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中間意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88337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大和民族拥有「季風型」所特有的受容性、忍耐性和活泛性,重视同自然的融合、接受自然。反极端而求中间,日本人的这种「中間意識」,可以追溯到日本最早的「記紀」中所描述的神话世界里,也体现在其语言词汇、文学及种种社会现象之中。
  关键词: 中间意识 中间文学 中流 大和民族
  
  在日本,古都京都及其周围的几个县被称为「近畿地方」(京都、大阪、兵库、奈良等),而远离都城的地区则被统称为「遠国」(静岡县以西、福島县以东),除此之外,介于二者之间还有一种「中国地方」(岡山县、広島县、山口县等)的说法。类似的用法还有例如介于「海」和「陸」之间的「沖」、介于「純文学」和「大衆文学」之间的「中間文学」。这些形形色色的“中间词汇”是否也暗示着日本人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呢?
  在日语的基本词汇中,有「ここ」「そこ」「あそこ」这样三个表示地点的指代名词,其中的「ここ」,「あそこ」分别相当于英语中的“here”、“there”和汉语中的“这儿”和“那儿”。而介于两者之间的「そこ」则是日语中独有的词汇。同样,作为日语独有此汇的「沖」,是指站在岸上目之所及的海面,介于「海」和「陸」之间,上文提到的「純文学」,是指追求纯粹艺术的文艺作品;与之相对的「大衆文学」是指迎合大众的品味,作为娱乐性读物的文学作品;而所谓的「中間文学」是日本文学中的独特品种,指介于晦涩的纯文学和浅直的大众文学之间的文学形态。在其他国家的文学中也有类似于这种「中間文学」性质的文学作品,但像这样把之作为一种单独的文学形式加以归类的只有日本一个国家。
  日本人的这种「中間意識」,即使追溯到日本最早的「記紀」中所描述的神话世界中,也可小见其端倪。不同于中国或其他国家的古神话,活跃在这个时代的众神,都不是绝对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介于“神”和“人”之间的一种存在。这些被日本人称为“国粹”,甚至曾经被公然写进历史教科书的神话故事,也是人为编造的神化和真正历史间的融合。同时,在日本神话中,相对于神仙的住地「高天原」和死后鬼魂的去处「黄泉国」,还有一个处于二者中间,阴阳、吉凶交错的地界「葦中国」。再说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本来只是祭祀祖先、自然的祭祀宗教,六世纪时,随着佛教、儒教的传入,二者加以融合、发展才使神道这一宗教形式得以理论化了。
  直到现在,所谓的「一億中流意識」作为日本一个显著的社会特征广为世人所知。根据日本总理府广报室历年所作的调查结果表明,认为自己家庭生活属于“上”的只占1%左右,这个比例一直持续到现在;认为自己家庭生活属于“下”的,则一直保持在6%左右;而70年代至今回答说自己家庭生活属于“中”的则始终保持在90%左右。在日本,甚至有学者把这些具有「中流意識」的人称为「新中間階層」。但从大家的生活实际情况来看,并不是像政府所公布的那样中流家庭的百分比已高达90%。对于任何一种社会形态来说,这样小的贫富差距都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一个比例只是国民较为主观的认识,大家都不愿自己是或贫或富的极端,似乎只有牢牢地呆在中间才会觉得安全。
  世界各国的文化,总是与其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息息相关的。和辻哲郎在他的著作「「風土」」一书中,把“风土”分为「季風型」、「砂漠型」和「牧場型」三种类型。相对于「砂漠型」的干燥、险恶和「牧場型」的威猛、残忍,大和民族拥有「季風型」所特有的受容性、忍耐性和活泛性,重视同自然的融合、接受自然。人与人之间重视相互间的融合、包容,以「和」的精神为要旨。大和民族是温顺、现实的,具有水性的柔软和灵活。作为有这样一种思想根源的民族,她反极端而求中间,以及她体现在语言和种种社会现象中的所谓的「中間意識」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她摒弃西方宗教绝对神的思想,不会将耶稣一信到底,也不是极端的无神论,而是祖先、自然,半人半神的供奉。也正因如此,她的文学作品中也才不会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极端张扬的诗句。有的只是《平家物语》中几声战场上的厮杀和战火所掩饰不住的诗情。
  每个民族的文学、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这些体现在社会形态和语言形态上的各个闪光点也是我们学习时最好的突破口,通过这些端口,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这个民族,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她隐于表面的更接近民族灵魂的本质。
  
  参考文献:
  [1]「「日本国語大辞典」」「縮刷版」.小学館,1998年11月20日発行.
  [2]「「倫理用語集」」.荒井良夫編集.山川出版社,1994年12月1日発行.
其他文献
诗歌最为语文中最崇高、最优美的艺术,在各个历史文明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断的提升高中学生的诗歌素养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文本细读是指对语文文章进行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