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往对俄罗斯的认识,都是从电影、歌曲、书籍和图片上得知的一鳞半爪,大体可用以下几个词语概括之:辽阔、大气、粗犷,革命、背叛、沉沦。
前者指的是空间概念,包括俄罗斯的幅员、地形、地貌、建筑艺术等等;后者指的是时间概念,也就是指自苏联解体后,时常见诸报端的政局不稳、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还有俄罗斯人脸上特有的忧郁。
短短一周之内穿越俄罗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来去匆匆,走马观花,作为过客,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皮毛,得到的观感,虽不至于与想象的大相径庭,毕竟也有诸多牴牾之处。
轻信与偏见,犹如雾里看花。
森林与都市
我的惊诧是从飞机即将着陆莫斯科机场那一刻开始的。
荒原广漠、人烟稀少、原驰蜡象、冰天雪地……我曾错误地将偏居一偶的西伯利亚当作是俄罗斯的象征。然而,此刻从舷窗向外眺望,扑入眼帘的是绵绵不绝的绿色植被。从莫斯科机场到市区,沿途可见成片的白桦林和松树林。莫斯科城区的绿化面积几近其总面积的一半,郊外的绿化率更接近80%。通常形容大都市是石头森林,但莫斯科似乎是个例外。与其说莫斯科人生活在一个绿化率甚高的城市,毋宁说他们就生活在森林湖泊构筑的生态优美的环境里。从我下榻的宾馆放眼望去,高层建筑掩映于茂密丛林中,构成了一个个美丽的生态组团。钢筋水泥在这里似乎不是作为主体构筑存在,而只是作为其中的点缀而已。圣彼得堡的绿化虽然不及莫斯科,但古老的住宅楼前树木成荫,也是随处可见。乘坐火车往返于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之间,更让我真正领略了俄罗斯山河之壮美和森林植被之茂盛。在俄罗斯,据说盖房子前先要砍树,将树砍了后才能腾出空地盖楼,足见其森林覆盖率之高。
拥有如此高绿化环境的莫斯科人,也厌倦了烦嚣拥挤的都市生活,一到周末,许多人就驾着汽车,举家到郊外度周末,城里反倒变得冷清了。据说城里人大都在郊外置有小木屋,虽然大多不是豪宅,但胜在与大自然亲近,俄罗斯人向往大自然的天性得以充分舒展。
往返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一路行来,满眼葱绿,那些固化于我记忆中的影像,被这两座大城市的缤纷景象渐渐消解。这与季节有关,此时正是万物勃发生机的夏季,俄罗斯的富饶美丽在这个多彩的夏季里,便越加显得浓烈无比。
但我心里明白,这又不仅仅因为季节。
厚重与明快
依其体量堪称是庞然大物的俄罗斯建筑,偏重细节装饰,加上色彩明艳惊人,这反过来消解了庞大体量带来的粗拙感。巨型与纤细,敦实与华丽,繁复与厚重,被俄罗斯人巧妙而辩证地统一起来。
在建筑色彩的运用上俄罗斯人更是恣意大胆,却不太考虑建筑的使用属性。无论是宫殿、教堂还是政府设施,俄罗斯人都极喜欢采用诸如赭红、嫰绿、鹅黄、金黄、天蓝以及纯白、金色等色彩来装饰其外立面。曾是历代沙皇的宫殿,后作为苏联党政机关所在地的克里姆林宫,那大面积的赭红色彩,令人一见难忘,印象深刻。红场旁的圣母大教堂、报喜教堂、大天使教堂的色彩更是鲜艳夺目,特别是那九个金色尖顶,有如九个硕大无比的洋葱头,在俄罗斯的骄阳下熠熠闪光。
在俄罗斯,颜色被赋予了人格化特征。俄罗斯的国旗为红白蓝三色。传说红白蓝三色代表着三重世界:红色代表肉体的世界,蓝色代表上天的世界,而白色则代表神的世界。这三个世界壁垒分明,难以逾越。又有一种说法是,红色指代一种世俗的颜色,象征芸芸众生,蓝色和绿色被视为一种高于世俗之上的颜色,代表贵族和权势,而白色则被看成是神圣的颜色,凌驾于一切之上。这些颜色被俄罗斯人出神入化地运用于众多的建筑物上。
