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的力量,不止体现在向大众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文化积累和思想传承。衡量一家出版社的高度和深度,从他们出版的学术类重磅力作方面可以窥探一斑。而多年来,华东师大出版社锤炼出一支支眼界开阔、战斗力极强的编辑劲旅,他们在人文社科特别是教育心理领域以及创新性“泛学术”图书领域屡建功勋,推出了一批颇负盛名的宏伟巨著和系列丛书,从而使得华东师大出版社在学术类、人文类图书方面走在了同行前列而备受瞩目。
洞察力:据思想高地、领学术之先
2006年底,时任华东师大出版社教育与心理编辑室主任的彭呈军去广州参加中国心理学会的学术年会。在会上,他偶然得知一个消息:美国的《儿童心理学手册》刚刚推出了最新版(2006年第六版)。深谙心理领域的他,明白儿童心理学在学科中的地位之高,也清楚这套手册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当天晚上他就设法联系到美国的出版方,得知这套书的中文翻译版权还在,他欣喜若狂,立即向华东师大出版社的领导汇报了这个消息。
经过论证,出版社决定全力支持并落实这套书的翻译出版。很快,这项大工程开始启动,他们动员组织了多达120多人的译者队伍,可以说,几乎召集了国内整个儿童(发展)心理学界的一线阵容参与这套书的翻译。历经两个寒暑的奋战,当这套共计8册、总计800多万字的《儿童心理学手册》中文版面世时,也开创了一段历史——翻译和出版手册类图书,这在中国心理学界史无前例。
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彭呈军的身份已经从当年的教育与心理编辑室主任变为教育心理分社社长,他向《新民周刊》记者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仍饱含自豪之情。
偶然的发现其实来源于必然的积累。教育和心理这两个学科,是华东师大的强项;教育和心理的学术出版,是华东师大出版社表现优异的领域,非常能体现出版社从领导到一线编辑的专业功力。彭呈军说,想要出版精彩的学术书籍,就要与学术前沿时刻保持密切的联系,不仅编辑自身要在学科领域的探究足够深入,还要勤于走出去,参加学术会议、拜访学界大牛,这样,长期积累的洞察力才能与机遇碰撞出火花,带来好的出版著作。
彭呈军举例说,教育学领域的《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被压迫者的教育学》都是在西方成书已久的经典著作,但他在做文献搜索时发现,竟然还没有中文译本,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他兴奋异常,赶紧组织翻译出版。这些经典书籍由华东师大出版社翻译出版后,其内容在国内被引用率非常高,据统计,某一年的被引用率甚至超过了卢梭的《爱弥儿》。
因为持续为学术界贡献了大量经典书籍,华东师大出版社教育心理的编辑,在学术圈内是相当受尊重的,他们与业界许多专家成为了好友。也有作者因为有机会翻译华东师大出版社引进的学术名著而一举成名。
彭呈军说,当自己看到第三方列出的教育心理领域“必读”的20多种书目中,有七八种都是在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之时;或者在网上看到读者对自己负责出版的书目给予好评之时,那种喜悦和成就感,发自内心,知识分子最看重的价值其实还是“文化贡献”!
与彭呈军有着共同志趣的,还有倪为国。当年华东师大出版社将“六点图书”招至麾下,就显示了他们非同寻常的学术敏锐度和非凡的洞察力。
“六点”系出版人倪为国2003年创立的学术出版品牌,早期与华东师大出版社合作出版,随后华东师大出版社收购了“六点”品牌图书。“六点”这名字有三层隐喻:六点钟,时针与分针在表盘上合成一竖,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代表公允;汉语中的六个点是省略号,表示无限和绝对,象征绝对真理值得追求;以时钟的六点来指示方位时,指向的是原点,是自己,代表“回到原点(自身的传统),以静制动”。他们策划出版高端优质的人文社科书籍,在业界拥有较高的声誉。“六点”并入华东师大出版社后,心无旁骛地投入于学术书品质的提升。出版社的慧眼,让追求出版理想的倪为国有了更广阔的天地,更多优秀的人才也汇聚过来,“六点评论”“六点音乐”“六点诗丛”“六点私人词典”等书系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对于当今出版界应该如何做好学术书,应该引进什么样的书籍、传达什么样的思想,倪为国借用一本书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古典重新开始》。他表示,这非常重要!在他看来,中国学术出版的路标有三:首先必须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其次学术著作无论引进还是原创应该成为构建中国人自己的思想大厦的一部分;第三,要有文化自信,走出一条符合中国文明形态和教化传播的出版道路。“六点”最重要的学术品牌“经典与解釋”系列,就是遵循这样的标杆,十余年来累计出版了350余种,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一系列的书籍有个重要“亮点”,即特别关注对经典的“解释”,在倪为国看来,经典必须要解释,经典的魅力也只有在解释中得到印证,如果仅仅出版了经典文本而没有评论、解释、批判,是不能帮助当代读者真正理解经典的。
出版理想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守候”。倪为国坚持时间最长的一套书是1000万字《中国学术编年》,做了长达二十多年,这套书刚印出来时,他看到样书眼泪都快掉了下来。
好书可遇不可求,好书永远是需要等待的。这种耐心和守候,体现了“六点”团队的精神,也传递了华东师大出版社对文化理想的坚守。
