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的社会竞争,不仅是知识和创新的竞争,也必将是“心灵的竞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之一。本文对中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必要性 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用人单位依旧存在“重学历不重能力”等观念,使得中职院校生源素质降低,一批中、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进入了各类中职院校。种种原因致使中职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知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偏低;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较多;特殊生活背景如离异家庭的学生较多;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学生较多等。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主要表现为情绪易激动、耐挫折能力低下、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青春期“性”的困惑、考试焦虑、厌学、不注重学习方法、自卑及人际交往能力差等等。因此,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抓好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中职院校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中职院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要积极实施学习成绩加特长的培养模式
班主任在教书育人中要积极贯彻学习成绩加特长的培养模式。单从学生的入学成绩来看,现阶段的中职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如果我们单纯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会给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得学生在本来就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更加抬不起头来,从而必然影响甚至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积极贯彻学习成绩加特长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重拾自信,健康成长。中职院校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余,也会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技能大赛、运动会、歌舞晚会、学习竞赛等,以使具有不同专长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只有在各种活动中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才能让他们重拾自信,获得长足进步。同时,班主任更要时刻关注学生,适时地表扬和鼓励学生,使学生不断体会到进步的愉悦、成功的快乐,增强其自信心;随着自信心的增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二、要注意及时对学生予以心理疏导
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及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要注意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即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取得进步,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二是要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上课要保持积极的情感,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教学活动要生动,多联系实际给学生进行例证讲解,照本宣科是绝对没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要难易适中;还要创设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要让学生感到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活动,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世界。
三是建立适当的督促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通过课前提问督促学生课前要预习和复习;讲课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师生互动,以督促学生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后及时批改作业,写下一些鼓励性的批语,并在下次上课时对那些作业规范、认真、准确的同学予以表扬,在班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三、要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
中职生在学习、行为、心理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一定比例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异常,如抑郁、厌学、自卑及人际交往能力差等。经验表明,对于中职生来说,严厉的惩罚与责骂效果往往不佳,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或者极为反感,教师只有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按照心理规律开展工作,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指导者,引导他们不断发展和提高。
在中职院校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可以有多种方式。
一是进行个别辅导。这一方式可以双向进行,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筛选出需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的学生,也可由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及管理中的观察,确定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另一方面,如果学生自感在某些方面存在心理困惑,也可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咨询和帮助。
二是开展团体心理咨询。针对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例如单亲家庭的学生、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等。
三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通过心理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掌握情绪控制、科学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获得心灵成长。
另外,校园板报、心理信箱以及心理热线等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很好形式。
关键词:中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必要性 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用人单位依旧存在“重学历不重能力”等观念,使得中职院校生源素质降低,一批中、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进入了各类中职院校。种种原因致使中职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知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偏低;有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较多;特殊生活背景如离异家庭的学生较多;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学生较多等。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主要表现为情绪易激动、耐挫折能力低下、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青春期“性”的困惑、考试焦虑、厌学、不注重学习方法、自卑及人际交往能力差等等。因此,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技术工人,一方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抓好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中职院校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中职院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要积极实施学习成绩加特长的培养模式
班主任在教书育人中要积极贯彻学习成绩加特长的培养模式。单从学生的入学成绩来看,现阶段的中职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如果我们单纯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会给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得学生在本来就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更加抬不起头来,从而必然影响甚至阻碍学生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一情况,班主任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积极贯彻学习成绩加特长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够重拾自信,健康成长。中职院校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余,也会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技能大赛、运动会、歌舞晚会、学习竞赛等,以使具有不同专长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只有在各种活动中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才能让他们重拾自信,获得长足进步。同时,班主任更要时刻关注学生,适时地表扬和鼓励学生,使学生不断体会到进步的愉悦、成功的快乐,增强其自信心;随着自信心的增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二、要注意及时对学生予以心理疏导
任课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意志薄弱、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及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要注意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即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并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之所以取得进步,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二是要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上课要保持积极的情感,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教学活动要生动,多联系实际给学生进行例证讲解,照本宣科是绝对没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要难易适中;还要创设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要让学生感到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活动,而是一个内容丰富的世界。
三是建立适当的督促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通过课前提问督促学生课前要预习和复习;讲课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师生互动,以督促学生集中注意力,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后及时批改作业,写下一些鼓励性的批语,并在下次上课时对那些作业规范、认真、准确的同学予以表扬,在班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三、要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
中职生在学习、行为、心理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一定比例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异常,如抑郁、厌学、自卑及人际交往能力差等。经验表明,对于中职生来说,严厉的惩罚与责骂效果往往不佳,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或者极为反感,教师只有了解他们、理解他们,按照心理规律开展工作,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指导者,引导他们不断发展和提高。
在中职院校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可以有多种方式。
一是进行个别辅导。这一方式可以双向进行,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筛选出需要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的学生,也可由各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及管理中的观察,确定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另一方面,如果学生自感在某些方面存在心理困惑,也可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咨询和帮助。
二是开展团体心理咨询。针对学生比较集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例如单亲家庭的学生、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学生等。
三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通过心理活动和游戏使学生掌握情绪控制、科学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获得心灵成长。
另外,校园板报、心理信箱以及心理热线等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很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