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构建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QI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哈尔滨松花江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工程方法中的系统诊断技术对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诊断,在此基础之上,综合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Delphi法等方法构建了以“终极目标—理念目标—原则性目标—策略目标—具体目标”为基本架构的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并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针对哈尔滨市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态度与行为进行测量与评估。结果表明,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分析该目标体系是可行的,从目标出发制订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策略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70-04
  Target System Construction for the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of the Wetland of Songhua River in Harbin
  ZHAO Jie et al(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With wetland of Songhua River in Harbin as the study object, on the basis of diagno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using frequency statistic method, theoretical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Delphi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ystem of the wetland of Songhua River in Harbi with the framework of “ultimate goalobjective goalprinciple goalstrategy goalspecific goal”. Using SEM model, th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when the city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in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as measured and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alysis of the target system from perspectiv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s feasible, as well as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strategy made from objectives.
  Key wrods Ecotourism;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arget system
  生態旅游环境教育是生态旅游开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湿地环境教育是湿地生态旅游社会经济功能的实现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基于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探讨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如詹文、沈守云等人研究了基于湿地景观特质保护的洪湖旅游开发模式[2];从环境教育形式的角度出发,研究湿地生态旅游模式,如王军、王媛探讨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3];从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的角度来探讨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如孙志英研究了导游在生态旅游中的特殊作用[4],Dustin和Schneider从道德教育的角度进行研究[5];Alan Reid和William Scott探讨了针对环境的教育方法[6],李文明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7]等。
  自2010年8月,哈尔滨市政府全面启动松花江湿地旅游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三届哈尔滨夏季湿地旅游节,但是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仍然处于探索开发期,市政府把工作的中心放在湿地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营销方面,对于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体系的建设仍存在不足。哈尔滨生态湿地系统健康状况属于脆弱状态,这意味着虽然湿地生态结构较为完整,但是承受的外界压力较大,已经接近生态阈值,出现少量生态异常[1]。在利用系统工程方法中的系统诊断技术对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诊断的基础上,得出目前环境教育目标与生态旅游理念不相符的结论。因此对于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目标构建方法
  研究参考了《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宣言和建议》关于环境教育目标的5个方面[8],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调整,构建了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
  1.1目标筛选方法研究综合运用了频数统计法和Delphi法等方法进行目标筛选。频数统计法主要通过对生态旅游以及环境教育目标进行频度统计,选取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 Delphi法是指找一定数量的专家组成小组,进行指标的提出、选择、综合、调整。
  1.2指标体系构建首先,依据“头脑风暴法”,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哈尔滨市旅游局、“绿色龙江”协会、黑龙江省环保宣传部、呼兰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涉及旅游、生态环保和生物等专业领域的18位专家组成的小组进行专家咨询,综合各位专家回馈的意见后得到了由87个因子组成的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A)。然后,利用Delphi法设计了一份关于环境教育目标体系构建的调查问卷,发放给了由以上18位专家和包括哈尔滨金太阳国际旅行社、黑龙江团省委、黑龙江省规划设计院、哈尔滨市教育局、环保局、统计局等单位在内的另外12位专家。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B)。再次反复之前的步骤两次之后,专家意见基本统一,得到了由21个因子组成的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D)。最后,请参与“头脑风暴”的18位专家对这21个因子进行权重分析,求出这21个因子的权重,利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以下结果(表1)。这21个因子被分为两类,经过统计后,第一类因子权重大于第二类因子的权重,因此将第一类因子作为目标体系中的具体目标。   2目标体系构建
