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教学的思考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n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徒相授是传统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更替,西方教育思想的涌入与融合,21世纪,西方学院教育逐步在中国迅速发展,各地纷纷组建高等教育学校,学院教育替代师徒制教育而成为中国画传承的主要方式。两种方法在当下时代各有优劣,学院教学符合时代的要求,师徒制符合传统中国画的传承方式,如何吸收与平衡两种教学方式关系到中国画在当下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师徒相授;中国画;学院教学
  一、齐白石师徒相授的传统教学
  传统中国画传承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师徒制,师父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徒弟心领神会,观摩识记,这种传承的方式在中国古代流传了上千年,各行各业都有师徒相授的情况,早在原始社会的巫术传承就初见端倪。齐白石作为近现代传统中国画的大家,影响甚广,弟子众多,其中不乏成就斐然的佼佼者,比较著名的有李可染、李苦禅、陈大羽、王雪涛等人,这些人都为当时画坛主流画家之一。齐白石教学生也遵循传统的师授方法,学生需要正式拜师,确立师徒关系后方可进行授业传道。在授业期间,弟子必须遵照师父的旨意,国画大家李可染就曾为齐白石磨墨理纸十年之久,这种情同父子关系的师授方法,可以使徒弟纯正地传承师父的艺术思想。在师授期间,徒弟带上画作让师父指点一二,述其优劣,徒弟再遵循师父的意思去改正。同时师父示范,弟子细心观摩,识记于心,私下揣摩,久而久之,弟子就能领略到师父的要点,对师父的画画技法、作画步骤以及创作思路都能得心应手。在与师父朝夕相处的同时,学习画画的技法只是一个方面,另外对师父为人处事、高尚人品,以及他对艺术的态度也都能了然于胸,潜移默化地接受老师的良好习惯。好的师父在传授知识、技法、方法、做人及做事等等方面都影响着学生,名师出高徒也正是在于此。传统师徒制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师父的画画经验,学生对老师的作画过程直接观摩,耳濡目染,这使得徒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可以直接获得师父的技法,再者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当面亲授,比理论文字和看画册要便捷许多。齐白石的教学效果显著,徒弟多数都能很好地掌握到师父的技法,传承着齐白石的艺术风格,也有个别资质优异者也能在“齐派风格”的基础上别出新机、自立门户,这都是齐白石的师徒相授教学方法的成果,他培养出了一大批画坛执牛耳的人物,如李可染、李苦禅及王雪涛等。齐白石的师徒制教学优点是凸显的,缺点也是不可掩盖的,在“齐派”众多弟子中,能跳出齐白石风格藩篱的仅三四人而已,所以这种教学是存在缺点的,师父的影响越大,徒弟越是以师父的风格与准则为最高标准,就越难跳出师父的藩篱,使得学生画出来的作品和老师的一个样,缺乏独立的创造能力。
  二、学院教育的教学模式
  学院教学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雏形,如宋代设立的画学,制订一定的考试制度招收学生,学生录取后进行专门的培养,培养的画家进入画院直接服务于皇室与宫廷贵族,画院是古代宫廷绘画传承与发展的一种方式。古代绘画的种类分为院体画、文人画及民间画三大类型,院体画通过画院进行传承,而文人画由于出自于文化人聊以自娱的心态下,它的传承多是采取文人的著书立说、画作流传以及师徒相授等方法,民间艺术由于地位较低,通常表现为师徒制和作坊制的形式流传。宋代画学与现在中国画的学院式教学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下大部分的综合院校及师范院校的中国画教育的学院式教学,实质上是以西画教育理念为基础而嫁接过来的变种,它有符合时代发展与顺应社会需求的一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当下中国画的学院式教学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它代表着人民大众的意愿,符合艺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需求,所以在艺术生基数众多的情况下必然进行学院式教学,同时学院式教学的班级授课制可以便于教师系统地传授知识,也可以使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其次,它的局限性也是很大的,如今的学院教学不能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同一种教学不能顾及每个学生的学习,使得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再者,课程门类多,教师队伍素养也是参差不齐,每个老师上完规定的课时后就像完成一定的任务,导致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不到保证。同时多门课程由不同的老师来传授,往往会出现同一问题见解不一致的地方,此时学生会出现一个矛盾的心理,不知道听谁的;最后,如今中国画的学院式教学没有做到符合中国画自身传承与发展的教学方法,它的基础教学练习是借用西画的基础教学,素描、速写以及色彩并不能解决中国画的造型、笔墨以及章法问题,西画与中国画的表现方法、追求以及思维方式都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
  三、当下学院教学对师徒相授的取长补短
  当下中国画的学院教学效果日渐式微,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应对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的问题,权衡学院式教学与师徒相授教学的优缺点,理性回归与适当吸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解决当下中国画的学院式教学的方法之一,研究生教学的导师制度就是一个回归传统师徒制的一个范例,显然它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毕竟受众面小,在大多数的本科教育中无论从课程教学方式还是课程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的本科阶段的学院教学的低迷现状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以下是笔者的几点随想:首先,中国画的学院教学可适当建立老师带学生的合理机制,创造学生与老师一起学习的更多空间,由特定的老师来进行综合的授业,这不仅仅包括专业上的学习,还包括做人做事、人生道理以及如何面临生存问题等方面的学习,老师的身体力行具有较强的榜样示范作用,无形中传授给学生很多书本里没有的知识,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成长,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了条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艺术的正确认识;其次,要合理优化中国画学院式教学的课程门类的结构体系,应建立符合中国画自身发展体系的基础教学,注重传统文化知识的修养,没有文化、没有思想自然也就难于流露出高格调富有意义的作品,所以要加大传统知识的学习,而不应该以机械的素描为主要基础进行训练,比如书法的学习就比较符合中国画自身发展的轨迹,应该加强,经典的古诗词及古文学也应该适当映入课堂,自古诗书画于一体,对书法与诗词文化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画的意境,苏东坡评价王维的诗画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古代诗词的意境与中国画的意境是有相通的一面,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再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建设,优秀的老师不仅在专业上影响学生,他的言谈举止和思想观念也对学生有着极大的影响,不会误人子弟。
