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谢瑞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艺术教育家。他以毕生精力创作出的一大批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和浓郁生活气息的黄河画卷,已成为中国现代山水画苑中的一枝奇葩。“使命感”和求实创新的精神,是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学习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精神,对于发展和繁荣今天社会主义文艺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谢瑞阶;黄河;书画艺术.
谢瑞阶(1902-2000)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艺术教育家。他笔下的黄河,气势磅礴,笔力雄健,在我国山水画中独树一帜。研究他艺术创作的发展道路,学习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精神,对于发展和繁荣今天社会主义文艺具有现实意义。
一
谢瑞阶出生于豫西巩县农村的一个“半耕半读”家庭。谢瑞阶在早年求学时,学的是西洋画,主要是油画、水彩和粉画。从30年代起,逐步转向自修国画。谢瑞阶早期的山水画,更多地接受了南宋画家李唐、刘松年的绘画传统,是一种在生宣纸上使用小斧劈皴的样式,以表现北方山石的坚实和峥嵘。进入五十年代,随着以黄河为题材的确立,使他深感到自己的技术和表现力的不足,迫使他打破常规,去寻求新的表现形式。在谢瑞阶早期的作品中,如1931《秋江独钓》、1936年《川流不息》、1942年《风声泉鸣》等,画水的兴趣屡屡形诸笔端,虽没有直接描绘黄河,却曲折的表达了他对黄河眷恋的乡土情结。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工作,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三门峡的建设,正是兴利除弊、造福子孙、功垂千秋的大事。从旧中国走过来的谢瑞阶,对黄河解放前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有着深切的体会。他说:“看到这史无前例的丰功伟绩,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想用画笔画出这黄河的新面貌。”[1]长期积淀的乡土情结,与时代需要相默契,激发了他画黄河的使命感。山水画的题材要具有地域特色,这是成功山水画家们的经验,五代荆浩,长期隐居于太行山,自号洪谷子,多以北方的真山真水为描绘对象,创造了“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大山大水,成为山水画的“百代之宗”;“元四家”之一的倪云林,遁迹于太湖达二十余年,他笔下特有的平坡竹树、茅屋幽亭的景色,表达了文人淡泊、孤寂的最高境界;现代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石鲁,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创造精神,出奇的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传神,令人耳目一新,成为“长安画派”的代表画家。中原是黄河文化的典型地域,以黄河为题材的选择,对于在黄河岸边长大的谢瑞阶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也是他后来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题材确立之后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从1955年开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谢老多次沿黄河实地体验生活,对于黄河,特别是黄河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流砥柱》、《梳妆台》、《三门峡西望》、《神门放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为了进一步全面反映黄河面貌,1963年他又沿着黄河,历经甘肃、宁夏、内蒙、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八个省区,直到山东垦利黄河入海处,行程二万多里,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这时期的作品有《刘家峡》、《晴天彩虹》、《黄河入海流》等。原准备在此基础上创作几套黄河组画,但因“文化大革命”被迫中断了。
文革之后,为了把原来创作组画的计划付诸实践,1978年秋,谢瑞阶再次到黄河龙门、壶口一带地方考察写生,《壶口瀑布》、《黄河龙门》、《黄河禹门》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新收获。在此前后的一段时间,是谢瑞阶创作的高产期。1972年他以甘肃盐锅峡水电站为素材,创作了《高峡出平湖》;1978年重构《高峡出平湖》为长幅画卷,陈列在郑州火车站外宾接待室;后来又以黄河壶口瀑布、龙门雄姿、中流砥柱和中原大地为题材,创作出《大河上下,浩浩长春》巨幅山水画(现陈列在人民大会堂南接见厅),以象征中华民族的坚强性格和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他晚年多以“黄河老人”自号,他说:“一是我生长在黄河岸边,看文章,听故事,就知道些我们中华民族的黄河文化,我特别喜欢与黄河有关的传说、文字和诗歌,如大家知道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二是大家都通过艺术形式来反映祖国形势的时候,我就考虑,我既喜欢黄河,就应当以黄河为题材,通过艺术形式来反映祖国的变化,就以‘黄河老人’做了笔名。”[1]这质朴无华的语言,说出了他画黄河的原因。
