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引导学生在感知、理解和运用的基础上进行记诵积累,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古代诗歌,这是广大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代中考考试越来越关注古代诗歌的阅读考试,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中考诗歌考试的动向,研究和发现古代诗歌的考试规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纵观近两年古代诗歌中考情况,考试形式由客观选择题转变为主观填空题和简答题,考试内容主要是对古代诗词内容的理解,以及相关的常识性填空,所选材料也有课内为主转变为课内外结合。无论中考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理解诗歌的内容始终是考查不变的主题,而诗歌内容的理解又以含金量较高的名句理解为关键。基于此,我认为,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古诗词名句,是中考古诗文复习的关键,那么怎样引导学生赏析古诗名句呢?
一、从古诗词关键词语的角度赏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非常强调炼字,尤其是古诗名家,总是力求字字珠玑,给人耳目一新而又意蕴丰厚的感觉。在赏析这些诗歌时,要注意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而带动全诗的全面理解。
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是裂开的意思,“浮”为飘浮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湖泊东南大地分裂成东南两块,日月星辰宛如在湖水上日夜飘浮。此二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这首诗写出了湖山之胜、登楼的喜悦,也写出了诗人的孤身漂泊之感和家国多难的悲哀境界沉雄悲壮。
二、从古诗词表现的画面角度赏析
古诗有相当一部分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这些诗歌的某些诗句的文字描绘出特定的画面,凸显出鲜明的图画美。近几年,各地中考也非常关注这些诗歌的赏析考查,一般题型是描述这些诗句所表现的图画。在赏析这些特点的诗歌时,要注意研究诗句这种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赏析。
例如,2009年镇江市中考试卷,第7题就属于这方面的考查。试题的内容如下:阅读杜牧的《江南春》,完成7—8题。第7题的要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杜牧的《江南春》原文是这样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抓住诗歌中的描写景物的字词,理解字词的内涵,并于此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具体拓展相关的景物,还原诗歌所描述的具体画面。
具体到这个题目,诗的前两句中涉及景物的字词有很多,我们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千里”极言江南土地平旷,辽阔千里。“莺啼”,黄莺的鸣叫,莺是江南的一种鸟,通常指黄莺。学生可以进一步打开思路,什么样的黄莺,怎样鸣叫,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填补诗句留下的空白。怎样的黄莺呢?可以说美丽的黄莺。怎样鸣叫呢?综合诗歌的整个内容,写的是江南美丽动人的春景,可说欢快地鸣叫。说得更生动形象一点,可说成快乐地歌唱,这样采用了拟人手法,语言表现力更强。“绿映红”是什么呢?绿的是树或叶,红的是花,可想象成丛丛绿树,朵朵红花,掩映成趣。“水村”指临水的村庄,“山郭”是倚山的城郭。“酒旗”指酒店迎客的彩旗,“风”是刮风。只要将上述内容综合起来,就可以这样来描述诗的前两句表现的画面:“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这样采取先分后合,展开联想想象,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对应的画面就容易多了。
三、从蕴含哲理角度赏析
我国是诗的国度,唐宋诗歌是我国诗歌发展史的辉煌阶段,这两个历史阶段的诗歌非常重视趣与理在诗歌中的体现,这方面名家辈出。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不少诗句不仅意蕴深厚,而且饱含哲理。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杜牧的《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万木春”;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这些诗歌,不仅要关注诗歌丰富的意蕴,而且要探求诗句深刻的哲理,从哲理的角度赏析这些诗句,揭示诗歌对人生等方面有益的启示,才能抓住赏析这类诗句的关键。例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的赏析,要联系三国当年火烧赤壁的历史事实,才能真正弄懂这句诗的含义。东吴和西蜀联合抗曹,孔明先生和周瑜都督英雄所见略同,共同设火攻计破曹。东风大作,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曹操八十万人马被烧得所剩无几,曹操被迫从华容道狼狈逃窜。诗人以冷峻的历史眼光回顾火烧赤壁,生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如果当年东风刮不起来,火烧赤壁的神奇戰功就不会有,历史也许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成为另外一回事,有时一个偶然的原因会改变历史的发展。而诗中“二乔”是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是当时东吴的两名美女,大乔嫁给孙权,小乔嫁给东吴都督周瑜,作者借这两位美女来象征国家的命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议论构思巧妙,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指出有时偶然的因素,会戏剧般地改变历史的发展,引发读者的深思,富有情致,令人回味,这样赏析这句诗会容易得多。
