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转变机关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入手,创新城乡“共建共享促和谐”党建新载体。今年4月,县乡班子换届调整到位后,忠县县委针对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通过机关党员扎扎实实为群众济困、解难和帮群众致富,演绎出城乡统筹发展的“党群和谐曲”。
前奏曲:结对交亲——济万家困
[背景:在农村一些地区,贫困户、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往往成了“被遗忘的人群”:平常很少有亲情的温馨,遇到天灾人祸得不到及时的关爱……这些人长期“关门闭户”,他们是那么的无助……]
“今天我们认个亲,就是一家人了!”7月26日,忠县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其平走进东溪镇翠屏村五组贫困户谭传福的家,挂上了“结对交亲”的门牌。临走时,徐其平留下了200元“见面礼”和自己的手机号码。
今年6月28日,忠县县委启动“百千万”(百个党组织选派千名党员服务万名群众)活动,发动机关党员干部与群众结对交亲,扶贫济困。
8月8日,谭家房屋遭暴雨袭击,摇摇欲坠。谭传福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托人给徐其平打了个电话。让老谭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徐其平就带着职工捐赠的1000元钱赶到他家,帮他整修房屋。
党员干部没进村是生人,入了户成熟人,解决困难是恩人,结了对子成一家人。像徐其平这样为群众济困的事,在忠县还有很多。
“干爸,您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秋季开学了,复兴镇西流村九组12岁的留守儿童熊金莲,接过城里的“干爸”送来的学习用具,心里特别高兴。
熊金莲的父母在云南打工,家里只有她和年迈的奶奶。7月9日,县史志办副主任田中走进熊金莲家,认了这个“干女”。之后,田中利用休息时间,3次前去看望她,给她辅导作业,送去漂亮的书包和文具盒,还把她接到城里与自己的女儿一起过周末。
在忠县,参加结对交亲的党员,每人都有一本被称为“亲情日记”的《党员群众结对交亲工作日志》。走了多少次“亲戚”,帮助解决了哪些困难,搜集到了哪些民意,都要记在“亲情日记”上。“亲情日记”还要接受被结对群众签字认可,并根据群众的满意度评选“党员群众结对交亲示范户”,纳入党员所在单位年度党建考核。
“周问候、月探望”,多引一条路,多进一次门,多干一份活,多谈一次心,多献一份情……无数颗爱心化成缕缕阳光、汇成股股甘泉,滋润着困难群众的心田,让群众感受党的温暖,共享和谐的阳光。忠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赵燕说:“目前,全县已有6582名党员与19891名贫困群众结对交亲,党员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560多件(次),送去慰问品8200多件,慰问金7.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200多人。”
忠县的“百千万”活动仅仅是首“前奏曲”,由此发端,“党群和谐”又向更宽的领域拓展。
进行曲:流动政务——解万家难
[背景:“找政府办事,面对复杂的程序,老百姓往往无所适从。”忠县县长刘贵忠认为,“只有将政府的工作职能‘背’到田间地头、村头院落,才能消除群众的奔波之苦。”于是,由各级党组织成立的流动政务服务队相继开赴农村。]
“各位乡亲,乡政府流动政务服务队来了!凡需办事的村民,请到一组点卯湾大院子集中办理。”8月30日上午9时,涂井乡龙林村一组热闹起来,支部书记龙克军扯开嗓门,用高音喇叭通知村民。
“老龙,你家的建房手续批下来了。”副乡长罗华将一份办理完毕的建房手续,交给了三组年逾七旬的村民龙宗凡。
流动政务进村,不仅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还在“流动”中深入了解到群众的疾苦。
在汝溪镇团堡村毛家坝,一条120米宽的河沟,给南北两岸1万多名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群众热切盼望修一座便桥。
7月30日,县交委党组流动政务服务队来到了毛家坝。
听说来人就是抓交通的,群众敞开了话匣子:“这条河害死人哦,已经淹死两个学生了!”“有好些病号因不能及时送到对岸的医院救治而死亡!”……
“这条河把大家害苦了!”交委党组书记、局长叶世玖当即决定,解决20万元修桥费用,并郑重承诺,“春节前一定让大家从桥上过!”目前,桥梁设计工作已全面展开。
“把方便留给群众,让群众不再叫苦”成为忠县各级党组织的心声。“巡回审批组”把审批员送到村组,“全程代理站”把办事员送到农村,“群众说事室”把信访员送到家门口,“巡回审判庭”把审判员送到院落,“科技特派员”把技术员送到田间……全县560多个形式多样的党员流动政务服务队活跃乡村,形成了“群众动嘴、党员跑腿”的便民服务机制,为群众办理审批事项520多件,帮助群众办事1044件,办证321个,处理群众反映问题820多个,为群众节约车船费2万余元。
协奏曲:发展产业——帮万家富
[背景:一边是风云变幻的市场,一边是信息捕捉能力差、经营销售与市场连接不紧密、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农民。“要把农民联合起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产业发展。”忠县县委以城乡党组织“共建联建”活动为抓手,100个城镇机关党组织与100个村级党组织结对,共同谋划、探索新农村建设新模式。]
