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课程的重要作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v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计算机出现于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初步地感知计算机功能作用的强大,但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计算机在我国很少见,只有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有几台。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全球信息电子等相关产业的突飞猛进,人们开始认识计算机,开始尝到计算机把各种信息及时报告给我们的甜头,也渐渐地认识到计算机的好处和重要性。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开始普及,从“贵族”走向“平民”。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及时获取最多的信息,以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于是学习计算机的热潮在我国掀起,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都派相关人员到上级培训部门接受计算机的培训,大学校园里也开始设置计算机课程。现在,中小学都开始设置课程。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所以学好计算机是当今的中学生所必需的。
  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我们一定要爱岗敬业,不断进取,严谨治教。作为微机教师,我们首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计算机课程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比如数学,过去是这样计算的,现在还是这样计算;又如语文这个字以前是这样写的,现在还是这样写。而计算机不行,它会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方便。我们要走在计算机科技的最前沿,才有资格去给同学们上课。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积极、勤奋、主动,有很强的责任感。我们应该注重文化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为中学生服务。计算机基础是初中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科学,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开设微机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们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的各种强大的功能,初步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使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古老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被新时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所代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也已经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因此,我们仍像从前那样像倾注水池一样把知识一股脑地倾倒给学生是不可取的。到底有多少知识进入了学生的头脑当中呢?其实这才是关键,我们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一种技能,这才是目的。如果我们把课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一句没听懂,那也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可言的。有的教师急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一味地灌输,也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消化吸收,只顾自己的进度与情绪。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没有兴趣。慢慢地他们也许会放弃对计算机的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角落,比如超市、医院、学校、工厂等。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智能水平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价格却越来越低,所以现在计算机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大部分学生家里有计算机。虽然学生们经常使用计算机,但是学生们对于计算机的认识或许并不深刻。对于他们有的人来说,计算机就是一种打字的工具,有的人觉得计算机就是一种娱乐工具,玩玩游戏,看看电影,听听音乐,等等。这些认识都过于片面,甚至偏离主题。我们一定要在他们刚刚升入初中的时候,就给他们介绍计算机的主要功用和适用范围,激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纠正他们以往的错误认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能够获取海量信息的计算机同样如此,在信息时代,所有的信息在计算机上都可以简单地获得。我们要教会学生们正确把握自己,从电脑上获得的信息一定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让计算机为我们服务。
  初中阶段学生们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情况可能影响到学生们各方面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影响到他们各种综合素质的发展。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如果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的基础没有打好,那么以后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不一定能够非常出色地完成工作,难以成为社会主义社会新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责任是重大的,一定要不断学习,掌握技巧,为培育新人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信息技术课程属于基础性课程,主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思维导图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对信息技术概念的掌握。本文简要论述了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理由和作用。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思维导图 合理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在初中的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
摘 要: 新课改向广大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师生之间的关系,全面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关注他们的知识获取过程和身心发展的需要。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宗旨,采取多项措施,提高体育教学成效。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有效性 教学成效
【摘要】柳宗元 “明德”是柳州尚德文化的源头,奠定了柳州尚德文化形成的基础。柳宗元治柳四年的政绩昭彰,他的思想及活动轨迹充分展示其作为刺史官员、学堂教师、诗文大家、游历行者以及文明居民等多重身份所体现出的浩然正气之德行,柳宗元“明德”对柳州尚德文化的延续、融通与发展影响深远。  【关键词】柳宗元;明德;柳州;尚德;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明德”语出《礼记·大学》,意为
摘 要: 近些年,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事业单位通信和信息交换的重要途径,从整体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但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化的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同样会面临着不同的安全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网络传输中潜在的威胁性,以及随着非法入侵行为的不断增多,对网络信息采取的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关键词: 网络自动化办公 信息安全 防范工作  网络自动
目的:对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康复治疗技术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收治的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70例,分为单独采用物理治疗的对照组和增加康复松懈治疗
目的:本课题以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和血管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含量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为宗旨。江泽民同志曾先后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
摘 要: 思想品德课程的特点、任务、目标确定了该课程是青少年陶冶情操、发展智能的重要阵地,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充满生机和魅力,具有艺术美和自然美。为此作者认为一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思品课应该具备以下五个基本要求:整堂课应该严谨而高效;教师要善于角色转换,既要当好“导演”、“设计师”,又要当好“演员”、“合作者”;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得到落实和彰显;坚持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注重学生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