二
隋代展子虔《游春图》,代表了我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描绘了春波荡漾、翠岫葱茏的景色,获得“山川远近,咫尺千里”的效果。因其树石“空勾无皴”的朴拙表现,倒使大面积勾描的水面显示出一定的份量。南宋马远《水图卷》十二幅,极尽水在自然间的不同变化,但与其说是创作,倒不如看成是技法的图例更为合适。元代之后,文人山水画兴起,林木山石的技法愈见发达,“披麻”、“解索”样式纷呈,而关于画水的方法,不是放在水口、滩头的描绘,“求借于物,以发其湍瀑”,就是“靠山不靠水”,水成了陪衬,大面积的空白,虚的处理。所以,谢瑞阶选择以画水为主的题材,无疑是“与古人血战”,其难度可想而知。谢瑞阶曾用“一图二式”——即国画与油画分别画同一构图的方法,画出了两种不同效果的《黄河三门峡全景图》,他深有感触地说:“经过反复琢磨和观察,我采用了把西洋画的形象处理和国画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的方法,从实践的结果来看,我觉得这样既保持了国画的民族风貌,又较准确生动的反映出物象的本质”(3)。他取得了很大成功,《神门放舟》代表了他这一时期的创作成果。
《神门放舟》反映的是三门峡工程建设初期施工勘测的场景。该画首先给人震慑和叹服的是那占据三分之二幅面黄水的气势——奔腾咆哮、雄阔壮美,作者借鉴了唐人孙位“杂山石为惊涛怒浪”的画水方法,巧妙地在黄水下方安置一块礁石,溅激起一片狂澜作为近景处理,使“无带映”大面积水面虚实开合,自成节奏,造成画面的纵深空间。黄水采用了以勾线为主,勾染结合的技法,使泥塑一般的水流产生了极强的动感。山石采用大斧劈皴结合西画的明暗处理,一笔一个块面地塑造出坚实的山体岩块,这种静态的块面渲染与黄水动态的线条勾勒,使“动”与“静”、“线”与“面”形成反差,强化了黄水的视觉冲击力。处在黄水漩涡的一叶小舟之中及山岩工地上的是工程勘测人员——那些充满自信和力量,并奋力抗争将要驾驭这条恶龙的英雄好汉们。渺小的人与充满野性的大自然造成了冲突,以显示人定胜天的必然结局。作者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谱写出一首高昂的人与自然相角逐的英雄交响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几代艺术家讴歌时代与人民,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美术作品。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作环境虽然已经过去,但是谢瑞阶以毕生精力创作的一大批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和浓郁生活气息的黄河画卷,已成为中国现代山水画苑中的一枝奇葩,而他为“使命感”所激发的求实创新的革命精神,将启迪一代画人。(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谢瑞阶.说说我这一生[J].中州今古,1998,(5)、(6).
[2] 俞建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
关键词:谢瑞阶;黄河;书画艺术.
谢瑞阶(1902-2000)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画家、艺术教育家。他笔下的黄河,气势磅礴,笔力雄健,在我国山水画中独树一帜。研究他艺术创作的发展道路,学习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精神,对于发展和繁荣今天社会主义文艺具有现实意义。
一
谢瑞阶出生于豫西巩县农村的一个“半耕半读”家庭。谢瑞阶在早年求学时,学的是西洋画,主要是油画、水彩和粉画。从30年代起,逐步转向自修国画。谢瑞阶早期的山水画,更多地接受了南宋画家李唐、刘松年的绘画传统,是一种在生宣纸上使用小斧劈皴的样式,以表现北方山石的坚实和峥嵘。进入五十年代,随着以黄河为题材的确立,使他深感到自己的技术和表现力的不足,迫使他打破常规,去寻求新的表现形式。在谢瑞阶早期的作品中,如1931《秋江独钓》、1936年《川流不息》、1942年《风声泉鸣》等,画水的兴趣屡屡形诸笔端,虽没有直接描绘黄河,却曲折的表达了他对黄河眷恋的乡土情结。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工作,1952年毛主席视察黄河,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三门峡的建设,正是兴利除弊、造福子孙、功垂千秋的大事。从旧中国走过来的谢瑞阶,对黄河解放前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有着深切的体会。他说:“看到这史无前例的丰功伟绩,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想用画笔画出这黄河的新面貌。”[1]长期积淀的乡土情结,与时代需要相默契,激发了他画黄河的使命感。山水画的题材要具有地域特色,这是成功山水画家们的经验,五代荆浩,长期隐居于太行山,自号洪谷子,多以北方的真山真水为描绘对象,创造了“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大山大水,成为山水画的“百代之宗”;“元四家”之一的倪云林,遁迹于太湖达二十余年,他笔下特有的平坡竹树、茅屋幽亭的景色,表达了文人淡泊、孤寂的最高境界;现代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石鲁,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创造精神,出奇的为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传神,令人耳目一新,成为“长安画派”的代表画家。