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 香港化妆品、名牌箱包和奶粉的价格优势对内地消费者来说已经越来越微弱。然而,带着“保费更便宜”“重疾种类多、赔付范围广”“收益更高”等标签的香港保险成了内地消费者投资购买的新对象。业内人士提醒,赴港买保险存在两地理赔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保单发生纠纷后维权成本较高等劣势,以及汇率等风险。 4月22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称香港与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
香港化妆品、名牌箱包和奶粉的价格优势对内地消费者来说已经越来越微弱。然而,带着“保费更便宜”“重疾种类多、赔付范围广”“收益更高”等标签的香港保险成了内地消费者投资购买的新对象。业内人士提醒,赴港买保险存在两地理赔标准可能存在差异、保单发生纠纷后维权成本较高等劣势,以及汇率等风险。
4月22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称香港与内地保险业务在适用法律、监管政策以及保险产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希望广大消费者谨慎投保。
香港保单内地受热捧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3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15年内地居民赴港投保保费高速增长,达到创纪录的316亿港元,占香港2015年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24.2%,相当于香港四分之一的保险被内地居民买走了。而这个数据在2010年仅为44亿港元,占当年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保费的7.5%。
香港友邦保险的高级经理许小姐向记者介绍:“我2011年入行以来,每年来香港投保的内地人数和投保数额都以约50%的比例逐年增长,2015年的内地投保人数更是呈井喷式增长,比2014年增长了150%,公司的验证中心每天都有许多内地客户排队,而且许多客户都是仅通过微信和邮箱交流,互相连面都没见过就决定签约了。”
香港重疾险受欢迎
“保费率低、保障范围大,理赔宽松、分红高且稳健等都是香港保险近年来受到内地客户青睐的主要原因。”许小姐接着说道,重疾和医疗保险目前是内地客户来香港购买的最热门险种之一。许小姐分析,对内地居民来说,在香港进行医疗有语言相通、交通便利的优势,同时可享受香港的医疗水平和医生技术。加入香港医疗保险体系,还可免去香港公立医院系统对内地求医者收取高昂费用等方面的顾虑。
张先生去年底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香港的重疾险,他告诉记者:“我对比了香港和内地两款保额都为20万元的重疾保险后发现,香港这款保险每年保费4000多元,可保障的重大疾病超过50种,早期重大疾病35种,儿童疾病4种,以及原位癌。而内地的重疾保险每年保费要将近8000元,只能保障36种重大疾病和8种早期重大疾病,不涵盖儿童重大疾病。”
张先生认为,从保费上看,香港的明显比内地低,回报却高不少,而且保障范围更广。此外,香港医疗险设定理赔标准世界通用,不会抵消各地的单独保险福利,包括内地的社保。而内地是补偿型医疗险,也就是剔除社保赔付之后的补偿。衡量之后,他最终选择了香港的重疾保险。
理赔等风险不容忽视
当然,购买香港保险并不是毫无风险,由于投资模式、法律政策等方面和内地都有不同,内地居民“舍近求远”赴港买保险,一定要建立在充分认知风险的基础上,不能盲目跟风。
国家外汇管理局于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内地居民在境外购买人寿险、投资分红类保险进行了风险提醒。外汇局方面表示,境内居民到境外买保险分两种情况:如果是商务旅行留学等需要购买个人的人身意外险、疾病保险,这属于服务贸易类的交易,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是允许支持的;而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和法规,对这种保险类产品尚未明确允许,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这样的交易存在风险。
购买香港保险还存在汇率风险,由于在香港购买保险理赔或给付时都是使用港币,而港币又直接与美元挂钩,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或港币汇率发生变动,保额和返还金额都会发生变化,可能造成投保人收益缩水。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香港和内地的医疗判断标准存在差异,购买香港重疾保险容易面临理赔风险,一旦出现理赔纠纷,走法律途径时,内地投保人就会十分被动,因为在香港打官司必须聘请律师,由香港法庭审理。香港律师收费高昂,即使内地投保人赢得官司也要支付一笔非常大的诉讼费用,如果最终理赔纠纷难以认定,则会造成赔付困难,甚至拿不到赔付款。
