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歼-7,国产第一种两倍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其原型机是苏联于1958年装备部队的米格-21。国产歼-7于1966年1月17日首飞蓝天,之后,直至21世纪仍在生产歼-7的改进型飞机,累计产量不少于四千架。中国不仅自用歼-7,还将它出口到30多个国家。在东欧,在南亚,在阿拉伯世界,在非洲,殲-7成为许多国家长期使用的主力战机。
美国著名军事网站“战略之页”曾如此评价歼-7——“从很多方面讲,歼-7战斗机都是米格-21系列中最先进的机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空军从使用缴获装备,到自苏联进口装备,再到仿制苏联装备,直至于20世纪中后期开始独立研发战机——并汲取欧美等发达国家战机特长,逐步摆脱俄制圭臬,形成了中国战机的风格。
前不久,在珠海举行的中国航展上,安装了国产矢量发动机的国产歼-10B战机,以“超级眼镜蛇”“赫伯斯特壁蹬”“落叶飘”三个高难度动作惊艳世界。攻克航空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意味着中国航空装备设计生产,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同样在珠海航展亮相的国产隐身战机歼-20,则让邻国日本网友赞叹不绝——“帅气”“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丽”。
在国产歼-7于沈阳首飞之前,1966年1月3日,中国空军飞行员鲁祥孝驾驶一架歼-7飞机,在云南蒙自1.83万米高空拦截美制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距敌机800米时,将其击落。这是歼-7战机立下的第一个战功。不过,鲁祥孝驾驶的这架歼-7,实质上还是苏联制米格-21飞机。
歼-7以前,人民解放军空军一开始使用的是缴获或者起义而来装备。譬如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人民空军接受检阅的即是美国产P-51“野马”战斗机、C46运输机和英国产“蚊”式轰炸机。这些飞机大多属于欧美空军强国二战时期使用的活塞式发动机飞机。
后来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引进苏联装备。这期间有过王天保驾驶螺旋桨式拉-11飞机击落美军喷气式F-86战机的奇迹,中国空军也逐步装备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米格-15战机。那时候,中国空军飞行员大多从陆军选拔而来,学历水平有限,然而,他们通过刻苦学习,抢啃硬骨头,迅速掌握了先进战机的飞行技术,一次次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谱写了英雄史诗。
学会使用先进战机的同时,中国谋求生产的国产化。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下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1953年到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创办了一批航空高等院校,建设了13个重点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航空制造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使航空工业迅速完成由修理到制造的过渡。
国家选派了一批专家赴苏联考察学习米格-17、米格-19喷气式飞机的制造技术。1955年1月8日,第一个国产风洞在哈尔滨建成。风洞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对飞机设计来说,极其重要。中国在航空工业起步之初就建设风洞,意味着最终的目标一定是自我研发。
1956年,中国以米格-17为蓝本——翻译、测绘、制造出整个飞机的14719种253550个零件,其中包括“涡喷-5”型发动机,最终完成了歼-5飞机的制造。这是中国首款国产喷气式战斗机。
中国不仅会用好战机,有了一批王牌飞行员,也跻身当时不多的能够制造喷气式战机的国家行列。
然而,在仿制米格-17为歼-5的过程中,中国人已经看到苏联淘汰米格-17,大量的米格-19装备苏军。
中国以米格-19为蓝本,克服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于1960年定型歼-6飞机。这是一款皮实、实用的超音速战机。与此同时,中国又加速学习苏联米格-21的经验。
中国的研发人员,在经济条件和研发条件都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做出了一番伟大的成绩。1966年国产歼-7首飞后没几天,对歼-7研发做出巨大贡献的飞机制造专家高方启倒下了。研究子弹出身,精通英语、德语的高方启,为了学习苏联飞机制造经验,四十多岁开始学俄语,并迅速掌握,最终累倒在车间工位上。歼-7一飞冲天,高方启却英年早逝,时年51岁。
