苏轼是个故作悠闲的人,并不是真的很悠闲。古代知识分子好不容易考中进士,都想大有作为,可苏轼却在最容易做出成绩的时候莫名其妙地遭人暗算,被贬到黄州后,既没有职位,也没有权力,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因此,他心里肯定很悲伤。
……
这一环节直接从“闲”一词切入,在整体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利用背景资料深入了解苏轼在当时背景下的心理和情感,去体会受儒、道思想影响下苏轼独特的心路历程和复杂的情感。
当然,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间的对话,必须注意教师与学生的理智与快乐体验这两个重要的因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担负起学生价值观引导与逻辑判断的重任,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与不合理的表达。教师应注意学生自由表达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通过提供相关资料链接,帮助学生真正地有深度地解读文本,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反思与扩展的提升,让师生有更多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有效组织学生探究,培养阅读创造性
教师要巧设问题情景,与学生展开自由对话,围绕主题不断引出对话话题,与学生自由而平等地辩论。教师要采用一切机智和手段,最大程度地“挑逗”起学生强烈的对话欲望,激发学生对问题、观点交流的冲动和热情,使学生有独特的理解与心理体验,能更深层地理解文本,从而表达出自己独创的见解。例如笔者在教学《社戏》时,就有效组织学生对“六一公公”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自由而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六一公公”淳朴、善良;有的同学认为“六一公公”热情好客;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六一公公”是个十分感恩的人,送豆致谢是出于迅哥儿对他劳动价值的肯定。送豆行为是“六一公公”尊重自我价值的表现,这是他在平桥村其他人中得不到的评价。这个同学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教师的我,积极地赞赏了他,并大胆鼓励其他同学学习这种精神。因为如果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就可能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失去培养学生阅读创造性品质的良好机会。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自己首先需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深知其中滋味,才能把学生引领到那些最值得品尝的“佳肴”面前。因为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一部作品)呈现给读者的都不会是单一层面的东西,教师对教学重点的选择与确定,实际上体现的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因此,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改变旧的阅读教学习惯,不断加深自身文化积淀,丰富自身学养,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努力“探究”引领学生“探究”的教育艺术,才能创造阅读教学的美好明天。
一、教师授之以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阅读的独立性,教师要敢于放手,不要以为学生缺了教师什么都不行。在放手的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在边读边思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才有可能提高。在阅读教学时,教师一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要求学生:(1)掌握快速阅读文章的技巧:①明确阅读的目的和任务,以此来调节阅读行为。②掌握对阅读材料整体感知和把握的策略:包括辨明文体、认识领会标题及注释对文章内容的提示或概括作用、学会抓主旨语句等。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并摸索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比如速读、浏览、精读的方法,批阅法、字词句品读法、整体阅读分析法、注释法等等。(2)学会积累式阅读。要求学生坚持立足课内、辐射课外的原则,通过教师或学生推荐的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例如学《黄河颂》一文时,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抗日战争的诗词,如《长江之歌》《松花江上》等,使学生积累文学常识。任何习惯的养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训练,因此,教师还须经常表扬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让他们介绍自己的做法,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对象,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学生如果既端正了阅读的态度,又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技巧,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思维的触角就能伸到各个角落,从而产生个性化的认识。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设计阅读问题:这篇文章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你认为这篇文章在写作上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认为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作品中哪些语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替换成新的语句?当然,学生也可以不按上述问题思考,而是提出自己独特的欣赏视角。例如,《西湖的绿》一文中“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这句话中“扑”字写出了绿意的什么特征?绿意怎么会扑?在我们学过的文章中有无类似的用法?这些用法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异曲同工之妙?学生回答: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中“小草绿得逼你的眼”、《小院》中“愈看山色愈切近,似乎向院子逼压过来”等,这些句子都运用了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地写出了大自然的旺盛生机。这样步步推进、层层深究,开掘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使学生形成知识系统,摸清用词规律,从而达到锤炼思维、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作用。
二、师生平等对话,加深学生阅读体验
强调阅读方法,归根到底是为了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只是纯理性,甚至是机械地分析。那么如何重视感受体验,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品质呢?
