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有报道说,活跃在上海滩大街小巷而又不时要防备城管驱赶的街头艺人,如今可以执证正大光明地表演了。其实街头艺人一直是上海滩的一道风景线,我想到了自己小辰光的街头艺人。
1958年大跃进期间,政府在城乡结合部的荒地上,造了一大片工人新村,我们家是第一批搬进新村的人家。我家的商业二村在广灵二路上,属于虹口区,过了水电路属于宝山县,就是农村户口了。记得在我念小学二三年级时,由于搬进新工房里的人家越来越多,政府又在广灵一路跟广灵二路的交叉路口,造起了一家商店,跟过去散落在周边的烟纸店、供销社相比,老大的一家商店,卖什么都有。不过对于我们小囡来说,更感兴趣的是,新商店门前有一大片方砖铺的广场,我们可以在此地踢球、斗鸡、摔跤、造房子、跳橡皮筋(后两项是小姑娘们玩的游戏)。过去只是在市中心出现的街头艺人,也开始来这里拉起场子,变戏法、猴子出把戏、卖狗皮膏药……让我们这批小囡很开心,可以不出钞票看白戏了。
那辰光只要听到一阵熟悉的锣鼓声,就晓得此地来了耍猴人。小朋友们都会大叫“哦!看猢狲出把戏去了!”“不出钞票看白戏去了!”大家互相招呼着,奔到新商店的广场上。我们贴着耍猴人画的粉笔线盘腿坐下。跑得晚的,只好站在第二排、第三排。再晚的,就只能踮起脚尖看了。
小猢狲老猢狲在耍猴人的吆喝声和“啪啪”的鞭子声中,乖乖地完成一系列的表演:挑担、推车、爬竿……当然猢狲们最拿手的生活是翻跟斗,耍猴人不喊停,它们会接连不断地翻下去。它们哪能会不觉着头晕?怪不得《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我想写《西游记》的那位老兄,说不定也是跟我一样喜欢看猢狲出把戏的朋友。
讲是不出钞票看白戏,其实并不准确。猢狲们在表演了几套节目之后,在耍猴人的授意下,便开始捧着帽子、罐头之类的盛器,挨个讨钞票。这个辰光,小孩子们基本上都像小猢狲一样,“呼啦”一下,一哄而散。这个辰光,蹲在第一排的就不合算了。有一次,我坐在第一排,跑得慢,被一只老猢狲拖住了衣袖,犟也犟不脱。我的面孔跟老猢狲的面孔贴得很近,它嘴巴里露出的七撬八裂的牙齿,看得清清爽爽,太吓人了。我只好从口袋角落里摸出一只5分角子,扔进它的搪瓷杯子里。老猢狲这才松开手,周围几个大人哈哈大笑起来,纷纷朝老猢狲的杯子里扔角子。我好没面子,捂着脸逃走了。从此以后,看猢狲出把戏,我再也不敢坐第一排了。
新商店广场上经常有卖狗皮膏药的前来摆摊头。拳师划好场子,一跺脚,“嗨!嗨!”一叫,大家就围了上去。最起劲的当然是我们这些喜欢“不出钞票看白戏”的小巴腊子(小孩)。拳师多为山东人,不是山东人也操一口山东话。拳师千篇一律的着装,黑颜色的对襟褂子,大裤裆裤,裤脚管扎着细麻绳,下面是一双圆口布鞋。拳师本事大得不得了,用手掌劈砖头,用脑袋顶水缸,用肚皮顶刀尖,用牙齿咬铅丝……每表演完一个节目,拳师就要满场“跑龙套”,卖他的狗皮膏药。说起膏药的功效来,什么腰酸背痛牙齿痛胃气痛……都可治,简直是能治百病的神丹妙药。这膏药是卖给大人的,跟我们小囡浑身不搭界,我们不必东逃西藏,可以笃悠悠的继续“不出钞票看白戏”。要是大人们都不肯掏钱,那拳师就会收起摊,到别的地方去卖他的狗皮膏药了。
