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空姐提醒我系好安全带的时候,我睁开眼看看手表,飞机已经起飞一个多小时了。之前连续两周的出差让我疲惫不堪,登机安顿好以后便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这是我第二次入藏,青藏高原对我来说已不陌生,但也绝说不上熟悉。还记得上次旅途我和媳妇儿遇到了一对对藏传佛教非常有研究的夫妇,我们四人雇了一辆高原旅行最流行的丰田越野4500,从拉萨到珠穆朗玛峰大本营700多公里的路上,藏传佛教格鲁派、萨迦派、噶举派、宁玛派四大派系的创始人,藏地寺庙的主要分布,沿途主要寺庙的特色,甚至汉传佛教的历史文化掌故都成为我们一路上的谈资,高昂的兴致和迥异于平原地区的景色驱走了高原反应给身体带来的不适。而这次入藏,我九岁的儿子和另外两个年纪相仿的小朋友都是此次同行的旅伴,他们能够经受住长途汽车奔波和高原反应的极大考验吗?
在拉萨我们一行九人汇合了,除了我们俩之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来,大人和孩子唧唧喳喳,有说有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我们深知这一路的考验,有些忐忑,穿越青藏高原就这样开始了。汽车驶出拉萨不久,高原地貌便映入眼帘,泛着土黄色的山脊植被很少,显得些许苍凉。公路边大片的草延伸到远处的山脊下,仿佛绿色的丝毯一直铺了过去。渐渐地,土黄色的山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绿色植被,山脊变成了黄绿色,绿色丝毯随即铺满了整个山脊。走着走着黄绿色又渐渐褪去,从脚下直到远山都变成了草绿色,浑然一体。山边星星点点的牦牛在悠闲地吃着草,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们。车子盘旋而上,时而看见时而又看不见的湖泊娇小而精致,躲在群山环绕中。随着汽车离湖泊越来越近,湖面越来越大。走到湖边的时候才发现,一眼根本望不到边。整个湖泊宛如睡熟了的美女,静谧而安逸,我们连说话都轻声了起来,生怕打扰了她的清梦。没有风,湖面澄净如练,在强烈的日光下湖水如翠玉般晶莹,让人忍不住想把她拥在怀里。一掬湖水在手,舌尖上凉爽而清甜。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湛蓝湛蓝的天空、斑斑驳驳的白云、翠绿翠绿的湖水、黝黑黝黑的牦牛、蜿蜒着的青灰色公路在以天地做幕的大画布上不断地变幻,主色调和两三种颜色搭配出的辅色调尽情地变幻出各种色彩来,组合成一幅幅高原美景的山水画卷。
接近傍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的扎什伦布寺。夕阳下,座落在尼色日山坡上的扎寺宏伟而肃穆,格局恢弘的大殿错落排开。我们走进了寺院东部的灵塔殿,这里供奉着一世班禅以外的其他班禅的灵塔,灵塔均为黄金铸造,镶嵌着炫目的宝石。让人震撼的不仅仅是眼前班禅身后的归宿地,而是藏族同胞对灵塔内一个个伟大灵魂的尊崇。我一直很难理解摸顶、磕长头、天葬这些活动对藏族同胞意味着什么,看着殿里那些虔诚膜拜的藏族同胞,突然觉得灵童转世的班禅早已经参透了人生七苦,他为济世而生,圆寂后便幻化成了藏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符号。汉族人眼中班禅是一个人,是一个具有无比荣耀封号的人。在藏传佛教世界里,班禅是一尊神,他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教义,承载着普通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承载着挑战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理解了这一切,便真正理解了身处高原苦寒之地藏族同胞对生命的达观和对死亡的平静。告别扎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简单地吃了晚饭,一天的疲惫让我们很快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叫醒还在酣睡中的孩子们,我们开始了更艰苦的跋涉。同行的一位旅伴一直都在吸氧,脸色很难看,说话的气力都没有。儿子似乎感觉很好,在不停地按快门,想把看到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收进照片里,珍藏在记忆中。不知不觉汽车开始剧烈颠簸,座在后排的我就像沉浮在巨浪中,一会抛起,一会落下。平整的柏油路面变成了土路,凸凹不平,车子在爬坡中左右颠簸,我们雇佣的汽车显然有点力不从心,就像一只负重的老牛哼哧哼哧地移动着,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越野车轻易就把我们甩在身后。途经的藏族村落就像少女般羞羞答答地躲在山凹里,不驶到近处很难发现它的美。蓝天下白色的墙,上窄下宽梯形式样的窗子被装饰的五颜六色,切割整齐的石头围成一圈,砌出了不大的羊圈,圆圆的牛粪贴在院子的外墙上晒着太阳,慵懒的狗躲在墙角下美美地做着梦,公路上散步的牦牛群丝毫没有为汽车让路的意思,依旧不紧不慢地跺着步。为了捕捉这难得一见的藏地风情,车子停下来拍照。藏族小朋友好奇地围了上来,趴在车窗上使劲向里看。儿子出发前准备的铅笔派上了用场,每个藏族小朋友都得到了一些铅笔。车子启动了,藏族娃黑里透红的脸庞上显露出的刚毅和质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上。