中原是黄河文化的典型地域,以黄河为题材的选择,对于在黄河岸边长大的谢瑞阶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也是他后来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题材确立之后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从1955年开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谢老多次沿黄河实地体验生活,对于黄河,特别是黄河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中流砥柱》、《梳妆台》、《三门峡西望》、《神门放舟》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为了进一步全面反映黄河面貌,1963年他又沿着黄河,历经甘肃、宁夏、内蒙、陜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八个省区,直到山东垦利黄河入海处,行程二万多里,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这时期的作品有《刘家峡》、《晴天彩虹》、《黄河入海流》等。原准备在此基础上创作几套黄河组画,但因“文化大革命”被迫中断了。
文革之后,为了把原来创作组画的计划付诸实践,1978年秋,谢瑞阶再次到黄河龙门、壶口一带地方考察写生,《壶口瀑布》、《黄河龙门》、《黄河禹门》等都是这一时期的新收获。在此前后的一段时间,是谢瑞阶创作的高产期。1972年他以甘肃盐锅峡水电站为素材,创作了《高峡出平湖》;1978年重构《高峡出平湖》为长幅画卷,陈列在郑州火车站外宾接待室;后来又以黄河壶口瀑布、龙门雄姿、中流砥柱和中原大地为题材,创作出《大河上下,浩浩长春》巨幅山水画(现陈列在人民大会堂南接见厅),以象征中华民族的坚强性格和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他晚年多以“黄河老人”自号,他说:“一是我生长在黄河岸边,看文章,听故事,就知道些我们中华民族的黄河文化,我特别喜欢与黄河有关的传说、文字和诗歌,如大家知道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等等。二是大家都通过艺术形式来反映祖国形势的时候,我就考虑,我既喜欢黄河,就应当以黄河为题材,通过艺术形式来反映祖国的变化,就以‘黄河老人’做了笔名。”[1]这质朴无华的语言,说出了他画黄河的原因。
二
隋代展子虔《游春图》,代表了我国早期山水画的面貌,描绘了春波荡漾、翠岫葱茏的景色,获得“山川远近,咫尺千里”的效果。因其树石“空勾无皴”的朴拙表现,倒使大面积勾描的水面显示出一定的份量。南宋马远《水图卷》十二幅,极尽水在自然间的不同变化,但与其说是创作,倒不如看成是技法的图例更为合适。元代之后,文人山水画兴起,林木山石的技法愈见发达,“披麻”、“解索”样式纷呈,而关于画水的方法,不是放在水口、滩头的描绘,“求借于物,以发其湍瀑”,就是“靠山不靠水”,水成了陪衬,大面积的空白,虚的处理。所以,谢瑞阶选择以画水为主的题材,无疑是“与古人血战”,其难度可想而知。谢瑞阶曾用“一图二式”——即国画与油画分别画同一构图的方法,画出了两种不同效果的《黄河三门峡全景图》,他深有感触地说:“经过反复琢磨和观察,我采用了把西洋画的形象处理和国画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的方法,从实践的结果来看,我觉得这样既保持了国画的民族风貌,又较准确生动的反映出物象的本质”(3)。他取得了很大成功,《神门放舟》代表了他这一时期的创作成果。
《神门放舟》反映的是三门峡工程建设初期施工勘测的场景。该画首先给人震慑和叹服的是那占据三分之二幅面黄水的气势——奔腾咆哮、雄阔壮美,作者借鉴了唐人孙位“杂山石为惊涛怒浪”的画水方法,巧妙地在黄水下方安置一块礁石,溅激起一片狂澜作为近景处理,使“无带映”大面积水面虚实开合,自成节奏,造成画面的纵深空间。黄水采用了以勾线为主,勾染结合的技法,使泥塑一般的水流产生了极强的动感。山石采用大斧劈皴结合西画的明暗处理,一笔一个块面地塑造出坚实的山体岩块,这种静态的块面渲染与黄水动态的线条勾勒,使“动”与“静”、“线”与“面”形成反差,强化了黄水的视觉冲击力。处在黄水漩涡的一叶小舟之中及山岩工地上的是工程勘测人员——那些充满自信和力量,并奋力抗争将要驾驭这条恶龙的英雄好汉们。渺小的人与充满野性的大自然造成了冲突,以显示人定胜天的必然结局。作者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谱写出一首高昂的人与自然相角逐的英雄交响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几代艺术家讴歌时代与人民,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美术作品。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作环境虽然已经过去,但是谢瑞阶以毕生精力创作的一大批具有强烈时代精神和浓郁生活气息的黄河画卷,已成为中国现代山水画苑中的一枝奇葩,而他为“使命感”所激发的求实创新的革命精神,将启迪一代画人。(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谢瑞阶.说说我这一生[J].中州今古,1998,(5)、(6).
[2] 俞建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