俄罗斯人对颜色的痴迷和厚爱,令圣彼得堡这座城市看起来就像是上帝不小心打翻的调色板,五颜六色洒了一地。占地1642平方米的复活教堂(圣血教堂),简直就是造型和色块的拼图,长方形、三角形、桃形、圆形、半圆形、圆拱形,赭红、天蓝、纯白、嫩绿……复活教堂可谓集俄罗斯教堂的外形与色彩之大成,却又彼此协调不显突兀。还有冬宫的绿与白,皇村的天蓝、纯白及金色,彼得宫的鹅黄、浅蓝与金色……混搭得恰到好处,浑然天成。
俄罗斯人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这是苦难的历史和艰难的生活在俄罗斯人身上的投影,代代因袭,生生不息。我想,俄罗斯人之所以在建筑色彩的运用上肆无忌惮,与这个种族所处的生活环境及所经历的人生际遇不无关系。正像一个人,遇上天气恶劣,或心情不佳,往往会换上色彩明亮的衣服,借以调节心情,也给旁人带来一丝快意。
淡化与强化
苏联的迅速解体,给俄罗斯普通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体验,作为局外人是难以真正体会的。俄罗斯人的神经,是变得越发坚强,还是变得越发的脆弱敏感?我们只能从一些细枝末节观察,并加上一些凭空想象。
如今俄罗斯人好像更乐意对外界展示昔日彼得大帝始创的尊贵、繁华,冬宫、彼得宫、叶卡捷林堡……这些融汇了俄罗斯东西方文化精粹、充分彰显了俄罗斯文明成果的地标性建筑,为当今的俄罗斯人所津津乐道;玛林剧院优雅的芭蕾舞、涅瓦大街上的时尚女郎、莫斯科红场上的古姆百货商店,是俄罗斯向当今世界重点推介的文明标志。俄罗斯人为圣彼得堡三百华诞举办的各种盛大纪念活动,正是俄罗斯人急于向外界宣示最终成为一个强大、统一、开放的现代化强国的象征。
与此同时,俄罗斯人似乎对苏联时期的一切刻意淡化。克里姆林宫、列宁墓、打响了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这些中国旅客耳熟能详的景点虽然依然在对民众开放,却无法掩饰一个事实: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些经典之作已被忽视甚至遗弃。作为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苏联,曾在莫斯科建设了一座展示亚非拉社会主义国家伟大成就的纪念性场馆,如今早已成了当地摊贩谋生的场所,只剩下一座莫斯科电影标志物——工农巨型雕像,还能勾起到访的人们对峥嵘岁月的深沉回忆;耸立在圣彼得堡街头的列宁铜像,竟成了当地年轻人调侃的对象,并被人用炸药将其背面炸出了一个大洞。这座铜像是苏联时期最早的一批纪念雕像之一,为纪念列宁一次重要演讲而立:1917年4 月,列宁结束海外流亡生活,在这里发表了激情四射的演说,几个月后,十月革命爆发。在卫国战争期间,这座铜像因受到市民的保护而未遭毁坏,铜像前后际遇天渊有别,凸显了人心之变。 向外界刻意张扬沙皇时代缔造的丰功伟绩,努力抹杀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曾经存在,反映出俄罗斯人的矛盾心态:既感念于往昔的威权统治,同時又不满当今社会发展滞后西方的现状。
美丽与哀愁
俄罗斯的历史充满了权术、阴谋和残暴,连带俄罗斯的建筑之美,似乎也沾带点血腥味。
位于莫斯科红场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是红场最为夺目的建筑物之一,有着童话里的城堡一样艳丽的色彩,9个洋葱头状硕大的教堂尖顶错落有致地分布,散发着浓郁的东正教气息。这座恍如神来之笔的建筑,美丽外表下却隐藏着一个带有血泪的故事。据说,伊凡雷帝为了让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成为绝唱,不许别处再拥有这样的神物,竟然残忍地弄瞎了建筑师的眼睛!
