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63-02
评价医疗诊断质量,不能单纯地、孤立地局限在某一指标的分析上,只有将诊断“符合率”、“不符合率”、“疑诊率”,这三者紧密地联系起来综合加以评价,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医院的医疗诊断水平,出院诊断疑诊率作为诊断质量的补充指标,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其公式为:出院诊断疑诊率=出院诊断未明确病例数÷出院病例数×100%。本文试对影响出院诊断疑诊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粗浅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表源
本组资料来自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病案统计室2002年1月----2010年8月出院病人统计报表,数字准确可靠。
1.2 主要评价指标
统计出院病人数、出院诊断疑诊数、出院诊断疑诊病人平均住院日、出院病人住院日 标准差、医生学历,工作年限,各年份出院诊断疑诊病人住院日中均剔除一例最大值。
1.3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院诊断疑诊情况统计。2002年1月---2010年8月内出院病人数为23772人次,出院诊断疑诊数330人次,余详见下表1
2.2 2010年医师医龄分组构成
我们在时间上人为从2008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段,后段我院工作人员绝对数增加了52人,其中卫技人员实际增长了35.2%,医师与床位比分别是1:0.3与1:0.4。医师的医龄和学历分布参见表2
3 讨论
3.1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年份出院诊断疑诊率是逐年下降的。
我們用游程长度检验,当样本(n=8年)含量序列中最长游程长度(1)为4时,查表三十二(2),得p<0.05,故可认为该8年出院诊断疑诊率有下降趋向,此序列不是随时的(1)。观察出院诊断疑诊病人住院日也是逐年下降的。我们选择出院诊断疑诊病人住院日时,发现2002年1月----2010年8月的病人住院日为偏态资料,平均住院日(M)14.3天;而06--10年病人住院日的资料基本对称、平均住院日6.8天,同理可知出院诊断疑诊病人住院日也是逐年下降的。我们选择出院诊断疑诊率最高组2004年组和最低组2010年作比较组,检验结果也表明,该两年出院诊断疑诊率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
3.2 由表2知,我院医师中有10年以上医龄占医师总数的65.1%,而有5年以下医龄的构成比只占15.8%。2002年到2010年间我院打破以往闭关自守的框框,“走出去,请进来”,先后约有20多名中、青年卫技人员分别去南京、苏州和南通及如皋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深造后,陆续回到单位,成为临床上的中坚力量,保证了我院技术人员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在临床诊断中充分发挥出他们技术骨干的作用。同时,医院加强了对辅助科室的定量化管理,在人员配备上力争做到优化组合,调整了检验科、B超室、放射科人员的知识结构,打破历年来三室无本科生的状况,大大提高了三室的技术操作水平和辅助诊断水平。
3.3 从医疗设备基础条件上看,总体上参照市人民医院和南通各大医院的水准,为逐步改变这种相对落后的状况,我院自2002年到2010年采取多种渠道,购置医疗设备百余万元,其中仅CT一项就达100多万元,检验科仪器购置多达50余万元,对提高医疗诊断质量,降低出院诊断疑诊率,提供了物质保证。
3.4 医生个人素质的高低对出院诊断疑诊率的变化的影响。从表1我们不难看出,2004年出院诊断疑诊病人的平均住院日较2010年为长,而2004年病人平均住院日的标准差(S。D)较2010年为大,说明2004年出院诊断疑诊病人住院日的个体差异离散程度较大。为此从2008年起,我们要求临床医生在诊断病患中做到:1、“早”:加强诊疗处理观察的及时性,在准确性上下功夫,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通过辅助科室的检查,找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预见性诊断。2、“细”:各科室经常举办专题学术讲座,丰富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提高每一个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进行科间、科内会诊,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对一些疑难杂症共同会诊。这些为降低出院诊断疑诊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 小结
综上所述,医院人员构成、医疗设备的状况与医生个人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出院诊断疑诊率的主要因素,但也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笔者认为,一个医院诊断疑诊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影响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到医院在人民群众是的信誉。因此,努力降低病人疾病诊断的疑诊数,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诊断质量,充分发挥技术服务的职能作用,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民群众以我们的殷切希望。
