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查和自我审查不仅导致精神奴役,而且还毁掉了民族千百年发展起来的语言。许多词汇的内涵被扭曲,观念被描述成一个事实。俄国学者雷达里赫将这种现象称为语词的“功能性虚构”,捷克学者巴洛赫拉斯基则把这称作“瓦解经验的语言”
卡夫卡晚年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主人公把自己关在笼子里,向世人表演绝食。
饥饿既是他的谋生手段,更是他的艺术追求。然而,尽管他想要达到饥饿的极致,却得不到世人的真正理解。几年后,那些喜欢看热闹的观众就把他淡忘了,纷纷涌向其他表演场所。饥饿艺术家最后在孤独中死去,临终前他对看管人说,他只能忍饥挨饿,没有其他办法。
据说,这是卡夫卡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在病逝前一个月,作家躺在病榻上校对这篇小说的清样时,仍然禁不住流下眼泪。
这篇小说含有丰富的隐喻,可以从多种角度解读。
比如,伟大的艺术是一种牺牲,也不可能得到世人的真正理解。艺术家要想衣食无忧,甚至享尽荣华富贵,就应当改行做别的事情。卡夫卡生活的年代,艺术家是独立而匮乏的,常常要忍受孤独和穷困的处境。作家无法预见到,艺术家有一天也可以被国家养起来,他与社会不再是对立的关系,既不必忍受饥饿,也不需要表现饥饿,哪怕才气平庸,也会拥有众多读者,成为一名被掌声和鲜花包围的艺术家。这种美妙情景不是梦想,它曾在前苏联、东欧国家实现,匈牙利作家米克洛什·哈拉兹提1986年写成的政论随笔《天鹅绒监狱》中,就曾详尽地分析了这一前所未有的文化体制。
在这种文化体制中,不存在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因为文化掌管者和创作者已经是合作的关系。既然饥饿艺术家必须把自己关在笼子里,为什么他不可以把自己关进监狱里而不致忍饥挨饿?这就是哈拉兹提想要阐明的理由,尽管笼子代表的是艺术的自律,监狱高墙代表的是体制的限制。
明眼的读者当然不会认为哈拉兹提是在为体制辩护,实际上,他是匈牙利一位最有独立性的作家。他出生于1945年,父母都是犹太人,尽管他自小生活在红色家庭,却是一个天生的异见者。20世纪70年代初,当哈拉兹提还是一个大学生时,就因为思想自由而被大学开除,去工厂劳动了一年,这段经历使他写出《一个工人国家的工人》一书,并以萨米亚特(地下出版物)的形式出版。为此,他遭到逮捕和审判,被禁止发表任何文字。
此事曾成为轰动一时的国际新闻,哈拉兹提也因此被视作知识分子道德勇气的代表。80年代,他成为匈牙利第一份萨米亚特刊物《讲述者》的编辑兼撰稿人。
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与审查制度的冲突中度过的。
哈拉兹提在《天鹅绒监狱》中想要阐明的是,“国家艺术家”是怎样炼成的。
他采用一种反讽的调子,从一位“御用作家的良心”角度,阐释他所说的“审查的美学”。
审查制度源于权力对自由言论的控制。早在17世纪,弥尔顿就在他的名文《论出版自由》中指出,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来对善恶作出选择,如果人民选择善,却被阻止知道恶,这样的选择是没有意义的,根据良心进行自由讨论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审查制度是徒劳无益的,因为真理必然会战胜谬误。
但在哈拉兹提的御用作家看来,弥尔顿的言论大谬不然,审查制度完全可以带来文化繁荣。与通常人们谈论审查制度不同,此书没有对审查制度展开控诉,而是极力为审查制度寻找理由。用作者的话说:“这本书描述了审查的美学,以及艺术家和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共生关系。书中研究了国家用于操控文化的努力;探讨了艺术家与他们所处社会的执法者之间的合谋共犯关系。”