高方启去世后整整46年,中国首款航母舰载机歼-15“飞鲨”问世,并于2012年11月23日完成了首飞。遗憾的是——沈飞当时的歼-15工程总指挥罗阳也累倒了,于当年11月25日病逝。
回首1966年1月17日,驾驶国产歼-7首飞的驾驶员是葛文墉。之前,他不仅飞过苏制战机,还飞过国民党空军起义飞到大陆的美制F-86。国产歼-8研制时,他是试飞员。
1982年6月,葛文墉随中国空军代表团参观法国达索公司,试飞了三代机“幻影”2000。无论是歼-7的各种改进型,还是歼-8的设计、定型、改进,葛文墉都参与意见。
以歼-7为例,这款战机衍生出歼-7Ⅱ型、歼-7Ⅲ型、歼-7A型、歼-7B型、歼-7E型、歼-7M型、歼-7MG型、歼-7PG型、歼-7P型、歼-7MP型、歼-7FS型、歼-7MF型等系列。中国曾拿出歼-7与罗马尼亚、英国、以色列等展开探索,为之后新一代“战鹰”孵化取得了不少经验。譬如歼-7Ⅱ隐身技术验证机,为中国隐身战机的发展积累了经验。甚至有评论称这款飞机为“改得米高扬妈妈也不认识了”、“米格-21系列中最先进的机型”。
如今,中国空军主力战机已经是三代机为主,并且重、轻搭配——双发的歼-11B,单发的是更具中国航空工业特点的歼-10。而在世界上亦属于先进行列的重型四代机歼-20已经服役,轻型的歼-31则会与巴基斯坦等其他国家分享。
一代代中国航空人,追逐的是航空梦,更是强国梦。
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陈毅代表中央军委向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授旗。
1960年1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反对日美军事同盟条约。
1960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提出经济工作“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4年1月16日,周恩来发表对外援助八项原则。
1974年1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西沙自卫反击战胜利。
1976年1月19日,邓小平的大头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
1979年1月18日,邓小平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1986年1月19日,中国海军舰队第一次出国访问胜利结束。
1988年1月15日,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确定房改思路。
美国著名军事网站“战略之页”曾如此评价歼-7——“从很多方面讲,歼-7战斗机都是米格-21系列中最先进的机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空军从使用缴获装备,到自苏联进口装备,再到仿制苏联装备,直至于20世纪中后期开始独立研发战机——并汲取欧美等发达国家战机特长,逐步摆脱俄制圭臬,形成了中国战机的风格。
前不久,在珠海举行的中国航展上,安装了国产矢量发动机的国产歼-10B战机,以“超级眼镜蛇”“赫伯斯特壁蹬”“落叶飘”三个高难度动作惊艳世界。攻克航空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意味着中国航空装备设计生产,已跻身世界一流行列。同样在珠海航展亮相的国产隐身战机歼-20,则让邻国日本网友赞叹不绝——“帅气”“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丽”。
从“会用”到“会造”
在国产歼-7于沈阳首飞之前,1966年1月3日,中国空军飞行员鲁祥孝驾驶一架歼-7飞机,在云南蒙自1.83万米高空拦截美制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距敌机800米时,将其击落。这是歼-7战机立下的第一个战功。不过,鲁祥孝驾驶的这架歼-7,实质上还是苏联制米格-21飞机。
歼-7以前,人民解放军空军一开始使用的是缴获或者起义而来装备。譬如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人民空军接受检阅的即是美国产P-51“野马”战斗机、C46运输机和英国产“蚊”式轰炸机。这些飞机大多属于欧美空军强国二战时期使用的活塞式发动机飞机。
后来朝鲜战争爆发,抗美援朝期间,志愿军引进苏联装备。这期间有过王天保驾驶螺旋桨式拉-11飞机击落美军喷气式F-86战机的奇迹,中国空军也逐步装备了当时较为先进的米格-15战机。那时候,中国空军飞行员大多从陆军选拔而来,学历水平有限,然而,他们通过刻苦学习,抢啃硬骨头,迅速掌握了先进战机的飞行技术,一次次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谱写了英雄史诗。