参考文献:
[1] 郭祖超,医用数理统计方法[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646---647
评价医疗诊断质量,不能单纯地、孤立地局限在某一指标的分析上,只有将诊断“符合率”、“不符合率”、“疑诊率”,这三者紧密地联系起来综合加以评价,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医院的医疗诊断水平,出院诊断疑诊率作为诊断质量的补充指标,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其公式为:出院诊断疑诊率=出院诊断未明确病例数÷出院病例数×100%。本文试对影响出院诊断疑诊率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粗浅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表源
本组资料来自如皋市第四人民医院病案统计室2002年1月----2010年8月出院病人统计报表,数字准确可靠。
1.2 主要评价指标
统计出院病人数、出院诊断疑诊数、出院诊断疑诊病人平均住院日、出院病人住院日 标准差、医生学历,工作年限,各年份出院诊断疑诊病人住院日中均剔除一例最大值。
1.3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院诊断疑诊情况统计。2002年1月---2010年8月内出院病人数为23772人次,出院诊断疑诊数330人次,余详见下表1
2.2 2010年医师医龄分组构成
我们在时间上人为从2008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段,后段我院工作人员绝对数增加了52人,其中卫技人员实际增长了35.2%,医师与床位比分别是1:0.3与1:0.4。医师的医龄和学历分布参见表2
3 讨论
3.1 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年份出院诊断疑诊率是逐年下降的。
我們用游程长度检验,当样本(n=8年)含量序列中最长游程长度(1)为4时,查表三十二(2),得p<0.05,故可认为该8年出院诊断疑诊率有下降趋向,此序列不是随时的(1)。观察出院诊断疑诊病人住院日也是逐年下降的。我们选择出院诊断疑诊病人住院日时,发现2002年1月----2010年8月的病人住院日为偏态资料,平均住院日(M)14.3天;而06--10年病人住院日的资料基本对称、平均住院日6.8天,同理可知出院诊断疑诊病人住院日也是逐年下降的。我们选择出院诊断疑诊率最高组2004年组和最低组2010年作比较组,检验结果也表明,该两年出院诊断疑诊率存在显著性差别(p<0.05)。
3.2 由表2知,我院医师中有10年以上医龄占医师总数的65.1%,而有5年以下医龄的构成比只占15.8%。2002年到2010年间我院打破以往闭关自守的框框,“走出去,请进来”,先后约有20多名中、青年卫技人员分别去南京、苏州和南通及如皋人民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深造后,陆续回到单位,成为临床上的中坚力量,保证了我院技术人员组织结构的不断优化,在临床诊断中充分发挥出他们技术骨干的作用。同时,医院加强了对辅助科室的定量化管理,在人员配备上力争做到优化组合,调整了检验科、B超室、放射科人员的知识结构,打破历年来三室无本科生的状况,大大提高了三室的技术操作水平和辅助诊断水平。
3.3 从医疗设备基础条件上看,总体上参照市人民医院和南通各大医院的水准,为逐步改变这种相对落后的状况,我院自2002年到2010年采取多种渠道,购置医疗设备百余万元,其中仅CT一项就达100多万元,检验科仪器购置多达50余万元,对提高医疗诊断质量,降低出院诊断疑诊率,提供了物质保证。
3.4 医生个人素质的高低对出院诊断疑诊率的变化的影响。从表1我们不难看出,2004年出院诊断疑诊病人的平均住院日较2010年为长,而2004年病人平均住院日的标准差(S。D)较2010年为大,说明2004年出院诊断疑诊病人住院日的个体差异离散程度较大。为此从2008年起,我们要求临床医生在诊断病患中做到:1、“早”:加强诊疗处理观察的及时性,在准确性上下功夫,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通过辅助科室的检查,找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预见性诊断。2、“细”:各科室经常举办专题学术讲座,丰富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提高每一个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进行科间、科内会诊,邀请上级医院的专家对一些疑难杂症共同会诊。这些为降低出院诊断疑诊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 小结
综上所述,医院人员构成、医疗设备的状况与医生个人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出院诊断疑诊率的主要因素,但也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笔者认为,一个医院诊断疑诊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影响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到医院在人民群众是的信誉。因此,努力降低病人疾病诊断的疑诊数,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诊断质量,充分发挥技术服务的职能作用,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民群众以我们的殷切希望。
参考文献:
[1] 郭祖超,医用数理统计方法[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646---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