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的延续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ei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7年的开年大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其极具东方意境的视觉画面和精神传承为中国传统文化寻找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让观众感受到了久违的中国式想象力,也让中国神话的美好寓意在当代重现。《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电视剧在描写主题、人物、以及情节等内容中渗透了大量神话元素,可以说该剧是神话在当代的延续,因此,本文旨在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神话元素进行分析,揭示该剧吸引观众并引起其共鸣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神话原型批评;中国神话;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一、神话—原型批评理论
  神话—原型批评是西方文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它的理论基础是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的诺思罗普·弗莱。 所谓神话原型,是指以神话作为文学的原型找出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能够引起人们内心共鸣的诸如神话之类的原型元素。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包含着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
  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及其神话原型
  由神话原型批评的原理可知,古往今来的作品中,都包含有古典神话的某些元素原型,同样,《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也不例外,该剧主要讲述了青丘帝姬白浅和九重天太子夜华的三生三世的爱恨纠葛的仙恋故事。因此,笔者在观剧的同时发现该剧中的主题、人物、以及情节等的设置都能在古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中找到其原型,下文就分别从主题原型、人物原型、以及情节原型几个方面来解读该剧的神话元素。
  1主题原型
  由该剧的剧名中就可以看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些关键字眼,经过查找资料,笔者得出三生三世与十里桃花都是出自古中国神话的典故。首先是三生三世的典故,该典故在唐传奇小说《甘泽谣》的《圆观》一篇中有详细的介绍,它讲述的是僧人圆观和公子李源有长达30年的深厚友情,因李源要远游,于是就要求圆观作陪,最令人感动的是尽管圆观明知此行自己会有生命危险,但为了朋友情谊,他仍然将现世的生命置之度外。亡故后,他转世为牧童,要李源与他千里相认,尽管圆观已经转世,可正如他转世后的牧童所吟唱的歌谣“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那般,他们彼此的那份情谊却依然保持得一尘不染,于是后人为了纪念他们肝胆相照的友情就将他们隔世相会的地方的一块石头命名为“三生石”,该典故发展到今天更多的指的是情侣之间的缘分了,例如“缘定三生”,同理,在该剧中显然是取后者的意思,即指的是白浅与夜华之间命定的三世情缘。
  最后是十里桃花的典故,该典故出自六朝志怪小说集《幽明录》,讲述的是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偶遇仙女于桃花林附近,并与他们相恋相守半年后,因思念家乡而出山返乡,出来后发现“山中一日,人间百年”,家乡的亲朋好友早已过去了七世,故居环境也已面目全非了,让他们叹息不已。这暗示着十里桃花遇仙的经历说明了古人想超越时空,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的幻想,而这也正暗示了该剧中男女主人公一遭遇劫难都会不由自主地来到十里桃林寻求帮助一样,这说明了十里桃林在主人公的心里是一片超越现实的净土,而这又恰恰与十里桃花的典故的寓意相同,因此,由此可以得出该剧命名的由来了。
  2人物原型
  首先是本剧的女主青丘帝姬白浅,她是青丘狐帝白止的幺女,是四海八荒内唯一的一只九尾白狐,九尾狐最早见于《山海经·南山经》中“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南山经》中也有记载“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由此可见,该剧的人物塑造并非凭空虚造的,而是根据古中国神话加以改造完善的,作者根据已有的九尾白狐的人物原型,发挥自己的想象赋予她一些特定的人格特征,并以她为主角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爱恨情仇。
  其次,便是剧中的第二男主角东华帝君,全称是东华紫府少阳君,又称东王公,此人物的原型在《山海经》里也可以找到,《神异经·东荒经》中记载到“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看来剧中设定的东华帝君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神仙,是不会有感情的和他白发飘飘的造型也不是凭空凭空捏造的,也是有人物原型来对照的。因此,他对女二号的绝情也有了合理的解释。
