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_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情趣切入,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载体主要是教材,但不是教材的所有内容都具有这种功能,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就要深入研究、思考、精心选取其中的一些篇目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的依托点。通过相关的教学手段导入,把学生带入教学所需要的场景和氛围,同时创设出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环境,激活学生的想象的欲望,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因此教师在导语的设计和切入的选择上,应力求新颖、独特,使教学各个环节和整个教学过程都具有创新精神的培养功能。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有之路。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从教学目的出发,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就可以让学生的创新精神淋漓尽致地得以发挥。
  这特定的情境可以通过音乐、电影、动漫、实物展示等来设置,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相互联合,主动参与表象的建立、意义的探求、情感的领悟。学生能在课堂上提出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是得益于教师营造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设疑、质疑,启发学生创新意识
  “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生心存疑虑之时,正是启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时机,教师应“相机诱导”,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这质疑和释疑中获得自信,获得愉快感和发现创造的成功感,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倍增,思维就会异常活跃,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培养了。
  四、启发联想、想象,培养学生创造力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依赖于想象力的提高。高中生联想和想像的心理潜能极大,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抓住一些关键点,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训练,让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便会得到真正的提高。在赏析《沁园春·长沙》一诗中“看万山红遍”这一句时,我抓住一个“红”字,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再造几个比喻句。很快学生就写出了下列一些比喻句:“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像满山披上了红霞”,“像画家给满目山林泼上了红颜色”,“像漫山遍野绽放的红杜鹃”等等。接着,我又提问学生:“由‘红遍’你联想到什么诗句?”话语未毕,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联想到了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的说联想到了陈毅的“西山枫林好,桑重色愈浓”……学生思维的闸门大开,课堂异常活跃。
  通过一个词,使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自由地驰骋,收到了耐人寻味的效果。可见,抓住关键点,任情感激荡、任想象驰骋、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交汇,自然会碰撞出创造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正如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想象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在头脑中创造出过去没有遇到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才能实现的事实的形象。在语文教学中应要好好给以启发,让想象成为学生创造力的翅膀。
  五、反弹琵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由“内化吸收”发展到“外化表达”,教师的问题设计特别重要,它必须打破思维定势,力求突破和创新。比如教师如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逆向思维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
  比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我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会破镜重圆吗?假设及反向问题的提出,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这种训练越多,学生的独创能力就会越强,并可以进一步激活个体对原作的解读,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六、情景表演,锻炼学生创造能力
  于漪老师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学生本身存在着巨大的生命潜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经常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让他们参与表演,使自已融入课文的角色中去。这样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使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时,我让几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时再请几位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表演。学生表演兰芝被遣回娘家后其阿兄逼婚的丑态,时而大声质问,怒色满脸;时而轻声利诱,极尽温柔;时而强硬威胁,双手叉腰,毫无商量余地……这位学生将阿兄的自私横暴和趋炎附势的形象,表演得极其深刻和逼真,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又如在教学《项链》这篇小说时,我让学生积极思考,想象当玛蒂尔德听到福雷斯蒂埃太太说那串项链是假的时候玛蒂尔德的表情,并让学生上台摹拟表演,课堂上,学生们不时发出了会意的笑声。我知道,这些掌声和笑声都是对上台表演的同学创造性发挥的高度赞扬。事实证明,只要给予学生机会,学生的创造潜能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就會开拓出崭新的艺术天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学生通过培养才会成英才,而教师也在不断学习中丰富和完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做好角色定位,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多的给学生提供放飞思维的空间,提供更多捕捉灵感的契机,这样做,课堂才比以前活跃,学生才敢想敢说,我相信,只要坚持践行,学生就会逐渐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化人才。
其他文献
一、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发展方向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与语文学科相关的关键品格和必备能力,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维度: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创新;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为了有效促进农村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有效提升,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从教材入手,拓宽学生语文品味的渠道,需要从教材入手,引导学生感知语文价值,需要从教材入手,引导学生实现读写技能的有效提升,让语文教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合作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活动的要求,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现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谈几点认识。  一、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恰当把握合作交流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相对于班集教学是一种突破和补充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教具是特殊形式的教材,教师的助手,学生的朋友,是学校办学条件之一。幼儿园的教具一般有图片、头胸饰、多媒体课件等,它能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兴趣等。的确,随着现代化教育教学工具——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多媒体课件已广泛运用到学前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中,是幼儿园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生动、形象的特征及图、文、声并茂的特点,突破时空界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让教学效果
期刊
21世纪最不缺少的就是人才,各行各业都有很多精英。要想适应如今乃至未来的社会,你不仅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要有团结意识。而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有效的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能力。  农村家庭大多数以种地、打工为生,在人们的认知里,考学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在学生小学时就很重视孩子的学习。对于我们教师,学生就像我们的儿女,我们也希望他们的人生路更加精彩。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孩子们知识,更应该
期刊
我们知道,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其应用的优势也有弊端,毫无疑问,优势需要继续发挥,而对于弊端,为了避免这些弊端的产生,在当前教育环境中找到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是辅助传统教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决不能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有效地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中的板书相结合,以取得更好
期刊
一、职业中学语文教学应当突出实际运用能力培养  职业中学培养的是现代社会各行业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多数要到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型的生产劳动。语文教学要重点突出语文的运用能力培养。  1.加强学生的“动口”能力培养  培养职业中学学生推销自己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敢说,会说”,是其社交能力的充分体现。良好的社交能力的基础是语言,“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而言,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
期刊
摘要: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环境,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这方面的不足。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  关键字:多媒体,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想象  一、利用多媒体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是否能很好地组织学生,并引起其注意力是教学
期刊
一、小组探究式学习及翻转课堂的内涵  小组探究式学习内涵的定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景,结合即将学习到的相关知识来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析及研讨来进行相关的小组探究式研究学习。台湾教育学家林生傅提出,自主式学习探究就是让学习成为一种共同的活动,而不仅仅是教师自己,其成效关系到整体的荣誉。  翻转课堂的主要操作模式指的是在课前借助于教师提供的视频讲解资料进行
期刊
创新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标新立异、超越传统的思维习惯束缚,力求通过问题的表象,从较深层去认识问题本质的高层次思维形式。其本质特征新颖、独特。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  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来自于一个对学习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进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明确探
期刊
创新精神是每一个健康的人都具有的一種心理能力,它主要由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构成。其中,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思维是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作为独立个体,能够善于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就需要我们最大限度的为他们的主动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教育条件。  一、营造师生平等,宽松自由的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