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据了大量篇幅,这体现了我国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是,传统文学的教学方法却不能过于传统,这样只会凸显文言文的枯燥无趣。所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注重教学策略的创新和优化。争取展现文言文生动、活泼的新面貌,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实现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创新;优化;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言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落于窠臼,无法发挥太大的效用。为此,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创新和优化教学策略。争取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工具,为文言文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以体现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升。
1.创设诵读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文言文语言晦涩、含义深奥,这是学生对其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但同时,文言文具有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等特征,这些特征使文言文在朗诵时具有别具一格的音韵之美,这正是文言文最吸引人且最容易被学生领悟的魅力。所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创新教学思维,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诵读情境。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一种诵读氛围,促使学生投入到诵读中。这一方面可以彰显文言文的音韵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精彩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出师表》一课时,我先给学生简单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然后为学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上伐魏之前给皇帝上表的片段。在这段视频中,不断展现诸葛亮为蜀国日夜操劳的身影,并配以字正腔圆、感情饱满的表文朗诵,学生很容易便沉浸在这一精彩的历史情境中。视频播放结束后,我便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之后我向学生提问:“通过诵读这篇文章,你能体会到诸葛亮的哪些情感?”这时学生便阐述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定意志和一片忧国之心。由此可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诵读情境,是彰显文言魅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可行之法。
2.语法综合对比,完善知识系统
古人行文的方式和现代文写作大不相同,所以对于今人来说,文言文语法是十分复杂的。但是,语法是学习语言的关键,只有掌握足够的语法知识,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含义和情感。而不难发现,对于语法这类繁杂的知识,必须反复、系统地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在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综合对比的教学策略。即将与本节课有关的、课内的或者课外的语法知识综合起来,进行对比教学。让在学生对比中重复学习,加深对语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语法知识系统,促进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的语法现象时,我便从其他文章中搜集相关的语句进行综合对比教学。比如在以“能谤讥于市朝”为例介绍“状语后置”时,我便从其他文章中摘取类似的句子,比如:(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然后我让学生将这些句子对比,找出其中的共同点。这时学生便很容易发现“状语后置”这一语法现象,然后我要求学生将每句话调整为正常语序。而在介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时,我同样拓展其他文章的词句,让学生对比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语法,也能拓展学生的语法视野。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帮助学生夯实文言基础。
3.组织合作探究,锻炼学习能力
大部分学生基本生活在现代汉语的语言环境中,缺乏古汉语的熏陶,所以在学习文言文时自然困阻重重。而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正处于进一步提升文言文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是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将文章翻译、语法解析等任务一手承包,阻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而考虑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裨益,所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创新课堂形式,用小组合作代替传统的讲授模式。从而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综合水平。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因为这篇文章内容难度适中,我便让学生合作学习。首先我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1)熟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翻译全文;
(2)找出文章中的语法现象并进行分析……
然后我让各小组开始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学生合理分工,每两人负责一个段落的翻译和语法整理,在遇到难题时大家共同讨论解决。而我则加强巡视,适当点拨学生。最后我让各小组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纠正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渗透品德教育,实现古为今用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学习和传承的。并且,初中生可塑性较强,处于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正需要积极向上的思想加以熏陶。所以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争取借助古人优秀的思想和精神给学生带来良好影响,扶正学生的思想观念,指导学生为人处世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实现文言文的古为今用。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一课时,我便向学生提问:“作者笔下的莲花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借助文章原句阐述莲花清雅、端庄、洁身自好等特点。然后我让学生思考:“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个具有莲花精神的君子呢?”这时学生开始讨论,最后给出质朴、正直、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等答案,然后我鼓励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加深文章思想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从而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升华文言文教学的价值。
总之,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具体学情来优化和创新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强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文言素养,进而更好地实现文言文教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霍友华.有效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反思[J].名师在线,2018.