学会使用先进战机的同时,中国谋求生产的国产化。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下发《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1953年到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创办了一批航空高等院校,建设了13个重点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航空制造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使航空工业迅速完成由修理到制造的过渡。
国家选派了一批专家赴苏联考察学习米格-17、米格-19喷气式飞机的制造技术。1955年1月8日,第一个国产风洞在哈尔滨建成。风洞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对飞机设计来说,极其重要。中国在航空工业起步之初就建设风洞,意味着最终的目标一定是自我研发。
1956年,中国以米格-17为蓝本——翻译、测绘、制造出整个飞机的14719种253550个零件,其中包括“涡喷-5”型发动机,最终完成了歼-5飞机的制造。这是中国首款国产喷气式战斗机。
中国不仅会用好战机,有了一批王牌飞行员,也跻身当时不多的能够制造喷气式战机的国家行列。
然而,在仿制米格-17为歼-5的过程中,中国人已经看到苏联淘汰米格-17,大量的米格-19装备苏军。
中国以米格-19为蓝本,克服中苏关系恶化影响,于1960年定型歼-6飞机。这是一款皮实、实用的超音速战机。与此同时,中国又加速学习苏联米格-21的经验。
中国的研发人员,在经济条件和研发条件都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做出了一番伟大的成绩。1966年国产歼-7首飞后没几天,对歼-7研发做出巨大贡献的飞机制造专家高方启倒下了。研究子弹出身,精通英语、德语的高方启,为了学习苏联飞机制造经验,四十多岁开始学俄语,并迅速掌握,最终累倒在车间工位上。歼-7一飞冲天,高方启却英年早逝,时年51岁。
航空梦就是强国梦
高方启去世后整整46年,中国首款航母舰载机歼-15“飞鲨”问世,并于2012年11月23日完成了首飞。遗憾的是——沈飞当时的歼-15工程总指挥罗阳也累倒了,于当年11月25日病逝。
回首1966年1月17日,驾驶国产歼-7首飞的驾驶员是葛文墉。之前,他不仅飞过苏制战机,还飞过国民党空军起义飞到大陆的美制F-86。国产歼-8研制时,他是试飞员。
1982年6月,葛文墉随中国空军代表团参观法国达索公司,试飞了三代机“幻影”2000。无论是歼-7的各种改进型,还是歼-8的设计、定型、改进,葛文墉都参与意见。
以歼-7为例,这款战机衍生出歼-7Ⅱ型、歼-7Ⅲ型、歼-7A型、歼-7B型、歼-7E型、歼-7M型、歼-7MG型、歼-7PG型、歼-7P型、歼-7MP型、歼-7FS型、歼-7MF型等系列。中国曾拿出歼-7与罗马尼亚、英国、以色列等展开探索,为之后新一代“战鹰”孵化取得了不少经验。譬如歼-7Ⅱ隐身技术验证机,为中国隐身战机的发展积累了经验。甚至有评论称这款飞机为“改得米高扬妈妈也不认识了”、“米格-21系列中最先进的机型”。
如今,中国空军主力战机已经是三代机为主,并且重、轻搭配——双发的歼-11B,单发的是更具中国航空工业特点的歼-10。而在世界上亦属于先进行列的重型四代机歼-20已经服役,轻型的歼-31则会与巴基斯坦等其他国家分享。
一代代中国航空人,追逐的是航空梦,更是强国梦。
历史上的这一周
1951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在南京成立,陈毅代表中央军委向军事学院院长刘伯承授旗。
1960年1月14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反对日美军事同盟条约。
1960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提出经济工作“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964年1月16日,周恩来发表对外援助八项原则。
1974年1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西沙自卫反击战胜利。
1976年1月19日,邓小平的大头像首次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
1979年1月18日,邓小平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1986年1月19日,中国海军舰队第一次出国访问胜利结束。
1988年1月15日,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确定房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