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指引者,被學生“仰望”。但是,一个真正被学生敬佩的班主任,绝对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他应该和学生平视,在“我”和“你”的对话中,促进学生成长。那么,如何做一位会对话的班主任呢?这就需要我们存有一颗“对话之心”,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教育学生的过程当成“育心”的经过。
温暖的气场:用爱唤出学生的心声
班主任站在学生面前,都会有意无意形成一个气场。如果对面只有一两个学生,而且那一两个学生正好犯了错误,气场就会更加强大。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气场中对话交流,会有什么结果?胆小的学生沉默不语,圆滑的学生阳奉阴违,急躁的学生说不定就“拍案而起”了。这样的对话无疑是失败的,甚至根本无法展开对话。和孩子对话首先必须取得孩子的信任,而要获得孩子的信任,必须得有温暖的气场。
春天来了,教室前面的花坛里,牡丹花开得正艳。课间,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望着它们啧啧赞叹。
这一天课间,我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孩子们在教室外打羽毛球。忽然,几名学生跑进教室:“陆老师,不好了!小H把一朵牡丹花打下来了!”定睛一看,垂头丧气的小H慢吞吞地走进了教室,旁边一名同学手里拿着一朵牡丹花。
看到平时总是神采飞扬的小H这么一副神情,我明白,他知道自己做错事了,而且心里非常害怕。我笑着说:“哎呀,怎么像个小媳妇啊?我可不是恶婆婆,来,说说怎么回事。”小H忐忑地看看我,吞吞吐吐地讲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小H和同学在花坛旁边打羽毛球,为了接一个球,小H不小心把花给打落了。我叹了一口气说:“我知道你是一个爱美之人,肯定不会故意辣手摧花的。可是,这一朵牡丹太冤了,比窦娥还冤啊!”孩子们笑起来,小H也放松了心情:“老师,从现在开始,我一定做一个护花卫士,保证不再让一朵牡丹花受伤。”“嗯,行啊,英雄护鲜花,我放心。可是这一朵怎么办呢?”我拿起那朵牡丹花。小H说:“我把它做成标本,放在教室里。”一场风波结束了,牡丹花旁边也多了一些护花的卫士。
如果学生已经知道自己错了,那么,班主任就不要再声色俱厉地责备批评,这时候,让他在轻松的对话中接受教育会更有效。我相信,那一朵牡丹会一直美丽地开放在小H的心中。
儿童的立场:站在学生的立场展开对话
教师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有教育需求的是儿童。因此,班主任和学生对话时,要改变自己的谈话立场——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读懂孩子的心,知道孩子的需求,这样的对话才是有意义、有效果的。
有一个女孩悄悄地告诉我:“老师,我们班的男生都在玩《王者荣耀》,玩得可疯狂了,一涛是最厉害的。”我有点吃惊,一涛是我们班的班长,一向很自律,连他也这么沉迷,可见这股“王者潮”有多汹涌了。和家长联手强令禁止?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但对孩子来说,心里肯定接受不了——这么好玩的游戏,凭什么不让我们玩呢?最后,我决定在班会上讨论。
谁知道,我刚提出问题“玩手机游戏有利还是有弊”,一涛马上站起来:“老师,你都有结论了还讨论什么?我不参加。”我说:“你太厉害了,我的结论是什么?”一涛说:“你的结论肯定是,玩游戏影响学习。你们大人都这样。”我笑了:“那好吧,今天我就不做大人了,我做小孩,和你们一样大。”孩子们都笑起来。一涛怀疑地说:“老师,你不是开玩笑吧?”我肯定地说:“今天,我穿越到我的12岁了,和你们一样大。”
笑声中,大家七嘴八舌地聊起来,我认真听他们发言:学习很辛苦,玩游戏可以放松,可以发泄,我们喜欢。孩子们问我:“老师,如果你玩《王者荣耀》,被爸爸妈妈发现了怎么办?”我说:“我作业写完了,玩一会儿不可以吗?”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孩子们又问我:“如果爸爸妈妈就是不让你玩怎么办呢?”我想了想,说:“那我就认真学习,作业本上尽量多得几颗星,考试成绩尽量高一点,最好是前所未有的好,这样父母就会让我玩了。”我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了,玩的时间到了要自动结束,让父母放心。”孩子们乐了。
最后的讨论结果是:学生可以玩游戏,但是要有时间限制,不能影响学习。谁玩过头了,学习下降了,就一定告诉父母,禁止再玩!
