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美感通常不是以实用性为目的,而由对艺术的欣赏带来的愉快体验,通常不是生产资料上的实用性或者通过获得物质财富所得到的体验能够媲美的。这就是艺术所有的特点中最能代表艺术本身作为人类的一种广义物质性生产的目的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在哲学上将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把艺术看作不止于生存需要的高级享受。
【关键词】:艺术;人类文明
在所有的学科中,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艺术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呢?即使这一个问题不应该以贸然的答案来回答,但它仍然不影响我们认可艺术与人类生活的紧密相关。我们把人类文明在时间上做一个长度的丈量,再把人类艺术史做一个时间上的丈量,我们会发现它们的长度相差无几,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已经开始对生产工具进行实用性之外的美化,甚至使用贝壳、骨牙、石块等材料进行装饰。在那个时期,连作为牵动人类生产与进步火车头的自然科学,也尚处于萌芽,仅仅是以生存经验作为存在状态。至于其他的学科,就更晚了。我们之所以把人类最初追求的实用性之外的美感与装饰性作为艺术萌芽是有原因的;广义的艺术既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这些传统艺术门类,同时也包括戏剧、音乐、舞蹈、诗歌等门类。这些所有的分类有些并不存在创作形式上的交集,但是却很容易产生艺术上的共同诠释,关键就在于它们可以通过各自的方式带给人类以美的感受,这种美感通常不是以实用性为目的,而由对艺术的欣赏带来的愉快体验,通常不是生产资料上的实用性或者通过获得物质财富所得到的体验能够媲美的。这就是艺术所有的特点中最能代表艺术本身作为人类的一种广义物质性生产的目的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在哲学上将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把艺术看作不止于生存需要的高级享受。
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可以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经济文化的地区,例如两河文明、黄河文明。也可以指文化类似的人群,例如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但是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人群聚集)的出现,文字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文化的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因而我们又知道文化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育、科学、艺术、医疗卫生、体育等。艺术作为传达人类情感、记录历史痕迹、反应科技水平的重要方面,在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大多数场合说到文化都不能回避对艺术的研究。 因而即使由文化推及文明,我们在研究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地区的人群一整套的生活状态时,也必须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去研究各人群在艺术上的创造力与特点。
既然我们把艺术看作上层建筑,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从经济基础中升华出来,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我们以中华文明为例,我们伟大的祖先在劳动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仓颉造字、伏羲创乐、孔子广授六艺,即使儒家思想也不是绝对先进的,但是它却在事实上铸就了我国两千年的人格,它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是无法否认的,而“诗书礼乐”之中,就涵盖了大量的艺术内容,以音乐为例,音乐不只是简单的歌功颂德,同时也会有特定时代性的内涵,古人认为,文字与词语组成文章,而以声音做文字的文章就是音乐,音乐既然被比作文章,它必定有丰富的内容。“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乐本》)人民进行着怎样的生产,就会创造出怎样的旋律。可见音乐在我国古代是可以反应人民生产状况、国家治理状况的,想要了解一个历史时期的文明痕迹,可以在乐章中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 其次,那些广为传唱的歌谣、妇孺皆知的寓言故事、让人望而生畏的雕塑,并不都是偶然的艺术创造,它们的诞生有着向广大人群输出观念的作用,无论是音乐、文学、戏剧还是雕塑等造型艺术,它们都要付诸于感官刺激而具有普遍性,它们需要借助于普遍性和传播性来进行输出,前面我们既然说了艺术中的内容,而此处的输出才具有意义,在封建时期,科学技术有待发展,无论哪个朝代,和平总是生产活动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条件,劳动人民最惧怕的除了天灾就是人祸,自然灾害如果是靠祭祀祖先祈求神灵来寄托以避免的希望,那统一意识形态使人民屈从,恐惧或者羞于革命造反,就是避免战乱人祸的最好途径。儒家思想,纲常之道就成为统治者的工具,但是并不是统治者选择了它们,而是历史选择了它们,维持和平的社会状态,对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以及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客观的说,中国拥有着长达近2400年的封建历史,而以儒家文化作为思想统治武器的中国封建社会,正是靠着这种文化的牢不可破维持封建农业社会的长期稳定,在汉代与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王朝正是靠着这种稳定的社会状态与活跃的文化氛围,在经济与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若从这方面分析,西方的封建王朝统治通常风雨飘摇之中难逃短命结局,才给了工业革命良好的土壤生根发芽催生了世界近代历史,文化就是这样与历史紧密的得渗透交织产生深远影响。
