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之父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imim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罗庚和杨乐、张广厚、陈景润在一起。图片|新民周刊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金坛一小商之家。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在数学老师李月波及王维克引导下,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少年天才 身殘志坚


  初中毕业后,华罗庚就读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报名参加过一次上海全市性的珠算比赛。当时的参赛者,大都是银行、店铺、钱庄的职员和伙计,有一道珠算题:189987×9998=(   ),难倒了考生。华罗庚只拨动4次算盘,花了几秒钟,准确答案就写上了试卷。著名记者邹韬奋得知他第一个交卷,且获得此次珠算比赛冠军后,特地跑去向华罗庚表示祝贺。华罗庚虽有天分,但因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此后华罗庚便回家帮助父亲一面料理杂货铺,一面钻研《范氏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等“天书”。邻家失火,他在小阁楼上读“天书”竟浑然无知。父亲气极,将他的“天书”扔进了灶膛,并在1927年,为他娶妻以管束他。妻子吴筱元温柔贤淑,见华罗庚依然痴迷于数学,竭力在生活上照顾体贴他。
  不久,曾在法国留学、出任过上海“中国公学”教授的王维克,重返金坛,受聘担任金坛初级中学校长。听说华罗庚婚后生活拮据,于是便将他请来学校做会计,兼庶务员、事务主任,拿双倍工资。接着又让他在补习班教数学,华罗庚更加珍惜这一切。在王维克的鼓励支持下,他开始写些数学方面的论文向外面投稿。
  金坛闹瘟疫,华罗庚被诊断为伤寒,家里能典当的东西几乎全部进了当铺。王校长知道华罗庚遭难,不但自己为他代课,工资照发,而且私人给他补助,在病中还要妻子陪同去看望这位下属。 华罗庚在病床上整整躺了6个月,后来竟神奇般地活了下来.不过自此以后,他的左腿就再也不那么灵便了。
  1930年春,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1930 年的一天,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坐在办公室里看一本《科学》杂志。看着看着,不禁拍案叫绝:“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 ”当得知他只念过初中,在一个中学当事务员时,熊庆来惊奇不已,惊为奇才,当即决定,将华罗庚请到清华大学来。从此,华罗庚就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员。
  在这里,他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熄灯以后,他躺在床上在头脑中做题。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陆续发表。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1934年9月,华罗庚又被提升为讲师。
  在熊庆来的力荐下,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华罗庚没有拿到博士学位。在剑桥的两年内,他写了 20 篇论文。论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其中一篇关于“塔内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论被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
20世纪30年代华罗庚与家人在西南联大。图片|CCTV国家记忆

报效祖国


  1937年,他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正教授,后来迁至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至1945年。1939年到1941年,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1946年2月至5月,他应邀赴苏联访问。同年9月,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1947年,《堆垒素数论》在苏联出版俄文版,又先后在各国被翻译出版了德、英、日、匈牙利和中文版。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正教授至1950年。

  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他说:“我到英国,是为了求学问,不是为了得学位的。”

  新中国成立,华罗庚感到无比兴奋,克服了来自美国政府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决心偕家人回国。他们一家五人乘船离开美国,1950年2月到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信中充满了爱国激情,鼓励海外学子回来为新中国服务。3月11日,新华社播发了这封信。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和夫人、孩子乘火车抵达北京。华罗庚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接着,他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邀请开始筹建数学研究所。1952年7月,数学所成立,他担任所长。他潜心为新中国培养数学人才,王元、陆启铿、龚升、陈景润、万哲先等在他的培养下成为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回国后短短的几年中,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写成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59年莱比锡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又先后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1963年他和他的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   他为培养青少年学习数学的热情,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从出题、监考、阅卷,都亲自参加,并多次到外地去推广这一活动。他还写了一系列数学通俗读物,在青少年中影响极大。他主张在科学研究中要培养学术气氛,开展学术讨论。他发起创建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也是我国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
  “文革”開始后,华罗庚家被抄,数学手稿被盗,白天被当作“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受批斗,晚上红卫兵勒令不准睡床只准睡在地上。更让他揪心的是,他办公室暗暗做了记号的抽屉被人翻过,他精确计算出苏联人造卫星方位与数学模型的机密手稿被窃。灾难还扩散到了他的亲人。华罗庚率领的统筹法、优选法推广小分队突然被一封加急电报从南方叫回了北京。有关方面宣布了不许他们再出去推广“双法”的“禁令”。但1967年五一劳动节,身陷困境的华罗庚应邀登上了天安门。毛泽东唤他“我们的数学家”,华罗庚深受鼓舞。
  1969年,他推出了《优选学》一书,并将手稿作为国庆20周年的献礼送给了国务院。在国际优选法专业会议上,专家们认为,由于“优选学”的出现并与计算机结合,给设计、生产、制造、控制全过程带来了一场革命。
  粉碎“四人帮”后,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从单位圆谈起》、《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与王元合作)、《优选学》等专著也相继正式出版了。1979年5月,他在和世界隔绝了20多年以后,到西欧做了七个月的访问,以“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的心愿,把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介绍给国际同行。

