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滋养一方人的本土文化同样滋养着当地的语文教学。在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恰当地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热爱本土文化,从而生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本土文化;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热爱本土文化,从而生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贺州农村小学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
本土文化,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以及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本土文化是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这片土地的血脉和灵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
滋养一方人的本土文化同样滋养着当地的语文教学,自古及今概莫能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政策依据,指出了研究的方向。但是由于许多农村的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模糊,我们贺州农村小学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挖掘以“本土”为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
1.寻自然之美
我们贺州是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有山有水的好地方。这里有环境幽雅的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形成于一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的玉石林;还有清溪环绕的紫云洞……这些自然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中蕴涵的美,也可以为学生的作文添上富有灵气、充满乡土气息的一笔,而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正是城市学校所无法企及的。如在学习完苏教版语文教材《走进自然》(五上)这一单元时,我们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到风景区游玩、向游人采访、收集风景区资料、写研究报告等形式寻找家乡之美。在活动中,学生了解并宣传本土的自然胜景,加深了对自然胜景文化的理解,从而生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探历史之久远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整合,廓出一个生生不息的独特文化圈。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下最具优势的课程资源。贺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古迹繁多。在学习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等课文后,我们可以开展主题为“家乡历史知多少”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把贺州的“黄姚古镇”、“秀水状元村”和贺街小镇作为课外拓展,将古镇和状元村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把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或编写成特写集,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这样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人文资源,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农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享物产之丰富
贺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重要的亚热带水果蔬菜生产基地,享有脐橙之乡和马蹄之乡的美誉。根据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引导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培育庄稼,这种操作、参与、体验其实就是最生动的自然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如我们富川瑶族自治县是个“脐橙”之乡,村里基本每家每户都种有大量的脐橙树,而我们的八步区贺街镇的三华李是全国闻名的,我们可以结合这种特点,在脐橙、三华李种植,采摘、宣传等方面做文章,开辟“种植园”活动,建立校外活动基地。学生定期给果树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小学生采集样本并观察果树的病虫害情况,再上农药店、镇农技站搜集资料,对症下药。脐橙、三华李收获时,我们可以开展以“我为家乡经济献点子”为主题的活动,设计生动活泼的广告词、解说词宣传、推销家乡的特产。这样就可以借此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把平时的实践活动与语文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4.品民风之趣味
贺州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瑶族,尤其是在瑶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瑶族支系——土瑶风情独特迷人,有瑶家迎亲,拜堂,耍歌堂,上刀山等。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是这里有名的盘王节,广大瑶胞载歌载舞,庆丰年,颂盘王,吸引了各地瑶胞数万人参加。另外,还有浮山歌节、花炮节等各民族节日庆典,都体现了贺州的民风民俗,悠久历史和光辉文化。在今天,这些同样可以成为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对这些民俗风情进行调查、整理记录,并在课中进行交流学习,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洗涤自己的精神生活,丰厚自己的人文底蕴,凸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5.听故事之动人
贺州的民间流传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刘娘传说”、“盘王女的传说”、“石紫三峰的传说” ……乡村学生生活纯朴真实,在他们的身边积淀着不少耐人寻味的传说故事。在学习完课文《嫦娥奔月》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向年老的长辈、邻里乡亲询问,收集民间传说故事,再进行整理、编写、开展以“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活动。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究和挖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编辑一本属于自己的《贺州民间故事》。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小學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对于贺州广大农村小学教师而言,的确是个崭新的课题,但只要大家转变教学观念,做开发农村语文教学资源的有心人,就一定能闯出符合贺州农村特色的小学语文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韦祖庆.贺州客家 客家区域文化丛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本土文化;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热爱本土文化,从而生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贺州农村小学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
本土文化,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以及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本土文化是这个地方的人民群众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这片土地的血脉和灵魂,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
滋养一方人的本土文化同样滋养着当地的语文教学,自古及今概莫能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政策依据,指出了研究的方向。但是由于许多农村的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模糊,我们贺州农村小学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挖掘以“本土”为特色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资源
1.寻自然之美
我们贺州是个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有山有水的好地方。这里有环境幽雅的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有形成于一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时期的玉石林;还有清溪环绕的紫云洞……这些自然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中蕴涵的美,也可以为学生的作文添上富有灵气、充满乡土气息的一笔,而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正是城市学校所无法企及的。如在学习完苏教版语文教材《走进自然》(五上)这一单元时,我们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到风景区游玩、向游人采访、收集风景区资料、写研究报告等形式寻找家乡之美。在活动中,学生了解并宣传本土的自然胜景,加深了对自然胜景文化的理解,从而生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探历史之久远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整合,廓出一个生生不息的独特文化圈。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下最具优势的课程资源。贺州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古迹繁多。在学习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秦兵马俑》等课文后,我们可以开展主题为“家乡历史知多少”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把贺州的“黄姚古镇”、“秀水状元村”和贺街小镇作为课外拓展,将古镇和状元村划分为交通、旅游、田园风光等几个方面;再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运用图片、文章等形式分别对这几方面进行特写;最后把学生的作品张挂在校园的展台上或编写成特写集,通过小导游队进行交流、宣传。这样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外人文资源,结合校本课程,开展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农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文物的思想感情,又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3.享物产之丰富
贺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重要的亚热带水果蔬菜生产基地,享有脐橙之乡和马蹄之乡的美誉。根据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引导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培育庄稼,这种操作、参与、体验其实就是最生动的自然科学课和综合实践课。如我们富川瑶族自治县是个“脐橙”之乡,村里基本每家每户都种有大量的脐橙树,而我们的八步区贺街镇的三华李是全国闻名的,我们可以结合这种特点,在脐橙、三华李种植,采摘、宣传等方面做文章,开辟“种植园”活动,建立校外活动基地。学生定期给果树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小学生采集样本并观察果树的病虫害情况,再上农药店、镇农技站搜集资料,对症下药。脐橙、三华李收获时,我们可以开展以“我为家乡经济献点子”为主题的活动,设计生动活泼的广告词、解说词宣传、推销家乡的特产。这样就可以借此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把平时的实践活动与语文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4.品民风之趣味
贺州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瑶族,尤其是在瑶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瑶族支系——土瑶风情独特迷人,有瑶家迎亲,拜堂,耍歌堂,上刀山等。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是这里有名的盘王节,广大瑶胞载歌载舞,庆丰年,颂盘王,吸引了各地瑶胞数万人参加。另外,还有浮山歌节、花炮节等各民族节日庆典,都体现了贺州的民风民俗,悠久历史和光辉文化。在今天,这些同样可以成为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对这些民俗风情进行调查、整理记录,并在课中进行交流学习,在这过程中让学生洗涤自己的精神生活,丰厚自己的人文底蕴,凸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5.听故事之动人
贺州的民间流传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刘娘传说”、“盘王女的传说”、“石紫三峰的传说” ……乡村学生生活纯朴真实,在他们的身边积淀着不少耐人寻味的传说故事。在学习完课文《嫦娥奔月》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向年老的长辈、邻里乡亲询问,收集民间传说故事,再进行整理、编写、开展以“传说故事”为主题的活动。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究和挖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编辑一本属于自己的《贺州民间故事》。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小學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对于贺州广大农村小学教师而言,的确是个崭新的课题,但只要大家转变教学观念,做开发农村语文教学资源的有心人,就一定能闯出符合贺州农村特色的小学语文教学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韦祖庆.贺州客家 客家区域文化丛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