这狗皮膏药真有这么神奇吗?记得有一次一个大块头阿姨挤进场子里,手里捏着好几张膏药,面色铁青:“侬卖的是啥个断命膏药?一点屁用也没有的!退给侬!退给侬!”拳师喉咙粗,说啥也不肯退。大块头阿姨嗓门尖,一副不讨回钞票绝不罢休样子,跟电影《阿尔及利亚姑娘》里的加米拉一样,不屈不挠。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吵起了相骂。后来拳师光火了,突然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朝着自己的脑门上用力一敲,砖头立刻断成两爿。大块头阿姨一看,吓坏了,别转屁股就跑。我想,这拳师卖的狗皮膏药可能是假的,他的本事倒一点不假。不过讲起“卖狗皮膏药”总是个贬义词,就像前些年电线杆上经常看到的“老军医”招贴一样。
我们看拳师卖狗皮膏药,有时还会看到一些长得奇形怪状面黄肌瘦的小囡,身子缩在坛子里“表演”节目,看上去真作孽。这时一旁的大人常常会警告我们,这些小囡都是被拐子拐走卖给卖拳头的。于是我们吓得不敢一个人在外面野了。不过那些警告很快也就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该玩的玩,该野的还是在外面野。
那些年,新村里经常出现一些挑担的街头艺人。我最感兴趣的是做糖人、捏面人的小摊贩。糖人是秦糖(麦芽糖)做的。艺人从保温的格子里挑出各种颜色的秦糖,两只手七绕八绕,一歇歇功夫,孙悟空、猪八戒们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他们手里。做糖人动作必须快,不然秦糖很快就会在空气中凝固住。而做面人就要潇洒得多,可以笃悠悠地捏。围观做糖人、捏面人的小囡很多,而那些艺人也不会驱赶我们。围观的人多,也是一种广告。
我看做糖人、捏面人简直入迷了。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一道命题作文“我的理想”。人家都有雄心壮志,不是想当科学家、工程师,就是想当作家、画家,而我却大言不惭地宣称,等我长大了,要做个穿街走巷专门给小朋友做糖人、捏面人的人(我无法进行该岗位描述)。老师读出来,引起哄堂大笑。我心里恶狠狠地想:有什么好笑的?叫你们做糖人、捏面人,你们还做不来呢?
我决定自己也来做面人。那时粮食供应都是定量的。我们虽是南方人,可由于米面供应是有比例的,我们还得定期做一些面食,比如烙饼、蒸馒头、做面疙瘩。当姆妈蒸馒头时,我总要拗一段面团,捏样小东西,比如捏一只小兔子,椭圆形的身子,捏出脑袋、耳朵,用剪刀一剪,两只长耳朵,一剪,一撮短尾巴,再嵌两粒赤豆当兔子的眼睛。姆妈看到我做出来的兔子像模像样,觉得稀奇得不得了,蒸出来还要给隔壁邻居看,“阿拉大伟做的兔子,侬看像勿像啊?”