大师不朽


  1982年11月,华罗庚第二次患心肌梗死,但仍忘我工作。1983年10月,他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邀请,赴美做为期一年的讲学活动。在美期间,他赴意大利里亚利特市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成立大会,并被选为院士;1984年4月,他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科学院授予他外籍院士的仪式,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1985年4月,他在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1985年6月3日,他应日本亚洲文化交流协会邀请赴日本访问。6月12日下午4时,他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讲演,讲题是《理论数学及其应用》。下午5时15分讲演结束,他在接受献花的那一刹那,身体突然往后一仰,倒在讲坛上,晚10时09分宣布他因患急性心肌梗死而逝世。
  数学大师华罗庚以其卓越的成就和无可比拟的伟大品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和科学工作者,成为众多人心目中的科学之神。
  1956年,《中国科学发展规划》出台,计算技术、半导体、电子学、自动化、喷气技术等“五朵金花”被列为国家急需的紧要项目,以华罗庚为首的科学家制定的新中国计算技术发展规划被称为“五朵金花”中的一朵。
  华罗庚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华罗庚为中国数学发展作出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中国数学之神”“人民数学家” 。
  ◎ 来源|海外网
  华罗庚

  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语录: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
其他文献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1-5640-1454  摘 要:21世纪是一个飞速运转的信息化时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在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日常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教育行业作为一项国家社会性的事业,当然也不例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段、多媒体技术走进传统课堂,推动教育事业不断进行科技改革,致力于打造出一个现代化、智能
游戏可以承担传播科学的社会使命,并且是一种长期受到忽略的生态媒介.本文将现有的科普游戏归类,提出了一种新的科普游戏创作模式——众创开发模式,即通过参与式设计引导公众
我国研制原子弹关键的一步是在1957年夏天迈出的:在二机部下面成立了一个核武器局,对外称九局,后来又改称九院。出任局长的是原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觉少将。李觉说没有想到中央竟让自己参与研制原子弹的工程,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用李觉将军的话讲,当时他是一无所有、一无所知。以下是李觉将军的回忆——55岁的王淦昌要离开17号工地时,竟拔下几根白发,留在了这个研制原子弹起步的地方  随着九局的组建,大
期刊
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应用数学家和力学家。  钱伟长,“三钱”中的最后一位,于2010年7月30日在上海走完了98岁的一生。  像很多同辈的中国科学家一样,钱伟长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了科学救国的道路;国家的需要,永远是他事业的指南针。战争的苦难,或者政治厄运,始终没有压倒他。  晚年,他成为大学校长和热心的教育者。培养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为民族开拓未来,是他最后岁月里牵挂的主题。  钱伟长的传奇人生,
期刊
《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年科技规划》)是在《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以下简称《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所确定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于1963年制定的第二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聂荣臻在回顾该规划的制定及执行情况时说:“当时制定新的《十年科技规划》,总的目标就是要赶上60年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  虽然《十年科技规划》的实施被“文化大革
期刊
李四光在工作。图片|新华社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956年4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到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作报告,主题是《地壳运动问题》。  其间,李四光将一个金属球套在自行车车轮的辐条上,当车轮旋转加速时,金属球从中心向边缘滑动,当转速变慢,金属球则从边缘滑向中心。用这个例子,李四光想说明一个道理:地壳垂直运动也受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影响。  “那时整个屋子都是
期刊
上世纪30年代在北平生活的梁思成、林徽因。 图片|中国青年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至今保存着当年自己作为梁思成助手,在參与北京近代建筑研究时给先生拍的照片。“在东交民巷圣米歇尔教堂考察时,正巧梁先生一回头,嘿!我就按下快门给他照了一张相。当时先生立刻就指着我说,‘以后再不准许你用公家的胶卷照私人照片!’还把我训斥了一番。”  “这是梁先生主持此项工作的唯一工作照。”说到这里,86岁高龄的老人有些
期刊
科技园区是一个内外构成要素之间互动适应、显著协同的区域创新系统,作为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战略实施的主体,园区之间、园区内部的协同发展程度会直接影响区域自主创新的绩效
随着企业科研水平不断壮大,市场需求不断提高,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时间不断缩短,产品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为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适应科研人员快速获取所需元器件,快速满足科研
2003年12月,袁隆平在实验室观察杂交稻苗。图片|中新社  当公元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东方文明古国的广阔大地上,爆发了一场震撼世界的“绿色革命”。这一革命的发动者满怀信心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而且可以为解决世界的粮食问题做出贡献。几十年前,他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山村中等农业学校的教师,今天,他却实实在在成了一位举世瞩目的名人,他就是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磨难伴随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