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教他们握笔写字,他们却花大量的时间来卷铅笔、撕纸、切橡皮、咬指甲:老师带他们列队做操,他们却偷空绕圈追打;老师传授的礼貌用语他们记不住半句,却能脱口骂出不知从哪儿捡来的脏话……这一切“古怪”究竟是为什么?
大人忽然不宽容了
过去,大人往往为孩子拣到一块奇异的石头欣喜若狂;对孩子垒起的沙堆、捉到的虫子大加赞扬。于是。孩子觉得这就是自己成功的地方,是使自己快乐的手段,在他的认知体系里,这就是世界观。可孩子不知道的是,自打他步入小学,身边人对他的评价重心就发生了转变,家长和老师将更多的目光从“探索和玩耍”转向了“学习能力”方面。孩子一来没有适应角色转变,二来没有适应要求增高,久而久之就产生焦虑愤懑情绪。切橡皮、撕纸片、咬指甲,甚至攻击他人,很可能是在渲泄不满和不安情绪。
引导方式:孩子的落差主要源于父母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帮助孩子重新调整日常作息和生活重心,是这阶段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比如重新制定玩耍、看电视和写作业的时间比例,让孩子接受现实:上小学后玩耍时间必然会比以前减少。当然,少归少,不能完全剥夺,即使在整个小学阶段,孩子依然有权在玩耍中学习和成长。
这样吸引大家注意
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有差异的,有些很快就熟悉了新的气氛,结交了很多新朋友,接受了新老师的教育方式,但有些虽然急于融入新环境,却因为方式欠佳而得不到回应,有时甚至会引人反感。为了使自己不再那么孤独,一些孩子会采取“非常”手段吸引注意力。朝自己“仰慕已久”的同伴身上扔切碎的橡皮粒,拋洒大量小纸片。他们觉得这是在向别人“表示好感”,可这样的方式恐怕沒人能欣然接受。
引导导方式:对这些孩子我们缺少的并非是“道德感”教育,而是交往方式的指导。父母需要言传和身教他们交往准则,比如多尊重他人,主动帮助他人,宽容地对待他人的过错,不要干扰别人的思考或打断谈话等等,孩子才有机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我想知道世界的奥秘
步入小学后,随着生活空间和交往范围的扩展,孩子对整个世界的探索和好奇都比之前更多。他们常常想知道:老师的包包和我的书包一样都放满了课本吗?圆珠笔画在脸上还能洗掉吗?小学生为什么要写作业?不写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粉笔是用面粉做的吗?可以吃吗……一系列新事物在他眼前都那么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不——试过尝过怎肯罢休?
引导方式:好奇是孩子启智和进步的源泉,但家长一定要将正确的探究方式传授给孩子,切不可“越界”。同时,正因为孩子有猎奇心理,我们的教育也要多设置悬念,多呈现过程,少展示结果,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例如,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时,让孩子在老师、家长身上试验:得到好处说“谢谢”,妨碍他人说“对不起”,看结果会怎样,一旦尝到甜头,孩子自会学乖。
有人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极易遭到污染。其实,在他们刚得到外界信息时,这些东西还只是用淡铅笔轻轻勾勒的草稿,其修改权在家长手中。相信每位家长都会帮助孩子抹去糟粕,让精华浓墨重彩地呈现。
大人忽然不宽容了
过去,大人往往为孩子拣到一块奇异的石头欣喜若狂;对孩子垒起的沙堆、捉到的虫子大加赞扬。于是。孩子觉得这就是自己成功的地方,是使自己快乐的手段,在他的认知体系里,这就是世界观。可孩子不知道的是,自打他步入小学,身边人对他的评价重心就发生了转变,家长和老师将更多的目光从“探索和玩耍”转向了“学习能力”方面。孩子一来没有适应角色转变,二来没有适应要求增高,久而久之就产生焦虑愤懑情绪。切橡皮、撕纸片、咬指甲,甚至攻击他人,很可能是在渲泄不满和不安情绪。
引导方式:孩子的落差主要源于父母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帮助孩子重新调整日常作息和生活重心,是这阶段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比如重新制定玩耍、看电视和写作业的时间比例,让孩子接受现实:上小学后玩耍时间必然会比以前减少。当然,少归少,不能完全剥夺,即使在整个小学阶段,孩子依然有权在玩耍中学习和成长。
这样吸引大家注意
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是有差异的,有些很快就熟悉了新的气氛,结交了很多新朋友,接受了新老师的教育方式,但有些虽然急于融入新环境,却因为方式欠佳而得不到回应,有时甚至会引人反感。为了使自己不再那么孤独,一些孩子会采取“非常”手段吸引注意力。朝自己“仰慕已久”的同伴身上扔切碎的橡皮粒,拋洒大量小纸片。他们觉得这是在向别人“表示好感”,可这样的方式恐怕沒人能欣然接受。
引导导方式:对这些孩子我们缺少的并非是“道德感”教育,而是交往方式的指导。父母需要言传和身教他们交往准则,比如多尊重他人,主动帮助他人,宽容地对待他人的过错,不要干扰别人的思考或打断谈话等等,孩子才有机会拥有更多的朋友。
我想知道世界的奥秘
步入小学后,随着生活空间和交往范围的扩展,孩子对整个世界的探索和好奇都比之前更多。他们常常想知道:老师的包包和我的书包一样都放满了课本吗?圆珠笔画在脸上还能洗掉吗?小学生为什么要写作业?不写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粉笔是用面粉做的吗?可以吃吗……一系列新事物在他眼前都那么具有探索性和趣味性,不——试过尝过怎肯罢休?
引导方式:好奇是孩子启智和进步的源泉,但家长一定要将正确的探究方式传授给孩子,切不可“越界”。同时,正因为孩子有猎奇心理,我们的教育也要多设置悬念,多呈现过程,少展示结果,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例如,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时,让孩子在老师、家长身上试验:得到好处说“谢谢”,妨碍他人说“对不起”,看结果会怎样,一旦尝到甜头,孩子自会学乖。
有人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极易遭到污染。其实,在他们刚得到外界信息时,这些东西还只是用淡铅笔轻轻勾勒的草稿,其修改权在家长手中。相信每位家长都会帮助孩子抹去糟粕,让精华浓墨重彩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