不过家里没有这么多面团给我浪费,于是我灵机一动,玩起了泥巴。我模仿面人师傅的动作、手势,做起了泥娃娃,荫干,有时还给它们涂上颜色。后来看到报上刊登的泥塑《收租院》的照片,我有点激动起来,做泥娃娃不但是个技术活,还跟艺术搭上边呢。
记得我小学三四年级时,有一天放学回家路过新商店,看到广场一角围着好多看热闹的人。我挤进去一看,只见一个脊背上弓起一只驼峰的中年人,手里捏着一支拖把似的大笔,蘸着铅桶里的水,在方砖地上写字。点横撇捺,竖直弯钩,时而中规中矩,时而龙飞凤舞,字写得瞎好(非常好)。大家啧啧称赞,他像是聋子,一点也没响,只顾写字。
有的人看了一歇就走掉了,我却一直立在旁边看。要晓得那些年,谁都羡慕能写一手好字。我正为自己的字写出来像蟹爬而着急,有这么一个现成的老师,我哪能舍得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我仔细地看他如何起笔、运笔、收笔,直到天色暗了下来,驼背停下来不写了,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以后一段时间里,我三日两头看到驼背在方砖地上写大字。我一直想跟驼背搭话,可他眼睛瞄也不瞄我一眼,说不定还真是个聋子。我一点也不生气,只要他写大字,我就在旁边观摩。我的字就是从那时开始,慢慢写得好起来的。
后来,“文化大革命”来了,驼背戴上了红袖章,忙碌在大街小巷,写大字标语当然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用宽宽的底纹笔,在墙壁上刷大字,写的是一种新魏体(“文革”中很时兴的),“砸烂”“火烧”“炮轰”……写出来的字,变得火药味十足,可他还是一副闷声不响的样子。他的字写得又快又好,因此围观的人很多。我当然也会挤在人群里“看白戏”。不过没多少日脚,驼背不见了。后来听说造反派清理阶级队伍,查出来他解放前参加过“三青团”,就取消了他写革命标语的资格,关到“牛棚”里去了。
再讲一件街头艺人的事。
在新商店斜对面的邮电局边上,有一个小花坛。花坛里的花早就被野蛮小鬼采走了,只留下稀毛癞痢样的枝叶和一圈冬青树。记得有一天我经过小花坛时,听到一阵好听的乐曲声,像是从无线电(收音机)里传出来的一样。我奔过去一看,只见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大姐姐,闭着眼,身子一扭一扭的,在拉小提琴。我们小辰光会乐器的人不多,一般都是吹笛子、吹口琴,拉手风琴算是高级的。听到琴声,围过来看热闹的人多了起来,大人小囡都有。大家叽叽喳喳、指指点点的,可那位大姐姐不为所动,继续闭着眼拉琴,完全沉浸在她的音乐世界里。她拉的是一段外国乐曲,抒情委婉。
一曲终了,大姐姐张开眼,突然板起面孔光起火来:“啥人放在这里的?要死嘞,我又不是卖唱的!神经病!”我看到地上掀开的提琴盒里,扔着几张角票。叽叽喳喳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这次我发现,大姐姐的眼睛看上去有点斗鸡。“啥人放的?啥人放的?”见没有人出来认领,斗鸡眼姐姐抓起那几张角票,噔噔噔,跑到邮电局门口挂着的“失物招领箱”前,把角票塞进了箱子的洞洞眼里。