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会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年少时也曾贪玩、也曾偷懒。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千万不能总是站在大人的立场上,把我们的思想简单粗暴地强加给孩子,因为,这不是教育,而是一种伤害。
师心的“静场”:教师应是一位优秀的倾听者
“听”的繁体是这样写的:聽,分解开来可以看成“耳、王、十、目、一、心”。我这样理解:对待说话者就像对待“王”一样尊重,用耳朵听,“十只”眼睛看对方,用一颗心来专注地听。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是否细心观察过孩子的表情?是否静下心来认真地听过孩子的心声?是否真正思考过孩子的话?要和学生真正进行“我与你”的对话,班主任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要用眼睛去观察,读懂孩子的表情;用心去思考,理解孩子的内心;用自己的身体和表情去回应孩子,告诉他:我很想听你说话,我尊重你的意见。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理解孩子,孩子在“被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关怀,师生之间就能够真正朝着沟通的方向前进。
早晨,我刚走进教室,就看到小J涨红着脸,握拳瞪眼,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同学们抢着告诉我,说小J打人了,而且打了人还不认错。小J,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三天两头和同学争吵。在学生告状的时候,他的脸更红了,眼睛里似乎要喷出火来,拳头在抖动。这时候,只要有一丁点儿的“火星”,他就会“爆炸”。我示意大家安静,说:“好了好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家认真读书,不要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学生打开课本开始读书,我一边巡查一边观察小J:因为无人理睬,他绷紧的神经开始放松,脸色在慢慢缓和。等到教室里书声琅琅,我悄悄走到他身边,搂住他的肩,说:“教室里这么闹,来,跟老师到外面说说去。”他本能地抵抗,但并不坚决,我的手稍微一用力,他就跟我到了教室外面的走廊。我凝视他的眼睛,笑着说:“好了,这里没别人,说说吧!”他躲开了我的眼睛,神色开始慌乱,但沉默着。我没有催促他,而是耐心等待,并微笑着凝视他。好一会儿,他终于开口了:“我没错!”我轻声说:“老师相信你,告诉老师事情的经过,好吗?”他叙述事情的始末,态度很端正,没有为自己做过多的辩护。听的时候,我帮他整理好了衣服和红领巾,然后轻声说:“好,现在老师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现在,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想法。”他思索了一下,讲了同学的偏见以及自己的急躁,并表示愿意向大家道歉。我拍拍他的肩,还是微笑着说:“以后想发火的时候,就在心里数数,数到10再开口。我相信你一定能控制住自己。”他点点头,很诚恳。
愿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养成对话之心,在“心心相印”中发挥巨大的教育影响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荡口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温暖的气场:用爱唤出学生的心声
班主任站在学生面前,都会有意无意形成一个气场。如果对面只有一两个学生,而且那一两个学生正好犯了错误,气场就会更加强大。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气场中对话交流,会有什么结果?胆小的学生沉默不语,圆滑的学生阳奉阴违,急躁的学生说不定就“拍案而起”了。这样的对话无疑是失败的,甚至根本无法展开对话。和孩子对话首先必须取得孩子的信任,而要获得孩子的信任,必须得有温暖的气场。
春天来了,教室前面的花坛里,牡丹花开得正艳。课间,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望着它们啧啧赞叹。
这一天课间,我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孩子们在教室外打羽毛球。忽然,几名学生跑进教室:“陆老师,不好了!小H把一朵牡丹花打下来了!”定睛一看,垂头丧气的小H慢吞吞地走进了教室,旁边一名同学手里拿着一朵牡丹花。
看到平时总是神采飞扬的小H这么一副神情,我明白,他知道自己做错事了,而且心里非常害怕。我笑着说:“哎呀,怎么像个小媳妇啊?我可不是恶婆婆,来,说说怎么回事。”小H忐忑地看看我,吞吞吐吐地讲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小H和同学在花坛旁边打羽毛球,为了接一个球,小H不小心把花给打落了。我叹了一口气说:“我知道你是一个爱美之人,肯定不会故意辣手摧花的。可是,这一朵牡丹太冤了,比窦娥还冤啊!”孩子们笑起来,小H也放松了心情:“老师,从现在开始,我一定做一个护花卫士,保证不再让一朵牡丹花受伤。”“嗯,行啊,英雄护鲜花,我放心。可是这一朵怎么办呢?”我拿起那朵牡丹花。小H说:“我把它做成标本,放在教室里。”一场风波结束了,牡丹花旁边也多了一些护花的卫士。
