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亭送别》是任娟老师在全国第六届直辖市、省会城市中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展示的一节课,本节课获高中组一等奖。这是一堂难得的好课,值得细细品味。在课堂上,任老师精准定位教学内容,课堂结构细腻,教学程序张弛有度,层层深入,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得到了具体落实。这节课没有用教学视频,没有音乐,却能够得到评委的青睐。
一、《长亭送别》课堂实录简要流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介绍背景,提出阅读时思考的问题,进入文本。(教师向同学们介绍王实甫《西厢记》的相关情况以及基本情节,抛出问题:“长亭送别张生的莺莺,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和思考。)
师生共读,检查预习成效;营造情境,初步感知莺莺之情。(老师和学生共同朗读文章,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效果。师生共读环节营造了二人离别前的愁苦情境,让同学们在聆听之中对这种忧愁之情有初步的感知。)
(二)文本初探
1.分组讨论,四字述情。(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后用四字词语概括莺莺的离别之情。)
2.师生互动,明晰情感。(教师对学生的概括进行评点,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深入挖掘,使学生在问答过程之中明白文章里蕴含的情感,老师择取学生观点并板书。)
(三)深入探讨
细致品读,感悟情感。(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通过朗读并让学生体会文本阅读之中字词语调的变化来分析莺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剖析情感,拓展延伸。(教师引领学生对崔莺莺的情感进行深入剖析,并从具体的表现手法和意象的使用这两个角度引导学生体会莺莺恨与忧的双重情感。在分析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法和提问法兼顾。)
(四)总结全文
对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做出了概括归纳,同时启发学生进行课后的拓展阅读。
二、课例评析
(一)立足学情的语文课堂
课堂不是老师的演绎场,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习得场。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先进的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比如“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的观念。但是实施情况则差别很大,原因就是在于如何去落实这些先进的理念。是生搬硬套地贴几个标签还是吃透其精神让先进的观念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课堂细节中,效果会大不一样。
任老师这节《长亭送别》课课例,抛弃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读代替了讲,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一步步地达到老师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老师采取谈话法,向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在锻炼思维能力的同时,能通过老师的引导,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1]可以说,设问环节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感知。
我们观察这样一个片段: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此恨谁知,虽然它没写具体内容,但是它是对整个一段的总结,她感情逐渐渐入,她因为很悲痛,悲痛到最后,迸发出来。一对新人被硬生生拆散,这种仇恨,这种苦恼,谁知道呢?感情特别浓烈,而且这句话很精练,缺一个字都不可以。
师:她非常希望有一个人能理解,但又有谁能理解呢?经过男同学的补充,我们发现这一曲词有很多地方都显示出她的依依不舍。看这句:柳丝长玉璁难系。刚才有同学说,恨不见疏林挂住斜晖,是希望时间能留下来。那柳丝长玉璁难系,它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愿望呢?
生:她是想要把张生留下来。张生骑马走,她想要有一條绳子可以把马系住,不让马走。
师:把莺莺不想让张生走的意思表达对了。是不是真的有一条绳子可以把张生系住?
生:这条绳子代表着莺莺对他的爱,她想用爱留住张生。
师:用爱来留?这位同学有自己非常独特的心理感受。那么曲词里是不是有绳子来留住张生的句子?她想用柳丝,但作品当中的季节是暮秋时节啊,怎么要用柳丝来留呢?为什么不用别的?我在这里看到很多榕树,也是像柳树一样,挂着长长的,怎么不用榕树来留住远行的人?考虑一下。我们在学过的诗词里,出现柳的影子的诗词,大家常见不常见?