圣彼得堡的城市建筑美轮美奂,但历史的真相是,彼得大帝竟是在累累尸堆上建成了圣彼得堡!劳工者们被施以几近“古埃及奴隶”般的苦役,日夜劳作,致使成千上万的劳工赔上了身家性命。
先有彼得保罗要塞,后有圣彼得堡。彼得保罗要塞从未燃过战火,却一直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建成不久,这里就变成了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彼得大帝曾将秘密谋反的儿子及其同谋关押于此,并加以严刑拷打。彼得保罗要塞也是葬送著名的十二月党人之地。要塞司令楼内现在辟为纪念大厅的地方,正是当年最高刑事法庭审判政治犯之所在。十二月党人组织发动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要求自由、立宪及人权的革命,最后事情败露,5名十二月党人在这里被宣判死刑。
连超凡脱俗的叶卡捷琳堡也难以独善其身。它见证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满门抄斩的血腥场面——1918年,末代沙皇及其家人在城堡内被革命者以革命的名义枪杀,末代皇朝执政的历史在这里寿终正寝。在叶卡捷琳堡大厅至今悬挂着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照片,其中一张合照充满了忧郁沉重的气息,这是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枪杀前夕最后一张合照。
尼古拉二世执政时期(1895—1917)正逢乱世。饥荒、瘟疫、动乱、战争,令罗曼诺夫家族的统治地位风雨飘摇,并最终迫使苏联走向了革命的暴风雨前夜。
在对集会示威群众进行镇压后,骚乱最终不可逆转地爆发为革命——一场终将结束沙皇统治的二月革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政权实际上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他被迫退位,一家人被转移到了郊外的行宫叶卡捷琳堡,被隔离在一座叫做“伊帕季耶夫的房子”里。
1918年7月,那个生机盎然的夏季,尼古拉二世,他的妻子、儿子、四个女儿及医生、厨师等被带往地下室。在空无一物的房间里,来人从外面搬来了两把椅子,命令尼古拉父子坐下。12名士兵持枪待命,在宣布对他们执行死刑后,还没等尼古拉二世有所反应,一排机枪齐齐扫射,沙皇一家7口和4名侍从应声倒下。尸体在焚烧后,被扔进了一个废矿坑中草草掩埋。
末代沙皇家族惨遭灭门,血脉无存,但在俄罗斯民间,有关沙皇一家的种种传说依然存在。有的说枪声过后,所有人的尸体立即被拖上早已停在院子中等候的卡车,这时有人发现沙皇的两个女儿倒在血泊中呻吟,还没有断气。但是,已经来不及再行补枪了,因为害怕街上的百姓听到枪声后循声而来,行刑的人只好匆匆离去,沙皇的女儿得以逃出生天,后来辗转到了欧洲,云云。著名电影《真假公主》和1997年动画音乐剧《阿娜斯塔西娅》,叙述的就是这段历史故事。还有一说是,沙皇怀抱的最小儿子至今仍尚在人间。传说是善意的,但真相是残酷的。2007年夏天,有研究者在叶卡捷琳堡附近的乌拉尔山脉的森林中发现了一些遗骸,并被分别送往俄罗斯、奥地利和美国的实验室进行DNA检测,检测证明这些最新找到的遗骸正是沙皇子女的遗骸。
斗转星移,今是昨非。自苏联解体后,“沙皇情结”在俄罗斯民众中再度兴起。尼古拉二世的母亲玛丽亚·费多罗芙娜当年大难不死,躲过一劫,逃回娘家丹麦,后人遵其遗嘱,将其遗骨从丹麦迁葬昔日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引发了俄罗斯民众内心潜藏已久的怀旧热潮。先有沙皇后裔向法院申诉要求平反,后有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遗骨在被处决80周年之际,于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教堂举行安葬仪式。时任总统叶利钦在尼古拉二世灵前深深鞠躬,深深忏悔。俄罗斯人更为沙皇一家竖立了一组雕塑群像,以此象征俄罗斯民族所具有的强烈的自省忧患意识。在历经种种磨难和失落之后,这个北方民族对复兴大业的强烈渴望,正透过“沙皇情结”、“大国情结”、“普京情结”,透过对过往光荣历史的追忆和缅怀折射出来。