艺术在另外一方面,既可以具有区分人类文明中不同种族、国家文化的作用,也可以暗示我们在某一段时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就是说,通常艺术在对比不同时间地域的人类文化中起到重要的区别作用,正是因为这种区别作用,才给了我们标准去判断不同文化之间是怎样取长补短地适应当地人群的,无论是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还是现在更为复杂的世界各国文化,都有各自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假如我们分别欣赏董源的水墨山水和康斯太勃尔的风景画,很容易就会感觉到两种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上的差异不止是绘画材料和技法上面的区别,更是东方意境追求与西方景致塑造上面的区别,再进一步,体现的是东西方画家在创作理念与人生哲学上面的区别,我国古代的画家注重情调、雅致、意境与气节品格的表现,即使在文人画家之外的画家群体中,也总是能够发现他们在创作中或多或少的带着上面的意味,可以说中国画离开了“意”便要少去几乎全部的美感,中国画是依赖与气节与意境的;而传统的西方画家则把绘画技法作为最基本的要求,然后再进一步诠释人生的美好,自然的多姿多彩以及生命的伟大,总是带着些许诗人的浪漫情感,而即使抛弃这些内在的含义,由于高超绘画技法以及画面感的存在,西洋绘画也更容易单独作为装饰品而发挥美化生活的作用,这一点在十七世纪荷兰小画派的作品中体现的更为突出。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开始进入我国并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其中作为重要的佛教文化部分,也成为佛教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之中的部分的是佛教造像;在我国古代佛教形象像中最有代表性的乃是有所谓”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称的曹仲达和吴道子两位画家的佛像绘画,这两种风格也同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造像风格,其中曹仲达绘制的佛教人物形象犹如从水中出来一样,服饰紧贴身体,这种风格与印度笈多朝的湿衣佛像有着非常明显的共同点,同时我们知道佛教又是起源于印度,这种艺术风格上的相似恰恰就是历史在向人们述说着人类过去文化交流的故事。纵使人类文明多彩,历史长河曲折,在看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如果能常常以艺术作为切入点,从艺术的角度思考与联系,一定能收获不同的美感与感悟。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三联书店,2014-01-01.
[2] 中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06-01.
[3] 世界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10-01.
【关键词】:艺术;人类文明
在所有的学科中,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艺术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呢?即使这一个问题不应该以贸然的答案来回答,但它仍然不影响我们认可艺术与人类生活的紧密相关。我们把人类文明在时间上做一个长度的丈量,再把人类艺术史做一个时间上的丈量,我们会发现它们的长度相差无几,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已经开始对生产工具进行实用性之外的美化,甚至使用贝壳、骨牙、石块等材料进行装饰。在那个时期,连作为牵动人类生产与进步火车头的自然科学,也尚处于萌芽,仅仅是以生存经验作为存在状态。至于其他的学科,就更晚了。我们之所以把人类最初追求的实用性之外的美感与装饰性作为艺术萌芽是有原因的;广义的艺术既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这些传统艺术门类,同时也包括戏剧、音乐、舞蹈、诗歌等门类。这些所有的分类有些并不存在创作形式上的交集,但是却很容易产生艺术上的共同诠释,关键就在于它们可以通过各自的方式带给人类以美的感受,这种美感通常不是以实用性为目的,而由对艺术的欣赏带来的愉快体验,通常不是生产资料上的实用性或者通过获得物质财富所得到的体验能够媲美的。这就是艺术所有的特点中最能代表艺术本身作为人类的一种广义物质性生产的目的的价值所在。所以我们在哲学上将艺术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把艺术看作不止于生存需要的高级享受。
在人类学和考古学中,文明可以指有人居住,有一定经济文化的地区,例如两河文明、黄河文明。也可以指文化类似的人群,例如基督教文明、儒家文明。但是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主要是城市(人群聚集)的出现,文字的产生以及国家制度的建立。文化的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因而我们又知道文化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育、科学、艺术、医疗卫生、体育等。艺术作为传达人类情感、记录历史痕迹、反应科技水平的重要方面,在文化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大多数场合说到文化都不能回避对艺术的研究。 因而即使由文化推及文明,我们在研究古代到现代的各个地区的人群一整套的生活状态时,也必须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去研究各人群在艺术上的创造力与特点。
