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其中的核心课程。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根据理论的特点和教学的要求,体现理论的科学性与思想性;保持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与教学重点的突出性;坚持课内理论教学的主体性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3-0035-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培养“跟党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是一部总结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和改革开放以来历代党的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理论成果,特别是重新修订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版)教材,在保留以往教材的精华的同时,注意吸收最新理论成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显示其独特的魅力。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概论”课程更加充分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下面以“概论”课为例,探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用理论的科学性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升,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规律,它是在近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理论,因而具有必然的规律性,反映了理论的科学性。这段奋斗的历程,是极为丰富和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体现出强烈的思想教育性,因此,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性是统一的。没有学术性就没有理论的价值,没有思想性、教育性就没有理论的作用。把理论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实现教育性。
1.“概论”课程是一门科学,学术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概论”教材的编写是中宣部、教育部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专家集体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具有权威性、规范性,无论从史上还是从理论上都是值得信赖的,保证了教学依据的科学性、学术性。为了提高“概论”课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中央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下设博士点、硕士点,设立完整的学科体系,专业的科研队伍,每年都设立科研项目,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概论”课教学提供学科支撑,以学术性保证它的科学性。正如“马工程”首席专家陈占安指出:大学的特点在于它是具有学术氛围和民主气息的地方,作为崇尚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的大学生,往往容易将没有学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政治说教而产生逆反心理。[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学术性特征,有利于端正人们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认识,有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概论”课程教学具有学术性,其理论可以使学生认可,由“真实”到“真信”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为前提的。“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作为教学主线,以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救亡图存,以现代历史上中华民族改革图强为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运用这些具有史实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要从这些历史的真实,变化的真实,特别是学生能体会到的变化的“真实”,使学生达到“真信”。
3.“概论”教学具有学术性可以使学生由“不认”到“认可”
运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亡的经验教训的学术成果,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如美国的《时代》杂志,世界各国的学者的观点,甚至连我们的敌人也这样认为,这些观点和评论会使学生认为客观、可信,这就增强了“概论”的说服力,使学生由“不认”到“认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功能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学术性作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以权服人、以钱服人等等。[3]
二、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教学重点的突出性
“概论”课教学内容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起始,一直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中国梦”。以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教材体系的逻辑主线。[4]这么多的内容用64学时讲完全部内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有以下几个:
1.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分配各章节所占学时比例
2013年版“概论”新教材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原来的十五章47节调整为十二章35节,精简合并了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减少了字数,删除了书稿中缺乏实际内容的一些比较空泛的话语,努力改进教材的文风,力求使教材简洁明快,但是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全部内容面面俱到地讲好,也是不现实的。在课时与内容的矛盾中,一些学校的教师采取的办法是,第一删减内容。如把教材中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以与“纲要”课重复为由不讲了,这就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变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而没有了“毛泽东思想”部分,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教材体系的逻辑重点[5],但是这样做会使课程体系不完整。第二过于突出重点,对学时分配得不科学。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前松后紧,即前面第一、五、六、七、八章所占学时相对过多,超过总课时的三分之二,这样分摊到后面几章所剩学时有限,只好以缩短教学时数来匆匆完成教学任务。而“概论”课程教学目的的“坚信党的领导”、“祖国统一”、“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依靠力量”、“外交战略”则在时间仓促下,草草带过。因此,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就要科学地分配教学课时,以避免删减或前松后紧的情况发生。 2.依据内容的相对独立性采用专题式教学形式
“概论”教材分别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组成,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一国两制、外交战略、社会主义依靠力量、党的建设共计十五大理论内容。这些理论内容相对独立,适合专题教学。现在许多高校探索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专题教学具有主题的鲜明性、内容的丰富性及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等特点。[6]在教学中,要严格依照教学大纲、教材基本要求,遵循基本理论,在注重理论的相对独立的前提下,以影响时代发展的关键时期、党在各个时期的重要理论、影响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重要人物为主要内容设计专题教学,这样可使“概论”内容既呈现宏观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进程的视野与清晰的理论发展的脉络,又从微观中探析意义重大的理论、事件和人物,这样既可以化解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保证教学内容宏观上的完整性,又突出教学中的重点,还可以避免与中学思政教学对基本理论讲授的重复,从而达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处理好“概论”与“纲要”两门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纲要”课与“概论”课都重要,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厚此薄彼。在“概论”课教学中要注重以论带史,史论结合。离开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就成了无源之水;离开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这条奔腾的大河就会找不着正确的方向。其次要明确“纲要”课与“概论”课有各自的侧重点,总体上“概论”课重“论”,“纲要”课重“史”。 “纲要”用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做到“于序(叙)事中寓论断”[7]。“概论”则直接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指导意义,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把“概论”课上成“纲要”课,过分拘泥于对各种观点来龙去脉的详细介绍,而忽略了对各种观点的系统整合和对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把握。[8]体现它们有共同的“根”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形成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将两门课明晰区分开来,明确各自的侧重点,有助于“概论”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实现自身的教学价值。