  研究通过对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现状的分析,导引出了主要的问题和冲击,通过Delphi法确定目标体系的具体目标,结合具体情况,形成了以“终极目标-理念目标-原则性目标-策略目标-具体目标”为架构的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图1)。
  图1哈尔滨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目标架构首先,将目标分为生态环境系统维护与管理、当地社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发展3个层面。在生态系统维护与管理方面,主要在于松花江湿地的完整性维护与管理,以及河流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育两大目标。在当地社区发展上,则是重视哈尔滨地方传统文化的保存与传承,及居民福祉的提升,建立及培养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管理的能力,着重于环境教育及解说导览的训练[9]。同时,通过社区发展带给游客环境与土地伦理的教育素材。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上,则是注重将环境教育渗透到社区、旅游业者和游客体验中。
  2.1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上层架构概念阐释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应该顾及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3个层面,对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目标,基于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协助当地社区发展、适当满足游客体验3个方向,提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架构。
  此目标架构以可持续性为终极目标,强调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要求能够兼顾自然保护与人类发展。理念目标则是解釋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的含义。在生态可持续上,应该维护整体生态系统的功能正常与结构完整,称为生态完整性,也代表生态可持续的理念。在经济可持续上,则是重视资源有效利用,并且在环境与社会冲击降到最低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而以经济效率的概念为代表。在社会可持续上,则需要一个和谐共处的社会组成,所以人与社会关系是互动良好,具有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因此由社会公平性与正义能够彰显其意义。
  在理念性的目标之下,延伸出原则性的目标:在生态完整性的理念下,需顾及生态系统功能正常与结构的完整性,以及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此三者为生态完整性的3个基本原则。在经济效率理念下,提升投入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浪费与废弃物的产出,减少对于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冲击,配合资源循环利用,促使非消耗性的使用。在社会公平性与正义的理念下,促使人地关系和谐共处,因此透过环境教育与土地伦理改善现在的人地关系,并且透过资源管理满足人类基本需求。此外,还需要透过道德与伦理改变人类过度物化的价值观与复兴人文的道德感,重视内在的精神生活,以不侵犯他人权利也不忽略自己的义务,建立一个趋向和谐的社会结构。
  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2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的下层策略目标与具体目标
  2.2.1生态环境目标。将松花江流域上游的保护区地带作为保护系统的核心区,另外在周围的保安林、自然水水质水量保护区规划缓冲区,减缓人类的过度干扰与开发压力。通过生态旅游的发展,让缓冲区的社区居民及部分游客参与复育工作,并且作为环境教育的课程之一,让当地社区、政府组织、NGO组成一个复育系统,结合生态旅游业及旅游组织建立生态旅游发展平台,以生态保护为基础发展生态旅游。此外,对于生态系统管理与适应性管理的概念与方法引导至后期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由资源管理的观念渐渐转变为生态系统管理的思维[6]。
  201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制定了一份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执行战略,对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做法。这些目标可分为3个方面:增进对于生物多样性和已取得成就的认识;实施和创新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各利益相关方的对话沟通[10]。这些目标与做法既可以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也可以作为湿地生态旅游在生态可持续上的基础,指导政府单位、NGO组织与社区居民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保育推广生态旅游环境教育。
  2.2.2经济产业目标。旅游环境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是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如果无法达到合理的获利,生态旅游市场也将逐渐消失。因此,生态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利益相关者中进行合理分配和回馈显得至关重要,这需要政府的辅助和利益分配制度来协调。此外,生态旅游收益在当地社区居民中的合理分配,也需要一定的规则及分配办法。以哈尔滨原有旅游相关产业为主体,结合生态旅游发展所需的不同产业,包含食宿、交通运输、日常用品、休闲用品等,引入绿色能源、绿色产品、物质能源循环再利用的概念与设备。此外通过生态旅游行程规划及策略联盟的方式,结合不同类型的生态旅游区域。比如,松花江湿地游船可以结合松花江森林公园成为一个套装行程,在环境承受力能负荷的情况下,提高生态旅游收益,以确保环境保护、社区福祉,让生态旅游符合永续性,让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通过生态旅游行程规划,由当地经过生态旅游培训的导游或者居民担任生态向导,以正确的生态概念兼容广度、深度与丰富度,加上哈尔滨特有的传统历史文化予以导览,引导游客以负责、学习、不干扰其他旅客及未来世代欣赏利用权力的心态来参与生态旅游活动,满足游客深入与体验自然的要求。另一方面,社区与生态旅游业者也提供冲击较少且确保游客安全的设施使用的指导手册。更重要的是,建立合理且能持续发展的旅游定价,让游客愿意重复参与当地的生态旅游。
  2.2.3社会文化目标。大部分传统文化是以口传为主,若无法将仍在世的老者的传统智慧传达给新一代,那将很难传承[11]。因此,通过生态旅游发展,将传统文化纳入到游憩资源的一环,配合社区总体营造,提升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同时达到对当地居民进行教育培训的目的。通过这些居民带领游客深入生态自然地区与传统风俗文化的解说,让游客能有环境意识的植入,渐渐养成环境伦理观。而社区在提供环境教育上,政府必须为社区居民提供环境教育的课程规划及生态内涵的陶冶。借由生态旅游行程的体验及生态向导的解说,配合游客守则及游客行为规范,希望通过环境教育改变游客的认知与态度,由被动的减轻环境冲击思维转变为主动式的采取环境保护的具体行为[12]。此外,强调当地居民与土地和谐的人地关系,提升民众环境意识及土地伦理观。社区在生态旅游的启发及生态旅游管理能力的培养,让社区居民对环境更具责任感与归属感。最终,建立社区居民及游客的环境伦理,让人地关系更加和谐。   3目标体系可行性检验