既然我们把艺术看作上层建筑,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从经济基础中升华出来,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的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我们以中华文明为例,我们伟大的祖先在劳动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仓颉造字、伏羲创乐、孔子广授六艺,即使儒家思想也不是绝对先进的,但是它却在事实上铸就了我国两千年的人格,它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是无法否认的,而“诗书礼乐”之中,就涵盖了大量的艺术内容,以音乐为例,音乐不只是简单的歌功颂德,同时也会有特定时代性的内涵,古人认为,文字与词语组成文章,而以声音做文字的文章就是音乐,音乐既然被比作文章,它必定有丰富的内容。“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记·乐本》)人民进行着怎样的生产,就会创造出怎样的旋律。可见音乐在我国古代是可以反应人民生产状况、国家治理状况的,想要了解一个历史时期的文明痕迹,可以在乐章中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 其次,那些广为传唱的歌谣、妇孺皆知的寓言故事、让人望而生畏的雕塑,并不都是偶然的艺术创造,它们的诞生有着向广大人群输出观念的作用,无论是音乐、文学、戏剧还是雕塑等造型艺术,它们都要付诸于感官刺激而具有普遍性,它们需要借助于普遍性和传播性来进行输出,前面我们既然说了艺术中的内容,而此处的输出才具有意义,在封建时期,科学技术有待发展,无论哪个朝代,和平总是生产活动所需要的最重要的条件,劳动人民最惧怕的除了天灾就是人祸,自然灾害如果是靠祭祀祖先祈求神灵来寄托以避免的希望,那统一意识形态使人民屈从,恐惧或者羞于革命造反,就是避免战乱人祸的最好途径。儒家思想,纲常之道就成为统治者的工具,但是并不是统治者选择了它们,而是历史选择了它们,维持和平的社会状态,对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以及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客观的说,中国拥有着长达近2400年的封建历史,而以儒家文化作为思想统治武器的中国封建社会,正是靠着这种文化的牢不可破维持封建农业社会的长期稳定,在汉代与唐宋时期,中国封建王朝正是靠着这种稳定的社会状态与活跃的文化氛围,在经济与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若从这方面分析,西方的封建王朝统治通常风雨飘摇之中难逃短命结局,才给了工业革命良好的土壤生根发芽催生了世界近代历史,文化就是这样与历史紧密的得渗透交织产生深远影响。
艺术在另外一方面,既可以具有区分人类文明中不同种族、国家文化的作用,也可以暗示我们在某一段时间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就是说,通常艺术在对比不同时间地域的人类文化中起到重要的区别作用,正是因为这种区别作用,才给了我们标准去判断不同文化之间是怎样取长补短地适应当地人群的,无论是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还是现在更为复杂的世界各国文化,都有各自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之处。假如我们分别欣赏董源的水墨山水和康斯太勃尔的风景画,很容易就会感觉到两种不同的风格,这种风格上的差异不止是绘画材料和技法上面的区别,更是东方意境追求与西方景致塑造上面的区别,再进一步,体现的是东西方画家在创作理念与人生哲学上面的区别,我国古代的画家注重情调、雅致、意境与气节品格的表现,即使在文人画家之外的画家群体中,也总是能够发现他们在创作中或多或少的带着上面的意味,可以说中国画离开了“意”便要少去几乎全部的美感,中国画是依赖与气节与意境的;而传统的西方画家则把绘画技法作为最基本的要求,然后再进一步诠释人生的美好,自然的多姿多彩以及生命的伟大,总是带着些许诗人的浪漫情感,而即使抛弃这些内在的含义,由于高超绘画技法以及画面感的存在,西洋绘画也更容易单独作为装饰品而发挥美化生活的作用,这一点在十七世纪荷兰小画派的作品中体现的更为突出。我们知道在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开始进入我国并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其中作为重要的佛教文化部分,也成为佛教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融入中国文化之中的部分的是佛教造像;在我国古代佛教形象像中最有代表性的乃是有所谓”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称的曹仲达和吴道子两位画家的佛像绘画,这两种风格也同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造像风格,其中曹仲达绘制的佛教人物形象犹如从水中出来一样,服饰紧贴身体,这种风格与印度笈多朝的湿衣佛像有着非常明显的共同点,同时我们知道佛教又是起源于印度,这种艺术风格上的相似恰恰就是历史在向人们述说着人类过去文化交流的故事。纵使人类文明多彩,历史长河曲折,在看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如果能常常以艺术作为切入点,从艺术的角度思考与联系,一定能收获不同的美感与感悟。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三联书店,2014-01-01.
[2] 中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06-01.
[3] 世界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