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阅读是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世界转换到自己的世界,“转换”非得“自己”莫属。如果读者不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作用,那么文本对他来说,是毫无意义可言的。笔者经常告诉学生:阅读是一种享受,是对文本情境独特的体验,应该有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要揣摩教师心中所想,也不要盲目地跟着其他同学人云亦云。例如教学《那树》,在个性化朗读后,笔者问学生领悟到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我读出了作者沉痛、悲愤的感情。
生2:树是古老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生存之本,舍弃它,我们就如无源之水,将失去生机与活力。
生3:那树是奉献者,但它的结局是悲惨的,通过这种因果错位,我看到了现实中也有奉献者不被理解,他们是痛苦和悲哀的,让我想到了张晓风笔下的“行道树”,也是悲凉的奉献者。
生4:我看到文章反映的是人类的发展与大自然的矛盾。
生5:我看到作者在倡导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面对学生踊跃的发言,笔者不禁感叹: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对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态度加以鼓励,使之成为学生阅读的推进器,加深阅读体验,从而使他们在阅读中读出自己个性化的感受。
三、尊重个性理解,放飞学生思维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能读出“自己的声音”,而教师也应宽容地对待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通过有效引导,放飞学生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批判品质
一切创造都来源于怀疑。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问题并去求证,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领悟,还能找到成功的感觉,提升阅读的兴趣。笔者经常要求学生读书不可只是死记硬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在教学《人类的语言》时,笔者介绍吕叔湘先生是语言专家,他在遣词造句方面十分严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他措词的严密。但在学习课文中“别的动物,除了天上飞的和水里游的,走路都是让身体跟地面平行,有几条腿使几条腿”这句话时,有位学生认为“袋鼠走路并不是与地面平行的”,后来还专门回家查阅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书中写道:“袋鼠的后腿非常长,腿部肌肉有力,所以它只能跳不能跑”。该生终于证实了自己的观点,向语文权威挑战,尝到了质疑的甜头。再如笔者在教学《藤野先生》时,一位学生大胆提出疑问:既然本文是一篇回忆老师的散文,那么本文重点应放在记叙老师的往事上,但本文的大量篇幅却在写作者留学日本的生活和思想经历,与藤野先生关联并不大,是否有主题不符之嫌?面对这种个性化评价文章的方式,笔者积极赞赏他敢于批评的精神。学生这种批判精神就是创造性的体现。阅读的创造性是与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联系在一起的,阅读者只有具有创造的品质,才能入于书又出于书,学于书又不拘泥于书,才能在阅读中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
(二)包容个性理解,鼓励超越文本
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性格爱好、美学修养等都会影响到他的阅读理解和鉴赏,阅读的结果会带上学生强烈的主观色彩。正是这些差异,构成了课堂合唱的“多声部”。对此,教师不能用唯一的标准去判断学生多彩的解读。学生的解读,哪怕是“突发奇想”,只要不偏离文本,于理或于情能自圆其说,就应得到教师的尊重和鼓励。这样才能进一步激活师生对话,使其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请看《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片段:
师:美是无处不在的。对于我们而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中的“闲”是什么意思?请大家为“闲”组词,看看谁组的词最能体现“闲”的内涵和魅力。
学生纷纷喊出:清闲、悠闲、闲趣……
师:请用“我认为苏轼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话,要求把刚才的词放进去,并说明理由。
生1:我认为苏轼是一个生活非常清闲的人。他贬到黄州后,说是当官,可是没有职位,也没有权力,什么事也干不了,也不必干,所以很清闲。
生2:我认为苏轼是一个生活很悠闲的人。他在黄州期间,游山玩水,日子过得很悠闲,因为他淡泊名利,内心没有私心杂念,不会勾心斗角。
生3:我觉得苏轼是个故作悠闲的人,并不是真的很悠闲。古代知识分子好不容易考中进士,都想大有作为,可苏轼却在最容易做出成绩的时候莫名其妙地遭人暗算,被贬到黄州后,既没有职位,也没有权力,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因此,他心里肯定很悲伤。
……
这一环节直接从“闲”一词切入,在整体把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利用背景资料深入了解苏轼在当时背景下的心理和情感,去体会受儒、道思想影响下苏轼独特的心路历程和复杂的情感。
当然,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间的对话,必须注意教师与学生的理智与快乐体验这两个重要的因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担负起学生价值观引导与逻辑判断的重任,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与不合理的表达。教师应注意学生自由表达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通过提供相关资料链接,帮助学生真正地有深度地解读文本,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见解。通过反思与扩展的提升,让师生有更多的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有效组织学生探究,培养阅读创造性
教师要巧设问题情景,与学生展开自由对话,围绕主题不断引出对话话题,与学生自由而平等地辩论。教师要采用一切机智和手段,最大程度地“挑逗”起学生强烈的对话欲望,激发学生对问题、观点交流的冲动和热情,使学生有独特的理解与心理体验,能更深层地理解文本,从而表达出自己独创的见解。例如笔者在教学《社戏》时,就有效组织学生对“六一公公”这个人物形象展开自由而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六一公公”淳朴、善良;有的同学认为“六一公公”热情好客;有一位学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六一公公”是个十分感恩的人,送豆致谢是出于迅哥儿对他劳动价值的肯定。送豆行为是“六一公公”尊重自我价值的表现,这是他在平桥村其他人中得不到的评价。这个同学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作为教师的我,积极地赞赏了他,并大胆鼓励其他同学学习这种精神。因为如果不假思索地加以否定,就可能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失去培养学生阅读创造性品质的良好机会。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自己首先需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深知其中滋味,才能把学生引领到那些最值得品尝的“佳肴”面前。因为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或一部作品)呈现给读者的都不会是单一层面的东西,教师对教学重点的选择与确定,实际上体现的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因此,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需确立新的阅读教学理念,改变旧的阅读教学习惯,不断加深自身文化积淀,丰富自身学养,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努力“探究”引领学生“探究”的教育艺术,才能创造阅读教学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