意志力:十年如一日、勤勉创纪录
说起学术著作,《杜威全集》可谓是煌煌巨作了。朱华华走进华东师大出版社的第二天,就被安排参与《杜威全集》中文版的编辑出版工作。彼时为2006年11月,她还是来实习的哲学专业研究生,虽然知道这是个大工程,没料到的是,她为了这个项目,一跟就是十年。
洞察力:据思想高地、领学术之先
2006年底,时任华东师大出版社教育与心理编辑室主任的彭呈军去广州参加中国心理学会的学术年会。在会上,他偶然得知一个消息:美国的《儿童心理学手册》刚刚推出了最新版(2006年第六版)。深谙心理领域的他,明白儿童心理学在学科中的地位之高,也清楚这套手册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当天晚上他就设法联系到美国的出版方,得知这套书的中文翻译版权还在,他欣喜若狂,立即向华东师大出版社的领导汇报了这个消息。
经过论证,出版社决定全力支持并落实这套书的翻译出版。很快,这项大工程开始启动,他们动员组织了多达120多人的译者队伍,可以说,几乎召集了国内整个儿童(发展)心理学界的一线阵容参与这套书的翻译。历经两个寒暑的奋战,当这套共计8册、总计800多万字的《儿童心理学手册》中文版面世时,也开创了一段历史——翻译和出版手册类图书,这在中国心理学界史无前例。
十多年之后的今天,彭呈军的身份已经从当年的教育与心理编辑室主任变为教育心理分社社长,他向《新民周刊》记者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仍饱含自豪之情。
偶然的发现其实来源于必然的积累。教育和心理这两个学科,是华东师大的强项;教育和心理的学术出版,是华东师大出版社表现优异的领域,非常能体现出版社从领导到一线编辑的专业功力。彭呈军说,想要出版精彩的学术书籍,就要与学术前沿时刻保持密切的联系,不仅编辑自身要在学科领域的探究足够深入,还要勤于走出去,参加学术会议、拜访学界大牛,这样,长期积累的洞察力才能与机遇碰撞出火花,带来好的出版著作。
彭呈军举例说,教育学领域的《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被压迫者的教育学》都是在西方成书已久的经典著作,但他在做文献搜索时发现,竟然还没有中文译本,如同发现了“新大陆”,他兴奋异常,赶紧组织翻译出版。这些经典书籍由华东师大出版社翻译出版后,其内容在国内被引用率非常高,据统计,某一年的被引用率甚至超过了卢梭的《爱弥儿》。
因为持续为学术界贡献了大量经典书籍,华东师大出版社教育心理的编辑,在学术圈内是相当受尊重的,他们与业界许多专家成为了好友。也有作者因为有机会翻译华东师大出版社引进的学术名著而一举成名。
彭呈军说,当自己看到第三方列出的教育心理领域“必读”的20多种书目中,有七八种都是在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之时;或者在网上看到读者对自己负责出版的书目给予好评之时,那种喜悦和成就感,发自内心,知识分子最看重的价值其实还是“文化贡献”!
与彭呈军有着共同志趣的,还有倪为国。当年华东师大出版社将“六点图书”招至麾下,就显示了他们非同寻常的学术敏锐度和非凡的洞察力。
“六点”系出版人倪为国2003年创立的学术出版品牌,早期与华东师大出版社合作出版,随后华东师大出版社收购了“六点”品牌图书。“六点”这名字有三层隐喻:六点钟,时针与分针在表盘上合成一竖,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代表公允;汉语中的六个点是省略号,表示无限和绝对,象征绝对真理值得追求;以时钟的六点来指示方位时,指向的是原点,是自己,代表“回到原点(自身的传统),以静制动”。他们策划出版高端优质的人文社科书籍,在业界拥有较高的声誉。“六点”并入华东师大出版社后,心无旁骛地投入于学术书品质的提升。出版社的慧眼,让追求出版理想的倪为国有了更广阔的天地,更多优秀的人才也汇聚过来,“六点评论”“六点音乐”“六点诗丛”“六点私人词典”等书系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对于当今出版界应该如何做好学术书,应该引进什么样的书籍、传达什么样的思想,倪为国借用一本书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古典重新开始》。他表示,这非常重要!在他看来,中国学术出版的路标有三:首先必须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其次学术著作无论引进还是原创应该成为构建中国人自己的思想大厦的一部分;第三,要有文化自信,走出一条符合中国文明形态和教化传播的出版道路。“六点”最重要的学术品牌“经典与解釋”系列,就是遵循这样的标杆,十余年来累计出版了350余种,在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一系列的书籍有个重要“亮点”,即特别关注对经典的“解释”,在倪为国看来,经典必须要解释,经典的魅力也只有在解释中得到印证,如果仅仅出版了经典文本而没有评论、解释、批判,是不能帮助当代读者真正理解经典的。
出版理想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守候”。倪为国坚持时间最长的一套书是1000万字《中国学术编年》,做了长达二十多年,这套书刚印出来时,他看到样书眼泪都快掉了下来。
好书可遇不可求,好书永远是需要等待的。这种耐心和守候,体现了“六点”团队的精神,也传递了华东师大出版社对文化理想的坚守。
意志力:十年如一日、勤勉创纪录
说起学术著作,《杜威全集》可谓是煌煌巨作了。朱华华走进华东师大出版社的第二天,就被安排参与《杜威全集》中文版的编辑出版工作。彼时为2006年11月,她还是来实习的哲学专业研究生,虽然知道这是个大工程,没料到的是,她为了这个项目,一跟就是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