那以后我经常看到斗鸡眼姐姐在那里拉琴,不过她脚边的提琴盒再也没有掀开过。她拉的次数多了,前来围观的人也逐渐少了下去。不过我总是在一边静静地听她拉琴。后来我听说她就住在对面洛阳新村里,她是音乐附中的学生,因为生肝炎休学在家,所以经常出来拉拉琴,散散心。我听她拉琴,也是在散心。
后来“文化大革命”来了,在街头临时搭起的舞台上,我发现了她的身影。她是文艺小分队的队员。她不再拉小提琴,而是拉起了手风琴。她不再拉西洋乐曲,而是拉“东风吹,战鼓擂”。她还会吹笛子,能把锣鼓敲得节奏分明,让人心潮澎湃。我心里好崇拜她,尽管她面孔长得恶难看。“文化大革命”中这种街头表演很多,不过当人们看来看去就这么点节目,看“白戏”的人也就少了下去,大家似乎更热衷于看批斗会之类的“热闹”。
我们小辰光,穿街走巷的街头艺人真不少。有“小热昏”卖梨膏糖的,“金铃塔,塔金铃,金铃宝塔四只角……”;有变戏法的,“毯子身上盖一盖……”;有拉洋片看西洋镜的,“来看一看,瞧一瞧……”闹猛得不得了。后来有了城管,街头艺人就少了。
如今街头艺人可以持证上岗,不能不说是桩好事体。
1958年大跃进期间,政府在城乡结合部的荒地上,造了一大片工人新村,我们家是第一批搬进新村的人家。我家的商业二村在广灵二路上,属于虹口区,过了水电路属于宝山县,就是农村户口了。记得在我念小学二三年级时,由于搬进新工房里的人家越来越多,政府又在广灵一路跟广灵二路的交叉路口,造起了一家商店,跟过去散落在周边的烟纸店、供销社相比,老大的一家商店,卖什么都有。不过对于我们小囡来说,更感兴趣的是,新商店门前有一大片方砖铺的广场,我们可以在此地踢球、斗鸡、摔跤、造房子、跳橡皮筋(后两项是小姑娘们玩的游戏)。过去只是在市中心出现的街头艺人,也开始来这里拉起场子,变戏法、猴子出把戏、卖狗皮膏药……让我们这批小囡很开心,可以不出钞票看白戏了。
那辰光只要听到一阵熟悉的锣鼓声,就晓得此地来了耍猴人。小朋友们都会大叫“哦!看猢狲出把戏去了!”“不出钞票看白戏去了!”大家互相招呼着,奔到新商店的广场上。我们贴着耍猴人画的粉笔线盘腿坐下。跑得晚的,只好站在第二排、第三排。再晚的,就只能踮起脚尖看了。
小猢狲老猢狲在耍猴人的吆喝声和“啪啪”的鞭子声中,乖乖地完成一系列的表演:挑担、推车、爬竿……当然猢狲们最拿手的生活是翻跟斗,耍猴人不喊停,它们会接连不断地翻下去。它们哪能会不觉着头晕?怪不得《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我想写《西游记》的那位老兄,说不定也是跟我一样喜欢看猢狲出把戏的朋友。
讲是不出钞票看白戏,其实并不准确。猢狲们在表演了几套节目之后,在耍猴人的授意下,便开始捧着帽子、罐头之类的盛器,挨个讨钞票。这个辰光,小孩子们基本上都像小猢狲一样,“呼啦”一下,一哄而散。这个辰光,蹲在第一排的就不合算了。有一次,我坐在第一排,跑得慢,被一只老猢狲拖住了衣袖,犟也犟不脱。我的面孔跟老猢狲的面孔贴得很近,它嘴巴里露出的七撬八裂的牙齿,看得清清爽爽,太吓人了。我只好从口袋角落里摸出一只5分角子,扔进它的搪瓷杯子里。老猢狲这才松开手,周围几个大人哈哈大笑起来,纷纷朝老猢狲的杯子里扔角子。我好没面子,捂着脸逃走了。从此以后,看猢狲出把戏,我再也不敢坐第一排了。
