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表达人类幽深细腻的心思和情绪方面,语言做不到的,音乐却往往能做到。那么,为什么音乐能让人怦然心动?
雨夜里捧一杯咖啡,看着窗外霓虹闪烁的都市,耳边突然升起袅娜的音乐,往事也随之涌上心头。为何音乐对心灵有着如此强大的魔力?这个谜题始终让人类百思不得其解。7月份《科学美国人》杂志对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在这些成果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对真相孜孜以求的几个世纪。
音乐的出现可能比语言还早。为什么在对小婴儿说话时,我们会用一种拉着长腔、唱歌似的腔调?这叫“妈妈语”现象。据英国瑞丁大学的认知考古学家史蒂芬·米森推测,“妈妈语”可能是语言和音乐共同的“祖先”。许多研究也证明,婴儿对音乐有着天生的、远胜于语言的敏感性。
至于音乐的产生,有劳动说。洪荒时代,人类模仿大自然的节律,开始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庆贺收获的石器、木器敲打,这便是音乐的雏形。
也有爱情说。在1871年的《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达尔文提出,早期人类由于语言贫乏,于是像鸟儿一样用富有节奏的音律来示爱。与此一致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杰弗里·米勒发现,任何一个音乐流派,男音乐家创作出的作品都10倍于女音乐家,而且他们的创作高峰大多在30岁左右——男性的生殖高峰期。
最新鲜热辣的观点当数麻省理工学院史蒂芬·平克教授提出的“听觉美味”说。他认为,音乐用一种美好的手法挠到了大脑的“胳肢窝”——奖赏系统,进而产生欣快感,让人再次寻求这种体验。而这个“愉悦机关”也让人对食色等生物活动保持兴趣。
最有效的世界语
一个叫托尼·西科利亚的外科医生被闪电击中后,开始痴迷于钢琴。这是关于音乐魔力经典的例子。
从有历史记载以来,音乐的标签从“天堂的礼物”到“魔鬼的利刃”,褒贬不一。1942年7月,前苏联列宁格勒保卫战时,前线总指挥戈尔诺夫用《第七交响曲》来鼓舞斗志,让人们坚持到了最后。而1932年,法国一首《黑色星期天》,先后使一百多人自杀身亡,直至1945年这个无形杀手的乐谱和唱片被全部销毁,世界才终于恢复了清静。
音乐为什么有如此魔力呢?主要原因在于,音乐能跨文化、跨差异地准确传递情感,形成社会凝聚力。今年4月,德国莱比锡人类认知和脑科学研究所的神经学家汤姆·弗里茨等人揭示,尽管喀麦隆马法族人从未听过西方古典钢琴曲,但也可以和西方听众一样,感受到音乐中的欢愉、悲伤和恐惧。其他科学家也证实,不管是否自闭、面瘫或失语,不管是专业音乐家还是七岁小孩,不论个性、品味或培训有多大差异,在同一首乐曲面前,几乎所有人都能同感共情,达到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同一首歌》能给人“天涯共此时”之感,而《黑色星期天》能让抑郁者结成“自杀同盟”。
“音乐之所以能传递情感和促进社会团结,这主要是其节律与生理活动、神经系统产生了共振。”麦吉尔大学的神经心理学家罗伯特·扎托瑞指出。因此,这种共振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脑电波、心率、呼吸和脉搏节奏,所以好的音乐一般都能得到公认,人们对一段音乐中动人章节的看法也是类似的。“而融合到周围人的节奏模式中去,会让人们身心都同步,达到社会联系的效果。”扎托瑞解释道。
音乐能治疗身心
19世纪德国大哲学家尼采被病魔折磨得精神错乱,甚至说不出话时,听了比才的歌剧《卡门》,第二天病竟痊愈。
正如迈克尔·杰克逊演唱的《Heal the world》(《治愈这世界》)自诞生以后,其为身心疗伤的作用逐渐被世人接受。早在古希腊时代,曲调已经和特定的情绪紧密结合:A调高扬、B调哀怨、C调缓和、D调热烈、E调安定、G调浮躁,亚里士多德就推崇C调,认为它最宜于陶冶情操。
现代研究也表明,欢快、紧凑的音乐能在生理上让听众亢奋起来,触发身体的“战斗—逃跑”系统,所以在疲劳时,摇滚乐或嘻哈乐能让生理系统为高能量的运动做好准备。在心理上,音乐是一个优质的干扰物,让活动充满乐趣,让时间过得更快。
另外,据一些研究报告,音乐可以让人平静,减少应激激素的水平,降低心跳和呼吸率,还能减轻疼痛。无论是母亲给孩子唱催眠曲,还是手术时医生给患者放音乐,用音乐控制疼痛,改善儿童行为问题和老年痴呆症都体现了这一功效。2000年,美国阿肯色大学老年学研究人员琳达·基德纳的研究更进一步揭示,选用患者喜欢的音乐,止痛效果比用经典的、缓和的音乐更好。
不管研究是否成熟,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音乐治疗师。就有音乐治疗师开出了一张单子:疲倦时听维瓦尔第的《春》,紧张时听巴赫的《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抑郁时听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消极时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