三、坚持理论教学的主体性与实践教学的辅助性
目前“概论”课教学的基本形式是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理论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其主要特征。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要特征,利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辩论、竞赛、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来看,理论教学仍应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实践教学处于辅助地位。
1.理论教学的主体性适于“概论”的教学特点
“概论”课程的特点适合理论教学。“概论”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最适宜的传授方式还是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党和国家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献、理论,热点事件的理论分析,热点人物的介绍、点评,可以使学生信服。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幽默、逻辑层次清晰,甚至教师的服饰、着装都能吸引学生,语言和情绪也可以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预设情境、欲说又止、一个事件让学生续写结局等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兴奋点,使理论的力量得到最充分彰显。
2.理论教学的主体性与实践教学的辅助性是“概论”课教学的现实选择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提倡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把科学理论讲清楚,说明白”[9]以及对实践教学学分的划定比例明显低于理论教学的学分比例,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来看也是充分肯定了理论教学的主体性。当然引导学生走出校园的围墙,到社会上对先进的典型进行参观、访问,再到对社会上存在问题的企业、行业、社会弱势群体进行社会调查,尤其是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绿色资源等进行实践教学,效果会非常好,但是“概论”课程面对的是全校所有学生,组织惠及每一位学生的校外的实践活动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且实践教学涉及的资金、场地、运输、管理、学生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走出去程序烦琐,关系复杂,管理难度很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鉴于此,积极做好校内的实践教学还是值得提倡的。包括观看视频媒体、专题讨论、辩论赛、知识竞赛、重大历史纪念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活动等等,深化理论教学成果,使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指南,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占安.对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研含量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2]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qq.com/a/20110701.
[3] 李亿.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传统[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56.
[4][5] 贾孟喜,罗海洼.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体系逻辑结构与教学体系的建立[J].思想理论教育,2011(1):65.
[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专题教学探讨[J].教育探索,2013(8):51.
[7] 张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82-184.
[8] 姚冬梅,凌四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处理及其方法上的特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60.
[9]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R].教社科〔2008〕5号.
[责任编辑:张俊华]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学;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3-0035-0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高校大学生必修的课程,在培养“跟党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核心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是一部总结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和改革开放以来历代党的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理论成果,特别是重新修订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版)教材,在保留以往教材的精华的同时,注意吸收最新理论成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显示其独特的魅力。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概论”课程更加充分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下面以“概论”课为例,探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用理论的科学性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性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提升,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规律,它是在近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理论,因而具有必然的规律性,反映了理论的科学性。这段奋斗的历程,是极为丰富和宝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体现出强烈的思想教育性,因此,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性是统一的。没有学术性就没有理论的价值,没有思想性、教育性就没有理论的作用。把理论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起来,实现教育性。
1.“概论”课程是一门科学,学术性是它的主要特征
“概论”教材的编写是中宣部、教育部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专家集体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具有权威性、规范性,无论从史上还是从理论上都是值得信赖的,保证了教学依据的科学性、学术性。为了提高“概论”课的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中央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下设博士点、硕士点,设立完整的学科体系,专业的科研队伍,每年都设立科研项目,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概论”课教学提供学科支撑,以学术性保证它的科学性。正如“马工程”首席专家陈占安指出:大学的特点在于它是具有学术氛围和民主气息的地方,作为崇尚学术自由和精神自由的大学生,往往容易将没有学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政治说教而产生逆反心理。[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学术性特征,有利于端正人们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认识,有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概论”课程教学具有学术性,其理论可以使学生认可,由“真实”到“真信”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的价值性是以真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为前提的。“概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成果作为教学主线,以中国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救亡图存,以现代历史上中华民族改革图强为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运用这些具有史实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就要从这些历史的真实,变化的真实,特别是学生能体会到的变化的“真实”,使学生达到“真信”。
3.“概论”教学具有学术性可以使学生由“不认”到“认可”
运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消亡的经验教训的学术成果,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如美国的《时代》杂志,世界各国的学者的观点,甚至连我们的敌人也这样认为,这些观点和评论会使学生认为客观、可信,这就增强了“概论”的说服力,使学生由“不认”到“认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功能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学术性作为基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以权服人、以钱服人等等。[3]
