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中,学生对该学科是否感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但“基础会计”内容比较复杂,体系性强。对学生而言,他们刚步出初中校门,此前没有任何会计实践经验,会计知识近乎空白。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 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培养兴趣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07. 127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7- 0238- 02
在学生看来,这门学科的内容是抽象而难以弄明白的,若教师讲课时采用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只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进行概括介绍和简单练习,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与会计实践直观地联系起来,其后果是学生感性认识差,对知识不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接受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如何让课堂更具吸引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作为教师,要抓住时机在关键的第一堂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所以笔者在讲授专业课之前,总是先给学生介绍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技能要求,进一步导入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此外,笔者会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给学生讲解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对新鲜事物和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本学科的学习。
2 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一开始对本学科有了兴趣,并不是说他们就会由始至终喜欢这门课程。当所上课程的形式比较单调、教学内容渐趋复杂、教学方法不能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学懂时,课程的吸引力自然就会减弱。如何保持学科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应该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1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基础会计教学的吸引力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要想学好基础会计知识并能够将其熟练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就必须掌握好理论知识。基础会计课程应该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实践为先导,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因此,笔者在讲授有关知识前,一般都把要介绍的知识分为两个部分:①要介绍的基本理论;②要介绍的基本操作。例如,在教授“会计凭证”的内容时,把平常自己收集到的一些企业的仿真单据拿给学生看,让学生根据这些单据总结出业务内容,并给学生发放记账凭证让他们填写。很多学生对动手操作很感兴趣,知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巩固。
2.2 教学上运用生动形象的事例
初学会计课程,学生往往感到概念抽象、会计术语多,教师若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能运用生动形象的事例、新鲜别致的比喻、富于情趣的语言,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繁琐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就可以消除学生的乏味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道理、掌握知识。例如,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怎样才能不影响资产总额等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问题。笔者利用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提出,从数学理论看“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是一个等量公式,如要变动,必须严格遵循数学原理,即等式两边同增或同减一个数,等式不变;等量一边增减同一数,等式也不变。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客观形成的。同理,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只要明确该公式实际体现的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只要严格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进行账务处理,就可以始终保持资金的平衡关系。学生一听,对此感到新鲜好奇,这样就可以从旧知引入新知,容易加深理解和记忆。又如,在讲解“固定资产折旧”这一概念之前,假设这样一个事例“我买了一双价格为120元的皮鞋,估计穿一年,平均每月磨损价值为10元,就每月从工资中留存10元,以便一年后再买一双新皮鞋,这每月留存的10元,就视同为折旧”。然后,再讲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价值,分期从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学生听起来通俗易懂、饶有兴趣。
2.3 运用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并由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检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从中得到锻炼。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例如,笔者在讲“固定资产”时,会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企业中的哪些东西属于固定资产,学生回答有“房屋” “机器设备” “汽车”等,当学生说完后,笔者首先肯定这些东西是固定资产,然后又进一步提出这些东西都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讨论后的回答为“价值比较大” “使用年限较长” “企业所拥有的” “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等,由此推出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等。继而由概念推出固定资产的特征。这种通过提问让学生讨论的教学方式,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增添了课堂的吸引力,从而让枯燥呆板的会计课程立时生动活泼起来。
总之,提高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吸引力的方法有很多,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共同努力,让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生命之树常青。
主要参考文献
[1] 潘飞.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框架[J]. 上海会计,2001(5).
[2] 林兴芳.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财务会计的变革[J]. 乡镇经济,2001(5).
[关键词] 中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培养兴趣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07. 127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07- 0238- 02
在学生看来,这门学科的内容是抽象而难以弄明白的,若教师讲课时采用照本宣科、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只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进行概括介绍和简单练习,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与会计实践直观地联系起来,其后果是学生感性认识差,对知识不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形式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接受知识、提高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那么,如何让课堂更具吸引力?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作为教师,要抓住时机在关键的第一堂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所以笔者在讲授专业课之前,总是先给学生介绍专业特点、课程设置以及专业技能要求,进一步导入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以及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此外,笔者会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给学生讲解一些贴近现实生活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对新鲜事物和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解除他们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态面对本学科的学习。
2 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一开始对本学科有了兴趣,并不是说他们就会由始至终喜欢这门课程。当所上课程的形式比较单调、教学内容渐趋复杂、教学方法不能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学懂时,课程的吸引力自然就会减弱。如何保持学科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应该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1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基础会计教学的吸引力
理论是实践的指导,要想学好基础会计知识并能够将其熟练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就必须掌握好理论知识。基础会计课程应该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实践为先导,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因此,笔者在讲授有关知识前,一般都把要介绍的知识分为两个部分:①要介绍的基本理论;②要介绍的基本操作。例如,在教授“会计凭证”的内容时,把平常自己收集到的一些企业的仿真单据拿给学生看,让学生根据这些单据总结出业务内容,并给学生发放记账凭证让他们填写。很多学生对动手操作很感兴趣,知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巩固。
2.2 教学上运用生动形象的事例
初学会计课程,学生往往感到概念抽象、会计术语多,教师若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能运用生动形象的事例、新鲜别致的比喻、富于情趣的语言,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繁琐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就可以消除学生的乏味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道理、掌握知识。例如,讲解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怎样才能不影响资产总额等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平衡关系问题。笔者利用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提出,从数学理论看“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是一个等量公式,如要变动,必须严格遵循数学原理,即等式两边同增或同减一个数,等式不变;等量一边增减同一数,等式也不变。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就是以此为理论基础客观形成的。同理,不管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只要明确该公式实际体现的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只要严格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进行账务处理,就可以始终保持资金的平衡关系。学生一听,对此感到新鲜好奇,这样就可以从旧知引入新知,容易加深理解和记忆。又如,在讲解“固定资产折旧”这一概念之前,假设这样一个事例“我买了一双价格为120元的皮鞋,估计穿一年,平均每月磨损价值为10元,就每月从工资中留存10元,以便一年后再买一双新皮鞋,这每月留存的10元,就视同为折旧”。然后,再讲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价值,分期从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学生听起来通俗易懂、饶有兴趣。
2.3 运用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并由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检验,使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从中得到锻炼。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例如,笔者在讲“固定资产”时,会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企业中的哪些东西属于固定资产,学生回答有“房屋” “机器设备” “汽车”等,当学生说完后,笔者首先肯定这些东西是固定资产,然后又进一步提出这些东西都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讨论后的回答为“价值比较大” “使用年限较长” “企业所拥有的” “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等,由此推出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等。继而由概念推出固定资产的特征。这种通过提问让学生讨论的教学方式,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增添了课堂的吸引力,从而让枯燥呆板的会计课程立时生动活泼起来。
总之,提高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吸引力的方法有很多,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应共同努力,让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生命之树常青。
主要参考文献
[1] 潘飞.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框架[J]. 上海会计,2001(5).
[2] 林兴芳.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财务会计的变革[J]. 乡镇经济,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