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阅读了《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师专业能力必修》等一系列书籍,感受颇深,对初中物理教学也有着直接的提升。
一、读书开阔胸襟,提升教材的解读能力
通过阅读《初中物理教师专业能力必修》一书,我切身体会到:如何揣摩教材的用意,是教师进行物理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对于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1)对话课程标准。读教材并非教师一相情愿地随着自我的意志进行,更非随心所欲地任意剖析,《初中物理教师专业能力必修》告诉读者解读物理教材首要之处在于教材内容与《物理课程标准》中理念与要求的链接。与《物理课程标准》的对照,有助于教师从更高的层面、更新的体系、更准的方向中认知教材的意旨与目的,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对话教材编者。教材编者对话是正确解读文本的重要方面,是洞察编者悉心编排教材良苦用心的重要途径。教材的编排从内容的择取到顺序的安排直到最后内容呈现的方式都在某一个层面彰显了教材特质。而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几乎都是就一课论一课,目光总是局限在某一章节的某一方面内容,这样只能局限在固有的层面中不能自拔,只见“树木”的一斑,而无法洞察“森林”的全貌,从而严重制约了物理教学效益的提升。
二、读书广寻策略,转变备课的常规模式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处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物理课程标准》中,师生双方的角色界定非常清晰,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备课中只设计教师如何教学,关注的都是教师的行为,而对学生实际学情的掌握与考量、分析与运用,则丝毫没有任何的体现。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使得教师在课堂中不管如何尽心尽职,其物理教学的效益都必将事倍功半。
如在阅读《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一书之后,我对《物理课程标准》中师生的角色界定与职责分工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了更为通透的理解。在《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一书理论的支撑下,我大胆尝试,将传统以教师教学为主的“教案”改为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案”实施教学,物理教学的成绩非但没有任何的退步,而且学生也在这种“学案”的浸润下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感受到自我能力的存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激情与动力。
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一课时,我力求避免教师如何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而将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所遇到的困难和疑点一一列举出来,在备课过程中我试图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与探究,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能够解决问题。所以,我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筷子会在水中弯折、硬币会在水中上浮,引发学生的好奇意识与质疑思维;紧接着让学生在观察光进入水中的情况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光在空气中和水中遵循的规律,然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的两次实验的让光从不同的角度射入水面得出相应的数据,从而在分析中得到结论。
这样一则案例,几乎没有教师的存在,学生成为探究原理和规律的主体,凸显了学生的动手、实验、探究的意识,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探究知识过程中的思维轨迹和意识过程。
三、读书拓展视野,展示物理自然之美
毋庸置疑,物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总结与探寻自然界自然规律的科学。笔者一直也是这么认为。但在阅读了《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之后,我更新了我的认知。物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美学,是呈现自然之美的学科。所以,现在执教物理课,我力求将严谨的物理课上成极具美感的艺术美,展现物理之美。
这样,学生就能在物理内容的简单美中感受物理世界的纯净与圣洁,在物理世界的匀称美中感受物理物质存在、构成和运用的之间的协调匀称美,在物理事物内部的和谐美中感受宇宙万物的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必然关系。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一书则在更高层面上阐述了需要在展现物理的同时,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之美。由于学科本质属性的限制,物质之美并非是听觉和视觉所能察觉的,而是需要学生运用心智的力量才能真正感知的。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平常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较之几年前,笔者的物理教学能力在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究其原因,便在于长期以来对于书籍的广泛阅读,这些书籍不仅夯实了我在教学研究道路上的基础能力和意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我教科研的激情与兴趣。有了现在的提高,我更有信心和有恒心在书籍的阅读中不断吸收,并在实际中践行,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第四中学)
一、读书开阔胸襟,提升教材的解读能力
通过阅读《初中物理教师专业能力必修》一书,我切身体会到:如何揣摩教材的用意,是教师进行物理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对于提升物理教学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1)对话课程标准。读教材并非教师一相情愿地随着自我的意志进行,更非随心所欲地任意剖析,《初中物理教师专业能力必修》告诉读者解读物理教材首要之处在于教材内容与《物理课程标准》中理念与要求的链接。与《物理课程标准》的对照,有助于教师从更高的层面、更新的体系、更准的方向中认知教材的意旨与目的,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对话教材编者。教材编者对话是正确解读文本的重要方面,是洞察编者悉心编排教材良苦用心的重要途径。教材的编排从内容的择取到顺序的安排直到最后内容呈现的方式都在某一个层面彰显了教材特质。而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几乎都是就一课论一课,目光总是局限在某一章节的某一方面内容,这样只能局限在固有的层面中不能自拔,只见“树木”的一斑,而无法洞察“森林”的全貌,从而严重制约了物理教学效益的提升。
二、读书广寻策略,转变备课的常规模式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处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物理课程标准》中,师生双方的角色界定非常清晰,但受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在备课中只设计教师如何教学,关注的都是教师的行为,而对学生实际学情的掌握与考量、分析与运用,则丝毫没有任何的体现。这样本末倒置的做法,使得教师在课堂中不管如何尽心尽职,其物理教学的效益都必将事倍功半。
如在阅读《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一书之后,我对《物理课程标准》中师生的角色界定与职责分工有了更加清晰的概念,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了更为通透的理解。在《初中物理有效教学》一书理论的支撑下,我大胆尝试,将传统以教师教学为主的“教案”改为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学案”实施教学,物理教学的成绩非但没有任何的退步,而且学生也在这种“学案”的浸润下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意识,感受到自我能力的存在,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激情与动力。
例如在教学《光的折射》一课时,我力求避免教师如何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而将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所遇到的困难和疑点一一列举出来,在备课过程中我试图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与探究,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能够解决问题。所以,我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筷子会在水中弯折、硬币会在水中上浮,引发学生的好奇意识与质疑思维;紧接着让学生在观察光进入水中的情况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光在空气中和水中遵循的规律,然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的两次实验的让光从不同的角度射入水面得出相应的数据,从而在分析中得到结论。
这样一则案例,几乎没有教师的存在,学生成为探究原理和规律的主体,凸显了学生的动手、实验、探究的意识,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探究知识过程中的思维轨迹和意识过程。
三、读书拓展视野,展示物理自然之美
毋庸置疑,物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总结与探寻自然界自然规律的科学。笔者一直也是这么认为。但在阅读了《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一书之后,我更新了我的认知。物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美学,是呈现自然之美的学科。所以,现在执教物理课,我力求将严谨的物理课上成极具美感的艺术美,展现物理之美。
这样,学生就能在物理内容的简单美中感受物理世界的纯净与圣洁,在物理世界的匀称美中感受物理物质存在、构成和运用的之间的协调匀称美,在物理事物内部的和谐美中感受宇宙万物的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必然关系。
《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一书则在更高层面上阐述了需要在展现物理的同时,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之美。由于学科本质属性的限制,物质之美并非是听觉和视觉所能察觉的,而是需要学生运用心智的力量才能真正感知的。由学生的体验产生的美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程度与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关。所以,教师平常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较之几年前,笔者的物理教学能力在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究其原因,便在于长期以来对于书籍的广泛阅读,这些书籍不仅夯实了我在教学研究道路上的基础能力和意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我教科研的激情与兴趣。有了现在的提高,我更有信心和有恒心在书籍的阅读中不断吸收,并在实际中践行,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上海市宝山区高境镇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