综上所述,古诗赏析是中考非常关注的热点,更加关注学生积累过程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名句的赏析能力。古诗名句赏析可以从关键词语的运用赏析入手,可以从诗歌表现的画面角度赏析入手,可以从诗歌蕴含的哲理角度赏析入手。当然,古诗名句赏析的角度与方法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重视古诗名句的赏析教学与研究,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不断地探索、实践与总结,古代诗歌的赏析教学和复习就一定会迎来万紫千红、硕果累累的美好前景。
一、从古诗词关键词语的角度赏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非常强调炼字,尤其是古诗名家,总是力求字字珠玑,给人耳目一新而又意蕴丰厚的感觉。在赏析这些诗歌时,要注意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从而带动全诗的全面理解。
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坼”是裂开的意思,“浮”为飘浮之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湖泊东南大地分裂成东南两块,日月星辰宛如在湖水上日夜飘浮。此二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浩渺无垠的洞庭湖的水势。这首诗写出了湖山之胜、登楼的喜悦,也写出了诗人的孤身漂泊之感和家国多难的悲哀境界沉雄悲壮。
二、从古诗词表现的画面角度赏析
古诗有相当一部分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这些诗歌的某些诗句的文字描绘出特定的画面,凸显出鲜明的图画美。近几年,各地中考也非常关注这些诗歌的赏析考查,一般题型是描述这些诗句所表现的图画。在赏析这些特点的诗歌时,要注意研究诗句这种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赏析。
例如,2009年镇江市中考试卷,第7题就属于这方面的考查。试题的内容如下:阅读杜牧的《江南春》,完成7—8题。第7题的要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诗的前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杜牧的《江南春》原文是这样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我们要教会学生抓住诗歌中的描写景物的字词,理解字词的内涵,并于此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具体拓展相关的景物,还原诗歌所描述的具体画面。
具体到这个题目,诗的前两句中涉及景物的字词有很多,我们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千里”极言江南土地平旷,辽阔千里。“莺啼”,黄莺的鸣叫,莺是江南的一种鸟,通常指黄莺。学生可以进一步打开思路,什么样的黄莺,怎样鸣叫,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填补诗句留下的空白。怎样的黄莺呢?可以说美丽的黄莺。怎样鸣叫呢?综合诗歌的整个内容,写的是江南美丽动人的春景,可说欢快地鸣叫。说得更生动形象一点,可说成快乐地歌唱,这样采用了拟人手法,语言表现力更强。“绿映红”是什么呢?绿的是树或叶,红的是花,可想象成丛丛绿树,朵朵红花,掩映成趣。“水村”指临水的村庄,“山郭”是倚山的城郭。“酒旗”指酒店迎客的彩旗,“风”是刮风。只要将上述内容综合起来,就可以这样来描述诗的前两句表现的画面:“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客的酒旗在风中招展。”这样采取先分后合,展开联想想象,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对应的画面就容易多了。
三、从蕴含哲理角度赏析
我国是诗的国度,唐宋诗歌是我国诗歌发展史的辉煌阶段,这两个历史阶段的诗歌非常重视趣与理在诗歌中的体现,这方面名家辈出。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不少诗句不仅意蕴深厚,而且饱含哲理。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杜牧的《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万木春”;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这些诗歌,不仅要关注诗歌丰富的意蕴,而且要探求诗句深刻的哲理,从哲理的角度赏析这些诗句,揭示诗歌对人生等方面有益的启示,才能抓住赏析这类诗句的关键。例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赤壁》中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的赏析,要联系三国当年火烧赤壁的历史事实,才能真正弄懂这句诗的含义。东吴和西蜀联合抗曹,孔明先生和周瑜都督英雄所见略同,共同设火攻计破曹。东风大作,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曹操八十万人马被烧得所剩无几,曹操被迫从华容道狼狈逃窜。诗人以冷峻的历史眼光回顾火烧赤壁,生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如果当年东风刮不起来,火烧赤壁的神奇戰功就不会有,历史也许向另外一个方向发展,成为另外一回事,有时一个偶然的原因会改变历史的发展。而诗中“二乔”是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是当时东吴的两名美女,大乔嫁给孙权,小乔嫁给东吴都督周瑜,作者借这两位美女来象征国家的命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议论构思巧妙,别出心裁地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指出有时偶然的因素,会戏剧般地改变历史的发展,引发读者的深思,富有情致,令人回味,这样赏析这句诗会容易得多。
综上所述,古诗赏析是中考非常关注的热点,更加关注学生积累过程的考查,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名句的赏析能力。古诗名句赏析可以从关键词语的运用赏析入手,可以从诗歌表现的画面角度赏析入手,可以从诗歌蕴含的哲理角度赏析入手。当然,古诗名句赏析的角度与方法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重视古诗名句的赏析教学与研究,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不断地探索、实践与总结,古代诗歌的赏析教学和复习就一定会迎来万紫千红、硕果累累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