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压电缆附件安装的质量控制

来源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ovo_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附件安装在准备阶段、工艺流程阶段如何进行质量控制,并通过细化每个工序对工艺步骤关键点的正确做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压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193-01
  前言
  随着城市用电大幅增长,作为主要输电线路的高压电缆承担着重要的角色。针对高压电缆安装专业性很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电缆附件安装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1 施工准备阶段
  1.1 安装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前,应熟悉安装工艺资料,了解工艺步骤的基本程序。因为各类附件的安装工艺是不一样的,而且不但各个厂家的工艺不一样,甚至同一个厂家同一规格产品,因为出厂时间不同工艺也不同。
  1.2 对于一些在工艺图纸上对尺寸表述不明确,或者要换算的,还必须预先进行测量和计算。如果是英制尺寸的就要进行换算;还有部分厂家的工艺也要求对相应的安装尺寸进行计算。
  1.3 对于一些新产品或者结构复杂的附件材料,建议必要时应进行试装配,从而减少安装的失误和缩短安装时间。
  1.4 配备足够有效的安装工具,特别是一些特殊工艺的安装机具,如预制件扩张机、包带机、或者硫化设备等。合适的安装工具、以及正确良好的使用,对工艺质量举足轻重。
  1.5 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安装前,搭建好安装平台和工作棚架。因为电缆安装对绝缘材料的要求很高,必须具备防水、防潮、防尘等措施,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0%及以下,温度宜为10~30℃。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
  1.6 对要安装的电缆本体做好检查。外表有无破损变形,电缆绝缘是否良好,特别是电缆线芯是否进水。如果线芯进水,表明电缆存在重大缺陷,必须马上进行除潮或锯断处理;如果外表变形,表明电缆内部结构或者绝缘存在缺陷,必须解决后才能进行安装。
  1.7 检查安装的附件材料,规格应与电缆本体一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绝缘材料不得受潮,密封材料不得失效,消耗材料必须足够有效。有必要时还要预先测量套管和应力锥的尺寸。
  1.8 电缆敷设后将电缆固定在安装构架上时,必须比安装长度留有一定的裕度。因为电缆在敷设过程中,由于电缆末端长时间受拉力影响,会出现变形或者破损的情况,因此,电缆末端是不能作为安装部分的,必须锯断至少1.5米以上。
  1.9 安装前,再次确认各条电缆的相序,特别是终端头与架空线的连接,必须明确跳线的相位。特别是架空线与电缆设计不同部门,施工又不同单位,若缺乏事前沟通,则往往给工程带来复杂的补救措施。
  2 工艺流程阶段
  尽管不同规格、不同厂家工艺各不相同,工艺尺寸各有差异,但工艺流程和对质量的要求是大体相同的。因此,在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关键工序还需专人监控,并作全安装过程记录。
  下面是一些重要工序的说明。
  2.1 电缆开线、加温
  2.1.1 剥开电缆外护层时,有些施工人员习惯用火进行外护层软化以便于剥开,这时不能用火太猛,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使金属护套受热变形,损伤电缆内部结构。
  2.1.2 对电缆夹直加温是为了消除电缆的加工应力,特别是经过加温,避免了电缆开断后因电缆末端绝缘的收缩对附件安装尺寸的影响。因此,对于新敷设电缆或未投运过的电缆必须进行加温夹直。对于终端头的加温,安装基准面以下1.5m电缆必须垂直,固定夹中心与电缆的轴心同轴。
  2.1.3 电缆的加热校直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加热带绕包在电缆外护层上直接加热;另一种是将外护层和金属护套按接头尺寸剥切后,将加热带绕包于电缆的外半导电层上加热。
  2.2 外半导电层处理和打磨绝缘体
  2.2.1 在剥切电缆三层共挤时,注意用刀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
