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单因素对照、对比试验方法,开展温棚保温以及大、中、小不同亲本规格对克氏原螯虾苗种规格、育苗量等繁育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年冬季最冷时节(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温棚内池平均水温较室外池高3.44℃,且温棚内池水温皆在5℃以上;温棚内池平均育苗量与室外池差异不显著(P>0.05),而培育的虾苗体质量为室外池的1.46倍.中规格亲虾(25~35 g)繁育的虾苗规格极显著大于小规格亲虾(15~20 g)(P<0.01),中规格亲虾育苗量极显著高于大规格亲虾(40~50 g)(P<0.01);小规格
【机 构】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水产增养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单因素对照、对比试验方法,开展温棚保温以及大、中、小不同亲本规格对克氏原螯虾苗种规格、育苗量等繁育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每年冬季最冷时节(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温棚内池平均水温较室外池高3.44℃,且温棚内池水温皆在5℃以上;温棚内池平均育苗量与室外池差异不显著(P>0.05),而培育的虾苗体质量为室外池的1.46倍.中规格亲虾(25~35 g)繁育的虾苗规格极显著大于小规格亲虾(15~20 g)(P<0.01),中规格亲虾育苗量极显著高于大规格亲虾(40~50 g)(P<0.01);小规格亲虾可以明显提高亲本虾繁殖后回捕率.经观察,1月洞穴中雌性亲虾排苗率达80%.笔者认为,温棚设施可提高冬季水温,可促进虾苗生长,提高虾苗规格;亲虾规格以25~35 g为宜.本试验结果将为克氏原螯虾亲本选择以及早繁生产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Cu2+作为海洋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来源广、易残留、易食物链富集等特点,是海洋贝类养殖业潜在的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为查明江苏文蛤自然群体及红壳色选育系对重金属C u2+耐受能力,设置不同质量浓度C u2+对文蛤红壳色选育系和自然群体进行胁迫试验,研究C u2+对文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Cu/Zn-SOD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在相同质量浓度Cu2+条件下,红壳色选育系与自然群体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2)随着C u2+质量浓度增大
为探究引起网箱养殖大黄鱼肠炎病的病原及其特性,自患病大黄鱼肝脏组织分离到1株优势菌NDLc-P,经回归感染试验确认该菌为大黄鱼致病菌.人工感染7 d后,该菌对体质量(46.4±3.5)g的健康大黄鱼的半数致死密度为3.98×107 cf u/m L,表明该菌株对大黄鱼有一定的致病性.利用梅里埃微量多项鉴定系统对病原菌NDLc-P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初步判定其为嗜水气单胞菌;病原菌的16S rDNA序列经在线同源比对,与数据库中嗜水气单胞菌的同源性达99.87%,基于16S rDNA的病原菌进化树也显示,病
为开发大红海参人工养殖技术,采用海带粉、鼠尾藻粉和仿刺参复合饲料3种常见饵料投饲大红海参,分析各组大红海参的生长及体壁脂肪酸组成的差异,从营养组成角度筛选适于大红海参人工养殖的饵料成分.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投饲组大红海参体壁脂肪酸组成具有显著差异(P<0.05),大红海参体壁n-6和n-3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与饵料中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比例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大红海参能够通过以上两种短链脂肪酸合成长链的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投饲海带粉组的大红海参特定生长率最高,同时体壁含有更高比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2019年5月、8月和11月,在上、中、下游共设5个采样点,采用单层刺网(网目1、2、3 cm,网长20、30、40 m)和地笼网(开口40 cm×40 cm,长8 m)调查新疆天山南麓中段塔里木河流域九大水系之一的渭干河(N 41°06′~42°42′,E 80°40′~84°10′)的鱼类资源状况.调查共采集鱼类1864尾,总质量47869.05 g,隶属3目6科15属19种.土著鱼类1目4属8种,其中鲤科鱼类3属5种,鳅科鱼类1属3种.外来鱼类3目11属11种,其中鲤科鱼类6属6种,鳅科、鲈科、塘鳢
将带有试验硝化细菌——食油假单胞菌X14-1-1的等面积陶粒、聚氯乙烯、纤维、火山岩、无纺布和流化床6种材料的附着基分别放入1 L的充气瓶内,在36℃、130 r/m in的摇床上混合培养48 h后,洗脱计数测定菌种附着数量.模拟氨氮去除率试验中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0(不加硫酸铵)、10、20、30、40、50、60 mg/L,每组设3个平行.放入光照培养箱中在20℃、光照度5000 lx(光照周期12L:12D)充氧1 L/h后,分别于第0、1、2、3、4天随机抽取10 mL水样,测定氨氮(NH4+-N)
运用生化分析、组织切片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测定蜕壳期(蜕下旧壳后0.5 h内)和蜕壳后期(蜕下旧壳0.5 h后至新壳未完全硬化之前)平均体质量(5.63±2.35)g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鳃中的钙含量,观察肝胰腺和鳃组织结构变化,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肝胰腺和鳃中的钙网蛋白(CRT)基因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蜕壳后期肝胰腺中钙含量较高;蜕壳期和蜕壳后期鳃中钙含量较低.组织学观察发现,整个蜕壳周期内,肝胰腺中的细胞内容物含量变化明显;在鳃中,鳃叶末端边缘管处的空腔结构尚未恢复正常形态.荧光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Illumina HiSeq技术对体长(45.00±5.42)mm的透明草金鱼和不透明草金鱼皮肤组织透明性状相关基因进行转录组测序.6个组织共产生309364078条过滤序列,组装后获得72083个unigene,平均长度为1321 bp.DESeq分析共筛选出181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基因66个、下调基因115个.GO功能注释发现,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微管、肌球蛋白复合物、蛋白质绑定、肌动蛋白结合、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色素沉着、色素颗粒运输、中间纤维等相关.K 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
为研究克氏原螯虾烂尾病病原种类及其相关特性,从患病虾尾部病灶分离出2种具有不同菌落形态和色泽的代表菌株,分别编号LW2047-1和LW2047-2,经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为菌株LW2047-2.对菌株LW2047-2进行细菌学观察,分析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并对16S rRNA和gyrB基因测序分析,最终将其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检测该菌株定居因子CFA基因和几丁质酶chi基因,分析其黏附性和几丁质分解特性.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W2047-2对恩诺沙星和硫酸新霉素2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磺胺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属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我国产量第一的海水养殖鱼类[1-3 ].近年来,随着养殖量的攀升、养殖密度增大、养殖环境的恶化,大黄鱼的病害日趋严重[4-5 ] ,其中以寄生虫病的危害尤为突出[6 ].
2017年7月,在西藏浪错(E 87°23′5.46″,N 29°12′33.45″)入水口和出水口,北侧靠西边小岛内侧等处共设5个采样站点,调查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研究结果显示,浮游植物有3门12种(属),密度1.935×104~51.558×104个/L,平均密度17.188×104个/L,生物量0.003~0.249 m g/L,平均生物量0.099 m g/L.典范对应分析总体排序结果显示,该湖主要受到水温、p H、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环境因子的影响.浮游植物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浪错属于贫营养型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