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聋儿早期教育康复课程应该是整体的,聋儿早期教育课程的整体性最终目的是引导聋儿去发现和建构一个完整的世界,让聋儿感受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性,会用联系的眼光去理解这个世界,并通过必要的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来达到聋儿各方面均衡发展、回归主流社会的目的。课程有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之分,有综合课程和整合课程之分,还有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之分,以下是我聋儿康复中心聋儿语训班一个分科课程。
主题单元活动
主题:美丽的草原
班级:大班5-7岁,人数:14名聋儿
总目标:通过一个单元主题活动“美丽的草原”培养聋儿对草原的了解、热爱。丰富相关的词汇和句子,实施各种活动,提高所学词汇和句子的复现率,使孩子在不断地玩耍中学习,在情景中学习,从而达到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意愿和同别人交往的目的。
活动设计
一、活动内容:美丽的小草
二、活动目的:认识小草,观察小草,学说词汇“小草”、“美丽”,知道小草的生长过程,学习绘画小草。
三、活动准备:在草地上散步,革的挂图和实物小草,妈妈的照片,花图片等。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草挂图,告诉聋儿“这是小草”。
2.教师拿出小草的生长示意图,让聋儿观看小草的生长过程。
3.教师出示草原图,让聋儿了解草原的一般常识。如在草原上放牛、羊;草原很辽阔;草原的蓝天非常蓝,很美丽;草原上人们的生活等。
4.聋儿学说:“小草”,教师问:“小草美丽吗?”引导聋儿说:“小草美丽”。
5.教师分别出示妈妈的照片,花的图片等,引导聋儿说出:“妈妈美丽”、“花儿美丽”等,举一反三,使聋儿理解掌握词汇“美丽”。
6.谈话:——“今天早上,我们在哪儿散步?”
——“在草地上散步。”
——“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等。
7.带孩子去草地上散步,感受草地的美丽。
[研究分析]利用这个分科课程,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聋儿康复中心的幼儿园既是游乐天堂,又是学习的场所,包括健康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社会领域教育。
1.健康教育对于儿童来说是首位的。健康并非是单纯的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全美幼教协会提出的健康教育是指提供对与个体和社会的健康有联系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会产生有利影响作用的学习经验的过程。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习惯、生活方式教育、心理卫生教育、性教育、安全教育等。
2.语言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有残余听力的聋儿配戴上助听器后,在7岁以下这一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中获得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可以影响他的一生,关于儿童语言和语言教育有多种相关理论,聋儿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应把听觉训练、发音训练和语言训练有效结合起来,并运用一些现代化康复手段和言语矫治方法,坚持循序渐进、个体差异原则、理解先于表达原则等对聋儿进行抢救性的康复训练。语言教育的内容包括词汇、口语表达、讲述与朗诵儿童文学作品等。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聋儿语言教育,如讲述、谈话、朗诵、提问、讲解、言语示范、口头练习等。
3.数学教育是抽象思维的一种教育。在近些年来,幼儿园数学教育已从传统的仅仅关注数字、运算到开始关注来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在观念形态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聋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数学教育应该强调聋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强调聋儿在自己水平上的发展,教师应不失时机给予幼儿适当的教学、必要的练习和训练。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包括数和数的运算.量、量的比较和自然测量,形和数形结合,时间和空间等。如今数学教育提倡主动思考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积极动手操作,并提出与事物数量有关的问题;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在与人交流过程中加以调整;初步运用数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科学教育非常符合孩子探究世界的天性。关于科学和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实际上是一个科学系统,即是一个有关物质世界的知识系统。在聋儿早期康复教育中,为聋儿编制的课程应该包含科学事实,方便他们逐渐积累科学知识;科学又是一个研究过程,是产生和证实知识的一种方法,其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发展聋儿观察、交流、预测和推理等一系列技能;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观点,教师应懂得聋儿发展的动力,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帮助聋儿,包括交谈、记录、绘画、合作解决问题等。
5.美术教育是聋儿必不可少的教育之一,这也是聋儿最喜欢的一个课程,聋儿可以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思考、想象、发泄、交谈、表现的机会。儿童美术的心理分析理论包括儿童在绘画中对图形大小、色彩、位置和空间的处理,是与儿童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的。对学龄前儿童而言,美术教育还应具有将儿童发展纳入社会对美术教育赋予的价值的轨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从而引起情感律动,使儿童得到美的享受,陶冶情趣。
针对聋儿由于听力而造成的语言障碍以致社交面、知识面较窄的状况,专门设计了这一个能够让聋儿在健康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社会领域中得到发展的课程。本课程设计是适合于有一定听觉语言基础的聋班教学,即聋大班教学。聋儿在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学会运用一些日常短句后,应逐步的学习复合句式,以增强聋儿对语言的理解、对语言的记忆,学会运用语言表达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课程的设计可使聋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通过不同的方式让聋儿积极的讲述自己的想法,在玩的过程中丰富词汇、学习简单句式和复合句式。对于能够运用所学的复合句式表达的聋儿,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对于只能用简单句式表达的聋儿,教师要引导其运用复合句式来表达;对于处在词语阶段的聋儿,则要求他用词组表达,对于处于理解阶段的聋儿,则应丰富词汇。此案例是一个综合的课程案例,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仍有隐性课程存在。