沙皇是独裁和强权的象征,它代表着帝国。从1547年伊凡四世自号沙皇,先后有13位沙皇执掌过俄罗斯的权杖。历代沙皇为他们的后代留下了举世无双的广袤国土、难以胜数的雄伟建筑、美不胜收的艺术杰作,使大国情结植根于俄罗斯民族的心灵深处。一位俄罗斯老人曾指着红场周围的辉煌建筑对中国记者说的一番话,可以作为这种大国情结的注释:“从这里,你确实可以看到俄罗斯的伟大和强盛。但它属于过去,因为这是沙皇留给我们的。”
然而,美丽的红场也属于苏联时期,这是不容抹煞的历史,最起码列宁墓仍存留这里,供万人瞻仰。
俄罗斯人内心的纠结可见一斑。
前者指的是空间概念,包括俄罗斯的幅员、地形、地貌、建筑艺术等等;后者指的是时间概念,也就是指自苏联解体后,时常见诸报端的政局不稳、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还有俄罗斯人脸上特有的忧郁。
短短一周之内穿越俄罗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来去匆匆,走马观花,作为过客,看到的听到的都是皮毛,得到的观感,虽不至于与想象的大相径庭,毕竟也有诸多牴牾之处。
轻信与偏见,犹如雾里看花。
森林与都市
我的惊诧是从飞机即将着陆莫斯科机场那一刻开始的。
荒原广漠、人烟稀少、原驰蜡象、冰天雪地……我曾错误地将偏居一偶的西伯利亚当作是俄罗斯的象征。然而,此刻从舷窗向外眺望,扑入眼帘的是绵绵不绝的绿色植被。从莫斯科机场到市区,沿途可见成片的白桦林和松树林。莫斯科城区的绿化面积几近其总面积的一半,郊外的绿化率更接近80%。通常形容大都市是石头森林,但莫斯科似乎是个例外。与其说莫斯科人生活在一个绿化率甚高的城市,毋宁说他们就生活在森林湖泊构筑的生态优美的环境里。从我下榻的宾馆放眼望去,高层建筑掩映于茂密丛林中,构成了一个个美丽的生态组团。钢筋水泥在这里似乎不是作为主体构筑存在,而只是作为其中的点缀而已。圣彼得堡的绿化虽然不及莫斯科,但古老的住宅楼前树木成荫,也是随处可见。乘坐火车往返于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之间,更让我真正领略了俄罗斯山河之壮美和森林植被之茂盛。在俄罗斯,据说盖房子前先要砍树,将树砍了后才能腾出空地盖楼,足见其森林覆盖率之高。
拥有如此高绿化环境的莫斯科人,也厌倦了烦嚣拥挤的都市生活,一到周末,许多人就驾着汽车,举家到郊外度周末,城里反倒变得冷清了。据说城里人大都在郊外置有小木屋,虽然大多不是豪宅,但胜在与大自然亲近,俄罗斯人向往大自然的天性得以充分舒展。
往返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一路行来,满眼葱绿,那些固化于我记忆中的影像,被这两座大城市的缤纷景象渐渐消解。这与季节有关,此时正是万物勃发生机的夏季,俄罗斯的富饶美丽在这个多彩的夏季里,便越加显得浓烈无比。
但我心里明白,这又不仅仅因为季节。
厚重与明快
依其体量堪称是庞然大物的俄罗斯建筑,偏重细节装饰,加上色彩明艳惊人,这反过来消解了庞大体量带来的粗拙感。巨型与纤细,敦实与华丽,繁复与厚重,被俄罗斯人巧妙而辩证地统一起来。
在建筑色彩的运用上俄罗斯人更是恣意大胆,却不太考虑建筑的使用属性。无论是宫殿、教堂还是政府设施,俄罗斯人都极喜欢采用诸如赭红、嫰绿、鹅黄、金黄、天蓝以及纯白、金色等色彩来装饰其外立面。曾是历代沙皇的宫殿,后作为苏联党政机关所在地的克里姆林宫,那大面积的赭红色彩,令人一见难忘,印象深刻。红场旁的圣母大教堂、报喜教堂、大天使教堂的色彩更是鲜艳夺目,特别是那九个金色尖顶,有如九个硕大无比的洋葱头,在俄罗斯的骄阳下熠熠闪光。