(摘自《闽南日报》2016年4月25日)
其他文献
几年前,与朋友去敦煌,为了一览大漠戈壁的神奇魅力,我们决定脱离旅行团的束缚,在城里雇了一辆小型出租车。晨光中,我们开始了旅程。 敦煌城像一片绿叶,悄然离我们远去,慢慢消失在沙海中,我们的四周是青溜溜的石滩,静得像真空世界一般。戈壁的平整更让人难以置信,或许这里就是盘古开天辟地时下斧的地方吧。我和朋友感慨着,不停地按着相机快门…… 就在我们狂飙逍遥时,车里突然涌出一股强烈的汽油味,原来座位下的备
不管账户里钱多钱少,只要是闲钱,都要被充分利用起来。网上流传着有关“极品存款法”的“神帖”,细心的网友发现,这种算法并不现实,可操作性也不强。毕竟大多数人的工资都是月结形式,考虑到时间成本,完全没有必要拆分成每天存50元。但是这个“神贴”无疑点醒了人们打理钱财的理念,那就是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天、每一分钱,让钱通过时间的复利赚钱,尽可能不要让钱闲置着。好的储蓄方法甚至可使存款利息翻倍。 那么,究
周六饭局上,我惊闻一个姑娘花四十万在某婚恋网站上找了一个郎君得以出嫁。好吧,我承认我的注意力全在这四十万上,四十万,添点钱都能换个好车了,开出去不知道多少吃软饭的想跟上来。但是话说回来,人家有钱,爱怎么花怎么花关我们什么事儿呢? 过年回家,爸妈又要问:“对象找没啊?年纪大了就不要挑啦!再挑卵巢都衰老了,怎么生育下一代、延续基因啊?” 你想自挂东南枝,却分不清东南还是西北,你想去死,又因为贪吃而
每次和国内的妈妈通电话,总会被附赠几条“健康小贴士”。“你那里买得到红枣吗?要多吃红枣补血!”“没事的时候敲敲大腿外侧的胆经排毒。”“早上喝杯生姜茶,晚上不要喝......早上吃姜,胜过参汤,晚上吃姜,赛过砒霜。” 我一边答应着,一边想,如果老妈知道我在这里早上起来一杯咖啡、一块吐司就解决了早餐,从来没有时间精力去泡姜茶、敲胆经,不知道会不会高声尖叫。 在国外生活时间长了,我有个强烈的感觉:中
34岁的罗素娟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往单位方向赶,进电梯之前,她的手机响起了短信提示,她以为是丈夫杨松光发来的。杨松光去深圳出差已经数日,罗素娟甜甜地一笑,将手上还没吃完的早餐扔进垃圾桶,然后从上衣口袋里摸出手机,点开后失望地发现不是丈夫的,而是一条手机群发的新闻,标题是:车祸瞬间,他们的爱情以相拥的姿态永远定格。 罗素娟鼻子一酸,心想真是伟大的爱情。刚要点开文章内容细看,电梯到了。罗素娟将手机放进上
我们与花香是有距离的,或远,或近,或浓,或淡,或亲近,或疏离。不同的花总在循着季候开放,每年都守在原地等着我们,而我们占据这种关系的主动权,有时候,是我们无意或是刻意拉大了那一段距离,辜负了那一朵花开。 老房子的北窗下,有一株腊梅,是我毕业那年从学校花房里移来种上的。回到家乡,花也随我回来了,真好。好像我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还没有断,丝丝缕缕的,在一缕花香中维系着某些相似的东西,这是一种牵连,也是一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中国,婆媳间的故事似乎永远说不明,扯不清,更有电视剧跟着起哄,一段段“都市婆媳过招”,一轮轮“宫廷婆媳大战”,似乎婆媳关系融洽起来,难于上青天。其实在我看来婆媳关系很简单,告诉大家一句秘诀 :幸福家庭,婆婆就是妈,媳妇就是小棉袄! 当年,我和爱人张斌结婚,一进门就遭遇了外地媳妇城里婆的尴尬。婆婆总是唠叨怨怪我,“买菜贵了,做菜咸了。”换了别人会生气,我却乐呵呵接受,婆
老师正在上课,突然手机响了,老师很犹豫要不要接,同学们就说:“老师,出去接吧!” 但老师仍旧犹豫,這时候同学来了句话,让全班沸腾了:“老师,要不我们出去您在屋里接?”
高考结束的夏天,在等待分数和命运给予答案的不安中,炳恩想给出些什么承诺给雅宁。于是他和那时很多不知好歹的男孩子一样,在小纹身店里把雅宁的名字纹在了自己的肋骨上。雅宁看见他疼得龇牙咧嘴的样子,可拦也拦不住。 大学四年,共同经历青春期的两个人没能熬过磨人的异地恋。第一个学期,两个人甘愿把父母给的生活费省吃俭用地献给了铁道事业。有时候见面,没有钱吃大餐,雅宁和炳恩就一人一口分吃一个烧饼夹肉,谁都不舍得
去年秋天,我站在木杓沙滩的礁石边,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提桶拿凿在敲牡蛎,莫名地涌起一阵感动,这一幕我太熟悉了,我的老家就在海边。 海边人有一种独特的生活叫落岩头,就是到海边的礁石上去抓挖一些带壳的海生物,改善生活或招待客人,敲牡蛎就是落岩头的一种。春秋时分,气候宜人,是落岩头的好时节。村民们三五成群,结队到海边去落岩头,也有一个两个的,妇女居多。孩子就更随便了,我们小时候,有事无事就往海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