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迷雾》其实是在探讨一种可能性,因为这种可能性基于幽深的人性,所以才显得真假莫辩,才让作为人类本身的我们无法释怀
始终认为好的作品都会引起人思考的,因为它处处都折射着现实,都包含着人性。《迷雾》中的怪物不过是个隐喻,国家机器一旦失去控制不一样会变成吞噬人民的怪兽“利维坦”吗?所以灾难其实离我们很近,如此一来问题就变得非常现实了:假如面对这样的浩劫,你会如何选择?
其实考虑这个问题很痛苦,不论把自己置于哪个角色之下,内心的拷问和真相的逼迫都会让我坐立不安。现实的角落往往让人目不忍视,“人性本善”的论调有时候看起来太过虚弱。你可以说这是我在和平时期知识分子式的胡乱臆想,但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其实就是一部血泪史,其间不为人知的代价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部异类作品。
首先,这是“史蒂芬·金 弗兰克·达拉邦特”组合的第三部作品,但不同于《肖申克的救赎》和《绿里奇迹》里高唱人性赞歌的基调,《迷雾》则露骨的把人性的阴暗面描慕的让人不敢直视。
从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恐怖灾难类型电影的范畴来说,《迷雾》更是反其道而行之,从头到尾弥漫的那种诡异气氛使得我们自然而然地相信和依赖男主角,却随着他一步步陷入绝望直至崩溃。
导演并非在刻意的反主流,每一处出人意料虽然和大多数人的普遍认知相悖,但并无斧凿的痕迹。《迷雾》其实是在探讨一种可能性,因为这种可能性基于幽深的人性,所以才显得真假莫辩,才让作为人类本身的我们无法释怀。
故事发生在一个稀松平常的小镇,不平常的是离小镇不远处的岛上军方的神秘驻地。如影片开头笼罩其上的那团雾一样,潜伏着某种不可测的危机。
台风过后,David带着儿子来到超市采购,超市里挤满了同样前来采购的镇上居民。同样在这的还有他的邻居,一个黑人律师。可以看得出这位律师在镇上过得不太顺心,这从他颇具敌意的眼神可以看得出,但David一系列善意的举动貌似让他们紧张的关系有所缓解,他甚至为David开车载他而道谢。
平静被嘶喊划破,一个满面鲜血的老人从远处奔来。在他惊惶失措的恐怖描述中,警报声起,迷雾袭来,世界瞬间变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块。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未知的恐惧笼罩在了每个人的心头,雾中到底藏着什么东西?笃信上帝的一位夫人这时候带着耐人玩味的表情说了一句:是死神。
自此,人们孤立无援的境地基本确立。而按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规律,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不同倒向也使得帮派的划分渐渐清晰起来,每个帮派的领导人已经悉数登场(为了便于理解我把他们分为三类,并尽量用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概括,仅供参考):有神论派,无神论派和自然神论派。
有神论派显然是由那位夫人领导的。看得出她的世界里只有宗教,所以面对灾难她无处可逃,只能遁入《圣经》。为此她抛弃了人性,因此在大多数观众来看,虽然她言必称上帝,可她更像魔鬼。这位夫人最终从心理上确立了自己是上帝仆人的角色,她带领那些内心极度无助的人们一不小心闯入了最原始的心灵禁区。
无神论派的带头人是黑人律师。他有着领导众人的强烈欲求,这点从一开始他就不断的告诫在场的各位应该如何如何就可以看出。但职业习惯也可能助长了他过分理性的一面,所以当David和其他几个人遭到怪物袭击后他始终不相信这是真的。即使由店长亲自勘察现场后得出官方结论,这位律师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这个时候左右他的其实已经不单单是职业的理性思维,身为黑人遭到的歧视,初来乍到受到的羞辱,存在的不存在的,全都化为了淤积在心头的愤怒,让他变得刚愎自用。此刻证明自己的立场正确已经变得高于一切,其他他已经来不及考虑。