生:古代人都用折柳来相送,表示他离别时的怀念之情,这里用柳丝,也是用了这个意象,来寄托她相思张生的情感。
师:非常好。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所以在表达思念相送的诗词里,基本上会经常出现“柳”的影子。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对“柳丝”产生不同的意见时,老师并没有一味否定,反而是肯定这种见解,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是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一般而言,在学校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每个人的学习权和尊严都应得到尊重;各种各样的思想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应受到尊重。”[2]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不受老师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代表着学生有时会偏离老师环节设置,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有自身的独特性,这也决定了学生会有独到的见解。面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老师不应死守标准答案,应该像任老师一样,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在尊重学生的理解同时适时引导,在保证课堂节奏和进度的前提下,有所拓展与延伸。
(二)教学内容的精准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学科属性的存亡和学科价值的高低。语文教学必须回归语文学科本位,不能以工具性取代人文性,把语文教学异化或者是泛化为架空文本、脱离文本语言的空洞、抽象的、贴标签式的道德说教。
苏教版必修五《长亭送别》节选自王实甫《西厢记》,剧述崔莺莺送别张生赴京赶考,抒写情人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情别绪。学生学习此段节选,有助于了解元杂剧的曲辞之美、对白之妙。《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在教材中分属于“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单元。在单元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我们被这些饱含真情实感的文章深深打动?因为它们使本来抽象的感情变得生动具体,因为这些感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上都是独特的,具有个性的。”这一段序言揭示了本单元所选文章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性。高中学生虽具有一定基础的文言文知识,但是对于经典古代作品的情感把握缺少经验,由此要想更好进行情感感知的训练,文本选择显得格外重要。《长亭送别》一折情景交融,缘境生情,移情入景,可谓是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有机结合。教师选择《长亭送别》进行课堂教学,恰好抓住了这篇文章的独特性,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者抒情手法,体会人物的情感,对人物形象加深情感理解。 教师通过教学手段的使用也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种独特性。这段节选内容其实并不复杂,但因为是杂剧文体,在有限的人物对白之外,穿插了十多首曲子,造成解读的障碍。[3]但是任老师掌握了《长亭送别》最重要的两个关键点:忧和恨,很巧妙地寻找到一个教学切入口,“送别张生时,她流露出了一些什么样的情感呢?”并且以此为基点,围绕着此基点,通过阅读和讨论,由读入景,由读入情,让学生了解剧中人物情感和主题。此外,面对忧与恨的主题,教师并不是直言莺莺忧与恨的原因,而是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探索忧与恨内在的社会矛盾,在锻炼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同时,巧妙介绍了文本发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从社会矛盾层面对主人公之间爱情坎坷产生深刻认识。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设计
在当前不少语文课花样不断翻新的背景下,任老师《长亭送别》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有矫弊之效。整堂课教学方法简单,而师生互动充分,教学氛围轻松愉悦,具有很高的教学艺术价值。在本节课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朗读法的运用。朗读成功了,文学作品分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该教师值得赞赏的一点是并未刻板地使用“朗读法”这一种教学方式,而是加以创造性地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达到不同的功效。
首先,在课文导入的环节,采取的是“师生合作诵读”的方式去初读课文。教师提出一些具体的阅读要求,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与思”,而她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衔接者”的形象,曲辞与曲辞之间用故事情节相连,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这样的一个课前诵读导入是一个“入情”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们慢慢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听与读”的过程中去增强形象的思维能力,自主感受,发现问题,回答问题。
其次,随着同学们对文章中主人公离别之情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感受后教师采用了“自由品读”的方式,选定了具体的文本,(男同学仔细地品读【端正好】,女同学仔细地品读【滚绣球】)。让学生自由地去品读和发现能够展现莺莺痛苦的曲辞。这种方式是帮助同学们“悟情”的过程,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感悟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地对信息进行综合、比较、演绎。
最后,在对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完成了深入地分析后,教师选择“角色扮演诵读”的方式来回到课文。此时的同学们已经不再对课文中表达的情感感到懵懂,而是有了一个关于愁之为何,恨之为何的认识,在老师的引领下经历过了这一段情感的体验,此时再来诵读,无疑是这种情感体验经过自身的解构、重组的再创造,是一个“传情”的过程。学生对情感的把控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入情——悟情——传情”这三个朗读环节中得以锻炼提升。
(四)拓展延伸的缜密安排
延伸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 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 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语文学科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它色彩斑斓,生气盎然,它与生活同在,应用性极强,如果把学生框在教材里,局限于语文教材,在题海里翻滚,远离社会实践,缺乏生活积累,又怎能有效地提高语文的质量呢?
任老师在课文的讲述时,适当地添加和补充一些与课文艺术手法相关的诗句或是课文情感相关的诗词意象。在讲解【滚绣球】一曲时联系李清照的《醉花阴》:
生:我认为“听得到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句说听到他要走了,就忽然消瘦,也就是说离别的时候带给她很多烦恼的事情,让她消瘦。
师:用了什么手法?
