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在两年前初春的一件事情,让潼南县桂林街道大坝村党支部书记朱席武至今难忘。
那天,他带着全村人的重托,到县城找农业口的部门解决改造蔬菜基地道路的资金问题。
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干部很热情,但那位接待他的干部的話却很冷冰:“资金已经被20多个乡镇‘瓜分’了,你去找找扶贫办吧。”在扶贫办,他得到的是另一瓢冷水:“资金早就‘撒’出去了,建议你去问问蔬菜办。”他又走进蔬菜办,结果仍然被“婉言谢绝”了:“我们的资金用在新的蔬菜基地建设上了,你还是找找农办吧。”
忙活好几天,累得疲惫不堪的朱席武感慨万千:“唉,这些部门,个个都和我们蔬菜基地相关,可啷个都在‘踢皮球’哟?”
■ “踢皮球”引发“大农办”改革灵感
朱席武遭“踢了皮球”,背后的问题使县委一班人陷入了深深思考。
潼南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蔬菜,可以说是潼南在全市叫得最响、最具影响力的金字招牌。县里的思路很明确,打造“西部绿色菜都”,以蔬菜为抓手,建设大基地、创立大品牌、形成大市场、构筑大产业,制作一盘以菜富民、以菜立县的“蔬菜大餐”。
而朱席武们的类似遭遇,让县委书记向和平感到了管理体制的困惑,也具有了革新的冲动:“西部绿色菜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牵头单位,农办主要负责相对宏观的农业行政事务,蔬菜办负责蔬菜生产,扶贫办负责扶贫开发,农综办负责农业综合开发,新农办负责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此外,农业口的部门还有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等等。这些庞大的“条条”各自为阵,结果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多头管理、一盘散沙。
管理的体制弊端,显然不适应打造“西部绿色菜都”的需要。
问题触发了县委的改革灵感:要打造“西部绿色菜都”,必须对部门职能资源进行整合,收缩“五根指头”,攥成“一个拳头”!
这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稍有不慎,便会触发诸多矛盾。
为稳妥起见,向和平带领县委、政府一班人展开了一系列调研,他深入实际,听民意、集民智、寻良策。
预案经过几上几下的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大农办”改革方案出笼了。
2007年6月,潼南县政府农办、新农办、农综办、蔬菜办、扶贫办分别接到一份通知——县委常委会决定,五家合一,统称为“农办”。
■ 化解职能和人员去留之惑
“五办”合一,在潼南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五办”合一后,原来的五位“一把手”都是副处级干部,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担任正职统筹管理?原“五办”共有领导职数14个,职工70余人,这些人又如何安置?
一个个问号,一个个悬念,令相关人员坐立不安。一时间,“请示”县领导的人不少,“光顾”组织人事部门的人也很多。对此,县委一方面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防止原“五办”人心浮动、工作懈怠;一方面,认真研究,反复讨论,精心制作方案,让一个个问号和悬念及时尘埃落定。
在职能确定上,“五办”合一,统称农办,同时挂西部绿色菜都指挥部的牌子,其他“四办”仍为常设机构,其中:扶贫办为政府下设行政机构,新农办挂靠在农办,蔬菜办、农综办是政府事业单位,均为副处级建制单位,对上以各办的名义争取资金、项目,内部分工明确、统一协调。“四办”的职能全部划入农办,原农办的抗灾救灾和劳务输出职能划入其他部门。
在干部配备上,随着职能转变而进行了大调整,“大农办”保留了一正五副的职数,正职(主任)由分管农业的县委常委担任,其他五名副主任,由原来五个部门的“一把手”担任。对“多出来”的九名领导,采取妥善的办法分流。第一种办法是调职,平级调动到其他有职务空缺的部门去;第二种办法是“改非”,对在领导岗位任职满十年以上、到一定年龄的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在行政级别上提半级,以示照顾。一般人员的安排,原来作为政府部门的农办、新农办、扶贫办所有人员编制属于公务员,合并之后全部保留。原农综办、蔬菜办属事业单位,对不是公务员身份的职工的解决办法是,在农办成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农办直属事业单位,原农综办和蔬菜办的职工,全部以事业人员编制,划入该中心。