而所谓自然神论派,意思是指他们并不否认超自然事物的存在,但他们也并不迷信上帝。在他们心中有着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同时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自己,帮助别人。在这群人中,David是唯一能够担当起此派领袖的人选。他勇敢、正义、富有同情心,深谋远虑的同时对人性也有深刻的认识。因此,超市的小职员Ollie从头至尾都追随他也就不难理解,虽然相貌上有所差别,但他们其实是一类人。他们积极组织防御自救,在黑人律师一帮人出去前反复挽留,为了救伤员而冒险去取药,即便是伤亡惨重从而对自己的决策产生了怀疑,在大家的鼓励下他还是扛起了追寻最后希望的重担。
无神论派最终因为自己的选择而丧失了性命。于是三派之间的博弈变成了两派对立,而且随着虫子的侵入和取药计划失策,越来越多的人倒戈向了魔鬼夫人一边。空气中开始弥漫她所形容的末世审判的味道,她的信徒也渐渐进入了某种偏执的信仰状态。
必须一提的是,在超市所有的人群中,有三个人是独立于各帮派的,他们是驻守在神秘小岛上的军人。在David他们的反复追问下,其中一个人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军方在小岛上实验的时候,不小心弄出了一个通向平行世界(即平行宇宙概念,与人类世界相平行的另一个世界)的大洞,于是伴随着大雾,那边的生物倾巢而出。悔恨愧疚,恐惧痛苦,此刻他们面临的窘迫可能要比所有人加起来的还要强烈,以至于其中两个人无法承受而上吊自尽。但是无论如何,灾难已经发生,结果无法挽回。
但是民愤在宗教狂热的渲染下,终于被放大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这是一部恐怖片,为了增加人们的恐惧,在梦魇中令人战栗的昆虫变大后来到了现实之中。所以人们看到了各种各样丑陋怪物,看到了各种各样悲惨的死法。
但是,我想说,这只是让人头皮发麻的最表层的恐怖,真正的恐怖源于人性,也归于人性。
有位可怜的士兵被作为极品献给怪物,“怪物,今晚将会远离我们……”随着女巫预言式的话语,浮现在那个最虔诚的信徒脸上的,警示鬼魅般的笑容。这个笑容让我不寒而栗。
很多人认为这是作者和导演对政治和宗教的一段影射。确实,人类历史上相似的情形始终像个幽灵般潜伏在阴影中,不时的跳出来嘲弄人类的文明。
政治和宗教不过是人类的文化外衣,它们的产生恐怕也是基于对人性恶的一面的最大程度的预测。史蒂芬·金想引起人们深思的恐怕并非是政治和宗教,而是远比它们要幽深的人性。
经历了这场暴风骤雨之后,那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显然让人无法接受了。导演究竟要做什么?最初走进迷雾的那个妇人却最终活了下来,她意味深长的眼神,是怜悯还是嘲讽?
迷雾散尽,却没有出口。
责任编辑:黄倩
始终认为好的作品都会引起人思考的,因为它处处都折射着现实,都包含着人性。《迷雾》中的怪物不过是个隐喻,国家机器一旦失去控制不一样会变成吞噬人民的怪兽“利维坦”吗?所以灾难其实离我们很近,如此一来问题就变得非常现实了:假如面对这样的浩劫,你会如何选择?
其实考虑这个问题很痛苦,不论把自己置于哪个角色之下,内心的拷问和真相的逼迫都会让我坐立不安。现实的角落往往让人目不忍视,“人性本善”的论调有时候看起来太过虚弱。你可以说这是我在和平时期知识分子式的胡乱臆想,但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其实就是一部血泪史,其间不为人知的代价又有多少人知道呢?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一部异类作品。
首先,这是“史蒂芬·金 弗兰克·达拉邦特”组合的第三部作品,但不同于《肖申克的救赎》和《绿里奇迹》里高唱人性赞歌的基调,《迷雾》则露骨的把人性的阴暗面描慕的让人不敢直视。
从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恐怖灾难类型电影的范畴来说,《迷雾》更是反其道而行之,从头到尾弥漫的那种诡异气氛使得我们自然而然地相信和依赖男主角,却随着他一步步陷入绝望直至崩溃。
导演并非在刻意的反主流,每一处出人意料虽然和大多数人的普遍认知相悖,但并无斧凿的痕迹。《迷雾》其实是在探讨一种可能性,因为这种可能性基于幽深的人性,所以才显得真假莫辩,才让作为人类本身的我们无法释怀。
故事发生在一个稀松平常的小镇,不平常的是离小镇不远处的岛上军方的神秘驻地。如影片开头笼罩其上的那团雾一样,潜伏着某种不可测的危机。
台风过后,David带着儿子来到超市采购,超市里挤满了同样前来采购的镇上居民。同样在这的还有他的邻居,一个黑人律师。可以看得出这位律师在镇上过得不太顺心,这从他颇具敌意的眼神可以看得出,但David一系列善意的举动貌似让他们紧张的关系有所缓解,他甚至为David开车载他而道谢。