  最后是女主的管家迷谷这一人物的原型了。剧中迷谷是女主狐狸洞的管家,是一个树精,因为女主爱迷路,所以女主出远门时都要带上他的一个枝丫,如此,便不会迷路了。而迷谷这一人物的原型在《山海经》中也可以找到。《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南山经之首曰?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古而黑理,其花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由此可见,剧中设置的迷谷的身份特征也是有据可循的,并非随意杜撰。
  3情节原型
  该剧中唯一的大反派就是翼族的君主—擎苍,他有着推翻天族的统治,由翼族来统治这四海八荒的野心,为此,他不惜牺牲掉自己的儿女们,他用他们来做自己的血蛊,所以,每当他的孩子们死去一个,他的功力修为就会平增十几万年,而这与西方神话中“替代者死亡”的情节原型类似,即古希腊神话中国王阿德墨托斯年老体衰,生命即将结束。太阳神阿波罗劝说命运女神使他免受地狱之苦。命运女神答应,如果有人愿意代替他去死,就可以让他逃脱死亡。类似的情节也出现在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为了解除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对他的报复,而杀死女儿伊菲革涅亚来祭祀的神话中。同样,在古代希伯来神话中,也有上帝命令亚伯拉罕以其独生子代替他献祭的故事。同样的,该剧中正是由于擎苍大儿子—离怨的死去,才能让其功力大增,早日挣脱了东皇钟的束缚,而其冲破封印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由此可见,该剧的剧情设计不仅有来自古中国神话的原型,同样也有西方神话的原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该剧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高的收视率与关注,不仅与其强大的明星阵容和精美的服裝道具场景制作有关,更与其利用神话原型来反映人类超时空共有的宇宙经验或是其集体无意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因此可以说,该剧主要利用古中国神话原型来制作出极具东方意境的神话空间,题材上也突破了传统上“爱情至上”的原则,剧中各位主角们身上也都肩负起了捍卫四海八荒太平的重担,所以这部意境优美、婉转动人的东方唯美仙恋故事以其情义交织、肩担天下的大格局仙恋为背景,又以其能够引起观众内心共鸣的神话原型,满足了无数观众对于美好爱情的憧憬很期待,也表达了当代群体大众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悠然的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之情,而这正是该剧能够获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之一。而这部作为传统神话在当代的延续的仙侠剧的意义还在于,作为以传统神话的代表的传统文化,不仅对当代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还体现了当代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弗莱.《批评的剖析》,陈慧译[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1998年版.
  [2]高迎春.神话原型批评解读《德伯家的苔丝》[J].作家杂志.2012.
  [3]林一平.《山海经》时空观念研究[D].西南大学.2001.
  [4]刘景坤.《唐顿庄园》—女主角玛丽·克劳利的性格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年版.
  [5]刘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神话原型批评述评[J]. 语文学刊.2005年版.
  [6]劉向.《说苑译注》[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7]刘义庆. 《幽明录》[M].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12.
  [8]杨丽娟.原型概念新释[J].外国文学研究.2003,6.
  [9]叶舒宪.从文学中探寻历史信息—《山海经》与失落的文化大传统[M].文艺理论研究.2012,2.
  [10]叶舒宪.《山海经》神话政治地理观[J].民族艺术.1999,3.
  [11]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在中国的传播[J].社会科学究.1999.
  [12]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7.
  [13]袁珂.《中国神话传说》[M].北京: 中华书局,1981.
  [14]袁珂.论山海经的神话性质思想战线[J]. 思想战线.1998,5.
  [15]袁行霈.《山海经》初探见[M].中华文史论丛,1979,3.
  [16]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17]朱玲.论《山海经》的叙述结构及其文化成因[J].清华大学学报.2002,1.