主题单元活动
主题:美丽的草原
班级:大班5-7岁,人数:14名聋儿
总目标:通过一个单元主题活动“美丽的草原”培养聋儿对草原的了解、热爱。丰富相关的词汇和句子,实施各种活动,提高所学词汇和句子的复现率,使孩子在不断地玩耍中学习,在情景中学习,从而达到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意愿和同别人交往的目的。
活动设计
一、活动内容:美丽的小草
二、活动目的:认识小草,观察小草,学说词汇“小草”、“美丽”,知道小草的生长过程,学习绘画小草。
三、活动准备:在草地上散步,革的挂图和实物小草,妈妈的照片,花图片等。
四、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草挂图,告诉聋儿“这是小草”。
2.教师拿出小草的生长示意图,让聋儿观看小草的生长过程。
3.教师出示草原图,让聋儿了解草原的一般常识。如在草原上放牛、羊;草原很辽阔;草原的蓝天非常蓝,很美丽;草原上人们的生活等。
4.聋儿学说:“小草”,教师问:“小草美丽吗?”引导聋儿说:“小草美丽”。
5.教师分别出示妈妈的照片,花的图片等,引导聋儿说出:“妈妈美丽”、“花儿美丽”等,举一反三,使聋儿理解掌握词汇“美丽”。
6.谈话:——“今天早上,我们在哪儿散步?”
——“在草地上散步。”
——“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等。
7.带孩子去草地上散步,感受草地的美丽。
[研究分析]利用这个分科课程,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聋儿康复中心的幼儿园既是游乐天堂,又是学习的场所,包括健康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社会领域教育。
1.健康教育对于儿童来说是首位的。健康并非是单纯的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全美幼教协会提出的健康教育是指提供对与个体和社会的健康有联系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会产生有利影响作用的学习经验的过程。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个人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习惯、生活方式教育、心理卫生教育、性教育、安全教育等。
2.语言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有残余听力的聋儿配戴上助听器后,在7岁以下这一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中获得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可以影响他的一生,关于儿童语言和语言教育有多种相关理论,聋儿听力言语康复训练应把听觉训练、发音训练和语言训练有效结合起来,并运用一些现代化康复手段和言语矫治方法,坚持循序渐进、个体差异原则、理解先于表达原则等对聋儿进行抢救性的康复训练。语言教育的内容包括词汇、口语表达、讲述与朗诵儿童文学作品等。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聋儿语言教育,如讲述、谈话、朗诵、提问、讲解、言语示范、口头练习等。
3.数学教育是抽象思维的一种教育。在近些年来,幼儿园数学教育已从传统的仅仅关注数字、运算到开始关注来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等,在观念形态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聋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数学教育应该强调聋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强调聋儿在自己水平上的发展,教师应不失时机给予幼儿适当的教学、必要的练习和训练。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包括数和数的运算.量、量的比较和自然测量,形和数形结合,时间和空间等。如今数学教育提倡主动思考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积极动手操作,并提出与事物数量有关的问题;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并在与人交流过程中加以调整;初步运用数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科学教育非常符合孩子探究世界的天性。关于科学和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实际上是一个科学系统,即是一个有关物质世界的知识系统。在聋儿早期康复教育中,为聋儿编制的课程应该包含科学事实,方便他们逐渐积累科学知识;科学又是一个研究过程,是产生和证实知识的一种方法,其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发展聋儿观察、交流、预测和推理等一系列技能;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观点,教师应懂得聋儿发展的动力,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帮助聋儿,包括交谈、记录、绘画、合作解决问题等。
5.美术教育是聋儿必不可少的教育之一,这也是聋儿最喜欢的一个课程,聋儿可以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思考、想象、发泄、交谈、表现的机会。儿童美术的心理分析理论包括儿童在绘画中对图形大小、色彩、位置和空间的处理,是与儿童的人格特征密切相关的。对学龄前儿童而言,美术教育还应具有将儿童发展纳入社会对美术教育赋予的价值的轨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从而引起情感律动,使儿童得到美的享受,陶冶情趣。
针对聋儿由于听力而造成的语言障碍以致社交面、知识面较窄的状况,专门设计了这一个能够让聋儿在健康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社会领域中得到发展的课程。本课程设计是适合于有一定听觉语言基础的聋班教学,即聋大班教学。聋儿在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学会运用一些日常短句后,应逐步的学习复合句式,以增强聋儿对语言的理解、对语言的记忆,学会运用语言表达事物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课程的设计可使聋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通过不同的方式让聋儿积极的讲述自己的想法,在玩的过程中丰富词汇、学习简单句式和复合句式。对于能够运用所学的复合句式表达的聋儿,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对于只能用简单句式表达的聋儿,教师要引导其运用复合句式来表达;对于处在词语阶段的聋儿,则要求他用词组表达,对于处于理解阶段的聋儿,则应丰富词汇。此案例是一个综合的课程案例,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仍有隐性课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