平静被嘶喊划破,一个满面鲜血的老人从远处奔来。在他惊惶失措的恐怖描述中,警报声起,迷雾袭来,世界瞬间变成了泾渭分明的两块。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未知的恐惧笼罩在了每个人的心头,雾中到底藏着什么东西?笃信上帝的一位夫人这时候带着耐人玩味的表情说了一句:是死神。
自此,人们孤立无援的境地基本确立。而按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规律,人们在面对灾难时的不同倒向也使得帮派的划分渐渐清晰起来,每个帮派的领导人已经悉数登场(为了便于理解我把他们分为三类,并尽量用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概括,仅供参考):有神论派,无神论派和自然神论派。
有神论派显然是由那位夫人领导的。看得出她的世界里只有宗教,所以面对灾难她无处可逃,只能遁入《圣经》。为此她抛弃了人性,因此在大多数观众来看,虽然她言必称上帝,可她更像魔鬼。这位夫人最终从心理上确立了自己是上帝仆人的角色,她带领那些内心极度无助的人们一不小心闯入了最原始的心灵禁区。
无神论派的带头人是黑人律师。他有着领导众人的强烈欲求,这点从一开始他就不断的告诫在场的各位应该如何如何就可以看出。但职业习惯也可能助长了他过分理性的一面,所以当David和其他几个人遭到怪物袭击后他始终不相信这是真的。即使由店长亲自勘察现场后得出官方结论,这位律师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这个时候左右他的其实已经不单单是职业的理性思维,身为黑人遭到的歧视,初来乍到受到的羞辱,存在的不存在的,全都化为了淤积在心头的愤怒,让他变得刚愎自用。此刻证明自己的立场正确已经变得高于一切,其他他已经来不及考虑。
而所谓自然神论派,意思是指他们并不否认超自然事物的存在,但他们也并不迷信上帝。在他们心中有着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同时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自己,帮助别人。在这群人中,David是唯一能够担当起此派领袖的人选。他勇敢、正义、富有同情心,深谋远虑的同时对人性也有深刻的认识。因此,超市的小职员Ollie从头至尾都追随他也就不难理解,虽然相貌上有所差别,但他们其实是一类人。他们积极组织防御自救,在黑人律师一帮人出去前反复挽留,为了救伤员而冒险去取药,即便是伤亡惨重从而对自己的决策产生了怀疑,在大家的鼓励下他还是扛起了追寻最后希望的重担。
无神论派最终因为自己的选择而丧失了性命。于是三派之间的博弈变成了两派对立,而且随着虫子的侵入和取药计划失策,越来越多的人倒戈向了魔鬼夫人一边。空气中开始弥漫她所形容的末世审判的味道,她的信徒也渐渐进入了某种偏执的信仰状态。
必须一提的是,在超市所有的人群中,有三个人是独立于各帮派的,他们是驻守在神秘小岛上的军人。在David他们的反复追问下,其中一个人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军方在小岛上实验的时候,不小心弄出了一个通向平行世界(即平行宇宙概念,与人类世界相平行的另一个世界)的大洞,于是伴随着大雾,那边的生物倾巢而出。悔恨愧疚,恐惧痛苦,此刻他们面临的窘迫可能要比所有人加起来的还要强烈,以至于其中两个人无法承受而上吊自尽。但是无论如何,灾难已经发生,结果无法挽回。
但是民愤在宗教狂热的渲染下,终于被放大到无法控制的地步。
这是一部恐怖片,为了增加人们的恐惧,在梦魇中令人战栗的昆虫变大后来到了现实之中。所以人们看到了各种各样丑陋怪物,看到了各种各样悲惨的死法。
但是,我想说,这只是让人头皮发麻的最表层的恐怖,真正的恐怖源于人性,也归于人性。
有位可怜的士兵被作为极品献给怪物,“怪物,今晚将会远离我们……”随着女巫预言式的话语,浮现在那个最虔诚的信徒脸上的,警示鬼魅般的笑容。这个笑容让我不寒而栗。
很多人认为这是作者和导演对政治和宗教的一段影射。确实,人类历史上相似的情形始终像个幽灵般潜伏在阴影中,不时的跳出来嘲弄人类的文明。
政治和宗教不过是人类的文化外衣,它们的产生恐怕也是基于对人性恶的一面的最大程度的预测。史蒂芬·金想引起人们深思的恐怕并非是政治和宗教,而是远比它们要幽深的人性。
经历了这场暴风骤雨之后,那个出人意料的结局显然让人无法接受了。导演究竟要做什么?最初走进迷雾的那个妇人却最终活了下来,她意味深长的眼神,是怜悯还是嘲讽?
迷雾散尽,却没有出口。
责任编辑:黄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