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稳步推进。用科学的发展观,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国土绿化,树立以人为本的全新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生产力、科学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促进中华民族的社会文明与进步、经济复兴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绿化的原义,是指植树、栽花、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环境的人为行动。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绿化已经不单纯是人的行为,而是一种效果;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一种和谐关系,标志着国家富足、民主繁荣和社会文明。绿化不仅仅改善人们的居住、出行、劳动、休憩环境,而且也提高了社会地位、文化品位、文明程度。本文仅就绿化中所蕴涵的内容,从生态学的角度,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绿化与生态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人的生存需求,包括对物质、文化、精神的需求。人类早期的生存,主要依赖自然界所提供的栖息、取食、劳动,甚至用来作为防御敌人(其它动物)进攻的场所。树叶蔽身,摘果为食,茹毛饮血,钻木取火,刳木为舟,构木为巢,弦木为孤,剡木为矢,人类繁衍进化从自然界中攫取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人类在自然生产时期的古代,懂得了依赖森林自然资源取得自己必需的生存物质和安宁优美的生存环境,因而也就朴素地热爱和保护自然界的环境。当人类社会到了资本积累时期,自然界大量的资源被盲目恣意掠夺,给全世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灾难。全球气候变暖,全球环境恶化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急剧下降,迫使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中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在全球地圈、生物圈平衡上的作用,开始意识到人类生存兴亡与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开始懂得怎样才能获得对自己生存、生活最有利的长远和根本的物质利益与环境利益。
生态是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惯。生物资源具有很强的再生性。生物是自然界中由活质构成并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包括人,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环境之间的能量统一和物质的转换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进行循环。
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结构的核心。人们通常把植树、栽花、种草,绿化美化环境;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统称为生态建设。绿化的实质,就是创建一种人与自然环境间高效和谐的生态关系。人们进行绿化,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共生和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又是一种追求时间、空间、数量、结构和秩序持续与和谐的系统功能的手段。
二、绿化与环境的关系
人的生存环境,不仅受地理位置、地域面积的限制,自然条件、气候因素差异的制约;而且受生态系统的调整,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为干预程度有明显的差别。绿化对环境质量的作用,在于调节环境间生态系统的平衡。环境质量的主要取决于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生机勃勃、吸引力高的生态景观,和由生态景观诱导出的一种整体、谐同、循环、自生的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并由此构成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康实、健康、文明的生态社区。
一般情况下,绿化对环境起着控制和缓冲作用。绿化对环境的影响,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种作用力。自然力是靠各种形式的太阳能,流经系统的结果导致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的自然变迁,特别是从绿化的个体、种群、群落到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生物组织的系统变迁。
三、绿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自然环境基础脆弱,庞大的人口对自然环境又造成了重大的、持久的压力,加上以牺牲资源和环境求发展的传统发展模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破坏,制约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宏观角度看,一是环境质量状况、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自然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安全威胁;二是自然环境问题引发和影响社会稳定,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构成安全威胁。植树造林、绿化国土,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解决和扫除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减轻资源与环境要素对经济建设带来的风险。
在这里,绿化不仅仅是美化环境,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经济建设既是社會化的生产,又是社会性的资源消费;如果生产中忽略了对资源和自然消费的承载能力,经济发展也只是暂时的,不可能建设起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绿化的宗旨在于建设自然和谐,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保障。自然和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自然和谐向社会提供的物质利益,是公众利益和公益利益;利益的分配是平等的,是社会共同享有的。单纯靠经济的发展和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所向往的全面的小康社会。要坚决克服一些地方在经济建设上舍得投入,而在国土绿化上无所作为的倾向,要切实把绿化事业放到重要位置,来促进经济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协同共进。
四、绿化与社会文明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绿化可以陶冶人情操,净化人的灵魂。通过绿化和绿化所创造的自然环境,可以诱发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培养社会文明。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绿化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
绿化所创造的文化,即社会文明。不是返朴文化,它在扬弃当今工业文化弊病的同时亦强调发展的力度、速度、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强调竞争、共生与自生机制,特别是自组织、自调节的活力,强调人类文明的连续性。这里关键就在于生态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教育;教育对象包括决策者、企业家、科技人员、普通国民和中小学生;教育方式包括课堂教育、实验启发、媒介宣传、野外体验、案例示范、公众参与等;教育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生态健康、生态安全、生态价值、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工艺、生态标识、生态美学、生态文明等。行动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宣传出版部门、群众团体等。
五、绿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如果说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调整的是社会管理中的生产关系;那么,绿化所创造的自然和谐就是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的条件,调整的是社会劳动中的生产关系。它不仅启迪一种人与自然相融合的生态境界,可以诱导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宏观上逐步影响和诱导决策管理行为和社会风尚,在微观上逐渐诱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从金钱、功利取向转向社会的富足、健康与文明)、生产方式(从产品导向转向功能导向,矿物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资源掠夺型向保育再生型转变)和消费行为(从高能耗、高消费、负影响向低能耗、适度消费、正影响过渡),促进全社会从物的现代化向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现代化转变。
构建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二是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三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两根支柱。四是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打造社会管理新格局。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
绿化所产生的效应,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农业生态经济》李森林、刘敏言 著(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12、)
《森林生态经济学》张嘉宾著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3、)
《系统森林学》张嘉宾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11、)
《生态系统长期观测与研究网络》王兵、崔向慧、包永红、杨锋伟著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2、)
《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李文华、王如松著 (气象出版社 2002、7、)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