在俄罗斯,颜色被赋予了人格化特征。俄罗斯的国旗为红白蓝三色。传说红白蓝三色代表着三重世界:红色代表肉体的世界,蓝色代表上天的世界,而白色则代表神的世界。这三个世界壁垒分明,难以逾越。又有一种说法是,红色指代一种世俗的颜色,象征芸芸众生,蓝色和绿色被视为一种高于世俗之上的颜色,代表贵族和权势,而白色则被看成是神圣的颜色,凌驾于一切之上。这些颜色被俄罗斯人出神入化地运用于众多的建筑物上。
俄罗斯人对颜色的痴迷和厚爱,令圣彼得堡这座城市看起来就像是上帝不小心打翻的调色板,五颜六色洒了一地。占地1642平方米的复活教堂(圣血教堂),简直就是造型和色块的拼图,长方形、三角形、桃形、圆形、半圆形、圆拱形,赭红、天蓝、纯白、嫩绿……复活教堂可谓集俄罗斯教堂的外形与色彩之大成,却又彼此协调不显突兀。还有冬宫的绿与白,皇村的天蓝、纯白及金色,彼得宫的鹅黄、浅蓝与金色……混搭得恰到好处,浑然天成。
俄罗斯人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这是苦难的历史和艰难的生活在俄罗斯人身上的投影,代代因袭,生生不息。我想,俄罗斯人之所以在建筑色彩的运用上肆无忌惮,与这个种族所处的生活环境及所经历的人生际遇不无关系。正像一个人,遇上天气恶劣,或心情不佳,往往会换上色彩明亮的衣服,借以调节心情,也给旁人带来一丝快意。
淡化与强化
苏联的迅速解体,给俄罗斯普通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痛苦体验,作为局外人是难以真正体会的。俄罗斯人的神经,是变得越发坚强,还是变得越发的脆弱敏感?我们只能从一些细枝末节观察,并加上一些凭空想象。
如今俄罗斯人好像更乐意对外界展示昔日彼得大帝始创的尊贵、繁华,冬宫、彼得宫、叶卡捷林堡……这些融汇了俄罗斯东西方文化精粹、充分彰显了俄罗斯文明成果的地标性建筑,为当今的俄罗斯人所津津乐道;玛林剧院优雅的芭蕾舞、涅瓦大街上的时尚女郎、莫斯科红场上的古姆百货商店,是俄罗斯向当今世界重点推介的文明标志。俄罗斯人为圣彼得堡三百华诞举办的各种盛大纪念活动,正是俄罗斯人急于向外界宣示最终成为一个强大、统一、开放的现代化强国的象征。
与此同时,俄罗斯人似乎对苏联时期的一切刻意淡化。克里姆林宫、列宁墓、打响了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这些中国旅客耳熟能详的景点虽然依然在对民众开放,却无法掩饰一个事实:社会主义时期的一些经典之作已被忽视甚至遗弃。作为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苏联,曾在莫斯科建设了一座展示亚非拉社会主义国家伟大成就的纪念性场馆,如今早已成了当地摊贩谋生的场所,只剩下一座莫斯科电影标志物——工农巨型雕像,还能勾起到访的人们对峥嵘岁月的深沉回忆;耸立在圣彼得堡街头的列宁铜像,竟成了当地年轻人调侃的对象,并被人用炸药将其背面炸出了一个大洞。这座铜像是苏联时期最早的一批纪念雕像之一,为纪念列宁一次重要演讲而立:1917年4 月,列宁结束海外流亡生活,在这里发表了激情四射的演说,几个月后,十月革命爆发。在卫国战争期间,这座铜像因受到市民的保护而未遭毁坏,铜像前后际遇天渊有别,凸显了人心之变。 向外界刻意张扬沙皇时代缔造的丰功伟绩,努力抹杀苏联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曾经存在,反映出俄罗斯人的矛盾心态:既感念于往昔的威权统治,同時又不满当今社会发展滞后西方的现状。
美丽与哀愁
俄罗斯的历史充满了权术、阴谋和残暴,连带俄罗斯的建筑之美,似乎也沾带点血腥味。
位于莫斯科红场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是红场最为夺目的建筑物之一,有着童话里的城堡一样艳丽的色彩,9个洋葱头状硕大的教堂尖顶错落有致地分布,散发着浓郁的东正教气息。这座恍如神来之笔的建筑,美丽外表下却隐藏着一个带有血泪的故事。据说,伊凡雷帝为了让瓦西里升天大教堂成为绝唱,不许别处再拥有这样的神物,竟然残忍地弄瞎了建筑师的眼睛!