  结语
  中国画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如何求得继承与发展,是我们一直面临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与总结,既要满足时代的需求,又要符合中国画自身的发展,“笔墨当随时代”是好的,但若偏激地迎合时代而忘了传统根本,这是得不偿失的,所以面对中国画传统的教学也是一样,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我们不能完全拿来照搬照抄,但一定的借鉴与改良是有利于中国画自身传承与发展的,这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实践行动才能得以实现。
  【彭育龙,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
其他文献
很羡慕那些能将内心的感受用语言或文字的形式清晰表达出来的人,哪怕是错的、偏颇的。  而我独处一室,画了不少年的画,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默默思考,而渐渐疏远了对言语的表达。写文章已成了很痛苦的事儿,自己已变得笨嘴笨舌。  所幸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并不是滔滔不绝的口才,而应该是作品,真正感人的作品。  我始终相信艺术本质的最深层总有些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东西,甚至只是属于艺术家个人的领悟。就像科学家与心理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园林设计在城市绿化中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同时存在很多的问题。中国民族园林景观设计博大精深,将儒道佛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融于一园之中。本文以苏州园林为例分析了中国民族园林景观在设计中的特点,为现代园林的设计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手法。  【关键词】传统元素;苏州园林;民族景观;园林设计;设计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存空间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
期刊
期刊
“对话”是当代诗学的品格。社会文化现象是由其历史决定的,历史的每一特定时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种特定文化塑造了自身独特的诗学话语。换言之,历史并不可能重现,任何瞬间都是新的一刻,因而任何文化历史诗学理论都不是中性的,它必然带有一种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话语透过历史的表层梳理出话语与一种文化关系,进而被话语的权利形式所制约。因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自其产生以来,就凭借特殊的审美趣味占据了重要地位,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丰富多样,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本文即将视点集中于此,以广西地区少数民族题材创作为例,探讨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意象性特征表现。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广西;意象性  在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笔墨表达,还是现代观念下的新型构思,所共同追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潮流涌现出来。特别是享乐主义文化在当代极为流行,基弗艺术犹如一股清泉,给当代艺术注入了非同一般的意义。作品之中所运用的符号意义,不仅仅是表达了作者本身对民族与宗教的理解,更是上升到了对人类文化与命运的关怀与思考。  【关键词】安塞尔姆·基弗;符号图像;绘画材料  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两个方面:艺术作品本身对于社会的价值和艺术作品对于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意义。安塞尔姆·基弗的艺术
期刊
1959出生,男,漢族,陕西绥德人,讲师,单位:榆林第二实验中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期刊
其实这个题目换成“艺术一样,生活不同”也是可以的,每一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就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不像数学,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才是生活和艺术的魅力所在。  之所以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这一期我们组了赵忠勤和梁群峰的稿子,他们都是表现三江侗族人民的生活,但两人使用的材料不同,表现的角度和内涵也不同。当然,他们的身份也不同,一位是土生土长的三江侗族人,他表现的是自己熟悉的生活;而另一位
期刊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4级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生。  绘画作品入选故宫太庙全国大学生优秀艺术作品联展、中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广州青年美术大展等,参加绚丽年华全国美育成果展并获奖,作品多次入编《中国大学生美術作品年鉴》。
期刊
黄国存是刚过而立之年的“80后”画家。从非国画专业到获得广西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硕士学位,一路走来,得益于两位国画专业教授:钦州学院美术系的闭宗庭和广西艺术学院的阳山。然真正叩开国画艺术之门,还得依靠个人的天赋与努力,依靠自己对艺术的感悟和造化。值得庆幸的是,2008年,素有人杰地灵美称的中国荔枝之乡——灵山,以巨大的热情接纳了国存,使他成为县内唯一一个专职画家。  也正是这个机缘,我才结识了国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