如果学生已经知道自己错了,那么,班主任就不要再声色俱厉地责备批评,这时候,让他在轻松的对话中接受教育会更有效。我相信,那一朵牡丹会一直美丽地开放在小H的心中。
儿童的立场:站在学生的立场展开对话
教师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有教育需求的是儿童。因此,班主任和学生对话时,要改变自己的谈话立场——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读懂孩子的心,知道孩子的需求,这样的对话才是有意义、有效果的。
有一个女孩悄悄地告诉我:“老师,我们班的男生都在玩《王者荣耀》,玩得可疯狂了,一涛是最厉害的。”我有点吃惊,一涛是我们班的班长,一向很自律,连他也这么沉迷,可见这股“王者潮”有多汹涌了。和家长联手强令禁止?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但对孩子来说,心里肯定接受不了——这么好玩的游戏,凭什么不让我们玩呢?最后,我决定在班会上讨论。
谁知道,我刚提出问题“玩手机游戏有利还是有弊”,一涛马上站起来:“老师,你都有结论了还讨论什么?我不参加。”我说:“你太厉害了,我的结论是什么?”一涛说:“你的结论肯定是,玩游戏影响学习。你们大人都这样。”我笑了:“那好吧,今天我就不做大人了,我做小孩,和你们一样大。”孩子们都笑起来。一涛怀疑地说:“老师,你不是开玩笑吧?”我肯定地说:“今天,我穿越到我的12岁了,和你们一样大。”
笑声中,大家七嘴八舌地聊起来,我认真听他们发言:学习很辛苦,玩游戏可以放松,可以发泄,我们喜欢。孩子们问我:“老师,如果你玩《王者荣耀》,被爸爸妈妈发现了怎么办?”我说:“我作业写完了,玩一会儿不可以吗?”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孩子们又问我:“如果爸爸妈妈就是不让你玩怎么办呢?”我想了想,说:“那我就认真学习,作业本上尽量多得几颗星,考试成绩尽量高一点,最好是前所未有的好,这样父母就会让我玩了。”我又补充了一句:“当然了,玩的时间到了要自动结束,让父母放心。”孩子们乐了。
最后的讨论结果是:学生可以玩游戏,但是要有时间限制,不能影响学习。谁玩过头了,学习下降了,就一定告诉父母,禁止再玩!
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刻也不会忘记自己曾经也是个孩子,年少时也曾贪玩、也曾偷懒。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千万不能总是站在大人的立场上,把我们的思想简单粗暴地强加给孩子,因为,这不是教育,而是一种伤害。
师心的“静场”:教师应是一位优秀的倾听者
“听”的繁体是这样写的:聽,分解开来可以看成“耳、王、十、目、一、心”。我这样理解:对待说话者就像对待“王”一样尊重,用耳朵听,“十只”眼睛看对方,用一颗心来专注地听。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是否细心观察过孩子的表情?是否静下心来认真地听过孩子的心声?是否真正思考过孩子的话?要和学生真正进行“我与你”的对话,班主任必须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倾听的过程中,我们要用眼睛去观察,读懂孩子的表情;用心去思考,理解孩子的内心;用自己的身体和表情去回应孩子,告诉他:我很想听你说话,我尊重你的意见。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理解孩子,孩子在“被倾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关怀,师生之间就能够真正朝着沟通的方向前进。
早晨,我刚走进教室,就看到小J涨红着脸,握拳瞪眼,一副“英勇就义”的模样。同学们抢着告诉我,说小J打人了,而且打了人还不认错。小J,一个脾气暴躁的孩子,三天两头和同学争吵。在学生告状的时候,他的脸更红了,眼睛里似乎要喷出火来,拳头在抖动。这时候,只要有一丁点儿的“火星”,他就会“爆炸”。我示意大家安静,说:“好了好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大家认真读书,不要辜负了这大好时光。”学生打开课本开始读书,我一边巡查一边观察小J:因为无人理睬,他绷紧的神经开始放松,脸色在慢慢缓和。等到教室里书声琅琅,我悄悄走到他身边,搂住他的肩,说:“教室里这么闹,来,跟老师到外面说说去。”他本能地抵抗,但并不坚决,我的手稍微一用力,他就跟我到了教室外面的走廊。我凝视他的眼睛,笑着说:“好了,这里没别人,说说吧!”他躲开了我的眼睛,神色开始慌乱,但沉默着。我没有催促他,而是耐心等待,并微笑着凝视他。好一会儿,他终于开口了:“我没错!”我轻声说:“老师相信你,告诉老师事情的经过,好吗?”他叙述事情的始末,态度很端正,没有为自己做过多的辩护。听的时候,我帮他整理好了衣服和红领巾,然后轻声说:“好,现在老师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现在,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想法。”他思索了一下,讲了同学的偏见以及自己的急躁,并表示愿意向大家道歉。我拍拍他的肩,还是微笑着说:“以后想发火的时候,就在心里数数,数到10再开口。我相信你一定能控制住自己。”他点点头,很诚恳。
愿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养成对话之心,在“心心相印”中发挥巨大的教育影响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荡口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