左小青摘自《齐鲁晚报》
雨夜里捧一杯咖啡,看着窗外霓虹闪烁的都市,耳边突然升起袅娜的音乐,往事也随之涌上心头。为何音乐对心灵有着如此强大的魔力?这个谜题始终让人类百思不得其解。7月份《科学美国人》杂志对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总结,在这些成果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对真相孜孜以求的几个世纪。
音乐的出现可能比语言还早。为什么在对小婴儿说话时,我们会用一种拉着长腔、唱歌似的腔调?这叫“妈妈语”现象。据英国瑞丁大学的认知考古学家史蒂芬·米森推测,“妈妈语”可能是语言和音乐共同的“祖先”。许多研究也证明,婴儿对音乐有着天生的、远胜于语言的敏感性。
至于音乐的产生,有劳动说。洪荒时代,人类模仿大自然的节律,开始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庆贺收获的石器、木器敲打,这便是音乐的雏形。
也有爱情说。在1871年的《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达尔文提出,早期人类由于语言贫乏,于是像鸟儿一样用富有节奏的音律来示爱。与此一致的是,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杰弗里·米勒发现,任何一个音乐流派,男音乐家创作出的作品都10倍于女音乐家,而且他们的创作高峰大多在30岁左右——男性的生殖高峰期。
最新鲜热辣的观点当数麻省理工学院史蒂芬·平克教授提出的“听觉美味”说。他认为,音乐用一种美好的手法挠到了大脑的“胳肢窝”——奖赏系统,进而产生欣快感,让人再次寻求这种体验。而这个“愉悦机关”也让人对食色等生物活动保持兴趣。
最有效的世界语
一个叫托尼·西科利亚的外科医生被闪电击中后,开始痴迷于钢琴。这是关于音乐魔力经典的例子。
从有历史记载以来,音乐的标签从“天堂的礼物”到“魔鬼的利刃”,褒贬不一。1942年7月,前苏联列宁格勒保卫战时,前线总指挥戈尔诺夫用《第七交响曲》来鼓舞斗志,让人们坚持到了最后。而1932年,法国一首《黑色星期天》,先后使一百多人自杀身亡,直至1945年这个无形杀手的乐谱和唱片被全部销毁,世界才终于恢复了清静。
音乐为什么有如此魔力呢?主要原因在于,音乐能跨文化、跨差异地准确传递情感,形成社会凝聚力。今年4月,德国莱比锡人类认知和脑科学研究所的神经学家汤姆·弗里茨等人揭示,尽管喀麦隆马法族人从未听过西方古典钢琴曲,但也可以和西方听众一样,感受到音乐中的欢愉、悲伤和恐惧。其他科学家也证实,不管是否自闭、面瘫或失语,不管是专业音乐家还是七岁小孩,不论个性、品味或培训有多大差异,在同一首乐曲面前,几乎所有人都能同感共情,达到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应”。这可能也就是为什么《同一首歌》能给人“天涯共此时”之感,而《黑色星期天》能让抑郁者结成“自杀同盟”。
“音乐之所以能传递情感和促进社会团结,这主要是其节律与生理活动、神经系统产生了共振。”麦吉尔大学的神经心理学家罗伯特·扎托瑞指出。因此,这种共振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脑电波、心率、呼吸和脉搏节奏,所以好的音乐一般都能得到公认,人们对一段音乐中动人章节的看法也是类似的。“而融合到周围人的节奏模式中去,会让人们身心都同步,达到社会联系的效果。”扎托瑞解释道。
音乐能治疗身心
19世纪德国大哲学家尼采被病魔折磨得精神错乱,甚至说不出话时,听了比才的歌剧《卡门》,第二天病竟痊愈。
正如迈克尔·杰克逊演唱的《Heal the world》(《治愈这世界》)自诞生以后,其为身心疗伤的作用逐渐被世人接受。早在古希腊时代,曲调已经和特定的情绪紧密结合:A调高扬、B调哀怨、C调缓和、D调热烈、E调安定、G调浮躁,亚里士多德就推崇C调,认为它最宜于陶冶情操。
现代研究也表明,欢快、紧凑的音乐能在生理上让听众亢奋起来,触发身体的“战斗—逃跑”系统,所以在疲劳时,摇滚乐或嘻哈乐能让生理系统为高能量的运动做好准备。在心理上,音乐是一个优质的干扰物,让活动充满乐趣,让时间过得更快。
另外,据一些研究报告,音乐可以让人平静,减少应激激素的水平,降低心跳和呼吸率,还能减轻疼痛。无论是母亲给孩子唱催眠曲,还是手术时医生给患者放音乐,用音乐控制疼痛,改善儿童行为问题和老年痴呆症都体现了这一功效。2000年,美国阿肯色大学老年学研究人员琳达·基德纳的研究更进一步揭示,选用患者喜欢的音乐,止痛效果比用经典的、缓和的音乐更好。
不管研究是否成熟,每个人都可以做自己的音乐治疗师。就有音乐治疗师开出了一张单子:疲倦时听维瓦尔第的《春》,紧张时听巴赫的《G小调幻想曲与赋格》,抑郁时听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消极时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
左小青摘自《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