  [18]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9] James George Frazer. 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 (bridged edition)[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0] Northrop Frye. The Great Code: the Bible and the Literature [J].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不断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今教师教学的困扰。本篇文章对于初中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阅读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研究讨论,并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下,指导老师如何进行高效的英语教学进行探究,使老师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引言: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期刊
霍普于1882年出生在纽约一个商人家庭之中,从小就性格孤僻。虽然他是商人的儿子,拥有一个舒适、殷实的童年,但其内心却时常感到局促不安。他曾写道:“孩童时期,我就感觉照射在房屋上面部分的光与照在低一点地方的光是不同的,当我看到上面部分的光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愉悦。”或许是他对光的敏锐和喜爱造就了其画中的光影特色。从乡村题材转入城市,让他的孤独愈发浓稠。作品中寂静的阳光、锋利的阴影、空荡的场景,孤寂的气
期刊
摘要:快乐教育理念是当前素质教育崇尚的一种新型理念。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如何提升课堂的效率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当前教育的主要目标。当前高校越来越重视体育教学的质量水平。然而高校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其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效率也较差。本文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倡导快乐教育理念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新课改以及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在课程、教学、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向课堂要效率的呼声也越来越大。青年教师要从自身知识的储备、课前充分的准备、教学环节的掌控、民主的师生关系四个方面着手用力,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青年教师;新课改;课堂;驾驭  新课改以及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在课程、教学、教育评价等方面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向课堂要效率的呼声
期刊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在校大学生以及中学生对于高校专业知识学习的认识缺陷,从而提出本文三个基本理念:第一课堂学习质量的保证;课后学习复习质量的保证;课外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基本理念出发,探究在校大学生学习辅导方法的创新,通知开展系列工作,包括强化考勤、强化沟通、学习帮扶、强化练习、学习小组组建、经验分享、优秀表彰、科研创新等,促进学风建设,围绕学风建设做好大学生学习辅导工作。  关键词:学习;
期刊
摘要:新课程的教学标准下,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目前初中学生在对自己的初中课程进行学习的时候,一个主要的提升方面,这也是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提升的一个教学方向,只有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才能够让学生在自己或者是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提升,从而让学生在自己的初中这一门历史课程的学习上有更好的提升与进步。本文就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
期刊
摘要:石黑一雄小说中的身份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别让我走》虽然是一部科幻小说,却是作者石黑一雄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人类的生存现状的隐喻。通过斯图亚特·霍爾的文化身份及族裔流散理论,结合记忆书写,逐一解析克隆群体文化身份的确认、崩塌以及重构的完整历程。分析克隆人在以人类为主导的现实社会所面临的身份困境以及主人公在寻觅自我身份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自我身份的怀疑、觉醒以及反抗等一系列挣扎,克隆人的身份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足球逐渐进入到了中小学体育课堂,足球运动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的学习和成长。在当前中小学足球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特有的问题,阻碍着足球教学质量上的提升,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育;足球教学;现状  引言:  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体育教育的开展也更为重视,拓展了多样化的体育教育内容,足球就是其中主要的代表
期刊
摘要:现在的排球比赛越来越精彩多样,进攻技术更是向着高度高、速度快、线路刁钻、力量大的方向发展,让人眼花缭乱。在进攻这样发展的情况下,后排防守技术如果跟不上,队伍进攻再强也是不容易得到好成绩的。而后排防守是队伍的第二道防线,是减少失误和争取反攻得分的关键。  关键词:郫都区第一中学女排;后排防守;训练;排球  1.前言  郫都区第一中学,原名“郫县一中”。郫县一中女子排球队曾多次获得四川省中学生排
期刊
摘要:基础艺术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绘画技能,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对事物的欣赏能力。利用美术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积极健康的心理,激发学生寻找生活中美丽的事物,并用毛笔表达心中美好的愿望。只有拥有美好的世界想象力,学生才能对生活产生积极的态度,并实现健康,进步的生活目标。这是美育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画;观察想像力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  与音乐教育一样,艺术教育也是审美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