“要不是‘党员联合指导组’来指导,我们这个农民公司就要解散了。”重庆市伟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盛国华十分感激地说。
新立镇华福村175户农民,为橙汁加工厂种植了374亩优质柑橘。去年11月18日,全村农户将1.4万株柑橘树的50年经营权和土地使用权折价入股,组建了这家农民公司,专门生产、经营柑橘。
“农民对公司寄予了很高期望,但柑橘丰产需要8年。”盛国华说。今年5月,入股农户见不到钱,心里发慌,有的甚至提出要解散公司。
这时,县果业局、三峡建设集团和新立镇的“党员联合指导组”来了。
经过“会诊”,指导组开出了一剂药方:稳定主业,发展副业,以短养长。
在指导组帮助下,公司筹措8万元,引进兔种200只,办起了肉兔养殖场。随后,指导组为公司提供了60亩紫花苜蓿种子,在柑橘行间套种,收割后加工为兔饲料,使饲料成本降低了40%。
先期出栏的1000多只肉兔,除去成本,赚了1.5万元。即将出栏的2000多只肉兔也全部被订购。
收获“第一桶金”后,指导组又建议公司利用闲置堰塘养鱼。之后,公司在10多亩水面的两个堰塘,投放了1.5万尾良种鱼苗。盛国华算了算:“今年干下来,可净赚7.5万元。明年柑橘园将进入盛产期,按最低保护价收购,除去成本,每亩可净赚400元;2010年达到丰产期后,亩产将达3000公斤,每亩可净赚2000元,374亩柑橘园每年盈利可稳定在75万元左右。”
伟豪公司的成功,促进了忠县农民公司的发展。在县种子公司党支部指导下,拔山镇古塘村359户农户将1000多亩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联合组建了重庆火炉种子生产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经营杂交水稻、玉米种子。县经委党组、县甘薯办党支部联合重庆天运生物液体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帮助新生镇果梁村140多个农户组建了重庆市高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经营甘薯……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把党员示范在创业岗位上。在忠县,100个城镇机关和企业党组织与100个村级党组织结对共建、联建,围绕产业发展组建新的党组织,共同谋划发展思路。
城乡党组织携手,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观念引导、技术支持、项目支撑和市场服务,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联合起来,助推了忠县特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已通过多种模式流转耕地19万亩,使柑橘、红豆杉、撑绿竹、甘薯等特色农业实现了企业化运作、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涉及农民20多万人。
忠县县委书记杜和平说:“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城乡‘共建共享促和谐’党建新载体将长期坚持下去,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奔小康!”
前奏曲:结对交亲——济万家困
[背景:在农村一些地区,贫困户、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往往成了“被遗忘的人群”:平常很少有亲情的温馨,遇到天灾人祸得不到及时的关爱……这些人长期“关门闭户”,他们是那么的无助……]
“今天我们认个亲,就是一家人了!”7月26日,忠县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其平走进东溪镇翠屏村五组贫困户谭传福的家,挂上了“结对交亲”的门牌。临走时,徐其平留下了200元“见面礼”和自己的手机号码。
今年6月28日,忠县县委启动“百千万”(百个党组织选派千名党员服务万名群众)活动,发动机关党员干部与群众结对交亲,扶贫济困。
8月8日,谭家房屋遭暴雨袭击,摇摇欲坠。谭传福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托人给徐其平打了个电话。让老谭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徐其平就带着职工捐赠的1000元钱赶到他家,帮他整修房屋。
党员干部没进村是生人,入了户成熟人,解决困难是恩人,结了对子成一家人。像徐其平这样为群众济困的事,在忠县还有很多。
“干爸,您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秋季开学了,复兴镇西流村九组12岁的留守儿童熊金莲,接过城里的“干爸”送来的学习用具,心里特别高兴。
熊金莲的父母在云南打工,家里只有她和年迈的奶奶。7月9日,县史志办副主任田中走进熊金莲家,认了这个“干女”。之后,田中利用休息时间,3次前去看望她,给她辅导作业,送去漂亮的书包和文具盒,还把她接到城里与自己的女儿一起过周末。
在忠县,参加结对交亲的党员,每人都有一本被称为“亲情日记”的《党员群众结对交亲工作日志》。走了多少次“亲戚”,帮助解决了哪些困难,搜集到了哪些民意,都要记在“亲情日记”上。“亲情日记”还要接受被结对群众签字认可,并根据群众的满意度评选“党员群众结对交亲示范户”,纳入党员所在单位年度党建考核。
“周问候、月探望”,多引一条路,多进一次门,多干一份活,多谈一次心,多献一份情……无数颗爱心化成缕缕阳光、汇成股股甘泉,滋润着困难群众的心田,让群众感受党的温暖,共享和谐的阳光。忠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赵燕说:“目前,全县已有6582名党员与19891名贫困群众结对交亲,党员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560多件(次),送去慰问品8200多件,慰问金7.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200多人。”
