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多年来,与台湾集邮者深爱祖国大陆邮票一样,大陆集邮界对台湾邮票也是备加关注。
纸上沧桑,物是人非;残荷有藕,存乎一心。
台湾邮票能吸引海峡两岸众多集邮爱好者持续不断的鉴赏收藏兴趣,究其原因,无非是占尽“亲、精、美”三方面先机:一是热爱祖国的同胞亲情源远流长;二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三是邮票内涵外形的典雅华美。平心而论,台湾邮票的设计绝非尽善尽美,苍古淋漓有之,小家碧玉有之,江郎才尽亦有之。一样笔墨,两样山水,台湾邮票的设计的确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话题。
不失传统 别开一境
台湾邮票最值得称道的当属民族传统文化题材,其中尤以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品为图的“故宫古画”、“古物”、“历代名瓷”等邮票系列最具有代表性。其妙在于出入传统,其趣在于古韵古风,其理在于取法自然、不事雕琢。
古画邮票的设计从表面上看,只需调理好装饰效果即可,其实这也是一次艺术再加工,并不简单。台湾古画系列邮票在处理主图与边饰的协调方面,是做得很成功的。有三种主要方式:一是不加任何边饰,使古画得以充分展现。这种方式所占比重很大,例如4位开国皇帝画像、“骏马图”等邮票。二是将古画占满票面,将铭记、票名、面值等文字、数字都安排在古画内。这样处理,使古画画面增大,视觉效果强烈,例如“十骏犬”、“孔雀开屏图”等邮票。三是绘出装饰性边框(这样的处理在台湾邮票中并不多见),典型的如“清院画十二月令图”,将名画摆在立轴装饰之内,四周空余的图边比较大,整体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装饰挤占了过多的名画空间,得不偿失。
“扇面古画”邮票,无论是折扇还是纨扇,都配以与扇画颜色接近或浅淡的底色,显得古朴素雅,相得益彰。“古瓷”邮票底色的调配,亦庄重不俗。
难能可贵的是,台湾邮票在传统绘画题材的设计中,不仅能保持传统,还注重入古出新,开创出像“中国古典诗词”、“张大千画”、“溥心畬画”等独具特色的设计佳作。
在台湾,盛行中国近代画家“南张北溥”之说,“南张”即张大千(曾久居台湾),“北溥”即溥心畬。台湾发行的张大千、溥心畬绘画邮票,设计风格一脉相承,均为3枚一套;作品题款、印章保持原汁原味;色彩柔和,层次分明,把画家笔下的道法神韵表现得非常到位。邮票的相关铭记、票题、面值都竖排在画作右方,丝毫不破坏原作的风貌,整体效果非常好。这也是对台湾“故宫古画”、“书法艺术”邮票设计成功经验的继承。
有的学者指出,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无声的诗。但是要把诗变成画却绝非易事,台湾发行的“中国古典诗词”邮票系列,可谓在这方面探索的成功范例。从1982年起,已发行7套邮票,每套均为4枚,分别反映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楚辞、乐府诗、古诗。这组系列邮票的设计有两个鲜明特色。一是这7套邮票均出自一位绘图者之手,规划严谨,整体感强。不仅每套票的票幅、枚数始终保持一致,而且设计风格、色调十分协调,无不显得精致细腻,清新亮丽。二是统一之中求变化,力戒雷同。同是描绘春夏秋冬四季景色,有的完全写景,有的突出人物。1984年发行的“元曲”邮票,设计不仅根据4首曲子的意境绘画出图案,还别出心裁地将各首曲词分别用行书题写在画的中央,并钤上两方朱印,构成“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作品。这种参照曲意但不拘泥于曲意、借鉴章法又不受制于章法的手笔,使这套“元曲”邮票给人以春风扑面之感,也使得整个古典诗词邮票系列显得富于变化,充满生机。
十步芳草 大胆求新
时代在变,艺术表现形式也变。几十年来,台湾邮票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这些变化提升了台湾邮票的文化品味,丰富了邮票设计的艺术语言。
变化之一:大胆分割。这在古画邮票设计中体现得最为显著。一是把长卷名画分割成多枚邮票,再以连票形式还原全貌。这种设计的确是表现中国长卷名画艺术的最佳方法,显得很有气势,很有新意。例如,以横五连形式将“清明上河图”搬上邮票,仍意犹未尽,又设计了两枚局部放大图邮票。一年之后,又推出“清明上河图特写”邮票,全套5枚,分别为2枚横连及3枚单枚。大胆借鉴影视手法,采用局部放大的方式把对名画欣赏的戏“唱足”,从而把邮票设计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
二是对名画进行取舍分割。将名画的精华部分切割出来选作邮票图案类似于将名画“开天窗”。例如,将唐代韦优的“双骑图”、韩干的“牧马图”等,只选取原画中人物骑马的画面,将原画中其余的画面、题款、印章等统统舍去,使邮票图案显得丰满,如同画龙点睛。无独有偶,在“中国书法艺术”邮票的设计中,同样是不顾及原作的完整性,我行我素,各取所需,达到重点突出的艺术效果。
变化之二:张扬“俗文化”。敢把大俗的东西搬上邮票,需要勇气;能把大俗的东西设计得出神入化,需要灵气。台湾邮票在张扬民俗文化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从20世纪60年代起,反映民俗题材的邮票接连不断。这是与古物珍宝等雅文化完全不同的俗文化,因此,设计时大都采用最能体现民俗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手法。受台湾岛内民俗文化在多元性和原汁原味等方面的局限,这类题材邮票发行的虽不少,但令人过目难忘的佳作却不多。真正显得大气的当推6套“中华传统服饰”邮票、2套“创世神话”邮票和2套“祥禽瑞兽”邮票。从中可见服饰的舒展与人物的安详;创世的惊天动地与神话的丰富多彩;祥禽瑞兽的用途各异。
变化之三:顺应时代。台湾发行的小型张、小全张很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显著的变化的是重视和加强对小型张、小全张图案整体的设计,使票图与张图达到和谐统一,相映成趣。无论是“童玩”、“生肖”邮票系列小全张,还是“古画”邮票系列小全张,均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台湾邮票不仅图案设计在变化,文字形式也在改变。从1998年1月起,台湾邮票票面上的横排中文,一律改为自左至右,使已沿袭了42年的自右至左横排中文得以终结。此前,由于邮票上的中文排列是自右至左,英文字母及阿拉伯数字却都是自左至右排列,看上去非常滑稽、别扭。鉴于台湾民众的不断反映,台湾邮政当局才决定加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