新商店广场上经常有卖狗皮膏药的前来摆摊头。拳师划好场子,一跺脚,“嗨!嗨!”一叫,大家就围了上去。最起劲的当然是我们这些喜欢“不出钞票看白戏”的小巴腊子(小孩)。拳师多为山东人,不是山东人也操一口山东话。拳师千篇一律的着装,黑颜色的对襟褂子,大裤裆裤,裤脚管扎着细麻绳,下面是一双圆口布鞋。拳师本事大得不得了,用手掌劈砖头,用脑袋顶水缸,用肚皮顶刀尖,用牙齿咬铅丝……每表演完一个节目,拳师就要满场“跑龙套”,卖他的狗皮膏药。说起膏药的功效来,什么腰酸背痛牙齿痛胃气痛……都可治,简直是能治百病的神丹妙药。这膏药是卖给大人的,跟我们小囡浑身不搭界,我们不必东逃西藏,可以笃悠悠的继续“不出钞票看白戏”。要是大人们都不肯掏钱,那拳师就会收起摊,到别的地方去卖他的狗皮膏药了。
这狗皮膏药真有这么神奇吗?记得有一次一个大块头阿姨挤进场子里,手里捏着好几张膏药,面色铁青:“侬卖的是啥个断命膏药?一点屁用也没有的!退给侬!退给侬!”拳师喉咙粗,说啥也不肯退。大块头阿姨嗓门尖,一副不讨回钞票绝不罢休样子,跟电影《阿尔及利亚姑娘》里的加米拉一样,不屈不挠。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吵起了相骂。后来拳师光火了,突然从地上捡起一块砖头,朝着自己的脑门上用力一敲,砖头立刻断成两爿。大块头阿姨一看,吓坏了,别转屁股就跑。我想,这拳师卖的狗皮膏药可能是假的,他的本事倒一点不假。不过讲起“卖狗皮膏药”总是个贬义词,就像前些年电线杆上经常看到的“老军医”招贴一样。
我们看拳师卖狗皮膏药,有时还会看到一些长得奇形怪状面黄肌瘦的小囡,身子缩在坛子里“表演”节目,看上去真作孽。这时一旁的大人常常会警告我们,这些小囡都是被拐子拐走卖给卖拳头的。于是我们吓得不敢一个人在外面野了。不过那些警告很快也就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该玩的玩,该野的还是在外面野。
那些年,新村里经常出现一些挑担的街头艺人。我最感兴趣的是做糖人、捏面人的小摊贩。糖人是秦糖(麦芽糖)做的。艺人从保温的格子里挑出各种颜色的秦糖,两只手七绕八绕,一歇歇功夫,孙悟空、猪八戒们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他们手里。做糖人动作必须快,不然秦糖很快就会在空气中凝固住。而做面人就要潇洒得多,可以笃悠悠地捏。围观做糖人、捏面人的小囡很多,而那些艺人也不会驱赶我们。围观的人多,也是一种广告。
我看做糖人、捏面人简直入迷了。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一道命题作文“我的理想”。人家都有雄心壮志,不是想当科学家、工程师,就是想当作家、画家,而我却大言不惭地宣称,等我长大了,要做个穿街走巷专门给小朋友做糖人、捏面人的人(我无法进行该岗位描述)。老师读出来,引起哄堂大笑。我心里恶狠狠地想:有什么好笑的?叫你们做糖人、捏面人,你们还做不来呢?
我决定自己也来做面人。那时粮食供应都是定量的。我们虽是南方人,可由于米面供应是有比例的,我们还得定期做一些面食,比如烙饼、蒸馒头、做面疙瘩。当姆妈蒸馒头时,我总要拗一段面团,捏样小东西,比如捏一只小兔子,椭圆形的身子,捏出脑袋、耳朵,用剪刀一剪,两只长耳朵,一剪,一撮短尾巴,再嵌两粒赤豆当兔子的眼睛。姆妈看到我做出来的兔子像模像样,觉得稀奇得不得了,蒸出来还要给隔壁邻居看,“阿拉大伟做的兔子,侬看像勿像啊?”
