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过度环节相当于活动的中转“驿站”,是衔接、休整阶段。本文根据大班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利用幼儿园过度环节这个“黄金阶段”,运用自主阅读、分享阅读、“美好故事时间”、设置个别化阅读区、教师适时的指导等方式在过渡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等,满足幼儿对阅读活动的迫切希望。
【关键词】大班;过度环节;阅读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2
過渡环节作为一日生活不可缺少的“纽带”,同其他环节一样具有很多有教育意义的教育资源。为拓展多种阅读样式,推进幼儿阅读的个性化,帮助幼儿提升归纳阅读情节以及概括故事主题的能力,运用多种方式表达阅读内容,我充分利用过渡环节,将过渡环节与我园的“阅读”特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过渡环节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活动形式,不仅有利于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更能激发大班幼儿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设置个别化阅读区,满足幼儿不同阅读兴趣
有时幼儿在过度环节进行阅读活动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给幼儿推荐一本非常有意义的读物时,幼儿可能会碍于教师的“面子”拿过来书翻一下,但是过不了多久就会“悄悄地”把书放回书架重新选择。
大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阅读材料有着不同的需求,对阅读的表达也更趋于个性化,有的喜欢静静的翻阅,有的喜欢用绘画或表演的方式。根据这一现状,我根据班级幼儿的性别、兴趣爱好以及阅读能力,在早餐结束后至学习活动开始前的过渡环节,设置了个别化阅读区,为幼儿投放类型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的书籍,有童话故事类、认知类、科学类、生活类、幼儿自编图书等。吃完饭之后,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阅读完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阅读表演区或者阅读美术角自由地表达对图书的理解。这样既避免了先吃完饭的幼儿无事可做,又为幼儿个性化的阅读提供了支持。丰富的材料与宽松自由的环境,深受班级幼儿的喜欢。
二、探索性阅读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大班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欲和探索,经常会生成很多问题,小组探索性阅读能帮助幼儿探索并理解阅读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鼓励幼儿在吃完午饭至午睡前的环节中进行小组探索性阅读。
在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我班幼儿对中国的古代是什么样子、中国之最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鼓励他们回家上网搜查资料,同时请爸爸妈妈配合带一些有关的书籍到幼儿园,我也到我园绘本馆积极查阅资料,并制作了《中国人的骄傲》、《中国知多少》等自制图书投放到阅读区,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同伴结伴选择相应的图书进行阅读。整个探索性阅读过程中,幼儿的多元表达得到了同伴积极的响应,同时幼儿多种途径寻求答案,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共享美好故事时间
为鼓励幼儿进行阅读,我班在午睡后至下午活动前的过渡环节中组织开展了“美好故事时间”活动。刚开始我把讲故事安排表提前贴到班级门口,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告知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以取得家长的支持。“美好故事时间”到了,准备充分的幼儿站在前面向全班幼儿分享美好故事,有童话、寓言、散文,形式多样,自信大方、发音清楚外加动作的幼儿我及时给予鼓励,同伴给予的掌声更是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多的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回家之后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慢慢的我们的“美好故事时间”人员安排就要提前预约了。
四、适时指导,促进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对幼儿在过渡环节进行阅读活动的观察与指导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可能还只是停留在被阅读画面吸引的程度上,他们经常选择以前教师带他们观看过的书籍,因为幼儿对“阅读过”的书籍故事内容大致了解。
为让自主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我会在分享环节会提出关键性的几个问题,并鼓励幼儿在书中寻求答案,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认真观察画面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另外有时我也会坐下来和幼儿共同阅读,和幼儿一起探讨故事的内容,引导幼儿猜测、推理故事的走向并渗透一些阅读的小策略与技巧。
另外不同过渡环节,时间长短不同。过度环节较长时,幼儿有足够的时间阅读一本完整的读物,但时间较短的话幼儿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本书的阅读。起初幼儿有两种情况:一是幼儿在下次的过度环节还选择上次观看的那本“没有阅读完”的书,从头再翻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幼儿的积极性被不断的磨损,阅读的兴致就没有那么强烈;二是幼儿干脆忘了自己上次看的什么,会再重新选择一本“新”书,好像每本书只看开头却不知道结尾,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幼儿时间的“浪费”。
看到这种现象后,我选择利用“书签”,也就是在每一次过度环节阅读完毕后,让幼儿养成将阅读到的地方做标签,以便于幼儿下次的继续阅读。现在幼儿都会主动地将自己未阅读完的书籍做上“标签”。这样的方式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避免了每次的“浪费”阅读,让幼儿在阅读上能够做一个“有始有终”的人,也会对幼儿的其他品行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
五、交流谈论阅读感受,不断提升幼儿阅读的兴趣和水平
户外活动结束回到班级,在等待保育老师开饭之前,我会组织幼儿讨论自主阅读的感受,以便幼儿将自己在过度环节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想法表达出来。一次涵涵小朋友向全班介绍了《缺失的一角》这本绘本,交流过后,圆不怕困难坚持找到缺失的一角的精神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很多幼儿也表达了自己遇到困难时的做法,“再坚持一下”、“可以寻求帮助”、“经过练习,我现在都可以跳绳数量比以前多很多了”......孩子们滔滔不绝并表示也很想看一下这本书,而我则及时把书投到图书漂流角。这样的交流谈论既是对幼儿自主阅读的一种提升,也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与阅读的兴趣。
