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思路?《辞源》上说:思维的条理脉络。那么一篇文章的思路是什么呢?就是贯通于一篇文章中的一股内在的逻辑力量。叶圣陶先生曾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思路既跟构思有关,又跟结构布局相联。如果说构思是为了理清思路的话,那么结构就是思路的具体展现。构思在前,结构在后。从这个意义上说,“构思”就是对“结构的思考”;有什么样的构思,就有什么样的结构。只有构思“细”,才会思路“顺”;只有思路顺畅,才会结构合理。现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为例看看思路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看思路在结构段中的作用。文章开头的一段是这样写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这一段叙述的是作者作记的缘由。为何由我作记呢?是受老朋友滕子京之托,滕子京为何有此之托?是因为他被贬岳州做了巴陵郡的太守,决定重修岳阳楼。为何要重修岳阳楼?是因为他到任一年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因此光复旧物、整修古迹就成了当然之举。又因为重修的岳阳楼扩大了规模,准备把“唐贤”“今人”诗赋刻在上面,所以才叫我写篇记。你看,这段的叙述是那么周密自然。除了不说自明的范、滕之间的友谊,整段文字沿着“因果”关系源源而出,不枝蔓,不错乱,不梗阻。这种使语言凝聚成一个统一整体的东西就是思路。
其次再来看思路在谋篇中的作用。作者为了表达虽遭贬谪,仍坚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和博大的胸怀。既然题目定为《岳阳楼记》,那就得先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文化古迹和壮丽美景写起。既然“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而登楼又可总览此“洞庭大观”,加之它又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交通要道,所以才吸引无数“唐贤、今人”来此壮游。在各色游人中自然免不了有一类“迁客骚人”。这些人或因官场失意或因文场落拓,“览物之情”自然也就不同。然而,虽说“览物之情”各不相同,但总体无非是“以物喜,以己悲”罢了。外在环境、客观事物赏心悦目时他们则“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环境恶劣时,他们就“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这种思想行为实在不值得学习,那怎样的思想情怀才值得学习呢?这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效法古代仁人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全篇文字可谓气势恢宏,景象万千,整篇文章沿着一种“因果”关系而来,全篇文字,文情并茂,逶迤曲折,但段与段之间却也是那样丝丝入扣,毫无破绽,自始至终贯穿着一股悠长的文气:由物写到人,由人写到情,由物引出感,由感写出志。真是环环相扣,节节相承。这股贯通全篇的文气就是作者的一条严密的思路。这种思路所显现出来的结构就是情节自然发展型。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其《选择与安排》一文中说:“……一个艺术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某一部分受影响,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这里所说的“贯注于全体”的一股“生气”就是思路。
说到底,记叙类文章的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有先有后,一路写来,自然流畅。除了因果思路外,还有的是按照情节自然发展的思路来写的,有的是按递进思路写的,等等,这里不再阐述。
每篇文章有每篇文章的思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把文章的思路理清楚,学生便能在经常的学习中,真正掌握文章的思路,用在以后自己的写作中,文章的顺序就不会紊乱,结构的安排就不会无序,就会使自己的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一路写来,清新有序。■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
首先看思路在结构段中的作用。文章开头的一段是这样写的:“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这一段叙述的是作者作记的缘由。为何由我作记呢?是受老朋友滕子京之托,滕子京为何有此之托?是因为他被贬岳州做了巴陵郡的太守,决定重修岳阳楼。为何要重修岳阳楼?是因为他到任一年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因此光复旧物、整修古迹就成了当然之举。又因为重修的岳阳楼扩大了规模,准备把“唐贤”“今人”诗赋刻在上面,所以才叫我写篇记。你看,这段的叙述是那么周密自然。除了不说自明的范、滕之间的友谊,整段文字沿着“因果”关系源源而出,不枝蔓,不错乱,不梗阻。这种使语言凝聚成一个统一整体的东西就是思路。
其次再来看思路在谋篇中的作用。作者为了表达虽遭贬谪,仍坚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和博大的胸怀。既然题目定为《岳阳楼记》,那就得先从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文化古迹和壮丽美景写起。既然“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而登楼又可总览此“洞庭大观”,加之它又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交通要道,所以才吸引无数“唐贤、今人”来此壮游。在各色游人中自然免不了有一类“迁客骚人”。这些人或因官场失意或因文场落拓,“览物之情”自然也就不同。然而,虽说“览物之情”各不相同,但总体无非是“以物喜,以己悲”罢了。外在环境、客观事物赏心悦目时他们则“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环境恶劣时,他们就“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这种思想行为实在不值得学习,那怎样的思想情怀才值得学习呢?这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效法古代仁人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全篇文字可谓气势恢宏,景象万千,整篇文章沿着一种“因果”关系而来,全篇文字,文情并茂,逶迤曲折,但段与段之间却也是那样丝丝入扣,毫无破绽,自始至终贯穿着一股悠长的文气:由物写到人,由人写到情,由物引出感,由感写出志。真是环环相扣,节节相承。这股贯通全篇的文气就是作者的一条严密的思路。这种思路所显现出来的结构就是情节自然发展型。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其《选择与安排》一文中说:“……一个艺术品必须为完整的有机体,必须是一件有生命的东西。有生命的东西,第一须有头有尾有中段,第二是头尾和中段各在必然的地位,第三是有一股生气贯注于全体,某一部分受影响,其余各部分不能麻木不仁。”这里所说的“贯注于全体”的一股“生气”就是思路。
说到底,记叙类文章的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有先有后,一路写来,自然流畅。除了因果思路外,还有的是按照情节自然发展的思路来写的,有的是按递进思路写的,等等,这里不再阐述。
每篇文章有每篇文章的思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生把文章的思路理清楚,学生便能在经常的学习中,真正掌握文章的思路,用在以后自己的写作中,文章的顺序就不会紊乱,结构的安排就不会无序,就会使自己的文章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地一路写来,清新有序。■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清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