  2.2.2 绝缘屏蔽末端的过渡斜面严禁用半导电刀或绝缘剥削刀,只能用玻璃刀或专用刨刀小心刮削,不允许有凹坑或台阶,在过渡斜面范围要求十分光滑平整。
  2.2.3 打磨砂纸必须依次从粗到细,打磨半导电层的砂纸不能打磨绝缘体,绝缘体外径必须满足尺寸要求,在垂直的两个方向直径误差不能太大,必须与预制件或者应力锥有紧密的配合。
  2.2.4 处理外半导电层与绝缘层的过度面即应力锥位置时,剥除屏蔽必须尺寸准确,保证绝缘的圆整、光滑,过渡区要过渡自然,不能有凸起的尖角。
  2.3 接线管压接
  2.3.1 选用合适的压接机和压接工模。压接机和工模都有规格范围,对照电压等级和电缆截面,一般都可以相应使用。但如果接线棒规格不统一,则通过测量接线棒或工艺图纸,预先加工压接工模,又或者采取垫铜片等措施。
  2.3.2 电缆线芯连接前,应除去线芯和连接管内壁油污及氧化层,必要时用细砂纸打磨一下线芯压接部分,使线管压接后减少接触电阻,有良好的电气连接。
  2.3.3 压接时,压接机出力至足够压力,上下两半的压接模具必须充分贴紧,线管的压接面长时,可连续压接多次,每次压接面重叠1/3,并保持压接面形状的连贯。
  2.3.4 可通过线管压接前后的直径变化和伸长量,计算压接比是否符合要求。
  2.4 预制件(应力锥)组装
  2.4.1 安装过程中,电缆和附件的所有绝缘部分在包绕、装配、热缩前应清洁干净。清洁剂采用无水乙醇而非其他清洁剂清洁。
  2.4.2 保持现场的干净卫生,对电缆和整体预制橡胶绝缘件进行清洁和干燥,对扩张类的预制件要控制安装时间,以免使预制件扩张疲劳。   2.4.3 套入预制件前仔细检查电缆绝缘表面是否光滑平整、零部件是否全部套入、尺寸是否准确,标记是否做对,紧固金具是否已套入密封圈。
  2.4.4 由于附件材料带类较多,必须区分绝缘带、半导电带或金属带,绕包时必须明确绕包的范围和绕包层数,不能将导电带类绕包至要求绝缘的地方。
  2.4.5 各带类绕包时,根据不同的带质适当进行拉紧,并采用半压包方式,尽量使带层之间不留空隙,绕包后要求用剪刀剪断。
  2.4.6 预制件作为改善电缆绝缘屏蔽断口电场分布的重要部件,其安装位置和尺寸必须严格控制,不能有丝毫误差,这是直接影响安装质量的关键。
  2.5 屏蔽保护密封处理
  2.5.1 热缩管进行热缩时,火焰应沿圆周方向均匀摆动向前收缩,垂直方向的热缩管应从下往上收缩,水平方向的热缩管应中间向两端收缩。
  2.5.2 带弹簧机构的附件在拧紧螺栓时要均匀拧紧,对角逐次拧到位。
  2.5.3 套管或接头保护壳内需要灌入绝缘混合物时,若空气湿度大,或者混合物内有水分,就算工艺里没有要求进行加温,也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去潮处理。
  2.5.4 在套管类终端头安装中,工艺均明确注入绝缘混合物的尺寸要求,并附有相应气温下的标尺数值。但一直以来,施工人员对此没有引起重视,曾经在外地的一个工程由于注入混合物过多,使套管内空气过少,电缆运行后由于终端内空气发热,导致套管内压力膨胀,最后套管爆炸。
  2.5.5 由于电缆接头长埋于地下,对防水要求很高。因此,进行电缆接头的防水密封时,一定要绕包足够的防水带和密封材料,不能掉以轻心。
  2.5.6 制作电缆终端头与接头,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直至完成,尽量缩短绝缘暴露的时间,所有带类和绝缘材料都有使用有效日期和保存要求。
  3 结束语
  交联聚乙烯高压电缆尽管使用时间不长,但发展很快,已经取代了充油电缆,在最近10年内的投运数量呈指数增长。
  尽管使用寿命可以达30年,但由于外力破坏和施工质量问题,使电缆故障频繁发生。更由于目前从事电缆附件安装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只有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规范施工,特别是对一些容易被忽视或不明确的做法清晰明确,才能有效保证附件安装的质量。
其他文献
摘 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需要设置不同的实验装置,分别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以及反应产物的检验实验。本文主要对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过氧化钠;二氧化碳;实验;设计;现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
任何生物丧失了水分或者水分过多,都会影响其生命活动,昆虫(包括害虫)也是这样。害虫对湿度的要求同温度一样严格。在适宜的湿度范围内,害虫生长发育较快,繁殖力强,寿命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