忠县的“百千万”活动仅仅是首“前奏曲”,由此发端,“党群和谐”又向更宽的领域拓展。
进行曲:流动政务——解万家难
[背景:“找政府办事,面对复杂的程序,老百姓往往无所适从。”忠县县长刘贵忠认为,“只有将政府的工作职能‘背’到田间地头、村头院落,才能消除群众的奔波之苦。”于是,由各级党组织成立的流动政务服务队相继开赴农村。]
“各位乡亲,乡政府流动政务服务队来了!凡需办事的村民,请到一组点卯湾大院子集中办理。”8月30日上午9时,涂井乡龙林村一组热闹起来,支部书记龙克军扯开嗓门,用高音喇叭通知村民。
“老龙,你家的建房手续批下来了。”副乡长罗华将一份办理完毕的建房手续,交给了三组年逾七旬的村民龙宗凡。
流动政务进村,不仅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还在“流动”中深入了解到群众的疾苦。
在汝溪镇团堡村毛家坝,一条120米宽的河沟,给南北两岸1万多名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群众热切盼望修一座便桥。
7月30日,县交委党组流动政务服务队来到了毛家坝。
听说来人就是抓交通的,群众敞开了话匣子:“这条河害死人哦,已经淹死两个学生了!”“有好些病号因不能及时送到对岸的医院救治而死亡!”……
“这条河把大家害苦了!”交委党组书记、局长叶世玖当即决定,解决20万元修桥费用,并郑重承诺,“春节前一定让大家从桥上过!”目前,桥梁设计工作已全面展开。
“把方便留给群众,让群众不再叫苦”成为忠县各级党组织的心声。“巡回审批组”把审批员送到村组,“全程代理站”把办事员送到农村,“群众说事室”把信访员送到家门口,“巡回审判庭”把审判员送到院落,“科技特派员”把技术员送到田间……全县560多个形式多样的党员流动政务服务队活跃乡村,形成了“群众动嘴、党员跑腿”的便民服务机制,为群众办理审批事项520多件,帮助群众办事1044件,办证321个,处理群众反映问题820多个,为群众节约车船费2万余元。
协奏曲:发展产业——帮万家富
[背景:一边是风云变幻的市场,一边是信息捕捉能力差、经营销售与市场连接不紧密、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的农民。“要把农民联合起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产业发展。”忠县县委以城乡党组织“共建联建”活动为抓手,100个城镇机关党组织与100个村级党组织结对,共同谋划、探索新农村建设新模式。]
“要不是‘党员联合指导组’来指导,我们这个农民公司就要解散了。”重庆市伟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盛国华十分感激地说。
新立镇华福村175户农民,为橙汁加工厂种植了374亩优质柑橘。去年11月18日,全村农户将1.4万株柑橘树的50年经营权和土地使用权折价入股,组建了这家农民公司,专门生产、经营柑橘。
“农民对公司寄予了很高期望,但柑橘丰产需要8年。”盛国华说。今年5月,入股农户见不到钱,心里发慌,有的甚至提出要解散公司。
这时,县果业局、三峡建设集团和新立镇的“党员联合指导组”来了。
经过“会诊”,指导组开出了一剂药方:稳定主业,发展副业,以短养长。
在指导组帮助下,公司筹措8万元,引进兔种200只,办起了肉兔养殖场。随后,指导组为公司提供了60亩紫花苜蓿种子,在柑橘行间套种,收割后加工为兔饲料,使饲料成本降低了40%。
先期出栏的1000多只肉兔,除去成本,赚了1.5万元。即将出栏的2000多只肉兔也全部被订购。
收获“第一桶金”后,指导组又建议公司利用闲置堰塘养鱼。之后,公司在10多亩水面的两个堰塘,投放了1.5万尾良种鱼苗。盛国华算了算:“今年干下来,可净赚7.5万元。明年柑橘园将进入盛产期,按最低保护价收购,除去成本,每亩可净赚400元;2010年达到丰产期后,亩产将达3000公斤,每亩可净赚2000元,374亩柑橘园每年盈利可稳定在75万元左右。”
伟豪公司的成功,促进了忠县农民公司的发展。在县种子公司党支部指导下,拔山镇古塘村359户农户将1000多亩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联合组建了重庆火炉种子生产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经营杂交水稻、玉米种子。县经委党组、县甘薯办党支部联合重庆天运生物液体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帮助新生镇果梁村140多个农户组建了重庆市高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门生产、经营甘薯……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小组建在致富项目上,把党员示范在创业岗位上。在忠县,100个城镇机关和企业党组织与100个村级党组织结对共建、联建,围绕产业发展组建新的党组织,共同谋划发展思路。
城乡党组织携手,深入开展政策宣传、观念引导、技术支持、项目支撑和市场服务,把一家一户的小生产联合起来,助推了忠县特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已通过多种模式流转耕地19万亩,使柑橘、红豆杉、撑绿竹、甘薯等特色农业实现了企业化运作、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涉及农民20多万人。
忠县县委书记杜和平说:“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城乡‘共建共享促和谐’党建新载体将长期坚持下去,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