圣彼得堡的城市建筑美轮美奂,但历史的真相是,彼得大帝竟是在累累尸堆上建成了圣彼得堡!劳工者们被施以几近“古埃及奴隶”般的苦役,日夜劳作,致使成千上万的劳工赔上了身家性命。
先有彼得保罗要塞,后有圣彼得堡。彼得保罗要塞从未燃过战火,却一直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建成不久,这里就变成了关押政治犯的监狱。彼得大帝曾将秘密谋反的儿子及其同谋关押于此,并加以严刑拷打。彼得保罗要塞也是葬送著名的十二月党人之地。要塞司令楼内现在辟为纪念大厅的地方,正是当年最高刑事法庭审判政治犯之所在。十二月党人组织发动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要求自由、立宪及人权的革命,最后事情败露,5名十二月党人在这里被宣判死刑。
连超凡脱俗的叶卡捷琳堡也难以独善其身。它见证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满门抄斩的血腥场面——1918年,末代沙皇及其家人在城堡内被革命者以革命的名义枪杀,末代皇朝执政的历史在这里寿终正寝。在叶卡捷琳堡大厅至今悬挂着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的照片,其中一张合照充满了忧郁沉重的气息,这是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枪杀前夕最后一张合照。
尼古拉二世执政时期(1895—1917)正逢乱世。饥荒、瘟疫、动乱、战争,令罗曼诺夫家族的统治地位风雨飘摇,并最终迫使苏联走向了革命的暴风雨前夜。
在对集会示威群众进行镇压后,骚乱最终不可逆转地爆发为革命——一场终将结束沙皇统治的二月革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政权实际上已经走到穷途末路了,他被迫退位,一家人被转移到了郊外的行宫叶卡捷琳堡,被隔离在一座叫做“伊帕季耶夫的房子”里。
1918年7月,那个生机盎然的夏季,尼古拉二世,他的妻子、儿子、四个女儿及医生、厨师等被带往地下室。在空无一物的房间里,来人从外面搬来了两把椅子,命令尼古拉父子坐下。12名士兵持枪待命,在宣布对他们执行死刑后,还没等尼古拉二世有所反应,一排机枪齐齐扫射,沙皇一家7口和4名侍从应声倒下。尸体在焚烧后,被扔进了一个废矿坑中草草掩埋。
末代沙皇家族惨遭灭门,血脉无存,但在俄罗斯民间,有关沙皇一家的种种传说依然存在。有的说枪声过后,所有人的尸体立即被拖上早已停在院子中等候的卡车,这时有人发现沙皇的两个女儿倒在血泊中呻吟,还没有断气。但是,已经来不及再行补枪了,因为害怕街上的百姓听到枪声后循声而来,行刑的人只好匆匆离去,沙皇的女儿得以逃出生天,后来辗转到了欧洲,云云。著名电影《真假公主》和1997年动画音乐剧《阿娜斯塔西娅》,叙述的就是这段历史故事。还有一说是,沙皇怀抱的最小儿子至今仍尚在人间。传说是善意的,但真相是残酷的。2007年夏天,有研究者在叶卡捷琳堡附近的乌拉尔山脉的森林中发现了一些遗骸,并被分别送往俄罗斯、奥地利和美国的实验室进行DNA检测,检测证明这些最新找到的遗骸正是沙皇子女的遗骸。
斗转星移,今是昨非。自苏联解体后,“沙皇情结”在俄罗斯民众中再度兴起。尼古拉二世的母亲玛丽亚·费多罗芙娜当年大难不死,躲过一劫,逃回娘家丹麦,后人遵其遗嘱,将其遗骨从丹麦迁葬昔日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引发了俄罗斯民众内心潜藏已久的怀旧热潮。先有沙皇后裔向法院申诉要求平反,后有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遗骨在被处决80周年之际,于圣彼得堡的彼得保罗教堂举行安葬仪式。时任总统叶利钦在尼古拉二世灵前深深鞠躬,深深忏悔。俄罗斯人更为沙皇一家竖立了一组雕塑群像,以此象征俄罗斯民族所具有的强烈的自省忧患意识。在历经种种磨难和失落之后,这个北方民族对复兴大业的强烈渴望,正透过“沙皇情结”、“大国情结”、“普京情结”,透过对过往光荣历史的追忆和缅怀折射出来。
沙皇是独裁和强权的象征,它代表着帝国。从1547年伊凡四世自号沙皇,先后有13位沙皇执掌过俄罗斯的权杖。历代沙皇为他们的后代留下了举世无双的广袤国土、难以胜数的雄伟建筑、美不胜收的艺术杰作,使大国情结植根于俄罗斯民族的心灵深处。一位俄罗斯老人曾指着红场周围的辉煌建筑对中国记者说的一番话,可以作为这种大国情结的注释:“从这里,你确实可以看到俄罗斯的伟大和强盛。但它属于过去,因为这是沙皇留给我们的。”
然而,美丽的红场也属于苏联时期,这是不容抹煞的历史,最起码列宁墓仍存留这里,供万人瞻仰。
俄罗斯人内心的纠结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