“‘五办’的合并,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调整的难度非常大。”潼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唐邦富颇有感触地说,“这期间,有很多意见,有这样那样的声音,但为了潼南发展大计,相关领导和同志交出了圆满的答卷。”
■ “大农办”的“拳头效应”
整齐的钢架大棚,宽阔的水泥路面,漂亮的彩色人行道,熠熠生辉的高杆路灯……这是潼南县桂林街道双坝村的靓丽景色,这也是“五办”合一后“大农办”打造的“处女作”。
2007年,潼南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双坝村打造成为“西部绿色菜都”的“客厅”、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示范带动“西部绿色菜都”的建设。这份重担自然落到了合并后的农办肩上。
农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职能,对原合并进来的各办资金“拼盘打捆”、统一运作,项目统一管理,集中财力办大事。
2007年,双坝村万亩蔬菜基地,一个个建设工地忙碌不停,到处呈现热火朝天的场面。
这一年,农办打捆使用蔬菜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1500余万元。这些钱集中用在了刀刃上。短短一年,双坝村建设基本农田500亩,修建水泥公路6公里,铺设人行道6000平方米,安装路灯200多盏,搭建钢架大棚200多个,引进优良品种20余个……
如今,“西部绿色菜都”“客厅”的形象初显,并开始发挥示范作用,有力带动了全县10个上万亩的基地建设。
潼南县委常委、县农办主任陈代军说:“原‘五办’每年有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但各办的资金各作各的开销,扶贫办修路、农综办搞开发,全面开花花不艳。现在,‘大农办’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首要的就是打造‘西部绿色菜都’这个亮点。”
“五办”的合并,也给基层办事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对此,大坝村党支部书记朱席武感受颇深:“大坝村搞了这么多项目,若是在往年,非得跑六七个部门不可,现在方便得多了,只需跑一两个部门,轻轻松松就做下来了。”
“五办”合一,为潼南县其他部门职能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借鉴,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那天,他带着全村人的重托,到县城找农业口的部门解决改造蔬菜基地道路的资金问题。
农业综合开发办的干部很热情,但那位接待他的干部的話却很冷冰:“资金已经被20多个乡镇‘瓜分’了,你去找找扶贫办吧。”在扶贫办,他得到的是另一瓢冷水:“资金早就‘撒’出去了,建议你去问问蔬菜办。”他又走进蔬菜办,结果仍然被“婉言谢绝”了:“我们的资金用在新的蔬菜基地建设上了,你还是找找农办吧。”
忙活好几天,累得疲惫不堪的朱席武感慨万千:“唉,这些部门,个个都和我们蔬菜基地相关,可啷个都在‘踢皮球’哟?”
■ “踢皮球”引发“大农办”改革灵感
朱席武遭“踢了皮球”,背后的问题使县委一班人陷入了深深思考。
潼南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蔬菜,可以说是潼南在全市叫得最响、最具影响力的金字招牌。县里的思路很明确,打造“西部绿色菜都”,以蔬菜为抓手,建设大基地、创立大品牌、形成大市场、构筑大产业,制作一盘以菜富民、以菜立县的“蔬菜大餐”。
而朱席武们的类似遭遇,让县委书记向和平感到了管理体制的困惑,也具有了革新的冲动:“西部绿色菜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牵头单位,农办主要负责相对宏观的农业行政事务,蔬菜办负责蔬菜生产,扶贫办负责扶贫开发,农综办负责农业综合开发,新农办负责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此外,农业口的部门还有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等等。这些庞大的“条条”各自为阵,结果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多头管理、一盘散沙。
管理的体制弊端,显然不适应打造“西部绿色菜都”的需要。
问题触发了县委的改革灵感:要打造“西部绿色菜都”,必须对部门职能资源进行整合,收缩“五根指头”,攥成“一个拳头”!