小村庄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车行驶到高处,放眼望去盘旋的土路就像是一个个相互衔接的“S”,路过的小村庄就像绿色丝毯上零星散落的小花,在平缓的河流边吃草的牦牛也看不到了踪影。我们似乎离天越来越近了,远处的雪山越来越清晰。孩子们兴奋地唱起了歌,大人们的情绪也被感染了。途径观景台,正当我们沉浸在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中,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而后细雨夹杂着冰雹倾泻下来,不一会小石子大小的冰雹噼里啪啦地打在地上,打在车窗上,打在每个人的身上,我们纷纷躲进车里。尽管高昂的兴致似乎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冰雹冲淡,但儿子的一个小伙伴身体不适,开始大口大口地呕吐。儿子也有点打蔫了,紫色的小嘴唇说明了缺氧的程度,大人们赶紧将氧气面罩罩在孩子的脸上,安慰他们休息。
车子又开动了,高原反应让大家昏昏欲睡。唱歌让孩子们头痛的反应加剧了,没有了歌声和谈笑声,车里完全安静下来。车子在峡谷中行进,窗外的山势变得狰狞,两侧裸露的山脊可以清晰地看出地壳运动的挤压留下的各式各样褶皱。路的两旁也都布满了形状各异的石头,大大小小,让人感觉到荒凉。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看到不远处的一块空地,空地上整齐地排列着帆布帐篷和各式各样的汽车,这里就是游客在珠峰旅游夜间的宿营地了。我们在这里换乘了当地的环保车,很快就到达了珠峰大本营。站到珠峰脚下的时候,没有第一次来时的兴奋,可能是太近了的缘故,在变化莫测的云雾笼罩下,珠峰就像是蒙上了面纱的美人,惹人遐想却无法一睹真容。抬眼望过去,只见到大片大片的云层下,山上厚厚的积雪非常刺眼,风从耳边呼呼地刮过,气势十足,尽管我们都裹着厚厚的外衣,还是感觉到了寒意。雪山融化的雪水形成了一条不大不小的河,从身边流过,河水浑浊,水流有些湍急。之前我和媳妇儿描绘的珠峰美景被可恶的天气彻底摧毁了,同行旅伴被掉起的胃口一下子落了下来,孩子们嚷嚷着要坐车下到宿营地去。同行的旅伴缓慢地走到高处去拍照,我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在等待时间里有奇迹发生。
儿时的我曾经在塞北的大同生活过几年,凛冽的寒风并不陌生。大同冬日里寒风刮到脸上就如同刀割针刺,刺骨地疼痛。比较起来,珠峰脚下的风更加硬朗,无情地刮在脸上,冷刺到心里。我期待着,期待着珠峰能慷慨地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一睹真容的机会。然而,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过去,视野变得更差了,除了云几乎什么也看不到。我们不能再等了,否则就要赶夜路了,赶夜路会相当危险。折返的时候大家不知该说什么,回到了宿营地,换到我们雇来的车里,依旧气氛沉闷。心里被遗憾和懊丧填满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同行的旅伴。为了赶时间,司机开的很快。路过绒布寺的时候,媳妇儿提议下车拍张照片再走。毕竟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寺虽不大,却名气响亮。大家勉强下了车,当我们回头准备向珠峰告别的时候,奇迹发生了,那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啊!太阳光斜射下来,罩在珠峰身上大片大片的云渐渐地消散开,珠峰真实地耸立在你面前。千年积雪变得那样柔和,我们看到了金顶。此时的珠峰和蓝天完全融为一体,分不清是天边有一座珠峰,还是珠峰直指天边。云有多高我不知道,但珠峰一定比云还高,看上去漂浮不定的云不过是珠峰华美的披肩而已,金顶上大风扬起的雪花飘飘然从天而落,为珠峰的雄伟身姿增添了灵动和潇洒。看着云开雾散的珠峰,儿子和同行的旅伴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笑得那么快意。颓丧的情绪被一扫而光。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我才发现为了拍到珠峰的全景,我把镜头拉到最远,相机的屏幕上根本无法看清旅伴的脸。旅伴身后的珠峰仿佛莲台上的佛祖,在白色祥云的衬托下威严而端庄,我真不知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自己此时的感觉。世外桃源的宁静感太多了,无法形容它的庄严,美轮美奂的色彩感太浓了,无法传达它的圣洁,醍醐灌顶纯粹是顿悟后对内心世界的张扬,完全抹杀了雪域高原带给人的视觉冲击