不过家里没有这么多面团给我浪费,于是我灵机一动,玩起了泥巴。我模仿面人师傅的动作、手势,做起了泥娃娃,荫干,有时还给它们涂上颜色。后来看到报上刊登的泥塑《收租院》的照片,我有点激动起来,做泥娃娃不但是个技术活,还跟艺术搭上边呢。
记得我小学三四年级时,有一天放学回家路过新商店,看到广场一角围着好多看热闹的人。我挤进去一看,只见一个脊背上弓起一只驼峰的中年人,手里捏着一支拖把似的大笔,蘸着铅桶里的水,在方砖地上写字。点横撇捺,竖直弯钩,时而中规中矩,时而龙飞凤舞,字写得瞎好(非常好)。大家啧啧称赞,他像是聋子,一点也没响,只顾写字。
有的人看了一歇就走掉了,我却一直立在旁边看。要晓得那些年,谁都羡慕能写一手好字。我正为自己的字写出来像蟹爬而着急,有这么一个现成的老师,我哪能舍得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我仔细地看他如何起笔、运笔、收笔,直到天色暗了下来,驼背停下来不写了,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以后一段时间里,我三日两头看到驼背在方砖地上写大字。我一直想跟驼背搭话,可他眼睛瞄也不瞄我一眼,说不定还真是个聋子。我一点也不生气,只要他写大字,我就在旁边观摩。我的字就是从那时开始,慢慢写得好起来的。
后来,“文化大革命”来了,驼背戴上了红袖章,忙碌在大街小巷,写大字标语当然是他的拿手好戏。他用宽宽的底纹笔,在墙壁上刷大字,写的是一种新魏体(“文革”中很时兴的),“砸烂”“火烧”“炮轰”……写出来的字,变得火药味十足,可他还是一副闷声不响的样子。他的字写得又快又好,因此围观的人很多。我当然也会挤在人群里“看白戏”。不过没多少日脚,驼背不见了。后来听说造反派清理阶级队伍,查出来他解放前参加过“三青团”,就取消了他写革命标语的资格,关到“牛棚”里去了。
再讲一件街头艺人的事。
在新商店斜对面的邮电局边上,有一个小花坛。花坛里的花早就被野蛮小鬼采走了,只留下稀毛癞痢样的枝叶和一圈冬青树。记得有一天我经过小花坛时,听到一阵好听的乐曲声,像是从无线电(收音机)里传出来的一样。我奔过去一看,只见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大姐姐,闭着眼,身子一扭一扭的,在拉小提琴。我们小辰光会乐器的人不多,一般都是吹笛子、吹口琴,拉手风琴算是高级的。听到琴声,围过来看热闹的人多了起来,大人小囡都有。大家叽叽喳喳、指指点点的,可那位大姐姐不为所动,继续闭着眼拉琴,完全沉浸在她的音乐世界里。她拉的是一段外国乐曲,抒情委婉。
一曲终了,大姐姐张开眼,突然板起面孔光起火来:“啥人放在这里的?要死嘞,我又不是卖唱的!神经病!”我看到地上掀开的提琴盒里,扔着几张角票。叽叽喳喳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这次我发现,大姐姐的眼睛看上去有点斗鸡。“啥人放的?啥人放的?”见没有人出来认领,斗鸡眼姐姐抓起那几张角票,噔噔噔,跑到邮电局门口挂着的“失物招领箱”前,把角票塞进了箱子的洞洞眼里。
那以后我经常看到斗鸡眼姐姐在那里拉琴,不过她脚边的提琴盒再也没有掀开过。她拉的次数多了,前来围观的人也逐渐少了下去。不过我总是在一边静静地听她拉琴。后来我听说她就住在对面洛阳新村里,她是音乐附中的学生,因为生肝炎休学在家,所以经常出来拉拉琴,散散心。我听她拉琴,也是在散心。
后来“文化大革命”来了,在街头临时搭起的舞台上,我发现了她的身影。她是文艺小分队的队员。她不再拉小提琴,而是拉起了手风琴。她不再拉西洋乐曲,而是拉“东风吹,战鼓擂”。她还会吹笛子,能把锣鼓敲得节奏分明,让人心潮澎湃。我心里好崇拜她,尽管她面孔长得恶难看。“文化大革命”中这种街头表演很多,不过当人们看来看去就这么点节目,看“白戏”的人也就少了下去,大家似乎更热衷于看批斗会之类的“热闹”。
我们小辰光,穿街走巷的街头艺人真不少。有“小热昏”卖梨膏糖的,“金铃塔,塔金铃,金铃宝塔四只角……”;有变戏法的,“毯子身上盖一盖……”;有拉洋片看西洋镜的,“来看一看,瞧一瞧……”闹猛得不得了。后来有了城管,街头艺人就少了。
如今街头艺人可以持证上岗,不能不说是桩好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