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1999年-2006年期间中文体育类期刊,关于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健康第一”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了当前关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研究动态以及热点问题。以期在学校体育改革的热潮中,更好地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学校体育改革健康第一
一、前言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决定》明确要求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2] 《决定》的颁布彻底吹响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号角,时至今日,“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已有六年之久,学校体育改革在其指导下确实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改革力度的加大有联系外,还与体育工作者对“健康第一”的科学理论研究是分不开的。在学校体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对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健康第一”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疏导,这对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思想是很有裨益的。
二、文献现状分析
从文献数量上来看,2001、2002年关于“健康第一”的研究达到顶峰有其一定的原因:1999年《决定》的颁布确定“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0年这一指导思想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有一个适应期,经过一年的实践摸索后,在随后的几年中关于“健康第一”思想的研究达到高潮。从研究内容上看,其中关于“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改革相关问题的研究见多。这主要是因为,1994年7月3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而《决定》的颁布正是在举国上下进行教育改革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针对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针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等文件,使得“健康第一”思想深入到学校体育改革的各个层面。
三、对“健康第一”思想认识的研究
“健康第一”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其实际意义在于将“健康”与“体育”之间内在联系有机结合起来,竞而突显出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的本质。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3]随后又提出了四维健康观和六维健康观,四维健康观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4]六维健康观在四维健康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智力健康和环境健康。[5]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人们提供了检验健康的标准。而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教育”的专门机构,在发挥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校体育的这种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就中小学而言,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只抓智育,轻视其它教育,只管分数,不管人,青少年正面临一种硬件“下滑”,软件“退化”的状况。[6]就普通高校而言,严格按照《计划》授课,教学内容多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内容较为单一;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等问题。[7]因此,东芬[8]认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确立是党中央从当代世界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针对应试教育现象做出的英明决策。贡建伟[9]就认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为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教育的总要求,把学生健康视为体育教育追求的根本目标,学校一切体育工作都应以此为依据,紧紧围绕和服务这一目标。
认识是深刻的,只有在思想上有所认识,才会在具体行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学者一致认为:“健康第一”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国正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之际,“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是我党做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定,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充当着“指路人”的作用。
四、关于“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
“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是核心问题,综观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改革关系的探讨
“健康第一”思想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所谓“指导”简言之就是“指引、导向”的意思。具体到工作当中,就是在其思想体系下,所进行的一切具体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一思想展开,不能脱离这一思想。
就普通高校而言,赵农[10]认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是加强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关键。李宁[11]认为:“健康第一”思想是高校体育目的之所在,“健康第一”既是高校体育的出发点,也是高校体育的归宿,更是衡量高校体育成败与否的基本标准。王继庆[12]认为:“健康第一”思想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锻炼兴趣、习惯和能力为课程建设目标,使高校体育能够真正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健康第一”是高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依据。
学校体育改革,实际上是对以往体育课程中那些与时代相饽的因素进行整合的过程,换句话来说就是对原有课程进行再设计的过程。其中,它包括课程的目标、思想、内容和方法等多方面内容。然而,课程的思想和目标是改革的关键。在新一轮的学校体育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明确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就是说,体育课程中相关的一些因素(目标、内容、方法)都要紧紧围绕这一思想来展开。脱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就脱离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正确轨道。也正因为如此,学者们对在体育课程相关因素中,如何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二)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研究
研究发现,关于学校体育具体环节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文章,其思路大致相同,即先分析“健康第一”对学校体育改革(具体环节)的意义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具体环节)所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提出建设性建议。
1.教学内容体现“健康第一”思想的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从中小学到高校,课程结构主要是以竞技运动项目教学为主,教材重复率高,缺乏弹性,对发展学生个性、学生需要的健身项目以及适合青少年行为特征的运动项目和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内容安排不够,这就使得学生陷入到“从小到大都学习相同的教材内容”、“体育课枯燥乏味”的这么一个俗套中。无从谈起“树立一个正确体育观——ˋ健康第一ˊ的体育观、终身体育观”。改革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这一弊病,就成为了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主要问题。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要改变竞技项目为主,重竞技的局面。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选择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应考虑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健身性,使健康体育思想深入人心。
2.“健康第一”与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学者普遍认为:受竞技运动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运动成绩是评价的主要依据,评价内容单一;注重运动成绩的教学评价,使得教学评价方法单调。改革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首先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一种理念、原则,是人们对体育教学的一种价值取向。只有先明确这种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才有可能完整。
五、总结
(一)关于“健康第一”命题的研究各专家学者由于所站的学科角度不同以及采取的研究方法的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多维的。本文就最近几年关于“健康第一”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描叙,得出如下结论:
从研究论文数量上看,2002年以后,关于“健康第一”命题的研究不论是在核心期刊还是在一般期刊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有一定的联系。
(二)从研究论文质量上看,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所占比例不高,而在一般性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文章,文章结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变化不大。但是,涉及的问题大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对“健康第一”的认识是深入的、到位的。其中问题集中在“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改革之间的研究。具体表现在“健康第一”与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核心问题上。
参考文献:
[1]郝克明.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6.
[2]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7.
[4]秦勉.新世纪健康新约定[J].艰苦大视野.2001.1 4-5.