天色渐晚,在司机的不断催促下,我们恋恋不舍地朝着定日县城方向疾驶而去。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挂职))
在拉萨我们一行九人汇合了,除了我们俩之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来,大人和孩子唧唧喳喳,有说有笑,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而我们深知这一路的考验,有些忐忑,穿越青藏高原就这样开始了。汽车驶出拉萨不久,高原地貌便映入眼帘,泛着土黄色的山脊植被很少,显得些许苍凉。公路边大片的草延伸到远处的山脊下,仿佛绿色的丝毯一直铺了过去。渐渐地,土黄色的山脊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绿色植被,山脊变成了黄绿色,绿色丝毯随即铺满了整个山脊。走着走着黄绿色又渐渐褪去,从脚下直到远山都变成了草绿色,浑然一体。山边星星点点的牦牛在悠闲地吃着草,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它们。车子盘旋而上,时而看见时而又看不见的湖泊娇小而精致,躲在群山环绕中。随着汽车离湖泊越来越近,湖面越来越大。走到湖边的时候才发现,一眼根本望不到边。整个湖泊宛如睡熟了的美女,静谧而安逸,我们连说话都轻声了起来,生怕打扰了她的清梦。没有风,湖面澄净如练,在强烈的日光下湖水如翠玉般晶莹,让人忍不住想把她拥在怀里。一掬湖水在手,舌尖上凉爽而清甜。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湛蓝湛蓝的天空、斑斑驳驳的白云、翠绿翠绿的湖水、黝黑黝黑的牦牛、蜿蜒着的青灰色公路在以天地做幕的大画布上不断地变幻,主色调和两三种颜色搭配出的辅色调尽情地变幻出各种色彩来,组合成一幅幅高原美景的山水画卷。
接近傍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的扎什伦布寺。夕阳下,座落在尼色日山坡上的扎寺宏伟而肃穆,格局恢弘的大殿错落排开。我们走进了寺院东部的灵塔殿,这里供奉着一世班禅以外的其他班禅的灵塔,灵塔均为黄金铸造,镶嵌着炫目的宝石。让人震撼的不仅仅是眼前班禅身后的归宿地,而是藏族同胞对灵塔内一个个伟大灵魂的尊崇。我一直很难理解摸顶、磕长头、天葬这些活动对藏族同胞意味着什么,看着殿里那些虔诚膜拜的藏族同胞,突然觉得灵童转世的班禅早已经参透了人生七苦,他为济世而生,圆寂后便幻化成了藏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符号。汉族人眼中班禅是一个人,是一个具有无比荣耀封号的人。在藏传佛教世界里,班禅是一尊神,他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教义,承载着普通民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承载着挑战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理解了这一切,便真正理解了身处高原苦寒之地藏族同胞对生命的达观和对死亡的平静。告别扎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简单地吃了晚饭,一天的疲惫让我们很快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叫醒还在酣睡中的孩子们,我们开始了更艰苦的跋涉。同行的一位旅伴一直都在吸氧,脸色很难看,说话的气力都没有。儿子似乎感觉很好,在不停地按快门,想把看到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收进照片里,珍藏在记忆中。不知不觉汽车开始剧烈颠簸,座在后排的我就像沉浮在巨浪中,一会抛起,一会落下。平整的柏油路面变成了土路,凸凹不平,车子在爬坡中左右颠簸,我们雇佣的汽车显然有点力不从心,就像一只负重的老牛哼哧哼哧地移动着,不知从哪里窜出来的越野车轻易就把我们甩在身后。途经的藏族村落就像少女般羞羞答答地躲在山凹里,不驶到近处很难发现它的美。蓝天下白色的墙,上窄下宽梯形式样的窗子被装饰的五颜六色,切割整齐的石头围成一圈,砌出了不大的羊圈,圆圆的牛粪贴在院子的外墙上晒着太阳,慵懒的狗躲在墙角下美美地做着梦,公路上散步的牦牛群丝毫没有为汽车让路的意思,依旧不紧不慢地跺着步。为了捕捉这难得一见的藏地风情,车子停下来拍照。藏族小朋友好奇地围了上来,趴在车窗上使劲向里看。儿子出发前准备的铅笔派上了用场,每个藏族小朋友都得到了一些铅笔。车子启动了,藏族娃黑里透红的脸庞上显露出的刚毅和质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上。