二、保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与教学重点的突出性
“概论”课教学内容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为起始,一直到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中国梦”。以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带领中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教材体系的逻辑主线。[4]这么多的内容用64学时讲完全部内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有以下几个:
1.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分配各章节所占学时比例
2013年版“概论”新教材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原来的十五章47节调整为十二章35节,精简合并了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减少了字数,删除了书稿中缺乏实际内容的一些比较空泛的话语,努力改进教材的文风,力求使教材简洁明快,但是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全部内容面面俱到地讲好,也是不现实的。在课时与内容的矛盾中,一些学校的教师采取的办法是,第一删减内容。如把教材中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以与“纲要”课重复为由不讲了,这就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变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而没有了“毛泽东思想”部分,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教材体系的逻辑重点[5],但是这样做会使课程体系不完整。第二过于突出重点,对学时分配得不科学。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前松后紧,即前面第一、五、六、七、八章所占学时相对过多,超过总课时的三分之二,这样分摊到后面几章所剩学时有限,只好以缩短教学时数来匆匆完成教学任务。而“概论”课程教学目的的“坚信党的领导”、“祖国统一”、“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依靠力量”、“外交战略”则在时间仓促下,草草带过。因此,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就要科学地分配教学课时,以避免删减或前松后紧的情况发生。 2.依据内容的相对独立性采用专题式教学形式
“概论”教材分别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组成,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政治、社会主义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一国两制、外交战略、社会主义依靠力量、党的建设共计十五大理论内容。这些理论内容相对独立,适合专题教学。现在许多高校探索采用专题教学的形式,专题教学具有主题的鲜明性、内容的丰富性及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等特点。[6]在教学中,要严格依照教学大纲、教材基本要求,遵循基本理论,在注重理论的相对独立的前提下,以影响时代发展的关键时期、党在各个时期的重要理论、影响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重要人物为主要内容设计专题教学,这样可使“概论”内容既呈现宏观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进程的视野与清晰的理论发展的脉络,又从微观中探析意义重大的理论、事件和人物,这样既可以化解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保证教学内容宏观上的完整性,又突出教学中的重点,还可以避免与中学思政教学对基本理论讲授的重复,从而达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处理好“概论”与“纲要”两门思政课程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纲要”课与“概论”课都重要,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厚此薄彼。在“概论”课教学中要注重以论带史,史论结合。离开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就成了无源之水;离开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这条奔腾的大河就会找不着正确的方向。其次要明确“纲要”课与“概论”课有各自的侧重点,总体上“概论”课重“论”,“纲要”课重“史”。 “纲要”用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做到“于序(叙)事中寓论断”[7]。“概论”则直接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产生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指导意义,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把“概论”课上成“纲要”课,过分拘泥于对各种观点来龙去脉的详细介绍,而忽略了对各种观点的系统整合和对理论体系的整体性把握。[8]体现它们有共同的“根”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形成于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将两门课明晰区分开来,明确各自的侧重点,有助于“概论”课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实现自身的教学价值。
三、坚持理论教学的主体性与实践教学的辅助性
目前“概论”课教学的基本形式是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构成,理论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其主要特征。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要特征,利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辩论、竞赛、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来看,理论教学仍应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实践教学处于辅助地位。
1.理论教学的主体性适于“概论”的教学特点
“概论”课程的特点适合理论教学。“概论”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中最适宜的传授方式还是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党和国家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献、理论,热点事件的理论分析,热点人物的介绍、点评,可以使学生信服。教师讲课语言生动、幽默、逻辑层次清晰,甚至教师的服饰、着装都能吸引学生,语言和情绪也可以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预设情境、欲说又止、一个事件让学生续写结局等等,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兴奋点,使理论的力量得到最充分彰显。
2.理论教学的主体性与实践教学的辅助性是“概论”课教学的现实选择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提倡多种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把科学理论讲清楚,说明白”[9]以及对实践教学学分的划定比例明显低于理论教学的学分比例,从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来看也是充分肯定了理论教学的主体性。当然引导学生走出校园的围墙,到社会上对先进的典型进行参观、访问,再到对社会上存在问题的企业、行业、社会弱势群体进行社会调查,尤其是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资源、绿色资源等进行实践教学,效果会非常好,但是“概论”课程面对的是全校所有学生,组织惠及每一位学生的校外的实践活动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且实践教学涉及的资金、场地、运输、管理、学生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走出去程序烦琐,关系复杂,管理难度很大,教学效果难以保证。鉴于此,积极做好校内的实践教学还是值得提倡的。包括观看视频媒体、专题讨论、辩论赛、知识竞赛、重大历史纪念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活动等等,深化理论教学成果,使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指南,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占安.对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研含量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
[2]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qq.com/a/20110701.
[3] 李亿.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性传统[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56.
[4][5] 贾孟喜,罗海洼.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材体系逻辑结构与教学体系的建立[J].思想理论教育,2011(1):65.
[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专题教学探讨[J].教育探索,2013(8):51.
[7] 张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8):182-184.
[8] 姚冬梅,凌四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重点难点的处理及其方法上的特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60.
[9]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R].教社科〔2008〕5号.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