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路基础》课程是高职计算机机械类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具有基础性作用。本文结合《电路基础》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手段的现状,通过加大对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学内容的创新等,提高《电路基础》课程的实效性。
关键词:电路基础 教学 方法 创新
0 引言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不断的更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入最新电子技术知识。但是《电路基础》属于高职基础课程,是实践与理论密切相结合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课程内容的理论性,也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下,《电路基础》教学手段和方法应该进行创新与发展,以此适应市场的要求。
1 《电路基础》课程的特点及现状
《电路基础》课程主要是对电路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其包含电路的基本理论概念、定理以及电路分析方法等。这些知识内容决定了《电路基础》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理论知识,其包含的理论知识点杂而多,其中关于电路设计要包含很多的物理知识,并且很多知识不易懂的特点,可以说这些特点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很难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学生不愿意学习《电路基础》课程的现象。
2 《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创新性
目前高校在《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还是主要集中在以黑板为主,多媒体手段为辅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按照先介绍电路的功能,再分析电路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再进行相关的电路模型展示,最后根据电路模型进行有关知识的分析。其中电路模型是《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因为《电路基础》课程复杂的电路知识必须要通过图表等形象的表达方式才能清楚的表达出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其电路结构组成等,对于图标的作用教师非常清楚它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也会主动积极地通过图表进行教学,然而教师在绘制图表时其采取的是传统的手工模式——利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制,而图标的现场画制虽然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但是画制必然会占用课堂时间,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成相应的知识,结果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得不对有的知识采取一点而过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理论知识性较强,与高职教育目标不符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归根结底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应用电子电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就是从事电子仪器的检测与使用等工作,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应用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的结合。但是高职院校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教材的选用上一般与高等本科院校的教材相同,这样的教材内容是不符合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的,因为本科院校的教材是侧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高职院校的教育则是侧重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教育,培养的学生要具备毕业后就能参加工作的技能。因此教材的适应性直接会导致学生技能知识培养的不完整。二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理论复杂的知识学习,而对于具有实践操作性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力度不大。
2.3 实验课时少
教师教学主要集中在对理论课的学习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造成实验课时安排少。实践课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也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有效方式。但是具体到《电路基础》课程时,教师就会认为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才能进行实践锻炼,因此其课时安排也是理论知识课时多,实践课时少,这样的课时安排对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是相违背的,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学生对其逐渐的失去兴趣,或者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已经能够熟练的背诵,但是一到实践中他们就会感到迷茫,感觉无从下手。
3 《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措施
3.1 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以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针对高职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的现状,教师应该改变现在单一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可能会认为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其在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后仍然没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分析造成其学生不感兴趣的根本主要就是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如论是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他们使用的都是单一的教学工具,这样长时间会造成学生感到视觉疲劳。因此高职课堂教学首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首先就要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绘制电路图的方式可以转化到利用多媒体制图的方式上,这样可以缩短人工绘图的时间,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其次教师在应用教学工具时不应该采取单一的教学工具,因为任何人都会有视觉疲劳,当学生长期接触某一教学工具时他们就会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要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结合。
3.2 改进授课方式,开展游戏互动法
提高《电路基础》课程学习效果,需要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根据《电路基础》课程内容理论知识基础定义多,与其它学科联系性强等特点,为了降低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理论知识枯燥,教师可以采取游戏互动法的教学手段:一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而提问则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最好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不定时的向同学提问,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当然教师提问的问题要注意问题的思维启发性,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開展学生比赛游戏,让学生进行小组分工,每个小组设置一名发言人,其余成员则负责搜集资料以及提供相关论述证明等,教师给学生出题目,然后让学生采取抢答或者固定回答的方式,最后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他们打分,通过游戏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巩固了学习的知识,也提高对《电路基础》学习激情。 3.3 教师要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实质上就是以学生的职业岗位为导向,通过学生的职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因此在高职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道德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对学生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前提就是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对职业道德素质形成高度的认识,职业道德素质是学生在企业岗位中站住脚的基础素质,是学生实现劳动价值的基础条件。其次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方式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踏实、求真务实的学习作风。比如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地自我摸索,实现对知识的全部掌握,学生不断摸索的过程也是学生耐力的培养过程。最后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良好的职业道德传递到学生中去。教师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对社会的了解要更加深,因此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就比较高,而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经验以及个人知识结构的影响,他们还没有形成职业道德,或者说他们的职业道德组织系统还不成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良好的职业道德贯穿到教学工作中。
3.4 重视教学反馈
教学课后反馈是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通过课后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且根据学生对教学过程的问题反馈等调整教学策略,并对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再者教师通过课后反馈也可以督促自己不断的发展与提高。具体到应用电子电路专业课后反馈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课后讨论报告等。其中目前课后作业是教学反馈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采取的方式。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業,其不仅要体现出应用电路专业比较抽象的概念还要包含与实践操作密切相关的应用设计内容。通过学生对习题的完成情况,及时地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改正。
4 结束语
《电路基础》作为应用电子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具有多而杂的特点,尤其是关于理论概念的知识点比较多,这也造成了《电路基础》课程在学生学习与教师教的时候他们都感觉到比较难,因此《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方式的改革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实现应用电子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秋丽.《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电子世界,2012(6).
[2]刘勇.刘福玉.张崇武.高职《电路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卷宗, 2012(5).
[3]苏才冠.探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践教学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7).
[4]王季方.孙向东.《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下旬,2011(7).