在西方各国,实行新闻法治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专门的新闻出版法,主要是普通法系的英美等国;一种是制定成文的新闻出版法,主要是成文法系的欧陆国家。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国家并不针对言论本身设立审查制度。东欧各国的体制源自苏联,这个体制建立在言论控制的基础上,因此它的理论矛盾不比它的现实矛盾更少。一方面,由于言论自由已经成为普世价值,东欧各国的宪法中全都规定了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政府从来都不承认审查制度的存在。
另一方面,东欧国家的作家们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无所不在、令人窒息的审查制度。这个矛盾的现象集中体现了极权的本质,即让大多数人生活在谎言中而不自知,对审查制度的反抗因而成为20世纪最富有人类精神史意义的现象。
几乎所有东欧作家都描写过审查制度,波兰诗人斯坦尼斯罗·巴兰察克曾描述20世纪70年代当局的一份秘密审查手册,文件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各种消息禁令,其目的是不让公众知道各方面的真相,以控制不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思想,防止公众对政府产生不满,从而维护政权的稳定。如报道西方新闻必须采用波新社通稿,不得刊发批评官方意识形态的言论,不得报道有关环境污染的消息,不得赞扬嬉皮士运动,不得报道波兰向苏联出口肉类的信息,此外还列有被禁作家的名单等等。
前南斯拉夫作家丹尼洛·契斯则指出,当局从来没有建立公开的审查机构,负责审查的是出版社、报刊的负责人、编辑和校对。
有时候,编辑会善意地劝告作者,为了能够顺利发表作品,最好删除某些章节或文字,否则对作者和编辑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如果侥幸通过了审查,最后还有印刷工人把关,他们会出于工人阶级的觉悟拒绝印刷这些文字。
而罗马尼亚作家马内阿曾偶尔看到自己一部小说的内部审查报告,审查员的修改意见非常详细,大到情节构思,小到个别词语,这让马内阿感到不舒服,同时也感到恐惧,知道安全部门对他的内心其实了如指掌,这使他想起一些作家朋友突然莫名死去,或突然被抄家的情景。
卡夫卡晚年曾写过一个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主人公把自己关在笼子里,向世人表演绝食。
饥饿既是他的谋生手段,更是他的艺术追求。然而,尽管他想要达到饥饿的极致,却得不到世人的真正理解。几年后,那些喜欢看热闹的观众就把他淡忘了,纷纷涌向其他表演场所。饥饿艺术家最后在孤独中死去,临终前他对看管人说,他只能忍饥挨饿,没有其他办法。
据说,这是卡夫卡最喜欢的作品之一。在病逝前一个月,作家躺在病榻上校对这篇小说的清样时,仍然禁不住流下眼泪。
这篇小说含有丰富的隐喻,可以从多种角度解读。
比如,伟大的艺术是一种牺牲,也不可能得到世人的真正理解。艺术家要想衣食无忧,甚至享尽荣华富贵,就应当改行做别的事情。卡夫卡生活的年代,艺术家是独立而匮乏的,常常要忍受孤独和穷困的处境。作家无法预见到,艺术家有一天也可以被国家养起来,他与社会不再是对立的关系,既不必忍受饥饿,也不需要表现饥饿,哪怕才气平庸,也会拥有众多读者,成为一名被掌声和鲜花包围的艺术家。这种美妙情景不是梦想,它曾在前苏联、东欧国家实现,匈牙利作家米克洛什·哈拉兹提1986年写成的政论随笔《天鹅绒监狱》中,就曾详尽地分析了这一前所未有的文化体制。
审查美学
在这种文化体制中,不存在卡夫卡的饥饿艺术家,因为文化掌管者和创作者已经是合作的关系。既然饥饿艺术家必须把自己关在笼子里,为什么他不可以把自己关进监狱里而不致忍饥挨饿?这就是哈拉兹提想要阐明的理由,尽管笼子代表的是艺术的自律,监狱高墙代表的是体制的限制。
明眼的读者当然不会认为哈拉兹提是在为体制辩护,实际上,他是匈牙利一位最有独立性的作家。他出生于1945年,父母都是犹太人,尽管他自小生活在红色家庭,却是一个天生的异见者。20世纪70年代初,当哈拉兹提还是一个大学生时,就因为思想自由而被大学开除,去工厂劳动了一年,这段经历使他写出《一个工人国家的工人》一书,并以萨米亚特(地下出版物)的形式出版。为此,他遭到逮捕和审判,被禁止发表任何文字。