  研究从社区参与的角度分析目标的可行性,以此检验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是否符合生态旅游发展理念。哈尔滨市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结合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目标体系,针对哈尔滨市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态度与行为进行测量与评估,通过定量研究的方法探索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3.1模型构建根据社会交换过程模型,哈尔滨市居民之所以参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有其内在驱动和利益追逐的目的,满足心理学和行为学的“感知-态度-行为”之间的关系特征,也就是说哈尔滨市居民参与行为取决于其对生态旅游业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来自其对旅游业的感知[13]。
  由表3可以得到以下检验结果:
  在哈尔滨市居民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基础认知中,对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认知系数较高,分别为0.41和0.53。相对而言,对于生态旅游交通和经济发展的认知系数较低,这就意味着居民普遍认为旅游交通和经济发展是哈尔滨市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主要制约因素。
  经济影响感知方面,系数较高的是对就业机会和居民收入的感知,分别为0.55和0.43,说明哈尔滨市居民认同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发展能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居民对于商品價格感知的系数为-0.60,表示居民担忧哈尔滨市生态旅游的发展会带动商品价格的上涨。
  从社会影响感知角度看,哈尔滨市居民认同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在对提高哈尔滨生态旅游知名度、提高居民素质、丰富文化生活和提升生态道德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其系数分别为0.48、0.64、0.41、0.36。
  在环境影响感知方面,居民对景区和环境的保护感知和环保意识比较强烈,系数达到0.66和0.50。而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感知系数为-0.45和-0.43,表示居民意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严重性,要保护好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
  居民的社区意识各项观察变量系数普遍较高,显示出哈尔滨市居民愿意且乐意参与到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
  哈尔滨市居民对于开展和参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在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参与行为方面,大部分居民倾向于参与生态旅游教育培训,对于参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兴趣相对较低。由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决策规划对专业和素质要求较高,所以居民对参与此项工作的意愿最低。
  4讨论
  研究主要是通过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Delphi法等方法尝试构建了以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为例的环境教育目标体系,基于哈尔滨松花江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可持续发展,以及理念目标和原则目标,结合具体问题分析研拟出了策略目标和具体目标,构成了以“终极目标-理念目标-原则性目标-策略目标-具体目标”为架构的目标体系。拟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从社区参与的角度讨论目标制订的可行性。
  环境教育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是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生态旅游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环境教育最大程度地减少旅游对环境的冲击,所以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研究中发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规划是生态旅游规划的组成部分,两者的目标也是趋同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目标就是生态旅游目标特征的集中体现。由此可知,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关系应该是:生态旅游是基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环境管理、社区总体营造与游客管理的方式,兼顾当地社区居民的福祉及旅游产业的低冲击发展,而社区与企业须以保育作为回馈生态环境,最终达成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茹松,任伊滨.松北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恢复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52-153.
  [2] 詹文,沈守云,刘刚,等.基于湿地景观特质保护的洪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2):131-135.
  [3] 王军,王媛.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社区参与模式探讨——以江苏海滨湿地保护区为例[J]. 资源科学,2011(11):2175-2181.
  [4] 孙志英.谈导游在生态旅游中的特殊作用[J].环境教育,2013(Z1):35-36.
  [5] POWER C,HIGGINS A,KOHLBERG L.Lawrence Kohlberg’s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9:307-313.
  [6] ALAN R,WILLIAM S.Researching educ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retrospect and prospect[M].London: Routledge,2008:359.
  [7] 李文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效果评价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2(12):80-86.
  [8] 朱璇.关于国内环境解说和游客教育的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11(2):85-94.
