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主要阐述了杨陵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杨陵区畜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现状;成效;问题;对策;陕西杨陵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64-02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杨陵区紧紧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一核心目标,突出奶(肉)牛和生猪养殖“两大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园区承载、科技支撑“四轮驱动”,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广科学模式、加大项目扶持、实施科技创新,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80家,畜禽总存栏27.45万头(羽),其中奶牛、肉牛存栏2.11万头;生猪存栏7.86万头;家禽存栏17.12万羽;奶牛、肉羊存栏3 600头(只);肉类总产量为12 521 t;鸡蛋总产量为1 890 t;奶类总产量为23 830 t。
2 成效
2.1 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快速发展,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场80个,建成省、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个,建成区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个。
2.2 畜牧科技水平稳步提高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在全区3个奶牛场开展,参与测定的奶牛达到2 200头;全混合日粮搅拌(TMR)技术已在4家奶牛场使用;智能饲喂、电子管理、自动化喂料、环境控制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正加快推广。
2.3 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
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连续多年无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扑杀、无害化处理、基层防疫工作、补助政策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2.4 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2015年底,全区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 521、1 890、23 830 t,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50.6%、11.3%、12.6%,为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杨陵区在发展畜牧业上克服了诸多因素,实现了转方式、提水平、增效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省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持、得益于杨陵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但同时也要看到,全区畜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
杨凌区畜牧业生产方式总体还比较落后,养殖规模偏小,还有近5成的生猪、近4成的牛奶来自分散养殖。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手段还不够完善,畜产品价格波动依然频繁。
3.2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畜禽跨区调运不断增加,防范难度加大;基层设施薄弱,防疫经费不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防控措施的落实和防控成效。
3.3 环境污染严重
对畜禽的粪尿处理还缺乏相应的废物处理系统和环保措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或是直接露天堆放,造成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人畜疫病的发生。
3.4 养殖人员知识水平普遍偏低
大部分散养户人员没技术且不愿背景离乡外出务工,被迫从事养殖业。一些养殖户依然把养殖当作家庭收入的一种补充形式,加之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现代化的专业养殖技能比较困难,成为大规模发展養殖业的一大障碍。
4 发展对策
4.1 科学防控疾病
近年来,畜禽疫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种类越来越多,且病因复杂化,致使防治难度加大。搞好畜禽疫病的防治,既需政府部门做好动物产品检疫、疫情监测、强制免疫等各项工作,还需养殖场(户)主动采取科学防污措施、预防疫病、科学养殖,从根本上杜绝疫病的传染和污染物传入[1]。
4.2 延长产业链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转变、竞争加剧,分散的饲养和加工难以获得稳定的市场和原料。建立并完善畜牧产业链条,让产品销售、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等诸多相关环节融入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当中去,可以实现整体应对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
4.3 提高畜产品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因此,确保安全、提高质量不仅是人们的消费需求,也是能否赢得效益、进入市场的关键所在,更是社会公德和遵守法律的必然之举[3]。
4.4 充分利用当地科研优势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书刊等现代化服务手段,加强信息沟通,针对养殖户提出的各类养殖技术问题,分期分类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做专题授课;另外,区畜牧部门也可组织养殖人员开展异地交流活动,让他们了解并接受现代化养殖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做法,从而促进杨凌区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4]。
4.5 预防养殖业污染
规模养殖比例的不断增加,有效保证了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排放物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5]。畜牧业污染已经成为全社会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因此治理养殖业污染不仅是环保问题,也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一是治理。无外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包括烘利用化学物质与粪便中的有机物进行化学反应、生物发酵、生物氧化及粪污的日光自然干燥、干膨化处理、综合利用等措施[6]。二是减少排放。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研制环保型饲料,全面合理地进行营养调控,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5 参考文献
[1] 林涛,胡唐雁,李志强,等.二道江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0):16-17.
[2] 周寅,顾祥国,范文颖.国家生态区建设过程中畜牧业的发展对策与思考[J].浙江畜牧兽医,2015,40(6):8-10.
[3] 罗保华,孙志红,赵育国,等.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2):6-7.
[4] 吕腊梅,李保荣.新常态下泸西县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2016,37(2):40-41.
[5] 解军亮.济源市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6,37(3):40-41.