小村庄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模糊,车行驶到高处,放眼望去盘旋的土路就像是一个个相互衔接的“S”,路过的小村庄就像绿色丝毯上零星散落的小花,在平缓的河流边吃草的牦牛也看不到了踪影。我们似乎离天越来越近了,远处的雪山越来越清晰。孩子们兴奋地唱起了歌,大人们的情绪也被感染了。途径观景台,正当我们沉浸在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中,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而后细雨夹杂着冰雹倾泻下来,不一会小石子大小的冰雹噼里啪啦地打在地上,打在车窗上,打在每个人的身上,我们纷纷躲进车里。尽管高昂的兴致似乎并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冰雹冲淡,但儿子的一个小伙伴身体不适,开始大口大口地呕吐。儿子也有点打蔫了,紫色的小嘴唇说明了缺氧的程度,大人们赶紧将氧气面罩罩在孩子的脸上,安慰他们休息。
车子又开动了,高原反应让大家昏昏欲睡。唱歌让孩子们头痛的反应加剧了,没有了歌声和谈笑声,车里完全安静下来。车子在峡谷中行进,窗外的山势变得狰狞,两侧裸露的山脊可以清晰地看出地壳运动的挤压留下的各式各样褶皱。路的两旁也都布满了形状各异的石头,大大小小,让人感觉到荒凉。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看到不远处的一块空地,空地上整齐地排列着帆布帐篷和各式各样的汽车,这里就是游客在珠峰旅游夜间的宿营地了。我们在这里换乘了当地的环保车,很快就到达了珠峰大本营。站到珠峰脚下的时候,没有第一次来时的兴奋,可能是太近了的缘故,在变化莫测的云雾笼罩下,珠峰就像是蒙上了面纱的美人,惹人遐想却无法一睹真容。抬眼望过去,只见到大片大片的云层下,山上厚厚的积雪非常刺眼,风从耳边呼呼地刮过,气势十足,尽管我们都裹着厚厚的外衣,还是感觉到了寒意。雪山融化的雪水形成了一条不大不小的河,从身边流过,河水浑浊,水流有些湍急。之前我和媳妇儿描绘的珠峰美景被可恶的天气彻底摧毁了,同行旅伴被掉起的胃口一下子落了下来,孩子们嚷嚷着要坐车下到宿营地去。同行的旅伴缓慢地走到高处去拍照,我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在等待时间里有奇迹发生。
儿时的我曾经在塞北的大同生活过几年,凛冽的寒风并不陌生。大同冬日里寒风刮到脸上就如同刀割针刺,刺骨地疼痛。比较起来,珠峰脚下的风更加硬朗,无情地刮在脸上,冷刺到心里。我期待着,期待着珠峰能慷慨地给远道而来的客人一睹真容的机会。然而,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过去,视野变得更差了,除了云几乎什么也看不到。我们不能再等了,否则就要赶夜路了,赶夜路会相当危险。折返的时候大家不知该说什么,回到了宿营地,换到我们雇来的车里,依旧气氛沉闷。心里被遗憾和懊丧填满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同行的旅伴。为了赶时间,司机开的很快。路过绒布寺的时候,媳妇儿提议下车拍张照片再走。毕竟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寺虽不大,却名气响亮。大家勉强下了车,当我们回头准备向珠峰告别的时候,奇迹发生了,那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啊!太阳光斜射下来,罩在珠峰身上大片大片的云渐渐地消散开,珠峰真实地耸立在你面前。千年积雪变得那样柔和,我们看到了金顶。此时的珠峰和蓝天完全融为一体,分不清是天边有一座珠峰,还是珠峰直指天边。云有多高我不知道,但珠峰一定比云还高,看上去漂浮不定的云不过是珠峰华美的披肩而已,金顶上大风扬起的雪花飘飘然从天而落,为珠峰的雄伟身姿增添了灵动和潇洒。看着云开雾散的珠峰,儿子和同行的旅伴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笑得那么快意。颓丧的情绪被一扫而光。按下快门的一瞬间,我才发现为了拍到珠峰的全景,我把镜头拉到最远,相机的屏幕上根本无法看清旅伴的脸。旅伴身后的珠峰仿佛莲台上的佛祖,在白色祥云的衬托下威严而端庄,我真不知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自己此时的感觉。世外桃源的宁静感太多了,无法形容它的庄严,美轮美奂的色彩感太浓了,无法传达它的圣洁,醍醐灌顶纯粹是顿悟后对内心世界的张扬,完全抹杀了雪域高原带给人的视觉冲击
天色渐晚,在司机的不断催促下,我们恋恋不舍地朝着定日县城方向疾驶而去。
(作者单位:中国银监会(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