作者简介:黄广才(1984-),女,湖南涟源人,曾任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单片机。
关键词:电路基础 教学 方法 创新
0 引言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不断的更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引入最新电子技术知识。但是《电路基础》属于高职基础课程,是实践与理论密切相结合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课程内容的理论性,也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在“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下,《电路基础》教学手段和方法应该进行创新与发展,以此适应市场的要求。
1 《电路基础》课程的特点及现状
《电路基础》课程主要是对电路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其包含电路的基本理论概念、定理以及电路分析方法等。这些知识内容决定了《电路基础》课程具有非常强的理论知识,其包含的理论知识点杂而多,其中关于电路设计要包含很多的物理知识,并且很多知识不易懂的特点,可以说这些特点导致了教师在教学中很难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学生不愿意学习《电路基础》课程的现象。
2 《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落后,缺乏创新性
目前高校在《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还是主要集中在以黑板为主,多媒体手段为辅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电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按照先介绍电路的功能,再分析电路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再进行相关的电路模型展示,最后根据电路模型进行有关知识的分析。其中电路模型是《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因为《电路基础》课程复杂的电路知识必须要通过图表等形象的表达方式才能清楚的表达出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其电路结构组成等,对于图标的作用教师非常清楚它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也会主动积极地通过图表进行教学,然而教师在绘制图表时其采取的是传统的手工模式——利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制,而图标的现场画制虽然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但是画制必然会占用课堂时间,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成相应的知识,结果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不得不对有的知识采取一点而过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理论知识性较强,与高职教育目标不符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任何理论知识的学习归根结底就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应用电子电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就是从事电子仪器的检测与使用等工作,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应用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电路基础》课程教学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之间的结合。但是高职院校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一是教材的选用上一般与高等本科院校的教材相同,这样的教材内容是不符合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的,因为本科院校的教材是侧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高职院校的教育则是侧重于学生实践技能的教育,培养的学生要具备毕业后就能参加工作的技能。因此教材的适应性直接会导致学生技能知识培养的不完整。二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理论复杂的知识学习,而对于具有实践操作性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力度不大。
2.3 实验课时少
教师教学主要集中在对理论课的学习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造成实验课时安排少。实践课在高职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也是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的有效方式。但是具体到《电路基础》课程时,教师就会认为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才能进行实践锻炼,因此其课时安排也是理论知识课时多,实践课时少,这样的课时安排对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是相违背的,长期下去就会造成学生对其逐渐的失去兴趣,或者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已经能够熟练的背诵,但是一到实践中他们就会感到迷茫,感觉无从下手。
3 《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措施
3.1 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以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针对高职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的现状,教师应该改变现在单一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可能会认为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其在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后仍然没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分析造成其学生不感兴趣的根本主要就是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如论是采取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他们使用的都是单一的教学工具,这样长时间会造成学生感到视觉疲劳。因此高职课堂教学首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首先就要提高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范围,比如教师在课堂上绘制电路图的方式可以转化到利用多媒体制图的方式上,这样可以缩短人工绘图的时间,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其次教师在应用教学工具时不应该采取单一的教学工具,因为任何人都会有视觉疲劳,当学生长期接触某一教学工具时他们就会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要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结合。
3.2 改进授课方式,开展游戏互动法
提高《电路基础》课程学习效果,需要教师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有效的手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根据《电路基础》课程内容理论知识基础定义多,与其它学科联系性强等特点,为了降低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理论知识枯燥,教师可以采取游戏互动法的教学手段:一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而提问则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最好形式,教师在课堂上不定时的向同学提问,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当然教师提问的问题要注意问题的思维启发性,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二是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開展学生比赛游戏,让学生进行小组分工,每个小组设置一名发言人,其余成员则负责搜集资料以及提供相关论述证明等,教师给学生出题目,然后让学生采取抢答或者固定回答的方式,最后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他们打分,通过游戏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巩固了学习的知识,也提高对《电路基础》学习激情。 3.3 教师要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实质上就是以学生的职业岗位为导向,通过学生的职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因此在高职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道德的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对学生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前提就是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对职业道德素质形成高度的认识,职业道德素质是学生在企业岗位中站住脚的基础素质,是学生实现劳动价值的基础条件。其次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方式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踏实、求真务实的学习作风。比如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地自我摸索,实现对知识的全部掌握,学生不断摸索的过程也是学生耐力的培养过程。最后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良好的职业道德传递到学生中去。教师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对社会的了解要更加深,因此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也就比较高,而学生由于受到社会经验以及个人知识结构的影响,他们还没有形成职业道德,或者说他们的职业道德组织系统还不成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良好的职业道德贯穿到教学工作中。
3.4 重视教学反馈
教学课后反馈是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通过课后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且根据学生对教学过程的问题反馈等调整教学策略,并对学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再者教师通过课后反馈也可以督促自己不断的发展与提高。具体到应用电子电路专业课后反馈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提问、课后作业以及学生课后讨论报告等。其中目前课后作业是教学反馈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采取的方式。因此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作業,其不仅要体现出应用电路专业比较抽象的概念还要包含与实践操作密切相关的应用设计内容。通过学生对习题的完成情况,及时地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改正。
4 结束语
《电路基础》作为应用电子基础课程,其课程内容具有多而杂的特点,尤其是关于理论概念的知识点比较多,这也造成了《电路基础》课程在学生学习与教师教的时候他们都感觉到比较难,因此《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方式的改革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实现应用电子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秋丽.《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J].电子世界,2012(6).
[2]刘勇.刘福玉.张崇武.高职《电路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卷宗, 2012(5).
[3]苏才冠.探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践教学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7).
[4]王季方.孙向东.《电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下旬,2011(7).
作者简介:黄广才(1984-),女,湖南涟源人,曾任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单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