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来源 :当代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bo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具有高科技的信息时代,国民创新素质高低,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已成为广大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谈谈我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1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条件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味的教师讲学生听,一味地崇尚“严师出高徒”,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要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教师就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坚持教学民主,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信任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营造宽松学习氛围方面,我做了以下尝试:
  1.1创建自由开放式课堂。学生要想有创新,必须处在一个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心理状态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任意表达,才敢于标新立异,勇于创新发现。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的自由,我大胆地建立开放式课堂。允许学生在课上随意落座,不限制学生座位的安排形式。学生在数学课上可以两人一组,三人一团,五人一伙地坐成小组形式,也可以把座位安排成座谈会一样地半圆式,或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坐成矩形、内外双三角形多种形式。在每节数学课前,每个同学都可以出来设计座位安排形式。每节课上我都会为学生新的座位创意而夸赞大家。让同学们心中觉得老师好喜欢他们有创造。这样学生感到数学课好自由。带着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数学课堂,再看到教师面带微笑、期待创新的目光,学生的学习潜能就会在无意识情况下得到自由发挥。
  1.2数学课上坚持实行“六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允许再想,意见不同允许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老师有错允许提意见。”我在数学课上坚持实行这“六个允许”,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在数学课上可以随时发言,可以畅所欲言。而老师对于每一位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都高度重视,对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都大力保护。学生由此受到鼓舞,发言提问的积极性是会越来越高,这就为学生的创新行为提供了可能。
  1.3倡导合作交流学习。课堂应当是学生的课堂。我坚持在课上少讲少说。把大量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并倡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因为学生与学生间的交往往往比教师与学生间的交往更活跃,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我在教学中大胆采用明确学习任务——合作交流——学习——逐渐统一认识的学习形式,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和谐发展的天地。在数学课上学生可以在自己小组内交流,也可以在小组与小组间交流,还可以离开座位进行非正式群体的自由交流合作,甚至可以上台来和老师一起交流研究。这样在交流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进行比较,从而使自己不断得到完善。而且在交流学习中,在相互协作中,在自由开放的情境中学生可以表现自我,可以增强自信,使学生自觉发挥自身地潜能,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积极引导质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发现问题和缺点是创新的前奏,创造性思维往往开始于疑问”。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积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面。教师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提问,甚至大胆向权威挑战。
  3鼓励学生多发现、多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让学生有什么惊世的发明创造,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对他来说是未知的东西,这种发现就是创新。我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时不时表现出的“求异”、“标新”的想法,总是满腔热情地给予评价。如果遇到他们欲求解而不能时,我则细心地加以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久而久之,学生常能真切体验到“求异”的价值和艰苦创新后成功的乐趣,渐渐养成自觉求异地意识。
  4增设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地创新能力
  课堂练习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步骤。我在教学中除了注意练习的层次性外,还特别增加了开放性习题,旨在开放学生思路,发挥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在做完层次性练习后,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请你画一个三角形,使它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这道题就是要求学生画一个“底乘以高等于24平方厘米”的三角形,有无数解,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尝试,都能在开放的题目中根据自己的能力设计不同的三角形,都能看到自己创造的结果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以上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做法,学生的创新潜能要得到发挥,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同仁们不断探讨,不断实践。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为祖国不断输送勇于创新的各类人才。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程评价突出了关注学生的成长。  语文课程评价为什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首先,传统语文课程的评价
期刊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数学课真正“活起来”。  1数学语言运用生活化  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也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要学生接受和理解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
期刊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该如何把握小学教学教学之特征,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小学数学教师首先应具备法制素质  只有教师具有良好的
期刊
语文新课标要求作文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记叙文写作,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  但是在作文教学中却往往一味地追求作文外在形式上的华丽,而忽视作文内容的选择与提炼,忽视真情实感的抒发,造成作文中虚情假意、空话套话连篇的状况。或平淡叙述故事,无情可抒,苍白单薄;或杜撰模仿,人云亦云,情感失真失度;或情感不够健康,使人难
期刊
【摘要】怎样才能把少先队工作做到实效,对于我们民办学校来说,有时真的很难,因为这些学生来自的区域不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因此,就要注意工作的方法。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班级工作;息息相关  说起大队辅导员工作的琐碎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我这个刚上岗的新辅导员更是难上加难,没有一点经验,对于在开展队活动方面更是外行,但经过一段时间向同行们的请教和自身努力下,本人对于辅导员这个工作基本上做到够称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岗位培训模式进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针对当前我国中职教育中所欠缺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问题,以一个技师加工难度的正反面薄壁零件为例,从薄壁零件的特点及加工难点出发,分析零件在数控铣床上应用MasterCAM进行自动编程加工时,如何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及优化刀具路径,保证加工质量,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在教学中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实现其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薄
期刊
一部名为《三个傻瓜》的印度电影红遍网络。这部时长160分钟的青春片对填鸭式教育及“一切为了高分、一切为了工作”的强烈抨击,道出了无数中国内地学生的心声,受到中国影迷的热烈追捧。影片中有句经典的台词:“生活就像赛跑,如果你跑得不够快,那么你就只有惨遭蹂躏。” 这是皇家工程学院院长的“斗鸡”哲学。但他的这种处世态度,遭到了大一新生兰彻的挑战。兰彻试图通过自己思考来享受学习,并且一直鼓动他的两个好朋友“
期刊
【摘要】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这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方法匮乏,更严重的是导致学生的自学能力低下,以致于许多学生一旦离开教师便不知如何学习。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将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从习惯、阅读、课堂教学、自学方法四个方面入手,对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自学能
期刊
如今谈的较多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而对同情心的培养却较少谈及。事实上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对孩子成长意义重大。  同情心的培养不仅对孩子的道德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而且也对他们的社会交往,特别是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平时的留意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同情心较强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更能够理解和尊重同伴的需要,也表现出较多的合作谦让行为,这样的孩子往往能够建立起良
期刊
【摘要】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加强全民环保教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中学地理是阐述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地理教师应承担起向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任。  【关键词】高中地理; 环境问题; 环保教育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环境问题与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