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情于布鞋,虽老土,但舒服。
在20世纪80年代的乡下,一双崭新的布鞋胜似今天的阿迪达斯,一旦穿上脚非穿到鞋底磨个洞才恋恋不舍扔掉,而这时另一双“阿迪达斯”已经在母亲手里成型。在我家,一般情况是这样的,母亲先让我试试,嘴里还不停地埋怨我:“你长的是铁脚啊,真费鞋。”而我只是涎着脸对她笑,待新鞋穿上脚,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了。
读初中时,别的同学都买了球鞋,我嚷着母亲也买了一双。穿了一个月,脚臭得不行,不得不又换上我的老行头,效果神奇,没一个星期,脚就不臭了。自此,我便一直穿着布鞋。体育老师问我为何不穿球鞋,我答:学校规定不准穿皮鞋,没说不准穿布鞋啊。体育老师听了我的回答蒙了,竟不再追究。至上高中读大学,我一直用这个答案回答体育老师们的疑问,也都含混过关了。我想我的体育成绩不好大概也与此有关吧。
上高中时已懵懂知道要穿得光鲜一点,以引起女生们的注意。那时流行喇叭裤、“三七分”和抹发油,班里有个男生以此标准打扮得非常时髦,我与其相比自惭形秽,一双黑布鞋立马把我“农民”的标签和盘托出,但还好我已经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一点儿也不妄自菲薄,保持我农民本色。
我是在南方某大城市读的大学,每当床前明月勾起我的思乡之情,那双黑布鞋多少能给我带来些许安慰。在耐克与李宁大肆泛滥的校园里,我的黑布鞋多少有点格格不入。行走于校园里,在漂亮女生异样的目光里我也曾感到很不自在,但是久了,也就释怀了,“我行我素”也是个性,且“洋洋自得”我的高回头率。同寝室的3个室友在外面都是一身潮装打扮,可一回到寝室都抢着穿我的布鞋,弄得我只能趿拉着他们的运动鞋上床下铺,这本末倒置的尴尬一直持续到毕业。
进入单位后,我发现穿布鞋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且多是领导,这下我更坦然了,没想到我竟不期与领导们“比肩”了。
如今母亲做不动布鞋了,而妻子更不齿为之,我穿的布鞋多是她从鞋店里买的。鞋店里卖的毕竟是机器批量生产,没手工的耐穿,且极贵。一次路过一家大甩卖的鞋店,一下子买了5双,结果第一双就遭遇滑铁卢,没穿两天就向我龇牙咧嘴,让我在单位里大大出丑了一番。
从小到大不知穿破了多少双布鞋,那双老脚也已习惯了布鞋的自在,今天即便有人拿高档的名牌鞋跟我换,我也是不愿意的。
像布鞋一样坦然,像布鞋一样淡然,这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江口中心学校 祝宝玉
近日,笔者在农村走访时发现,几个村的农家书屋都大门紧锁,无人管理,变成“虚屋”。
时下,农家书屋在广大农村遍地开花。农家书屋建设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要,促使农民用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用科技引领指导生产走向富裕的一项民生工程。书屋被喻为农民朋友的“文化粮仓”“黄金屋”。
但据笔者调查了解,发现在有些乡村,“农家书屋”却成了聋子的耳朵,纯属摆设。只有上面来人检查时才偶尔开放。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没有专人管理,每天开放存在实际困难;二是有些图书内容与农民实际生产生活相脱节,即使开门也没有人来;三是主要依托村级财力进行图书维护、更新,力不从心,藏书越来越旧。
书屋成“虚屋”,这背离了农家书屋设立的初衷——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问题。
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后期投入,送书下乡一定要送符合农民需要的书籍。同时,要开展农民读书竞赛活动,千方百计引导农民进书屋读书,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求知识、集信息的“黄金屋”。
——湖南省隆回县教育局 罗理力
《农家书屋》是一本多年以来我一直订阅的杂志,从中了解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和有意思的故事。
羊年新年快到了,祝所有读者新年快乐,祝杂志越办越好,能够报道更多有意思的乡村故事,能够推荐更多适合我们乡下人看的书。