生:用了夸张。
师:运用夸张手法,表达她内心的愁苦,她外在的喜怒哀乐馬上地表现出来了,其实这样的手法啊,我们在很多的诗词里都可以见到。那么这首词,(展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人比黄花瘦”和同学在滚绣球里发现的艺术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讲到“柳丝长玉璁难系”时,老师及时补充柳树在诗词中象征着离别。
生:古代人都用折柳来相送,表示他离别时的怀念之情,这里用柳丝,也是用了这个意象,来寄托她相思张生的情感。
师:非常好。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所以在表达思念相送的诗词里,基本上会经常出现“柳”的影子,那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诗或者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这里,莺莺寄予柳丝,也是想借柳丝能够留住远行的人。
“柳”的意象介绍环节,教师采用同类题材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共时比较的研究方法,为其全面而不失个性的发展乃至终身学习奠基。
但是,通过对该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也能够觉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学生提出“镜花水月”这一词后,教师尽管看似有效地化解(让学生板书并且进行讲解),但在后面的教学过程当中却并未将其纳入讲授的范围,看出教师的有意回避。《长亭送别》属于元曲,但是老师在导入环节中并没有对这一体裁进行介绍,而是直接进入具体文本解读,缺少了对课文的宏观把握。高中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语文积累和接受能力,适当的文体介绍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本课文章结构和情感表达方式,更容易体会文章主题。
这篇课文是王实甫《西厢记》之中的重要选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尽管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瑕不掩瑜。任老师《长亭送别》课堂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将老师的地位从授课者变成引导者,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学习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发现学习,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对主人公的“忧与恨”的深入分析),并且使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使用来使学生在梳理文意,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获得审美的体验,令整个课堂妙趣横生。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需要学生的体悟,才能把握文章的思想和情感。《长亭送别》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尽管还是有一些不足,但是这样的尝试确实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我们的语文课就一定能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注释:
[1]佐藤学.学校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2]殷伟荣.恨与忧:《长亭送别》教学的切入口[J].语文天地,2016(34):18.
欧阳芬,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培庚,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长亭送别》课堂实录简要流程
(一)课堂导入
教师介绍背景,提出阅读时思考的问题,进入文本。(教师向同学们介绍王实甫《西厢记》的相关情况以及基本情节,抛出问题:“长亭送别张生的莺莺,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和思考。)
师生共读,检查预习成效;营造情境,初步感知莺莺之情。(老师和学生共同朗读文章,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效果。师生共读环节营造了二人离别前的愁苦情境,让同学们在聆听之中对这种忧愁之情有初步的感知。)
(二)文本初探
1.分组讨论,四字述情。(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后用四字词语概括莺莺的离别之情。)
2.师生互动,明晰情感。(教师对学生的概括进行评点,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深入挖掘,使学生在问答过程之中明白文章里蕴含的情感,老师择取学生观点并板书。)
(三)深入探讨
细致品读,感悟情感。(教师引领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通过朗读并让学生体会文本阅读之中字词语调的变化来分析莺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剖析情感,拓展延伸。(教师引领学生对崔莺莺的情感进行深入剖析,并从具体的表现手法和意象的使用这两个角度引导学生体会莺莺恨与忧的双重情感。在分析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法和提问法兼顾。)
(四)总结全文
对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做出了概括归纳,同时启发学生进行课后的拓展阅读。
二、课例评析
(一)立足学情的语文课堂
课堂不是老师的演绎场,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习得场。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先进的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比如“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的观念。但是实施情况则差别很大,原因就是在于如何去落实这些先进的理念。是生搬硬套地贴几个标签还是吃透其精神让先进的观念自然而然地体现在课堂细节中,效果会大不一样。
任老师这节《长亭送别》课课例,抛弃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读代替了讲,让学生沉浸在情境中,一步步地达到老师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老师采取谈话法,向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在锻炼思维能力的同时,能通过老师的引导,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1]可以说,设问环节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辩证思维,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感知。
我们观察这样一个片段: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此恨谁知,虽然它没写具体内容,但是它是对整个一段的总结,她感情逐渐渐入,她因为很悲痛,悲痛到最后,迸发出来。一对新人被硬生生拆散,这种仇恨,这种苦恼,谁知道呢?感情特别浓烈,而且这句话很精练,缺一个字都不可以。
师:她非常希望有一个人能理解,但又有谁能理解呢?经过男同学的补充,我们发现这一曲词有很多地方都显示出她的依依不舍。看这句:柳丝长玉璁难系。刚才有同学说,恨不见疏林挂住斜晖,是希望时间能留下来。那柳丝长玉璁难系,它又有一种什么样的愿望呢?