这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稍有不慎,便会触发诸多矛盾。
为稳妥起见,向和平带领县委、政府一班人展开了一系列调研,他深入实际,听民意、集民智、寻良策。
预案经过几上几下的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大农办”改革方案出笼了。
2007年6月,潼南县政府农办、新农办、农综办、蔬菜办、扶贫办分别接到一份通知——县委常委会决定,五家合一,统称为“农办”。
■ 化解职能和人员去留之惑
“五办”合一,在潼南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五办”合一后,原来的五位“一把手”都是副处级干部,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担任正职统筹管理?原“五办”共有领导职数14个,职工70余人,这些人又如何安置?
一个个问号,一个个悬念,令相关人员坐立不安。一时间,“请示”县领导的人不少,“光顾”组织人事部门的人也很多。对此,县委一方面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防止原“五办”人心浮动、工作懈怠;一方面,认真研究,反复讨论,精心制作方案,让一个个问号和悬念及时尘埃落定。
在职能确定上,“五办”合一,统称农办,同时挂西部绿色菜都指挥部的牌子,其他“四办”仍为常设机构,其中:扶贫办为政府下设行政机构,新农办挂靠在农办,蔬菜办、农综办是政府事业单位,均为副处级建制单位,对上以各办的名义争取资金、项目,内部分工明确、统一协调。“四办”的职能全部划入农办,原农办的抗灾救灾和劳务输出职能划入其他部门。
在干部配备上,随着职能转变而进行了大调整,“大农办”保留了一正五副的职数,正职(主任)由分管农业的县委常委担任,其他五名副主任,由原来五个部门的“一把手”担任。对“多出来”的九名领导,采取妥善的办法分流。第一种办法是调职,平级调动到其他有职务空缺的部门去;第二种办法是“改非”,对在领导岗位任职满十年以上、到一定年龄的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在行政级别上提半级,以示照顾。一般人员的安排,原来作为政府部门的农办、新农办、扶贫办所有人员编制属于公务员,合并之后全部保留。原农综办、蔬菜办属事业单位,对不是公务员身份的职工的解决办法是,在农办成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农办直属事业单位,原农综办和蔬菜办的职工,全部以事业人员编制,划入该中心。
“‘五办’的合并,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调整的难度非常大。”潼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唐邦富颇有感触地说,“这期间,有很多意见,有这样那样的声音,但为了潼南发展大计,相关领导和同志交出了圆满的答卷。”
■ “大农办”的“拳头效应”
整齐的钢架大棚,宽阔的水泥路面,漂亮的彩色人行道,熠熠生辉的高杆路灯……这是潼南县桂林街道双坝村的靓丽景色,这也是“五办”合一后“大农办”打造的“处女作”。
2007年,潼南县委、县政府决定把双坝村打造成为“西部绿色菜都”的“客厅”、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示范带动“西部绿色菜都”的建设。这份重担自然落到了合并后的农办肩上。
农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职能,对原合并进来的各办资金“拼盘打捆”、统一运作,项目统一管理,集中财力办大事。
2007年,双坝村万亩蔬菜基地,一个个建设工地忙碌不停,到处呈现热火朝天的场面。
这一年,农办打捆使用蔬菜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1500余万元。这些钱集中用在了刀刃上。短短一年,双坝村建设基本农田500亩,修建水泥公路6公里,铺设人行道6000平方米,安装路灯200多盏,搭建钢架大棚200多个,引进优良品种20余个……
如今,“西部绿色菜都”“客厅”的形象初显,并开始发挥示范作用,有力带动了全县10个上万亩的基地建设。
潼南县委常委、县农办主任陈代军说:“原‘五办’每年有财政资金1000余万元,但各办的资金各作各的开销,扶贫办修路、农综办搞开发,全面开花花不艳。现在,‘大农办’可以集中财力办大事,首要的就是打造‘西部绿色菜都’这个亮点。”
“五办”的合并,也给基层办事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对此,大坝村党支部书记朱席武感受颇深:“大坝村搞了这么多项目,若是在往年,非得跑六七个部门不可,现在方便得多了,只需跑一两个部门,轻轻松松就做下来了。”
“五办”合一,为潼南县其他部门职能资源的整合提供了借鉴,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