[2]苏珏.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教育观察,2017.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创新;优化;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文言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落于窠臼,无法发挥太大的效用。为此,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来创新和优化教学策略。争取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工具,为文言文课堂注入新鲜血液,以体现文言文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升。
1.创设诵读情境,丰富情感体验
文言文语言晦涩、含义深奥,这是学生对其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但同时,文言文具有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等特征,这些特征使文言文在朗诵时具有别具一格的音韵之美,这正是文言文最吸引人且最容易被学生领悟的魅力。所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创新教学思维,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诵读情境。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一种诵读氛围,促使学生投入到诵读中。这一方面可以彰显文言文的音韵美,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精彩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习《出师表》一课时,我先给学生简单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然后为学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北上伐魏之前给皇帝上表的片段。在这段视频中,不断展现诸葛亮为蜀国日夜操劳的身影,并配以字正腔圆、感情饱满的表文朗诵,学生很容易便沉浸在这一精彩的历史情境中。视频播放结束后,我便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有感情地朗诵课文。之后我向学生提问:“通过诵读这篇文章,你能体会到诸葛亮的哪些情感?”这时学生便阐述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定意志和一片忧国之心。由此可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诵读情境,是彰显文言魅力、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可行之法。
2.语法综合对比,完善知识系统
古人行文的方式和现代文写作大不相同,所以对于今人来说,文言文语法是十分复杂的。但是,语法是学习语言的关键,只有掌握足够的语法知识,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所表达的含义和情感。而不难发现,对于语法这类繁杂的知识,必须反复、系统地学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在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综合对比的教学策略。即将与本节课有关的、课内的或者课外的语法知识综合起来,进行对比教学。让在学生对比中重复学习,加深对语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语法知识系统,促进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分析《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的语法现象时,我便从其他文章中搜集相关的语句进行综合对比教学。比如在以“能谤讥于市朝”为例介绍“状语后置”时,我便从其他文章中摘取类似的句子,比如:(1)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然后我让学生将这些句子对比,找出其中的共同点。这时学生便很容易发现“状语后置”这一语法现象,然后我要求学生将每句话调整为正常语序。而在介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时,我同样拓展其他文章的词句,让学生对比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语法,也能拓展学生的语法视野。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帮助学生夯实文言基础。
3.组织合作探究,锻炼学习能力
大部分学生基本生活在现代汉语的语言环境中,缺乏古汉语的熏陶,所以在学习文言文时自然困阻重重。而初中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正处于进一步提升文言文能力的关键时期。但是在文言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将文章翻译、语法解析等任务一手承包,阻碍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而考虑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大有裨益,所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妨创新课堂形式,用小组合作代替传统的讲授模式。从而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综合水平。
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因为这篇文章内容难度适中,我便让学生合作学习。首先我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1)熟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和古汉语字典翻译全文;
(2)找出文章中的语法现象并进行分析……
然后我让各小组开始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学生合理分工,每两人负责一个段落的翻译和语法整理,在遇到难题时大家共同讨论解决。而我则加强巡视,适当点拨学生。最后我让各小组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纠正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渗透品德教育,实现古为今用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学习和传承的。并且,初中生可塑性较强,处于建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正需要积极向上的思想加以熏陶。所以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争取借助古人优秀的思想和精神给学生带来良好影响,扶正学生的思想观念,指导学生为人处世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实现文言文的古为今用。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一课时,我便向学生提问:“作者笔下的莲花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借助文章原句阐述莲花清雅、端庄、洁身自好等特点。然后我让学生思考:“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做个具有莲花精神的君子呢?”这时学生开始讨论,最后给出质朴、正直、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等答案,然后我鼓励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加深文章思想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从而促进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升华文言文教学的价值。
总之,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墨守成规,要根据具体学情来优化和创新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强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文言素养,进而更好地实现文言文教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霍友华.有效开展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反思[J].名师在线,2018.
[2]苏珏.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教育观察,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