生:她是想要把张生留下来。张生骑马走,她想要有一條绳子可以把马系住,不让马走。
师:把莺莺不想让张生走的意思表达对了。是不是真的有一条绳子可以把张生系住?
生:这条绳子代表着莺莺对他的爱,她想用爱留住张生。
师:用爱来留?这位同学有自己非常独特的心理感受。那么曲词里是不是有绳子来留住张生的句子?她想用柳丝,但作品当中的季节是暮秋时节啊,怎么要用柳丝来留呢?为什么不用别的?我在这里看到很多榕树,也是像柳树一样,挂着长长的,怎么不用榕树来留住远行的人?考虑一下。我们在学过的诗词里,出现柳的影子的诗词,大家常见不常见?
生:古代人都用折柳来相送,表示他离别时的怀念之情,这里用柳丝,也是用了这个意象,来寄托她相思张生的情感。
师:非常好。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所以在表达思念相送的诗词里,基本上会经常出现“柳”的影子。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学生对“柳丝”产生不同的意见时,老师并没有一味否定,反而是肯定这种见解,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是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一般而言,在学校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每个人的学习权和尊严都应得到尊重;各种各样的思想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应受到尊重。”[2]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是不受老师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这代表着学生有时会偏离老师环节设置,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有自身的独特性,这也决定了学生会有独到的见解。面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老师不应死守标准答案,应该像任老师一样,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在尊重学生的理解同时适时引导,在保证课堂节奏和进度的前提下,有所拓展与延伸。
(二)教学内容的精准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学科属性的存亡和学科价值的高低。语文教学必须回归语文学科本位,不能以工具性取代人文性,把语文教学异化或者是泛化为架空文本、脱离文本语言的空洞、抽象的、贴标签式的道德说教。
苏教版必修五《长亭送别》节选自王实甫《西厢记》,剧述崔莺莺送别张生赴京赶考,抒写情人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情别绪。学生学习此段节选,有助于了解元杂剧的曲辞之美、对白之妙。《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在教材中分属于“此情可待成追忆”这一单元。在单元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什么我们被这些饱含真情实感的文章深深打动?因为它们使本来抽象的感情变得生动具体,因为这些感情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表达上都是独特的,具有个性的。”这一段序言揭示了本单元所选文章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性。高中学生虽具有一定基础的文言文知识,但是对于经典古代作品的情感把握缺少经验,由此要想更好进行情感感知的训练,文本选择显得格外重要。《长亭送别》一折情景交融,缘境生情,移情入景,可谓是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的有机结合。教师选择《长亭送别》进行课堂教学,恰好抓住了这篇文章的独特性,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作者抒情手法,体会人物的情感,对人物形象加深情感理解。 教师通过教学手段的使用也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种独特性。这段节选内容其实并不复杂,但因为是杂剧文体,在有限的人物对白之外,穿插了十多首曲子,造成解读的障碍。[3]但是任老师掌握了《长亭送别》最重要的两个关键点:忧和恨,很巧妙地寻找到一个教学切入口,“送别张生时,她流露出了一些什么样的情感呢?”并且以此为基点,围绕着此基点,通过阅读和讨论,由读入景,由读入情,让学生了解剧中人物情感和主题。此外,面对忧与恨的主题,教师并不是直言莺莺忧与恨的原因,而是由表及里,逐步引导学生探索忧与恨内在的社会矛盾,在锻炼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同时,巧妙介绍了文本发生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从社会矛盾层面对主人公之间爱情坎坷产生深刻认识。
(三)教学方法的有效设计
在当前不少语文课花样不断翻新的背景下,任老师《长亭送别》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也有矫弊之效。整堂课教学方法简单,而师生互动充分,教学氛围轻松愉悦,具有很高的教学艺术价值。在本节课中,有效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朗读法的运用。朗读成功了,文学作品分教学就成功了一半。该教师值得赞赏的一点是并未刻板地使用“朗读法”这一种教学方式,而是加以创造性地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达到不同的功效。
首先,在课文导入的环节,采取的是“师生合作诵读”的方式去初读课文。教师提出一些具体的阅读要求,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与思”,而她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衔接者”的形象,曲辞与曲辞之间用故事情节相连,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这样的一个课前诵读导入是一个“入情”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们慢慢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听与读”的过程中去增强形象的思维能力,自主感受,发现问题,回答问题。