——河北省张家口市贾家营镇 古业
在20世纪80年代的乡下,一双崭新的布鞋胜似今天的阿迪达斯,一旦穿上脚非穿到鞋底磨个洞才恋恋不舍扔掉,而这时另一双“阿迪达斯”已经在母亲手里成型。在我家,一般情况是这样的,母亲先让我试试,嘴里还不停地埋怨我:“你长的是铁脚啊,真费鞋。”而我只是涎着脸对她笑,待新鞋穿上脚,一溜烟跑得无影无踪了。
读初中时,别的同学都买了球鞋,我嚷着母亲也买了一双。穿了一个月,脚臭得不行,不得不又换上我的老行头,效果神奇,没一个星期,脚就不臭了。自此,我便一直穿着布鞋。体育老师问我为何不穿球鞋,我答:学校规定不准穿皮鞋,没说不准穿布鞋啊。体育老师听了我的回答蒙了,竟不再追究。至上高中读大学,我一直用这个答案回答体育老师们的疑问,也都含混过关了。我想我的体育成绩不好大概也与此有关吧。
上高中时已懵懂知道要穿得光鲜一点,以引起女生们的注意。那时流行喇叭裤、“三七分”和抹发油,班里有个男生以此标准打扮得非常时髦,我与其相比自惭形秽,一双黑布鞋立马把我“农民”的标签和盘托出,但还好我已经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一点儿也不妄自菲薄,保持我农民本色。
我是在南方某大城市读的大学,每当床前明月勾起我的思乡之情,那双黑布鞋多少能给我带来些许安慰。在耐克与李宁大肆泛滥的校园里,我的黑布鞋多少有点格格不入。行走于校园里,在漂亮女生异样的目光里我也曾感到很不自在,但是久了,也就释怀了,“我行我素”也是个性,且“洋洋自得”我的高回头率。同寝室的3个室友在外面都是一身潮装打扮,可一回到寝室都抢着穿我的布鞋,弄得我只能趿拉着他们的运动鞋上床下铺,这本末倒置的尴尬一直持续到毕业。
进入单位后,我发现穿布鞋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且多是领导,这下我更坦然了,没想到我竟不期与领导们“比肩”了。
如今母亲做不动布鞋了,而妻子更不齿为之,我穿的布鞋多是她从鞋店里买的。鞋店里卖的毕竟是机器批量生产,没手工的耐穿,且极贵。一次路过一家大甩卖的鞋店,一下子买了5双,结果第一双就遭遇滑铁卢,没穿两天就向我龇牙咧嘴,让我在单位里大大出丑了一番。
从小到大不知穿破了多少双布鞋,那双老脚也已习惯了布鞋的自在,今天即便有人拿高档的名牌鞋跟我换,我也是不愿意的。
像布鞋一样坦然,像布鞋一样淡然,这就是我的人生追求。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江口中心学校 祝宝玉
近日,笔者在农村走访时发现,几个村的农家书屋都大门紧锁,无人管理,变成“虚屋”。
时下,农家书屋在广大农村遍地开花。农家书屋建设是为了满足农民文化需要,促使农民用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用科技引领指导生产走向富裕的一项民生工程。书屋被喻为农民朋友的“文化粮仓”“黄金屋”。
但据笔者调查了解,发现在有些乡村,“农家书屋”却成了聋子的耳朵,纯属摆设。只有上面来人检查时才偶尔开放。
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没有专人管理,每天开放存在实际困难;二是有些图书内容与农民实际生产生活相脱节,即使开门也没有人来;三是主要依托村级财力进行图书维护、更新,力不从心,藏书越来越旧。
书屋成“虚屋”,这背离了农家书屋设立的初衷——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问题。
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管理和后期投入,送书下乡一定要送符合农民需要的书籍。同时,要开展农民读书竞赛活动,千方百计引导农民进书屋读书,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求知识、集信息的“黄金屋”。
——湖南省隆回县教育局 罗理力
《农家书屋》是一本多年以来我一直订阅的杂志,从中了解到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和有意思的故事。
羊年新年快到了,祝所有读者新年快乐,祝杂志越办越好,能够报道更多有意思的乡村故事,能够推荐更多适合我们乡下人看的书。
——河北省张家口市贾家营镇 古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