[6] 李强.临泽县畜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16,35(2):72-73.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现状;成效;问题;对策;陕西杨陵
中图分类号 S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264-02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杨陵区紧紧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一核心目标,突出奶(肉)牛和生猪养殖“两大重点”,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园区承载、科技支撑“四轮驱动”,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推广科学模式、加大项目扶持、实施科技创新,强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发展,现代畜牧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区共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80家,畜禽总存栏27.45万头(羽),其中奶牛、肉牛存栏2.11万头;生猪存栏7.86万头;家禽存栏17.12万羽;奶牛、肉羊存栏3 600头(只);肉类总产量为12 521 t;鸡蛋总产量为1 890 t;奶类总产量为23 830 t。
2 成效
2.1 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
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畜禽规模养殖场快速发展,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场80个,建成省、部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个,建成区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个。
2.2 畜牧科技水平稳步提高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在全区3个奶牛场开展,参与测定的奶牛达到2 200头;全混合日粮搅拌(TMR)技术已在4家奶牛场使用;智能饲喂、电子管理、自动化喂料、环境控制等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正加快推广。
2.3 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不断增强
认真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连续多年无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扑杀、无害化处理、基层防疫工作、补助政策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2.4 畜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2015年底,全区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 521、1 890、23 830 t,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50.6%、11.3%、12.6%,为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杨陵区在发展畜牧业上克服了诸多因素,实现了转方式、提水平、增效益,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省惠农政策的强力支持、得益于杨陵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但同时也要看到,全区畜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
杨凌区畜牧业生产方式总体还比较落后,养殖规模偏小,还有近5成的生猪、近4成的牛奶来自分散养殖。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手段还不够完善,畜产品价格波动依然频繁。
3.2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
畜禽跨区调运不断增加,防范难度加大;基层设施薄弱,防疫经费不足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防控措施的落实和防控成效。
3.3 环境污染严重
对畜禽的粪尿处理还缺乏相应的废物处理系统和环保措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或是直接露天堆放,造成对家畜和环境的污染,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人畜疫病的发生。
3.4 养殖人员知识水平普遍偏低
大部分散养户人员没技术且不愿背景离乡外出务工,被迫从事养殖业。一些养殖户依然把养殖当作家庭收入的一种补充形式,加之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现代化的专业养殖技能比较困难,成为大规模发展養殖业的一大障碍。
4 发展对策
4.1 科学防控疾病
近年来,畜禽疫病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种类越来越多,且病因复杂化,致使防治难度加大。搞好畜禽疫病的防治,既需政府部门做好动物产品检疫、疫情监测、强制免疫等各项工作,还需养殖场(户)主动采取科学防污措施、预防疫病、科学养殖,从根本上杜绝疫病的传染和污染物传入[1]。
4.2 延长产业链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转变、竞争加剧,分散的饲养和加工难以获得稳定的市场和原料。建立并完善畜牧产业链条,让产品销售、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产品加工、畜禽养殖等诸多相关环节融入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当中去,可以实现整体应对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
4.3 提高畜产品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因此,确保安全、提高质量不仅是人们的消费需求,也是能否赢得效益、进入市场的关键所在,更是社会公德和遵守法律的必然之举[3]。
4.4 充分利用当地科研优势
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书刊等现代化服务手段,加强信息沟通,针对养殖户提出的各类养殖技术问题,分期分类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做专题授课;另外,区畜牧部门也可组织养殖人员开展异地交流活动,让他们了解并接受现代化养殖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做法,从而促进杨凌区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4]。
4.5 预防养殖业污染
规模养殖比例的不断增加,有效保证了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也带来了排放物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5]。畜牧业污染已经成为全社会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因此治理养殖业污染不仅是环保问题,也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措施。一是治理。无外乎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包括烘利用化学物质与粪便中的有机物进行化学反应、生物发酵、生物氧化及粪污的日光自然干燥、干膨化处理、综合利用等措施[6]。二是减少排放。提高畜禽对饲料的利用率,研制环保型饲料,全面合理地进行营养调控,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
5 参考文献
[1] 林涛,胡唐雁,李志强,等.二道江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0):16-17.
[2] 周寅,顾祥国,范文颖.国家生态区建设过程中畜牧业的发展对策与思考[J].浙江畜牧兽医,2015,40(6):8-10.
[3] 罗保华,孙志红,赵育国,等.呼伦贝尔市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2):6-7.
[4] 吕腊梅,李保荣.新常态下泸西县畜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2016,37(2):40-41.
[5] 解军亮.济源市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6,37(3):40-41.
[6] 李强.临泽县畜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16,35(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