其次,随着同学们对文章中主人公离别之情已经有了一个整体的感受后教师采用了“自由品读”的方式,选定了具体的文本,(男同学仔细地品读【端正好】,女同学仔细地品读【滚绣球】)。让学生自由地去品读和发现能够展现莺莺痛苦的曲辞。这种方式是帮助同学们“悟情”的过程,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感悟力,让他们能够独立地对信息进行综合、比较、演绎。
最后,在对文中主人公的情感完成了深入地分析后,教师选择“角色扮演诵读”的方式来回到课文。此时的同学们已经不再对课文中表达的情感感到懵懂,而是有了一个关于愁之为何,恨之为何的认识,在老师的引领下经历过了这一段情感的体验,此时再来诵读,无疑是这种情感体验经过自身的解构、重组的再创造,是一个“传情”的过程。学生对情感的把控和语言的运用能力在“入情——悟情——传情”这三个朗读环节中得以锻炼提升。
(四)拓展延伸的缜密安排
延伸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 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 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曾把教材定论为“例子”,既然是例子,教师就必须用好。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语文学科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它色彩斑斓,生气盎然,它与生活同在,应用性极强,如果把学生框在教材里,局限于语文教材,在题海里翻滚,远离社会实践,缺乏生活积累,又怎能有效地提高语文的质量呢?
任老师在课文的讲述时,适当地添加和补充一些与课文艺术手法相关的诗句或是课文情感相关的诗词意象。在讲解【滚绣球】一曲时联系李清照的《醉花阴》:
生:我认为“听得到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这句说听到他要走了,就忽然消瘦,也就是说离别的时候带给她很多烦恼的事情,让她消瘦。
师:用了什么手法?
生:用了夸张。
师:运用夸张手法,表达她内心的愁苦,她外在的喜怒哀乐馬上地表现出来了,其实这样的手法啊,我们在很多的诗词里都可以见到。那么这首词,(展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人比黄花瘦”和同学在滚绣球里发现的艺术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讲到“柳丝长玉璁难系”时,老师及时补充柳树在诗词中象征着离别。
生:古代人都用折柳来相送,表示他离别时的怀念之情,这里用柳丝,也是用了这个意象,来寄托她相思张生的情感。
师:非常好。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所以在表达思念相送的诗词里,基本上会经常出现“柳”的影子,那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诗或者词:“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这里,莺莺寄予柳丝,也是想借柳丝能够留住远行的人。
“柳”的意象介绍环节,教师采用同类题材比较的方法,使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共时比较的研究方法,为其全面而不失个性的发展乃至终身学习奠基。
但是,通过对该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也能够觉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学生提出“镜花水月”这一词后,教师尽管看似有效地化解(让学生板书并且进行讲解),但在后面的教学过程当中却并未将其纳入讲授的范围,看出教师的有意回避。《长亭送别》属于元曲,但是老师在导入环节中并没有对这一体裁进行介绍,而是直接进入具体文本解读,缺少了对课文的宏观把握。高中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语文积累和接受能力,适当的文体介绍可以让学生更好理解本课文章结构和情感表达方式,更容易体会文章主题。
这篇课文是王实甫《西厢记》之中的重要选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尽管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瑕不掩瑜。任老师《长亭送别》课堂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将老师的地位从授课者变成引导者,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学习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发现学习,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对主人公的“忧与恨”的深入分析),并且使用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使用来使学生在梳理文意,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获得审美的体验,令整个课堂妙趣横生。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需要学生的体悟,才能把握文章的思想和情感。《长亭送别》做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尽管还是有一些不足,但是这样的尝试确实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我们的语文课就一定能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注释:
[1]佐藤学.学校的挑战[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2]殷伟荣.恨与忧:《长亭送别》教学的切入口[J].语文天地,2016(34):18.
欧阳芬,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培庚,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