【关键词】学校体育改革健康第一
一、前言
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决定》明确要求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2] 《决定》的颁布彻底吹响了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号角,时至今日,“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已有六年之久,学校体育改革在其指导下确实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改革力度的加大有联系外,还与体育工作者对“健康第一”的科学理论研究是分不开的。在学校体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形势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对学校体育指导思想-“健康第一”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疏导,这对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思想是很有裨益的。
二、文献现状分析
从文献数量上来看,2001、2002年关于“健康第一”的研究达到顶峰有其一定的原因:1999年《决定》的颁布确定“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0年这一指导思想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有一个适应期,经过一年的实践摸索后,在随后的几年中关于“健康第一”思想的研究达到高潮。从研究内容上看,其中关于“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改革相关问题的研究见多。这主要是因为,1994年7月3日国务院颁布实施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而《决定》的颁布正是在举国上下进行教育改革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针对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针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等文件,使得“健康第一”思想深入到学校体育改革的各个层面。
三、对“健康第一”思想认识的研究
“健康第一”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其实际意义在于将“健康”与“体育”之间内在联系有机结合起来,竞而突显出体育尤其是学校体育的本质。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3]随后又提出了四维健康观和六维健康观,四维健康观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4]六维健康观在四维健康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智力健康和环境健康。[5]对“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入,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人们提供了检验健康的标准。而学校体育作为“身体教育”的专门机构,在发挥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学校体育的这种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就中小学而言,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只抓智育,轻视其它教育,只管分数,不管人,青少年正面临一种硬件“下滑”,软件“退化”的状况。[6]就普通高校而言,严格按照《计划》授课,教学内容多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内容较为单一;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等问题。[7]因此,东芬[8]认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确立是党中央从当代世界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针对应试教育现象做出的英明决策。贡建伟[9]就认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为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学校教育的总要求,把学生健康视为体育教育追求的根本目标,学校一切体育工作都应以此为依据,紧紧围绕和服务这一目标。
认识是深刻的,只有在思想上有所认识,才会在具体行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学者一致认为:“健康第一”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我国正进行基础教育改革之际,“健康第一”思想的提出是我党做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定,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充当着“指路人”的作用。
四、关于“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
“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改革的研究是核心问题,综观研究成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改革关系的探讨
“健康第一”思想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所谓“指导”简言之就是“指引、导向”的意思。具体到工作当中,就是在其思想体系下,所进行的一切具体工作都应该围绕这一思想展开,不能脱离这一思想。
就普通高校而言,赵农[10]认为,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是加强普通高校体育改革的关键。李宁[11]认为:“健康第一”思想是高校体育目的之所在,“健康第一”既是高校体育的出发点,也是高校体育的归宿,更是衡量高校体育成败与否的基本标准。王继庆[12]认为:“健康第一”思想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锻炼兴趣、习惯和能力为课程建设目标,使高校体育能够真正适应和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健康第一”是高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依据。
学校体育改革,实际上是对以往体育课程中那些与时代相饽的因素进行整合的过程,换句话来说就是对原有课程进行再设计的过程。其中,它包括课程的目标、思想、内容和方法等多方面内容。然而,课程的思想和目标是改革的关键。在新一轮的学校体育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明确提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就是说,体育课程中相关的一些因素(目标、内容、方法)都要紧紧围绕这一思想来展开。脱离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也就脱离了学校体育改革的正确轨道。也正因为如此,学者们对在体育课程相关因素中,如何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
(二)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研究
研究发现,关于学校体育具体环节中如何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文章,其思路大致相同,即先分析“健康第一”对学校体育改革(具体环节)的意义的基础上,讨论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具体环节)所存在的不足,针对不足,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提出建设性建议。
1.教学内容体现“健康第一”思想的研究
学者们普遍认为:从中小学到高校,课程结构主要是以竞技运动项目教学为主,教材重复率高,缺乏弹性,对发展学生个性、学生需要的健身项目以及适合青少年行为特征的运动项目和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内容安排不够,这就使得学生陷入到“从小到大都学习相同的教材内容”、“体育课枯燥乏味”的这么一个俗套中。无从谈起“树立一个正确体育观——ˋ健康第一ˊ的体育观、终身体育观”。改革当前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这一弊病,就成为了学校体育改革的一个主要问题。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要改变竞技项目为主,重竞技的局面。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选择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应考虑到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健身性,使健康体育思想深入人心。
2.“健康第一”与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
学者普遍认为:受竞技运动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定,运动成绩是评价的主要依据,评价内容单一;注重运动成绩的教学评价,使得教学评价方法单调。改革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首先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是一种理念、原则,是人们对体育教学的一种价值取向。只有先明确这种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才有可能完整。
五、总结
(一)关于“健康第一”命题的研究各专家学者由于所站的学科角度不同以及采取的研究方法的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是多维的。本文就最近几年关于“健康第一”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描叙,得出如下结论:
从研究论文数量上看,2002年以后,关于“健康第一”命题的研究不论是在核心期刊还是在一般期刊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与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有一定的联系。
(二)从研究论文质量上看,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所占比例不高,而在一般性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文章,文章结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变化不大。但是,涉及的问题大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对“健康第一”的认识是深入的、到位的。其中问题集中在“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改革之间的研究。具体表现在“健康第一”与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核心问题上。
参考文献:
[1]郝克明.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M].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6.
[2]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7.
[4]秦勉.新世纪健康新约定[J].艰苦大视野.2001.1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