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音乐教育哲学分析和批判了审美教育哲学的局限性,认为审美教育哲学过分的狭隘,忽略了音乐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鼓励我们的教师从实践的角度去发挥教学的作用,强调教学的实践性。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多维度;审美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纵观中国的音乐教育学,哲学一直是讨论的热点。从现有的哲学观点里面,大致可以提炼成两种,就是“审美”与“实践”。“审美”的代表人物是贝内特雷默,“实践”的代表人物是戴维·埃里奥特。从时间的维度上来看,先有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后有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埃利奥特认为,这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基于两个基本的前提:“第一,音乐教育的本质取决于音乐的本质。第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取决于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正是在这两个前提上,他试图系统地建构这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他批判和分析了审美教育哲学的局限性,认为审美教育哲学过分的狭隘,忽略了音乐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来自于各个民族的。但由于音乐教师所接受的音乐教育都是在西方系统下进行的,就导致了一个现象,教师对于本民族以及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不够多。传授知识的时候就会存在偏差。而且面对世界的多样性音乐文化,如何吸收和接纳也是需要教师们去探讨学习的部分。
(二)教师的教学现状
现在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师都是以审美的态度来教书育人的。把音乐作品仅仅当做作品来欣赏,比如播放一首乐曲,让学生们聆听,然后告诉学生们这是美的是高雅的。实际上,学生们并不知它美在哪里?甚至有的时候,学生会认为这不是美的,因为审美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这种理念就比较符合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当今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也是单一的,基本上只有演唱和音乐欣赏,忽略了学生对于器乐的学习,教学中使用的辅助乐器也大多都是钢琴,忽略对传统民族乐器的学习。
(三)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现状
现在的网络十分发达,学生受互联网以及流行音乐的影响很多,这样就导致一个现象,使得文化趋于同一性。大众的审美受主流媒体的影响,小众类的音乐不被广泛地接受和喜爱。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所以对于音乐的认知能力也不一样 ,接受程度也各有不同。面临这样的状况,教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备于更好地引导和教导学生,解决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问题。
二、实践主义對音乐教育的启示
首先,实现和促进音乐创造力依赖于实现和音乐素养。其次音乐创造力的发展要求营造一个鼓励冒险和对于学生们创造性成就进行建设性评估的可接受环境。最后我们应该通过让学生们介入到制定物有所值的音乐课题中来强调音乐的“机会发现”。这样的音乐教学原则才能使学生们真地致力于音乐问题和课题,能够提高他们问题解决和问题发现的能力。现有的课堂并不能做到这些,导致现在的孩子们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非常的片面和薄弱。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题上,学生们的思维受限,丧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结束了长期以来一种哲学占主流的局面
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长期以来由审美哲学占主流的局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产生及其在戴维·埃利奥特的著作《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中的系统发展使北美的音乐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形”这种音乐教育哲学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如果单一化了,容易被垄断,这不利于学科的发展,我们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和想法,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试图对音乐和音乐教育进行多维度的解读
音乐教育哲学试图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来进行多维度的解读,强调和重视了文化语境对音乐实践的影响。不仅要具有听辨的能力,还需要有音乐的素养。还要加强学生对于某种音乐风格所处不同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这样的教育哲学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挑战。
三、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指导我们怎么做
(一)教师应该怎么做
将学生引导到音乐实践中意味着教学生批判性地、独立地和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学生们可以自主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不再是单纯的接受,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和主观能动性。我认为音乐不应该只是单一的听觉的艺术,它应该是多元的多维度的。听觉往往是抽象的,但视觉却是具体的。除了播放音频软件,教师们还可以通过画图谱的模式来给学生展示音乐的特征。通过声势来辅助学生辨别音乐的特征。通过肢体的律动来感知音乐表达的情感。当教师做到以上的要求时,学生就能更自然明确地了解到音乐表达的情感,学生是一定能从律动、声势、图谱中清晰感觉到音乐情感的。教师还可以从多维的角度来分析音乐作品,这对教师的个人文化素养提出一定的要求。
(二)学生应该怎么做
实践主义的音乐教育的落实不仅需要老师的努力,也学生的配合,因为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从课前课后和课堂上三个方面去做,课前学生可以预习课程、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带到课堂上交流,也可以带着自己问题去课堂上,通过和老师与同学的交流来获得答案。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的律动活动,要积极大胆活泼勇于展示自己,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才能达到实践的效果,否则就还是老师在照本宣科,学生没有得到实践的感觉。课后学生还可以搜索相关的音乐和其他交叉学科的知识,通过多维角度来感知音乐的魅力。
音乐不仅是课堂上的知识,也是一个人完整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任何时刻都需要音乐的涉猎。这样也能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不是一味地接受。
参考文献