此事曾成为轰动一时的国际新闻,哈拉兹提也因此被视作知识分子道德勇气的代表。80年代,他成为匈牙利第一份萨米亚特刊物《讲述者》的编辑兼撰稿人。
可以说,他的一生都是在与审查制度的冲突中度过的。
哈拉兹提在《天鹅绒监狱》中想要阐明的是,“国家艺术家”是怎样炼成的。
他采用一种反讽的调子,从一位“御用作家的良心”角度,阐释他所说的“审查的美学”。
审查制度源于权力对自由言论的控制。早在17世纪,弥尔顿就在他的名文《论出版自由》中指出,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来对善恶作出选择,如果人民选择善,却被阻止知道恶,这样的选择是没有意义的,根据良心进行自由讨论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审查制度是徒劳无益的,因为真理必然会战胜谬误。
但在哈拉兹提的御用作家看来,弥尔顿的言论大谬不然,审查制度完全可以带来文化繁荣。与通常人们谈论审查制度不同,此书没有对审查制度展开控诉,而是极力为审查制度寻找理由。用作者的话说:“这本书描述了审查的美学,以及艺术家和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共生关系。书中研究了国家用于操控文化的努力;探讨了艺术家与他们所处社会的执法者之间的合谋共犯关系。”
在西方各国,实行新闻法治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没有专门的新闻出版法,主要是普通法系的英美等国;一种是制定成文的新闻出版法,主要是成文法系的欧陆国家。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国家并不针对言论本身设立审查制度。东欧各国的体制源自苏联,这个体制建立在言论控制的基础上,因此它的理论矛盾不比它的现实矛盾更少。一方面,由于言论自由已经成为普世价值,东欧各国的宪法中全都规定了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政府从来都不承认审查制度的存在。
另一方面,东欧国家的作家们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就是无所不在、令人窒息的审查制度。这个矛盾的现象集中体现了极权的本质,即让大多数人生活在谎言中而不自知,对审查制度的反抗因而成为20世纪最富有人类精神史意义的现象。
几乎所有东欧作家都描写过审查制度,波兰诗人斯坦尼斯罗·巴兰察克曾描述20世纪70年代当局的一份秘密审查手册,文件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各种消息禁令,其目的是不让公众知道各方面的真相,以控制不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思想,防止公众对政府产生不满,从而维护政权的稳定。如报道西方新闻必须采用波新社通稿,不得刊发批评官方意识形态的言论,不得报道有关环境污染的消息,不得赞扬嬉皮士运动,不得报道波兰向苏联出口肉类的信息,此外还列有被禁作家的名单等等。
前南斯拉夫作家丹尼洛·契斯则指出,当局从来没有建立公开的审查机构,负责审查的是出版社、报刊的负责人、编辑和校对。
有时候,编辑会善意地劝告作者,为了能够顺利发表作品,最好删除某些章节或文字,否则对作者和编辑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如果侥幸通过了审查,最后还有印刷工人把关,他们会出于工人阶级的觉悟拒绝印刷这些文字。
而罗马尼亚作家马内阿曾偶尔看到自己一部小说的内部审查报告,审查员的修改意见非常详细,大到情节构思,小到个别词语,这让马内阿感到不舒服,同时也感到恐惧,知道安全部门对他的内心其实了如指掌,这使他想起一些作家朋友突然莫名死去,或突然被抄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