  [9] 王凤.公众参与环保行为机理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57-69,90-113.
  [10] 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 2010 年国际生物多样性年执行战略[EB/OL].http://www.cncdiversitas.org/cncdiversitas/.
  [11]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智绘峰景[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9):65-66.
  [12] 塞雅尔·沃拉赫,迪昂·塞斯拉尔·斯文森.综合保护与发展培训者手册-在矛盾中寻求和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7-57,143-212.
  [13] 侯国林. 基于社区参与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104-106.
其他文献
摘要运用《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与管理规范》评估方法,对贵州省退耕林分定位监测数据及工程森林资源进行分析,并对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资、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进行了物质量及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631.1亿元/a,各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
期刊
摘要通过对柔化空间这一概念的阐述,重点探讨了商业建筑柔化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功能作用,把该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作为研究的重点,在设计中融入更多的关怀,以创造人性、舒适、实用的商业建筑柔化空间。  关键词商业建筑;柔化空间;人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37-04  Study on the Humanistic Design of Soft
期刊
摘要分析了磐安县休闲农业旅游的交通区位、自然生态、农业资源优势,总结了农业生产布局特点,提出磐安县休闲农业“一心二核三轴四片”的空间结构规划布局,形成休闲农业产品体系,以期推动磐安休闲农业旅游快速发展。  关键词休闲农业;旅游;体系;总体规划;磐安县  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48-02  The Construction of a Sy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大黄(Rheum officinale)和公丁香(Flos caryophylli)对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及其生物膜(Biofilm)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大黄和公丁香对哈氏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大黄和公丁香对哈氏弧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中图分类号S94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
期刊
摘要介绍了石蒜在落叶人工林(杨树林和马褂木林)下的引种及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地选择及整地、栽植季节、种球准备、栽植、管理等方面内容,并从中总结出引种栽培石蒜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以期为落叶人工林下石蒜的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蒜;落叶人工林;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4-08221-02  Technique for Introduc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刚毛柽柳水通道蛋白ThPIP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活性分析。[方法]采用染色体步移技术,克隆到刚毛柽柳ThPIP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 241 bp启动子序列,并通过PLACE和PlantCARE预测启动子序列中所包含的主要顺式作用元件。将该启动子替换pCAMBIA1301上的35S启动子,构建融合表达基因proThPIP∷GUS,通过基因枪瞬时转化烟草,并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结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杀虫剂对松墨天牛延伸因子2(MaEF2)的影响,为深入研究MaEF2的功能、利用延伸因子基因靶标有效防治松墨天牛提供参考。[方法]从松墨天牛文库中分离得到EF2cDNA序列,利用RTqPCR技术测定了11种杀虫剂胁迫后MaEF2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得到的MaEF2基因的部分序列,长度为1 184 bp,编码287个氨基酸;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枫毒蛾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方法研究了枫毒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防治对策。[结果]枫毒蛾在南京1年发生3代,幼虫取食枫香树叶,幼虫共6龄,活泼,喜光,但不群聚生活,蛹为裸蛹,分布在地表1~2 m的树叶背面,成虫趋光性较强,羽化期分别在6月上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中下旬。[结论]为枫毒蛾的防控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枫毒蛾;生物学;防治  中图
期刊
摘要经过调查,在盘县发现西康玉兰36株,无幼苗,其分布方式为单株散生分布;植株繁殖以伐后萌蘖为主,缺乏更新层,种群处于衰退阶段。分布在海拔2 200 m以上,位于喀斯特山峰的顶部,地貌类型属玄武岩侵蚀剥蚀地貌。森林生态系统以喀斯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土壤为上二叠统玄武岩发育形成的山地黄棕壤。繁殖途径单一、种子萌发率较低、自然环境破坏是导致西康玉兰濒危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盘县;西康玉兰;资源现状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磁效應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方法]利用场强为0.10 T、0.25 T、0.40 T恒定磁场,以流速为1 m/s,分别对普通水进行9次处理,串联(SC)磁场处理3次的磁处理水,用于液体培养蛹虫草,研究了生物磁效应对蛹虫草胞外蛋白酶、淀粉酶、多酚氧化酶、虫草素、虫草酸、多糖含量及菌丝干重的影响,并且对胞外酶活性与以上指标相关性进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