在《纲要》、《指南》精神的科学引领下,我们将幼儿的阅读活动融入到过度环节,充分发挥好过度环节的积极作用。既避免了幼儿在过度环节的消极等待,又能够帮助幼儿共同构建学习的支架,让阅读成为促进幼儿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提升的有效学习方式,感受阅读带给他们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幸福新童年编写组编.《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兢.早期儿童阅读发展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大班;过度环节;阅读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2
過渡环节作为一日生活不可缺少的“纽带”,同其他环节一样具有很多有教育意义的教育资源。为拓展多种阅读样式,推进幼儿阅读的个性化,帮助幼儿提升归纳阅读情节以及概括故事主题的能力,运用多种方式表达阅读内容,我充分利用过渡环节,将过渡环节与我园的“阅读”特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过渡环节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能力等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活动形式,不仅有利于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更能激发大班幼儿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设置个别化阅读区,满足幼儿不同阅读兴趣
有时幼儿在过度环节进行阅读活动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给幼儿推荐一本非常有意义的读物时,幼儿可能会碍于教师的“面子”拿过来书翻一下,但是过不了多久就会“悄悄地”把书放回书架重新选择。
大班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阅读材料有着不同的需求,对阅读的表达也更趋于个性化,有的喜欢静静的翻阅,有的喜欢用绘画或表演的方式。根据这一现状,我根据班级幼儿的性别、兴趣爱好以及阅读能力,在早餐结束后至学习活动开始前的过渡环节,设置了个别化阅读区,为幼儿投放类型不同、难易程度不同的书籍,有童话故事类、认知类、科学类、生活类、幼儿自编图书等。吃完饭之后,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阅读完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在阅读表演区或者阅读美术角自由地表达对图书的理解。这样既避免了先吃完饭的幼儿无事可做,又为幼儿个性化的阅读提供了支持。丰富的材料与宽松自由的环境,深受班级幼儿的喜欢。
二、探索性阅读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大班幼儿对周围世界有着积极的求知欲和探索,经常会生成很多问题,小组探索性阅读能帮助幼儿探索并理解阅读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不同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鼓励幼儿在吃完午饭至午睡前的环节中进行小组探索性阅读。
在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中,随着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我班幼儿对中国的古代是什么样子、中国之最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鼓励他们回家上网搜查资料,同时请爸爸妈妈配合带一些有关的书籍到幼儿园,我也到我园绘本馆积极查阅资料,并制作了《中国人的骄傲》、《中国知多少》等自制图书投放到阅读区,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同伴结伴选择相应的图书进行阅读。整个探索性阅读过程中,幼儿的多元表达得到了同伴积极的响应,同时幼儿多种途径寻求答案,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共享美好故事时间
为鼓励幼儿进行阅读,我班在午睡后至下午活动前的过渡环节中组织开展了“美好故事时间”活动。刚开始我把讲故事安排表提前贴到班级门口,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告知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以取得家长的支持。“美好故事时间”到了,准备充分的幼儿站在前面向全班幼儿分享美好故事,有童话、寓言、散文,形式多样,自信大方、发音清楚外加动作的幼儿我及时给予鼓励,同伴给予的掌声更是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多的家长向我反映孩子回家之后阅读的兴趣更加浓厚了。慢慢的我们的“美好故事时间”人员安排就要提前预约了。
四、适时指导,促进阅读活动深入开展
对幼儿在过渡环节进行阅读活动的观察与指导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可能还只是停留在被阅读画面吸引的程度上,他们经常选择以前教师带他们观看过的书籍,因为幼儿对“阅读过”的书籍故事内容大致了解。
为让自主阅读真正落到实处,我会在分享环节会提出关键性的几个问题,并鼓励幼儿在书中寻求答案,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认真观察画面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另外有时我也会坐下来和幼儿共同阅读,和幼儿一起探讨故事的内容,引导幼儿猜测、推理故事的走向并渗透一些阅读的小策略与技巧。
另外不同过渡环节,时间长短不同。过度环节较长时,幼儿有足够的时间阅读一本完整的读物,但时间较短的话幼儿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本书的阅读。起初幼儿有两种情况:一是幼儿在下次的过度环节还选择上次观看的那本“没有阅读完”的书,从头再翻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幼儿的积极性被不断的磨损,阅读的兴致就没有那么强烈;二是幼儿干脆忘了自己上次看的什么,会再重新选择一本“新”书,好像每本书只看开头却不知道结尾,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幼儿时间的“浪费”。
看到这种现象后,我选择利用“书签”,也就是在每一次过度环节阅读完毕后,让幼儿养成将阅读到的地方做标签,以便于幼儿下次的继续阅读。现在幼儿都会主动地将自己未阅读完的书籍做上“标签”。这样的方式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避免了每次的“浪费”阅读,让幼儿在阅读上能够做一个“有始有终”的人,也会对幼儿的其他品行方面起到积极的影响。
五、交流谈论阅读感受,不断提升幼儿阅读的兴趣和水平
户外活动结束回到班级,在等待保育老师开饭之前,我会组织幼儿讨论自主阅读的感受,以便幼儿将自己在过度环节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想法表达出来。一次涵涵小朋友向全班介绍了《缺失的一角》这本绘本,交流过后,圆不怕困难坚持找到缺失的一角的精神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很多幼儿也表达了自己遇到困难时的做法,“再坚持一下”、“可以寻求帮助”、“经过练习,我现在都可以跳绳数量比以前多很多了”......孩子们滔滔不绝并表示也很想看一下这本书,而我则及时把书投到图书漂流角。这样的交流谈论既是对幼儿自主阅读的一种提升,也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与阅读的兴趣。
在《纲要》、《指南》精神的科学引领下,我们将幼儿的阅读活动融入到过度环节,充分发挥好过度环节的积极作用。既避免了幼儿在过度环节的消极等待,又能够帮助幼儿共同构建学习的支架,让阅读成为促进幼儿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提升的有效学习方式,感受阅读带给他们成长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幸福新童年编写组编.《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兢.早期儿童阅读发展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