[1]戴维·埃利奥特,齐雪,赖达富.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刘姿言(1992—),女,汉族,湖南常德人,贵州师范大学2016级学科教学(音乐)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
【关键词】音乐教育;哲学;多维度;审美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纵观中国的音乐教育学,哲学一直是讨论的热点。从现有的哲学观点里面,大致可以提炼成两种,就是“审美”与“实践”。“审美”的代表人物是贝内特雷默,“实践”的代表人物是戴维·埃里奥特。从时间的维度上来看,先有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后有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埃利奥特认为,这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基于两个基本的前提:“第一,音乐教育的本质取决于音乐的本质。第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取决于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正是在这两个前提上,他试图系统地建构这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他批判和分析了审美教育哲学的局限性,认为审美教育哲学过分的狭隘,忽略了音乐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来自于各个民族的。但由于音乐教师所接受的音乐教育都是在西方系统下进行的,就导致了一个现象,教师对于本民族以及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了解不够多。传授知识的时候就会存在偏差。而且面对世界的多样性音乐文化,如何吸收和接纳也是需要教师们去探讨学习的部分。
(二)教师的教学现状
现在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师都是以审美的态度来教书育人的。把音乐作品仅仅当做作品来欣赏,比如播放一首乐曲,让学生们聆听,然后告诉学生们这是美的是高雅的。实际上,学生们并不知它美在哪里?甚至有的时候,学生会认为这不是美的,因为审美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这种理念就比较符合审美音乐教育哲学。当今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也是单一的,基本上只有演唱和音乐欣赏,忽略了学生对于器乐的学习,教学中使用的辅助乐器也大多都是钢琴,忽略对传统民族乐器的学习。
(三)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现状
现在的网络十分发达,学生受互联网以及流行音乐的影响很多,这样就导致一个现象,使得文化趋于同一性。大众的审美受主流媒体的影响,小众类的音乐不被广泛地接受和喜爱。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背景,所以对于音乐的认知能力也不一样 ,接受程度也各有不同。面临这样的状况,教师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备于更好地引导和教导学生,解决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问题。
二、实践主义對音乐教育的启示
首先,实现和促进音乐创造力依赖于实现和音乐素养。其次音乐创造力的发展要求营造一个鼓励冒险和对于学生们创造性成就进行建设性评估的可接受环境。最后我们应该通过让学生们介入到制定物有所值的音乐课题中来强调音乐的“机会发现”。这样的音乐教学原则才能使学生们真地致力于音乐问题和课题,能够提高他们问题解决和问题发现的能力。现有的课堂并不能做到这些,导致现在的孩子们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非常的片面和薄弱。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题上,学生们的思维受限,丧失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结束了长期以来一种哲学占主流的局面
实践主义音乐教育哲学的积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长期以来由审美哲学占主流的局面。“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产生及其在戴维·埃利奥特的著作《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中的系统发展使北美的音乐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情形”这种音乐教育哲学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因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如果单一化了,容易被垄断,这不利于学科的发展,我们需要有不同的声音和想法,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试图对音乐和音乐教育进行多维度的解读
音乐教育哲学试图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来进行多维度的解读,强调和重视了文化语境对音乐实践的影响。不仅要具有听辨的能力,还需要有音乐的素养。还要加强学生对于某种音乐风格所处不同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这样的教育哲学对于老师和学生都是挑战。
三、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指导我们怎么做
(一)教师应该怎么做
将学生引导到音乐实践中意味着教学生批判性地、独立地和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学生们可以自主地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不再是单纯的接受,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和主观能动性。我认为音乐不应该只是单一的听觉的艺术,它应该是多元的多维度的。听觉往往是抽象的,但视觉却是具体的。除了播放音频软件,教师们还可以通过画图谱的模式来给学生展示音乐的特征。通过声势来辅助学生辨别音乐的特征。通过肢体的律动来感知音乐表达的情感。当教师做到以上的要求时,学生就能更自然明确地了解到音乐表达的情感,学生是一定能从律动、声势、图谱中清晰感觉到音乐情感的。教师还可以从多维的角度来分析音乐作品,这对教师的个人文化素养提出一定的要求。
(二)学生应该怎么做
实践主义的音乐教育的落实不仅需要老师的努力,也学生的配合,因为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从课前课后和课堂上三个方面去做,课前学生可以预习课程、可以自己搜集资料带到课堂上交流,也可以带着自己问题去课堂上,通过和老师与同学的交流来获得答案。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的律动活动,要积极大胆活泼勇于展示自己,也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这样才能达到实践的效果,否则就还是老师在照本宣科,学生没有得到实践的感觉。课后学生还可以搜索相关的音乐和其他交叉学科的知识,通过多维角度来感知音乐的魅力。
音乐不仅是课堂上的知识,也是一个人完整人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任何时刻都需要音乐的涉猎。这样也能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不是一味地接受。
参考文献
[1]戴维·埃利奥特,齐雪,赖达富.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刘姿言(1992—),女,汉族,湖南常德人,贵州师范大学2016级学科教学(音乐)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